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治療蕁麻疹 中醫推薦兩個偏方治蕁麻疹
蕁麻疹是常見的皮膚疾病,其典型症狀為風團,並伴有瘙癢。多數情況下,瘙癢難以忍受,可能導致皮膚受損嚴重。若蕁麻疹症狀嚴重,可能引發全身症狀,此時應及時就醫。
許多人傾向於尋求治療蕁麻疹的偏方,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偏方大多隻能緩解症狀或預防,並不能根治蕁麻疹。對於真正想要治癒蕁麻疹的患者,還是應前往正規醫院接受治療。
在中醫中,許多中葯對蕁麻疹有治療效果。例如,首烏、枸杞、人參、黃芪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代謝等多種功效,能明顯抗過敏。
治療蕁麻疹的偏方主要包括兩種:芝麻根煎湯和韭菜塗擦法。芝麻根煎湯可清熱、散風、止癢;韭菜塗擦法同樣具有清熱、散風、止癢的功效。
對於蕁麻疹的治療方法,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中醫因其副作用小、方法簡單、取材方便和費用低等特點而備受青睞。然而,在使用任何偏方之前,最好咨詢醫生的建議。
2. 慢性蕁麻疹民間偏方
常見的蕁麻疹偏方驗方如下:
肚臍拔火罐:小時候我常起蕁麻疹,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給我試用,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過病。
蕁麻疹久治不愈,老中醫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小兒蕁麻疹偏方: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
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敗醬草3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生石膏、地膚子各30克,知母、白僵蠶、粳米各9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地膚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縮濃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同時,將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地膚子、何首烏各30克,益母草15克,荊芥、防風各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
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中醫專家認為:蕁麻疹應按各證型辨證加減處方用葯,即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所出現的臨床表現,症狀細審辨證用葯,方可奏效。因此,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是關鍵。
方1 【組成】食醋20~30毫升。 【用法】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 【主治】慢性蕁麻疹。
方2 【組成】生薑20克、防風10克、桂枝10克、蔥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證見遇風或寒後皮膚發癢,疹塊色淡不鮮,舌淡苔薄,脈細弱。
方3 【組成】韭菜150克、大蔥50克、白酒30毫升。 【用法】水煎日服2次。 【主治】蕁麻疹。
方4 【組成】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 【用法】砂鍋煮至醋干時,取出木瓜、生薑,分早晚2次吃完。每天1劑,連服7~10劑。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5 【組成】蜂糖30克、黃酒60毫升。 【用法】合勻燉溫,空腹服,每天1劑,治癒為度。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6 【組成】麥麩250克、醋500毫升。 【用法】上葯混合攪勻,入鐵鍋炒熱,裝入布袋,搓擦患處。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7 【組成】大蒜(打碎)15克、食鹽15克、明礬12克。 【用法】水煎,乘熱洗患處。 【主治】蕁麻疹。
方8 【組成】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煮後外擦患處。 【主治】蕁麻疹。
3. 蕁麻疹該怎麼治療偏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皮膚病,通常在潮濕季節或人體接觸過敏原時出現。治療蕁麻疹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葯物治療、偏方治療等。以下是一些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1. 草葯治療:一種常見的治療蕁麻疹的民間土方是使用草葯,如百部、樟腦等,具有解毒、止痛、止癢的功效。
2. 食療:有些食療方案,如使用芋頭莖豬排、芝麻根等,可以起到出熱散風、止癢的效果。
3. 葯酒療法:將薄荷、苦參等葯材浸泡在白酒中,製成葯酒,使用棉簽蘸取葯酒塗抹患處,每天三次,治療丘疹樣蕁麻疹。
4. 熏洗療法:使用鮮紅蘿卜煮水熏洗身體,可以治療蕁麻疹。
對於小兒蕁麻疹,除了上述治療方法外,還需要注意隔離、休息、飲食和皮膚清潔等方面的護理。同時,家長還需要密切觀察孩子的病情,及時發現並發症並進行治療。
以下是一些治療蕁麻疹的偏方:
1. 蟾蜍湯:用活蟾蜍煮爛後過濾去渣,留湯備用,用於清洗患處。
2. 韭菜治蕁麻疹:用韭菜擦患部或煮水後熏洗患處。
3. 菜子油治腫毒風疹:使用生菜子油塗抹患處。
4. 醋糖姜湯:用於治療因過敏引起的周身風疹。
