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蕁麻疹吃了氯雷他定片,兩天就沒有症狀了。停葯後兩天又有了怎麼辦
蕁麻疹的誘因復雜,與其它過敏性疾病一樣,如果明確過敏原,治療過程中應避免接觸過敏原。目前臨床多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葯物,皮質激素類葯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氯雷他定片長時間或大劑量使用,會導致葯物依賴,一旦停葯後,蕁麻疹會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蕁麻疹反復發作怎麼辦
1、避免過敏原防止蕁麻疹反復發作
蕁麻疹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該盡量避免過敏原,如花粉、柳絮、灰塵、動物毛屑、蟎蟲、葯物等,以免接觸吸入過敏物質,導致蕁麻疹反復發作。
2、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改善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縮短蕁麻疹治療周期。
最新科學新發現抗過敏益生菌對治療各類蕁麻疹有奇效。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對白介素(IL-12)的分泌調控的Th1免疫能力的作用從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抗過敏益生菌菌株組成的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
3、當增加運動防止蕁麻疹反復發作
如果蕁麻疹反復發作,應該適當增加運動,能夠有效調節患者機體免疫力和抗過敏能力,從根本上預防疾病的發生,極大改善人體健康,增強體質,增強自身免疫體系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從而就從根本上防止蕁麻疹的復發。
4、保持個人及環境衛生防止蕁麻疹反復發作
蕁麻疹患者要保持環境、居室以及個人的衛生清潔,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以杜絕引起本病的細菌滋生,防止蕁麻疹的復發。
5、注意飲食防止蕁麻疹反復發作
蕁麻疹反復發作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如魚蝦海鮮等,以及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均會誘發蕁麻疹。對於核桃、杏仁、榛子、蠶豆、菠蘿等食物,也應該有所控制,以免誘發蕁麻疹。
6、保持平和的心態防止蕁麻疹反復發作
蕁麻疹患者平時保持平和的心態非常重要,避免過度緊張、情緒激動,因為蕁麻疹的復發和加重,也和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這樣的話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
㈡ 話說蕁麻疹 | 為啥吃了就好,停了就發蕁麻疹病友對抗過敏葯的困惑
這里有慢性蕁麻疹病友最想問的問題,也有皮膚科醫生最想告訴患者的知識。
作為皮膚科最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得了慢性蕁麻疹的病友還真不少,這些人也常常要和各種「抗過敏葯」打交道。嘗試過各種葯物後, 很多病友發現這些西葯的共同特點是一吃上就很快控制,但一停葯病情馬上復發 ,這是為什麼呢?
目前大多數蕁麻疹病友使用的「抗過敏葯」,主要是指「抗組胺葯」,也就是主要對抗「組胺」這種物質的。 組胺 在蕁麻疹的風團瘙癢發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本身是人體中的一種正常成分,平時它們都好好地被儲存在細胞里「密封」著。一旦有些異常的情況激活了細胞上的「閥門」,組胺就被大量釋放出來。 它們會引起皮膚局部毛細血管的擴張,就像把一張原本很緻密的網給拉開了一樣,體液會從變得疏鬆的「網眼」里漏到皮膚里,因此蕁麻疹的患者會像被蚊子咬的那樣,鼓起一個個甚至一片片「包包」。
而我們所使用的 「抗組胺葯」,主要作用類似於堵住細胞上的「閥門」,不讓組胺「跑出來」,可以控制和減輕蕁麻疹發作 。但是,這樣畢竟只是「治標」,沒能徹底解決「閥門」被頻繁打開的原因,因此, 很多病人在停西葯後容易復發 。
