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嬰兒水痘自愈的最快方法是什麼
水痘是兒童常見的疾病,雖然很多寶寶已經打過水痘的預防針,但是預防幾率不是百分百的。那麼寶寶發生水痘的時候,家長應該怎麼快速識別,做好護理呢?家庭醫生在線采訪了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科主任醫師李增清,請他來為相關的問題作出解答。
寶寶出水痘時的初期表現有哪些?
首先,當寶寶發生水痘時,家長必須及時識別,那麼水痘的具體表現有哪些呢?李增清主任醫師表示,兒童出水痘時,以軀干、四肢的皮疹為主要表現,其中皮疹的特點是呈現向心性。一般來說,皮疹最嚴重的的時候往往是在發病的24-72小時內。
如果寶寶出水痘伴隨發燒怎麼辦?
大多數寶寶出水痘的時候不會有發熱的情況,但是也有個別的患兒在早期會有發熱的表現。李增清主任醫師表示,如果寶寶出水痘發燒,家長也不必太慌張,護理的措施跟一般的發熱處理差不多。一般來說,還是以物理降溫為主,給寶寶進行溫水擦浴、冰敷;另外,也要注意給寶寶攝入足夠的水分,還有保證室內的溫度適宜。若寶寶體溫比較高,超過38.5℃,可以酌情給寶寶服用退燒葯。
小孩長水痘怎麼好得快?
寶寶發生水痘的時候,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他好得快一點呢?李增清主任醫師表示,水痘屬於自限性疾病,只要沒有並發症發生,是可以自行恢復的。所以,想要寶寶好得快,就要做好清潔的工作,不要讓寶寶的皮膚感染產生並發症。一方面可以吃一些幫助收斂水痘的食物,比如高蛋白食物。另一方面,要注意個人衛生,注意水痘部位的清潔。
寶寶出水痘要注意什麼?
除了以上幾點之外,發現寶寶出水痘之後還有什麼要注意的呢?李增清主任醫師表示,當寶寶出水痘的時候需要採取隔離措施,不要讓患兒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水痘未痊癒前請假待在家中,不要上學。
溫馨提示:
既然水痘預防針的預防幾率不是百分之百,那不少家長可能會問到,是否有必要給寶寶打預防針呢?對此,李增清主任醫師提醒各位家長,由於水痘具有傳染性,建議如果沒出水痘的寶寶都要去打預防針,即使預防針不是百分之百預防,但是打過預防針的寶寶萬一發生了水痘了他的症狀也會比沒有打預防針的寶寶出水痘的症狀要輕很多。
『貳』 兒科護理學水痘名詞解釋
水痘來是由皰疹病毒引起源,傳染性很強,易感兒發病率可達到目的95%,絕大多數能自愈.在免疫缺陷或接受細胞毒葯物治療者,症狀嚴重甚至危急生命.
臨床表現:(1)有發熱,1-2日內面干,軀干出現紅色斑丘疹,丘疹很快變為皰疹,呈橢圓形,皰壁薄,易破,常有瘙癢,軀干多,四肢少,皰疹在3-5日內分批出現,可同時見到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各形皮疹,也可見與頭皮,口腔,眼結合膜和外陰,周內結痂,數日結痂脫落.2周內痂皮脫盡,短期內留橢圓形淺疤,若無繼發感染,則不留疤痕.(2)體力衰弱或免疫力低下的病兒,全身症狀重,皰疹多而大,常繼發全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或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稱"大皰形".皰疹內出血,未出疹皮膚及粘膜有瘀點,瘀斑,稱"出血型".皮疹處,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也常繼發嚴重感染,稱"壞死型".病情嚴重,需加註意.
自我護理:(1)保持皮膚清潔,防止抓破痘疹而繼發感染,如發生感染可塗抹20%甲紫或維生素軟膏.勤換衣服.(2)用芫茜煲水沐浴.
