Ⅰ 為什麼帶狀皰疹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何看待這種現象呢
帶狀皰疹多發於50歲以上的老年人帶狀皰疹的發病率與人的年齡有一定的關系。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帶狀皰疹病毒的強度和發病率增加。20歲至50歲之間的發病率相對增加,50歲以上的發病率較高。
帶狀皰疹的病因基本上是因為人的免疫力下降,引起病毒入侵,引起患者發病。而帶狀皰疹的病因和年齡都有重要的關注。嬰兒和幼兒的發病率很低,帶狀皰疹的發病率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加。帶狀皰疹屬於「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次感染」,「首次感染」是發生「水痘」,當然這種「水痘」情況還可能是「隱性感染」,不一定會有明顯的典型皮疹表現。當身體的免疫系統被各種刺激物削弱時,這些潛伏的病毒被激活並侵入其所在的神經節,導致神經節炎症(神經損傷)和帶狀皰疹特徵性皮疹的出現,以及神經痛和感覺異常。當帶狀皰疹的「再感染」狀態得到治癒時,身體會徹底清除病毒,並產生很少復發的「持久抗體」。
帶狀皰疹是由於抵抗力下降,,導致水痘帶狀皰疹的帶狀皰疹病毒繁殖的情況,青少年得帶狀皰疹的次數少一些,老年人中主要是指50歲以上的老年人多得幾次帶狀皰疹,而且年齡越大,抵抗力越差,恢復越慢。
Ⅱ 超90%的成人體內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皰疹病毒一旦感染將終身攜帶
天氣網訊,多數人對皰疹病毒不太了解,即便感染了,可能還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據最新數據顯示,超90%的成人體內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這種病毒是一種最疼的皮膚病之一,一些患者疼痛長達10年之久。此外,皰疹病毒 一旦感染將終身攜帶!
超90%的成人體內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帶狀皰疹是最疼的皮膚病之一,約1/3的人會患帶狀皰疹。它痊癒後仍可能復發,部分患者疼痛時間可達10年。
醫生提醒:①50歲以上②有基礎慢性病③免疫受損人群,是帶狀皰疹易感人群。
皰疹病毒不能被徹底清除,初次感染消退後,病毒會潛伏於黏膜、血液以及局部感覺神經節和多數器官內「伺機而動」。其中,帶狀皰疹雖然症狀在皮膚上,實際上卻是神經系統疾病。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傳染途徑如下:
人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的惟一自然宿主,皮膚上皮細胞是主要靶細胞。病毒借飛沫經呼吸道或接觸感染進入機體,經2次病毒血症,病毒大量復制,擴散至全身,特別是皮膚、黏膜組織。約經2—3周潛伏期後全身皮膚廣泛出現丘疹、水皰疹和膿皰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以軀干較多,可發展為皰疹。
水皰皮疹內含大量病毒,水痘消失後不遺留瘢痕,病情一般較輕,但偶有並發間質性肺炎和感染後腦炎者。細胞免疫缺陷、白血病、腎臟病或長期使用皮質激素、抗代謝葯物的兒童患水痘表現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成人患水痘時,20%—30%並發肺炎,一般病情重,病死率亦高。孕婦患水痘的表現亦較嚴重,並可引起胎兒畸形、流產或死產。
帶狀皰疹可以引起不適症狀,如疼痛,因此預防較為重要,預防包括以下兩方面:
1、增強體質:增強體質是指增加身體免疫力不容易得帶狀皰疹,例如多運動,運動會增加身體抵抗能力。飲食合理、清淡,提倡高纖維、高維生素飲食、低脂飲食。盡量不熬夜,控制情緒,以上會引起身體抵抗力下降容易引起帶狀皰疹病毒入侵。新鮮蔬菜水果,健康生活方式以及合理飲食方法都可以增加免疫力,可以預防帶狀皰疹;
2、抵抗病毒:在帶狀皰疹高發季節例如春季和初冬是病毒好發季節,可以飲用中葯茶飲來預防帶狀皰疹,例如金銀花茶、野菊花茶,配合薄荷、板藍根、大青葉、羅漢果利咽解毒可以預防帶狀皰疹。在病毒密集場所、人群較多場所例如醫院、商場、車站等病毒含量較高,盡量避免同樣是預防帶狀皰疹方法之一。
認識誤區: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皮膚病。本病主要侵犯皮膚和神經,出現皮膚丘皰疹,成簇單側發生,常伴明顯刺痛。民間常稱為「蛇串瘡、纏腰火丹」。本病在解放以前沒有特效的辦法,治療非常困難,療效也不佳,遺留後遺症的機會也非常多。所以民間流傳著很多看來不合時宜的方法或認識誤區。下面就這些誤區逐一介紹