在西醫沒能找到確切病因,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的情況下,中醫便可發揮其獨特的優勢,中醫的治療思路是尋求其發病的根本原因。 在中醫看來,蕁麻疹發作時出現的風團瘙癢,可以視為風濕之邪侵犯肌膚的表現。 但邪氣的入侵往往只是「結果」而非「原因」,人體必然有自身因素,導致肌表不固而給了邪氣「可乘之機」,因此,風團和瘙癢才會反復發作。 這便是《黃帝內經》中所說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而中醫強調「治病必求於本」,便重視對自身狀態的調整,在恢復人體陰陽的平衡後,肌表固密,邪氣不能內侵,蕁麻疹發作的程度和頻率自然會慢慢減少。但是人體的調整恢復需要一定時間, 打個比方,如果抗過敏葯是直接堵上了組胺釋放的「閥門」,那麼中醫就像是慢慢把這個「漏水的閥門」給擰緊。 因此西葯在控制症狀方面起效快,急性發作時有優勢;而中醫則從病人的自身體質入手,更注重於長期的緩解和穩定。
人們常有句話叫「西醫治標,中醫治本」,然而,臨床中也曾見過有些慢性蕁麻疹患者,在長期使用抗過敏葯後,對葯物的敏感性降低了,以致於單服西葯的情況下控制不佳。這時候,加上中葯往往有更好的效果。因此, 在慢性蕁麻疹的治療中,尋求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手段是值得推薦的選擇。
專家介紹
盧 傳 堅
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國家中醫葯領軍人才支持計劃「岐黃學者」,國家衛生計生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國醫大師禤國維教授弟子,全國首批名老中醫葯專家學術經驗繼承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國家級人才培養對象,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學術流派學術帶頭人,銀屑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創新團隊負責人。曾榮獲廣東「特支計劃」教學名師、"全國優秀 科技 工作者"、"全國首屆傑出女中醫師"、「中國女醫師協會五洲女子 科技 獎」、「南粵巾幗創新十傑」、「廣東省三八紅旗手標兵」等稱號。
招募通知
您是慢性蕁麻疹病友嗎?目前廣東省中醫院正在開展一項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臨床項目。本項研究已經通過廣東省中醫院倫理委員會醫療道德審議,由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具體實施。現誠招慢性蕁麻疹志願者參加本項目。
入選條件
①符合慢性自發性蕁麻疹診斷;
②年齡18-65歲;
③能配合研究並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若篩選合格參加研究,您將會得到以下受益
①治療期間免掛號費,葯物全部免費,免費體檢2次;
②醫師全程跟蹤您的病情4個月左右。
名額有限,如果您或您周圍有人符合以上的各項條件,並且願意參加本項目,請盡快與我們聯系。
聯系人: 趙醫生、郭醫生
聯系電話: 15626032514(請簡訊報名:姓名+年齡+病程+是否已確診)
研究單位: 廣東省中醫院皮膚科
地址: 廣東省廣州市大德路111號廣東省中醫院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嶺南補土流派 郭潔
㈢ 蕁麻疹有什麼偏方嗎去了好多地方看了都是靠葯物來抵抗,一但停葯就又開始復發癢的難受啊,已經吃了差不
蕁麻疹是圓的、紅色的,非常癢,它們突起於皮膚表面,好像不知道它們是從哪兒來的,它們會突然出現並且在幾小時或幾天內消失。它們趨向於出現在胳膊、腿上或任何暴露部位,常常聚集成團。蕁麻疹可由食物或葯物的不良反應、或者昆蟲和咬傷引起。吞咽冰尼古矛果或冷飲可以在嘴唇上或口內引起蕁麻疹,食物如花生、牛奶、魚、蛋、西紅柿和漿果也是引起蕁麻疹最常見的原因。葯物如青黴素、磺胺、抗驚厥葯、阿司匹林都可引起蕁麻疹。
引起蕁麻疹的病因比較復雜,如發現蕁麻疹或過敏體質患者應進行積極治療機預防蕁麻疹,目前的治療措施主要包括去除誘發因素、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和控制炎症反應等,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減少血清中的IgE抗體,平衡細胞免疫功能,有效調整過敏體質,徹底解決蕁麻疹的根本問題。
一、蕁麻疹有好多種,具體有五種類型:
1、膽鹼能性蕁麻疹:屬於遇熱後出現蕁麻疹的症狀。無皮疹,僅有針刺,劇癢感外,還可在軀乾和肢體近端皮膚出現紅色的、2毫米左右的風團,這種風團是速來速去不留痕跡。當運動出汗,室內悶熱,洗熱水澡,環境受熱,周圍溫度升高,吃熱食物或飲料,精神興奮時體溫略增等各類遇熱情況後,增熱的血流刺激大腦體溫調節中樞,興奮膽鹼性神經釋放乙醯膽鹼,正是因為機體對乙醯膽鹼這種化學物質過敏,我們將過敏引起的症狀稱之為膽鹼能性蕁麻疹。