『叄』 治療水痘的穴位簡介
中醫·水痘水痘(varicella)為病名。是指因感染水痘時邪,以發熱,咳嗽,全身皮膚分批出現皮疹,癍丘疹、皰疹、結痂同時存在為主要表現的出疹性兒科時行病。見明·蔡維藩《痘疹方論》。又名水花、水瘡、水皰。是皰疹病毒所致的急性傳染病。水痘的症狀臨床以發熱,皮膚及黏膜分批出現癍疹、丘疹和瘡疹為特徵。全年均可發病,以冬、春兩季較多。水痘的病因病機病機為外感時邪風毒,內蘊濕熱,擾於衛分而發。清·馬之騏《痘科纂要》描述患兒症見「面赤唇紅,眼光如水,咳嗽噴嚏,唾涕稠黏,身熱二三不出,明凈如水泡,易出易痂,與痘瘡大不相同。」水痘的辨證分型水痘·邪郁肺衛證水痘·邪郁肺衛證()是指邪毒較輕,侵犯肺衛,肺氣失宣,以輕度發熱,鼻塞流涕,噴嚏,咳嗽,痘疹稀疏,疹色紅潤皰漿清亮,跟腳紅暈不著,苔薄白微膩,脈浮數,指紋青紫為常見症的水痘證候。水痘·熱毒熾盛證水痘·熱毒熾盛證()是指熱毒熾盛,以壯熱,痘大而密,疹色紅赤或紫暗,皰漿較混,跟腳較硬,口、眼等處亦見皰疹或潰瘍,煩躁,口渴,面紅唇赤,大便干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糙而干,脈數為常見症的水痘證候。水痘的辨證論治風熱夾濕者,宜疏風清熱,兼以滲濕,用銀翹散加滑石。熱毒熾盛者,宜清熱解毒,用五味消毒飲加減。發熱期間,注意休息,並注意皮膚清潔,勿使抓破皮膚;若已抓破,可用青黛散外撲,助其消炎收斂。西醫·水痘水痘(varicella,chickenpox)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較輕的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上分批出現的斑疹、丘疹、水皰和痂疹和特徵,本病多見於小兒。一般兒童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表現為水痘(varicella),成人多為體內潛在病毒
詳見網路詞條:水痘 [ 最後修訂於2016/11/29 15:04:31 共5158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
『肆』 5種小兒常見疹子,正處於高發期,治療千萬別亂來!辨別+護理,一次性Get!
炎炎夏日,兒科專家揭示五種常見於兒童的疹子類型,助您在高發期掌握應對策略,讓寶寶肌膚健康無虞!一、濕疹:守護寶寶的水分平衡
當氣溫攀升,濕疹如影隨形,尤其對於新生兒,出生40天後易見此症。月子里的寶寶,過熱或捂得過多,往往引發濕疹。濕疹初期,皮膚乾燥,瘙癢難耐,常見於頭皮、面部和耳朵。對於反復發作的濕疹,家長們需做到:保濕是關鍵,選用無激素霜劑,保持皮膚濕潤;避免過度穿衣,感知孩子適宜的體溫;中度濕疹可使用弱效激素,但用量需謹慎;爐甘石止癢不建議,可能導致皮膚更干。
二、水痘:傳染病中的警示者
水痘,一種傳染性極高的兒童疾病,通過飛沫和接觸傳播。預防水痘,接種疫苗是利器,及時發現症狀並就醫。水痘皮疹由小紅斑發展為水皰,初期發熱伴隨症狀不可忽視,要隔離病人並保持清潔。
三、紅疹(痱子):汗液與嬌嫩肌膚的較量
夏日汗液過多,嬰幼兒易得紅疹。白痱、紅痱和膿痱各具特點,關鍵在於保持皮膚清涼乾燥,避免摩擦和過度出汗。
四、蕁麻疹:過敏反應的快速皮膚反應
蕁麻疹,即風疹塊,常見於兒童,可能是食物、葯物或環境因素引發。快速識別其特徵:紅色凸起、風團樣皮疹和瘙癢。治療和預防蕁麻疹,需識別過敏源並及時使用抗過敏葯物。
五、間擦疹:摩擦與濕熱的交匯點
間擦疹多發於肥胖兒童的褶皺部位,保持清潔乾燥是首要之策。輕度皮疹可用抑菌液和護膚霜,嚴重時需考慮感染的可能,及時就醫。
每個疹子背後,都是育兒知識的積累。了解這些,家長能更從容地應對孩子的皮膚問題,讓孩子的夏日肌膚健康無恙。記得,預防總是優於治療,正確護理是關鍵!