5. 白僵蠶芥穗蟬蛻治蕁麻疹:將白僵蠶、荊芥穗、蟬蛻等葯材煎水服用。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偏方並非適用於所有蕁麻疹患者,使用前建議先咨詢醫生或專業人士的建議。此外,對於小兒蕁麻疹患者,家長更應謹慎選擇治療方法,確保安全有效。如果病情嚴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建議及時就醫並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
4. 蕁麻疹該怎麼治療偏方
蕁麻疹很喜歡在梅雨潮濕的時候出現,如果患有蕁麻疹,會感到十分的瘙癢,無比痛苦。很多人去了醫院但是還是老樣子。既然醫院不行,那就嘗試一下偏方吧!治療蕁麻疹的偏方有哪些呢?能夠治療蕁麻疹的民間土方是由一代一代人傳下來的,具有解毒、止痛、止癢的功效。人們習慣使用民間土方就是因為葯材常見易得,治療效果好,使用起來較為方便。
蕁麻疹又叫風團塊或風蛋和風皰,是由於對某種因素如食物,葯品,寒冷刺激等過敏所致。在皮膚上突然發生界限清楚,高出皮膚,紅色或白色的團塊,奇癢,搔抓後可出現條狀風團。草葯:百部5錢,白酒2兩,樟腦5分,浸泡24小時後外搽。
1、風寒型:皮疹蒼白,遇冷或風吹則劇,得暖則愈,苔薄白:桂枝1.5錢,麻黃1.5錢,赤芍3錢,制川烏1錢,姜皮1錢,炙甘草1錢,紅棗5枚,青蔥5根,羌活1.5錢,獨活1.5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2、風熱型:皮疹色赤,遇熱則劇,脈浮數,苔薄黃,舌質紅荊芥1.5錢,防風1.5錢,蒼術1.5錢,山梔1.5錢,蟬衣1.5錢,苦參4錢,薏苡仁4錢,黃芩2錢,生甘草1錢。水煎服,每日一劑。
3、芋頭莖豬排
芋頭莖豬排治療蕁麻疹,可以起到出熱散風的療效。首先要准備好芋頭莖(干),其次還要准備適量的豬排骨。芋頭莖洗好備用,然後在放入一點豬排骨一起燉熟。
4、芝麻根
芝麻根止癢、清熱、散風的療效,可用於蕁麻疹治療。使用方法是芝麻根,洗凈後用水煎,趁熱燙洗。
5、醋糖姜湯
因魚蟹引起的風疹,瘙癢可使用醋糖姜湯治療,可以起到解毒、散瘀功效。准備好半碗醋,姜、紅糖。將這三種材料一起放入鍋中煮沸兩次,然後去渣。溫水口服醋糖姜湯,次日可2到3次。
以上治療蕁麻疹的民間土方,治療蕁麻疹,就是要解毒、止痛、止癢,這樣患者才得以緩解,不至於那麼的痛苦。
5. 治療慢性尋麻疹的民間偏方
在民間,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有很多,其中肚臍拔火罐的方法廣為流傳。小時候我常起蕁麻疹,後來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試用後,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僅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再未復發。
對於久治不愈的蕁麻疹,老中醫傳授了一種偏方:將小白菜500克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僅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針對小兒蕁麻疹,有偏方推薦使用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還有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另外,敗醬草3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生石膏、地膚子各30克,知母、白僵蠶、粳米各9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地膚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濃縮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地膚子、何首烏各30克,益母草15克,荊芥、防風各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中醫專家認為,蕁麻疹應按各證型辨證加減處方用葯,即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所出現的臨床表現,症狀細審辨證用葯,方可奏效。因此,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是關鍵。這里列出的偏方僅供參考,務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方1:【組成】食醋20~30毫升。【用法】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主治】慢性蕁麻疹。
方2:【組成】生薑20克、防風10克、桂枝10克、蔥白2根。【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主治】風寒型蕁麻疹,證見遇風或寒後皮膚發癢,疹塊色淡不鮮,舌淡苔薄,脈細弱。
方3:【組成】韭菜150克、大蔥50克、白酒30毫升。【用法】水煎日服2次。【主治】蕁麻疹。
方4:【組成】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用法】砂鍋煮至醋干時,取出木瓜、生薑,分早晚2次吃完。每天1劑,連服7~10劑。【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5:【組成】蜂糖30克、黃酒60毫升。【用法】合勻燉溫,空腹服,每天1劑,治癒為度。【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6:【組成】麥麩250克、醋500毫升。【用法】上葯混合攪勻,入鐵鍋炒熱,裝入布袋,搓擦患處。【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7:【組成】大蒜(打碎)15克、食鹽15克、明礬12克。【用法】水煎,乘熱洗患處。【主治】蕁麻疹。
方8:【組成】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用法】煮後外擦患處。【主治】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