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尖銳濕疣的危害都有哪些啊危害大嗎
尖銳濕疣主要通過不潔性接觸傳播,但其他途徑也可能導致這種疾病的發生。性病是一種極具傳染性、難康復、易復發的傳播性疾病。因此,對於此類疾病,患者必須高度重視,不可掉以輕心。
尖銳濕疣對人體健康構成極大威脅。如果不及時治療,導致反復感染復發,可能會引發各種並發症,如附睾炎、前列腺炎、輸精管炎和精囊炎等,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不育。
鑒於尖銳濕疣的傳染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容易將疾病傳染給家人。因此,患者必須重視並及時進行治療,同時採取隔離措施。對於性病的治療,必須選擇專業權威的醫院,採用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才能確保疾病得到快速且完全的康復。
尖銳濕疣是許多人的困擾之一,其傳播途徑多種多樣。大多數情況是由於患者缺乏生活細節的關注以及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因此,我們在此提醒大家,務必重視這些細節,做好疾病的預防工作。
尖銳濕疣的廣泛傳播對社會造成不安定因素。某些感染者可能產生報復心理,引發刑事犯罪。此外,醫葯費的支出和勞動力的損失也對社會經濟發展產生影響。如果不注意衛生和不採取安全性行為,可能會傳染給伴侶和子女。研究顯示,患尖銳濕疣時傳給對方的機率高達92%。此外,被污染的生活用品也可能傳染給家人,尤其是兒童,可能導致尖銳濕疣在家庭內傳播。這種情況可能引發家庭風波、夫妻不和,甚至導致離婚。尖銳濕疣不僅影響個人健康,如果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還可能引發各種並發症和後遺症。對於孕婦而言,尖銳濕疣可能危害下一代,導致胎兒畸形或流產。
目前,尖銳濕疣尚無徹底治癒的方法,且復發率較高。
『貳』 尖銳濕疣有什麼危害
提到尖銳濕疣,很多人都避之不及,因為這種疾病難以啟齒,並且還有傳染性。尖銳濕疣是發生在生殖器上的損害性疾病,它一般是一些像米粒一樣的增生物,會有灼熱和瘙癢的症狀。尖銳濕疣不及時治療,會對人體有很大的危害,那麼,尖銳濕疣有什麼危害?。
1、容易發生潰瘍
因為尖銳濕疣多發於生殖器粘膜部位,而這些部位又是最容易受到微生物感染,所以就會不可避免的造成局部的潰瘍、疼痛和化膿等症狀。
2、容易導致出血
由於尖銳濕疣的疣體很脆弱,碰撞後局部容易出血。因此在同房過程中,由於疣體受到丁丁的摩擦和撞擊會發生少量的出血。
3、容易發生癌變
人類乳頭瘤病毒與某些惡性腫瘤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外陰、丁丁或者肛門周圍的尖銳濕疣可以轉化為鱗癌。4.7%-10.2%的宮頸尖銳濕疣和5%的外陰及肛周濕疣,如果不治療,經過一段時間,可以發生不正常的細胞或者癌前病變或者癌症。此外,約有15%的丁丁癌、5%的女性外陰癌及相當數量的直腸癌是在尖銳濕疣長期病變的基礎上形成的。
4、尖銳濕疣對生育的危害
尖銳濕疣的疣體分泌物可殺滅精子的活性,因此尖銳濕疣患者可能會引起不孕症狀。
5、尖銳濕疣對妊娠及胎兒的危害