『伍』 孩子出水痘護理時不可亂用葯
冬末春初,水痘再次進入高發季節。北京中醫葯大學附屬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張思萊表示,目前是水痘流行的季節,家長要防範孩子得水痘,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孩子出水痘護理時不可亂用葯。
水痘是通過接觸或飛沫傳染的急性病毒性傳染病。初次感染是水痘,再次感染可出現帶狀皰疹。多見於6個月以後的各個年齡段。孕晚期也可以通過胎盤傳給胎兒,造成新生兒期出水痘。冬春季發病多見,一般1次發病,終身免疫。
水痘發病初期症狀很容易被誤認為感冒,不過,水痘患者會在特殊部位起水痘,如發髻、耳後、小外陰、肚臍周圍都會出現小丘疹。這些小丘疹呈水泡形狀,很快就會破潰,破潰口塌下後和火山口很像,這也是幫助家長判斷孩子是否感染水痘的手段之一。
症狀輕的孩子,可在家用清溫水給孩子擦拭身體保持皮膚清潔,並勤換洗衣物。還可以用紗布把孩子的小手裹起來,避免孩子指甲抓破水痘引發感染。護理過程中千萬別用含激素類的葯膏,會令水痘擴散。患兒還應在家隔離至皰疹全部結痂,密切接觸者觀察3周。同時切斷傳播途徑,重視室內通風換氣,避免與急性期病人接觸。對於幼兒來說,預防水痘最好的選擇是接種疫苗。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孩子出水痘護理時不可亂用葯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還有很多關於兒童疾病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陸』 中醫兒科護理學:時行病症——水痘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皮膚分批出現丘疹、皰疹、結痂為特徵。本病傳染性很強,多流行於冬春季節。發病年齡以10歲以下小兒為常見。病情有輕重不同,預後一般良好,愈後不留瘢痕。患過一次,終身不再罹患。
祖國醫學對水痘早有描述,北宋·錢乙在《小兒葯證直訣》中已觀察到水痘具有特徵性的水皰,及至南宋《小兒衛生總微論方》首次提出了水痘的病名,「其瘡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者,謂之水痘。」歷代醫家均強調觀察和護理的重要性,如明·張介賓在《景岳全書·麻疹詮》中指出:「水痘須忌發物,七八日乃愈」。陳復正的《幼幼集成》指出本病「切忌姜椒辣物,並沐浴冷水」等。
病因病機
外感時行邪毒,由口鼻而入,蘊伏肺脾。肺脾受邪,表衛調節失和,宣發失常,則見發熱,咳嗽,流涕等肺衛症狀。水濕運化失常,邪毒與內濕相搏,透發於肌表,則發為水痘。水痘病情一般較輕,多屬風熱輕證。少數受邪較重,毒熱熾盛,內犯氣營,則發為疹點稠密,色紅赤、紫暗等重症。
臨床表現
早期有發熱,咳嗽,流涕等症狀。
在發熱同時或1至2天後,軀干皮膚出現紅色斑疹,數小時後變為丘疹,再數小時後變為皰疹。部位表淺,大小不等,橢圓如豆,約3至5毫米左右,內含水液,初清徹如露水珠滴,後混濁,周圍有紅暈,壁薄易破,常伴瘙癢。
皮疹多先見於軀干,其次是頭部發際及四肢近端皮膚,分布呈向心性,以軀干、胸背、頭部較多,四肢遠端稀少。皰疹在1至3日內,從中心開始枯乾凹陷,紅暈消退,然後結痂,再數日至1到2周痂蓋完全脫落,一般不留瘢痕。臨床輕重不一,輕者皮疹僅數個,重者則可達千個以上。
『柒』 民間偏方:兒科皮膚病小兒水痘中葯方劑
中葯處方(一)
【辨證】內蘊濕熱,外感時邪病毒,時邪與濕熱相搏,留於脾肺二經,邪從氣泄,擾於氣分,發於肌表。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
【方名】銀翹二丁湯。
【組成】銀翹6-10克,連翹6-10克,六一散(包)6-10克,車前子6-10克,紫花銀好地丁10-15克,黃花地丁10-15克。
【用法】水煎50-100毫升,分2-3次服,第二煎外洗患部。
【出處】姜正納潤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