帶狀皰疹是由病毒引起的皮膚病。以前經濟條件差,醫療意識淡薄,對本病的認識也不充分,患病以後往往得不到及時的治療,而且沒有特效的抗病毒葯物,結果效果欠佳,遺留後遺症的機會也較多,從而促使各種土辦法的誕生。「斬」是民間流行的一種方法。具體方法是:在天朦朦亮時,對著東方,念念有詞,然後拿刀把預先准備好的草繩剁成幾段,再拿墨汁把患處圈起來,每天一次,連續四、五天。本方法唯一可取之處是用墨汁外塗患處,在中葯里京墨有清熱解毒收斂的功效,可以用於本病的治療。但墨汁則沒有這種療效,而且未經過消毒處理,外用以後反而容易繼發感染。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近年來開發了很多療效佳,副作用小的抗病毒葯物,比如阿昔洛韋、泛昔洛韋、伐昔洛韋等。它們的療效非常好,而且副作用很小。只要患者能及時就診,正規用葯,大多能很快痊癒,當然部分年老體弱、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如果未能及時發現,及時用葯,仍有可能遺留較明顯的後遺神經痛,給患者帶來明顯痛苦。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該病毒感染人體以後,出現水痘或隱形感染,而後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在各種誘發因素(外傷、感染、過勞等)的刺激下可以再發,損傷神經出現神經痛,累及皮膚出現丘皰疹。具有傳染性。
帶狀皰疹絕大部分累積單側,呈帶狀,出現神經痛及皮膚損害,不會影響生命。只有極少數免疫低下、年老體弱或腫瘤患者才會泛發,此類患者可能並發肺、腦等系統損害,才會危及生命。
帶狀皰疹的治療以內治為主,抗病毒葯物為一線葯,水痘及帶狀皰疹禁忌用糖皮質激素,因糖皮質激素可能導致病毒的播散而加重病情,可以配合外用葯物,如爐甘石洗劑、阿昔洛韋霜、噴昔洛韋霜等均可使用。中葯的雄黃、季德勝蛇葯片、六神丸等也可。但均需預防感染的發生。後遺神經痛患者可配合中葯、針灸、光療等方法。
Ⅲ 什麼是皰疹病毒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根據抗原性被分為1型和2型。1型主要通過口唇病灶傳播,而2型則多從生殖器病灶中分離得到。這種病毒主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感染人群的比例在4個月到數年後可高達50%至90%。盡管它極易感染人類,但在臨床上僅有一部分患者會表現出病症。
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可引起多種症狀,包括口唇性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皮膚炎、會陰部皰疹和卡波西病等。此外,它有時也會成為腦膜炎和腦炎的原因。1型病毒感染通常局限於口咽部,尤其是齦口炎最為常見,臨床表現為牙齦和咽頰部成群皰疹、發熱、咽喉痛,破潰後形成潰瘍。此外,它還可能引起腦炎和皮膚皰疹性濕疹,成人也可能出現咽炎和扁桃體炎。病毒常潛伏在三叉神經節。
2型病毒感染主要導致生殖器皰疹,男性表現為陰莖的水泡性潰瘍損傷,而女性則可能遇到宮頸、外陰和陰道的類似損傷。並發症包括生殖器外損傷和無菌性腦膜炎,病程通常持續約3周。新生兒皰疹是臨床上常見且嚴重的感染,據統計,死亡率超過50%,倖存者中有約一半會遭受嚴重損傷。1型和2型在分娩時均可通過產道感染新生兒,2型更為常見,約佔75%,常在生後第6天顯現。感染類型包括皮膚、眼和口腔的局部損傷、腦炎及病毒播散到內臟,導致膿毒血症,這種情況常引起死亡。早期抗感染治療可降低死亡率,剖腹產是避免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手段。
對於妊娠婦女,感染1型病毒可能導致胎兒通過胎盤受到感染,從而引發流產、死胎或先天性畸形。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感染通常採用一般和對症治療的原則,主要包括抗病毒治療、緩解疼痛、預防繼發感染以及縮短病程。
Ⅳ 帶狀皰疹的患病率大約是多少
普通人群感染帶狀皰疹一般幾率在30%左右,年齡越大感染的機會更大,大概會增加4倍左右。普通人群中大概有80%~90%的人都曾經感染帶狀皰疹病毒,只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會有明顯的疼痛現象。
帶狀皰疹發病率有升高趨勢
這就是一種潛伏在神經內的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感染性肌膚病,大約有90%的人體內都會有潛伏病毒,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能力逐漸下降,自然就會有發病率逐漸上升的階段。根據統計,我國50歲以上的人群,基本上每年感染帶狀皰疹的人數達到156人。尤其是50歲之後,年齡的增長也會明顯的出現帶狀皰疹的發病趨勢,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
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疼痛堪比分娩
有一部分患者在患有帶狀皰疹之後會有著較大的痛苦,帶狀皰疹的疼痛可能要明顯的超過於分娩。60歲以上的人群在患有帶狀皰疹之後,大概有65%都有可能會出現明顯的神經疼痛。有30%~50%的患者表示疼痛的時間可能會超過一年左右。慢性患者在患有帶狀皰疹之後,還會導致慢性疾病的控制受到影響,比如糖尿病患者如果感染帶狀皰疹會導致血糖無法進入到控制的階段,所感受到的疼痛會更明顯。
防治結合重要
多位專家呼籲,應該有效提高對帶狀皰疹病毒認知,一定不要錯過最佳的治療時間,在黃金時間三天內就診,應該馬上使用抗病毒葯物。急性期間疼痛如果能夠控制好,可以很快的促進恢復。此外也需要注意,並不是在患有帶狀皰疹之後就可以終身免疫,在後期還是可能會復發,因此需要注重於預防。比如保持適度的運動,調整心情,均衡飲食,擁有充足的睡眠時間,此外接種疫苗也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預防方式。也是當前主要的一大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