2、寒冷性蕁麻疹:是人體暴露在冷環境中引起的過敏反應,常在浸入冷水或接觸寒冷物質的部位發生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也可累及其他部位,自覺瘙癢,有的還有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等全身症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
3、丘疹性蕁麻疹:是一種好發於嬰兒及兒童的瘙癢性皮膚病。皮損常為圓形或梭形之風疹塊樣損害,頂端可有枕頭到豆大之水皰,散在或成簇分布。本病瘙癢劇烈,可因反復搔抓而引起膿皮病等。
4、急性蕁麻疹:是一種由多種病因引起的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滲透性增加的局限性水腫反應。在蕁麻疹中,整個皮膚炎症系統被激活。因此,在急性蕁麻疹的發病機制中,除了已明確的組胺外,其他遞質也起到協同作用。常是急性發作,全身瘙癢風團皮疹,可伴發燒,嚴重者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應積極治療。
5、慢性蕁麻疹:主要是皮膚瘙癢,出現大小不等的、形態各異的風團,常反復發作,病重者可有心慌,煩躁,惡心,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樣症狀。
二、蕁麻疹應該如何治療呢?
蕁麻疹病情反復發作,其根源主要在於發病誘因不明,病種判定不準確和採用治療方法不當有直接關系。治療中對於不同類型的蕁麻疹,需針對具體的病因施以治療方法。那麼,蕁麻疹怎樣才能科學有效治療呢?
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尋求葯物以外的抗過敏方法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從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在於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人們現在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目前國際免疫學研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人抗體治療方法就是大量補充人體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加強型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在小兒蕁麻疹的治療方案中,起重要的免疫調節作用,使小兒蕁麻疹治療中縮短治療周期。
㈣ 我患慢性蕁麻疹已經5年了,反復吃抗過敏葯,但是停葯馬上復發,應該怎樣治療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需要綜合考慮避免過敏原和葯物治療。首先,要明確過敏原,比如對蝦過敏,需避免攝入蝦及其製品。對牛奶過敏則應避免飲用牛奶及其製品。通過避免接觸過敏原,有些患者可以自愈,但多數患者仍需依賴抗過敏葯物。
在葯物治療方面,短期使用抗過敏葯物時,建議聯合使用2-3種葯物。但需注意葯物的配伍禁忌和毒副作用,應由專科醫生指導選擇副作用較小的第三代抗過敏葯物。對於反復發作的患者,長期服用某些抗過敏葯物也是必要的,同樣應在醫生指導下交替使用,以避免耐葯性。
治療過程中,要根據蕁麻疹的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調整葯物劑量和療程。對於某些特殊類型的蕁麻疹,如膽鹼能性蕁麻疹,可選擇具有抗膽鹼作用的抗過敏葯物,或配合使用阿托品或654-2等葯物。
對於慢性蕁麻疹患者,治療通常需要持續3-6個月。如果減量過早,病情容易復發。對於持續復發的患者,可能需要從調整免疫功能入手,明確過敏原後可進行脫敏治療,或針對免疫功能障礙進行免疫治療。
許多慢性蕁麻疹患者在接受適當治療後,免疫功能會發生變化,蕁麻疹症狀會逐步緩解。急性蕁麻疹則主要使用抗組胺葯物,如左旋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等。對於經濟條件有限的患者,可選擇價格較低的撲爾敏、賽庚啶或酮替芬等葯物。
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根據發病前的飲食和環境接觸情況來追溯可能的過敏原,以便更好地預防復發。通常不推薦使用外用葯物治療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