雖然HPV病毒對胎兒的影響尚沒有報道,但巨大型尖銳濕疣可妨礙分娩,可引起產婦大出血。胎兒經過女性私處分娩可引起感染,在小兒的肛周和生殖器部位發生尖銳濕疣,少數也可以引起咽喉濕疣。
6、尖銳濕疣可造成巨大心理壓力
由於尖銳濕疣屬於性病范疇,一旦被確診,不少病人會因此而承擔過重的心理負擔,甚至會導致夫妻間的猜疑及家庭不和睦。患者心理的害怕和擔憂同時也是導致患者隱瞞病情不進行治療的主要因素,常常為此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因此尖銳濕疣的心理健康危害也是極大的,適當心理疏導和原諒關愛,是鼓勵積極治療的重要因素。
7、中醫治療
由於中醫治療取材方便,治療徹底,目前仍有很多尖銳濕疣患者接受中醫治療。中醫學根據患者的體質和疣體的大小,結合全身症狀.常劃分為3類進行論治,即濕熱下注證、外染毒邪證和氣血瘀滯證。濕熱下注證常發生於素體肥胖、女性私處潮濕的患者,外染毒邪證常發生於不潔同房的患者;氣血瘀滯證主要見於濕疣日久、疣體灰暗的患者。
(1)濕熱下注證:濕熱下注證可有舡周皮損潮濕紅潤、包皮過長、白帶過多或其他皮膚病。常伴口苦、口粘、口渴不喜飲水,大便粘滯不暢.小便黃。舌紅苔黃膩,脈弦數。這是由於肝膽濕熱下注,循經流注女性私處所致。治療宜清利濕熱,解毒消疣,方葯如下。
蒼術10g、黃柏10g、生薏苡仁30g、土茯苓30g、丹皮10g、通草10g、澤瀉10g、馬齒莧30g。方中蒼術、黃柏清下焦濕熱;生薏苡仁健脾除濕,具有抗病毒的功能;配土茯苓、丹皮、通草、澤瀉、馬齒莧解毒除濕,活血化瘀。如濕熱重者。可加入龍膽草10g;大便不通者,可加入蘆薈10g。
(2)外染毒邪證:常見疣體增大迅速.或合並梅毒、淋病,患者有明確的不沽同房史。自覺症狀常較輕或無症狀,舌脈亦可正常。這是由於外染毒邪,毒氣蘊滯,故疣體增大迅速。治療宜清熱解毒,常用方葯為去疣三號方加減。
馬齒莧60g、敗醬草15g、紫草15g、大青葉15g、木賊草lsg。方中馬齒莧為主葯,清熱解毒;配合敗醬草、紫草、大青葉、木賊草加強清熱解毒、活血散結之效。如皮損灰暗,或病程較長,酌加蜂房、丹參、紅花等活血化瘀之品。
(3)血瘀滯證:見於皮損暗紅色或暗褐色,增長緩慢,經久不消,或有疼痛的患者。舌暗淡,苔薄白,脈細澀,這是由於毒邪結聚日久,阻滯氣機,致氣血瘀阻所致。治療宜理氣活血、化瘀散結,常用方為桃紅四物湯加減。
桃仁10g、紅花10g、川芎10g、當歸10g、白芍10g、丹參10g、蜂房10g、柴胡10g、夏枯草30g。方中取桃仁、紅花、川芎、當歸、丹參、蜂房活血化瘀;柴胡疏肝理氣,引葯直達病所;夏枯草清熱解毒,軟堅散結。如患者為氣虛者,可加入生黃芪30g,補氣解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疣體堅硬者。可加入生龍牡各30g以軟堅散結。
穿山甲、川黃連、敗醬草、赤芍、鐵膽粉、海南沉、黃芪、板藍根、野菊花、生地、茵陳,水煎服或粉碎裝零號膠囊。每天3次。
西胡椒30g、薄荷水5g、五倍子20g,共研細末,過lOO目篩備用。用時取少許葯粉敷患處,用手揉搓片刻,局部有麻涼、蟄痛等感覺,其程度因人而異,一般持續15~60分鍾,每天用葯數次,這類中葯治療復發率很高。
(4)刺血療法:步驟如下。
取穴:通常以指尖為准。
刺血部位:十個手指的指尖任取一指,每周1次。早上8:00最為合適。第l周從左手開始,第2周換右手,這樣輪換治療。一般該指令進行6次即可停止,嚴重者可以加強3~6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