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小兒咽峽皰疹
擴展閱讀
香港有什麼好的濕疹 2025-04-04 09:03:44
下面癢濕疹怎麼辦啊 2025-04-04 08:58:56
孩子屁股起濕疹怎麼辦 2025-04-04 08:57:23

小兒咽峽皰疹

發布時間: 2025-04-03 14:52:20

『壹』 小兒皰疹初期的症狀有哪些

小兒皰疹初期症狀指的是皰疹咽峽炎初期的症狀,早期孩子可能沒有咽峽部皰疹疼痛,僅以發熱或者不願意吃飯為主要表現。根據發熱的程度來選擇不同的治療,體溫低於38.5℃可給予小兒多喝水、勤喂水,或者是用溫熱水擦拭等方式來起到退熱的作用即可。如果體溫大於等於38.5℃時,可給予口服退熱葯物,如布洛芬或者是對乙醯氨基酚進行退熱治療。小兒皰疹早期僅有發熱症狀,給予對症退熱治療,同時根據引起皰疹的病因給予抗病毒或者消炎治療就好。後期皰疹咽峽炎孩子會有明顯的咽頰部疼痛症狀,可以對症應用咽喉部的噴劑來進行治療,皰疹症狀期間一定要多喝水,有利於疾病的治癒。

『貳』 皰疹性咽峽炎有哪些症狀

皰疹性咽峽炎有哪些症狀?解放軍304醫院兒科主任余素明副主任醫師介紹說,造成兒童皰疹性咽峽炎有許多原因,一方面是由於天氣炎熱,室內空氣流通不暢,使空氣中的細菌進入呼吸道引起的;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經常使用空調,並且將空調的溫度調得過低,使兒童無法承受,進而造成熱傷風,導致病毒感染。比如,柯薩奇病毒、皰疹病毒和埃可病毒,以及並發細菌感染等,它所導致的疾病傳染性強、流行快,主要侵犯1~7歲的小兒。臨床表現為哭鬧、拒奶、持續發熱、咽部疼痛、流涎。主要症狀表現在咽部,初起時咽部充血,咽峽部(扁桃體、軟齶及懸雍垂上)可見散在的約小米粒大小的灰白色皰疹,周圍繞有紅暈,2~3天後逐漸擴大後破潰,形成潰瘍。
皰疹性咽峽炎的治療並不復雜,主要是採用一些如雙黃連、板蘭根、清咽沖劑等清熱解毒葯品即可,另外,還可以利用超聲霧化吸入類抗病毒葯物進行治療。治療期間,飲食上一定要注意保持清淡,要多喝溫開水,多給孩子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青菜、水果等,盡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膩食品,尤其要注意不吃過熱的食品。
由於皰疹性咽峽炎初期症狀與一般感冒區別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誤認為感冒而延誤治療。余主任提醒各位家長,當孩子出現以上症狀時,一定要到醫院進行確診,以採取正確的方法進行對症治療。
以上就是倍領安全小編為您介紹皰疹性咽峽炎有哪些症狀的內容,本網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本網的內容,以便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叄』 寶寶得了皰疹性咽峽炎怎麼辦

皰疹性咽峽炎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發熱和咽峽部皰疹潰瘍為特徵的自限性疾病。這種病以呼吸道為主要傳播途徑,傳播快,感染性較強,易散發或流行,夏秋季為高發季節,主要侵襲1~7 歲兒童。一般病程4~6 日,重者可達2 周。 在我們呼吸道的表面有一種帶無數纖毛的細胞,這些纖毛好像一把大掃除的刷子一樣,不斷將吸入並黏附在呼吸道上的小顆粒如粉塵、病菌等向外清掃,直到排到喉頭咳出。但小兒呼吸道上的這種纖毛活動比較微弱,因此「自潔」 功能也就相對較差。而且小孩的鼻毛也沒有發育完全,就特別容易被空氣中的病毒侵襲。 皰疹性咽峽炎一旦發作,在扁桃體前部、軟齶、懸雍垂等部位會出現灰白色皰疹。常常會出現高熱,並伴有咽喉痛、頭痛、厭食、口臭等症狀,有時還會頭痛、腹痛或肌痛。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常常容易混淆,二者都伴有發燒及口腔皰疹的狀況,但最大的區別是皰疹有沒有發展。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中,發病快,起病急,往往還伴有高燒不退、拒絕進食的症狀。而患手足口病的孩子皰疹會不斷增加,先是嗓子里有皰疹,隨後會發展到手心腳心都有皰疹。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不痛、不癢、不結痂。 當寶寶患有皰疹性咽峽炎後,媽媽可以用這套手法對寶寶進行按摩:用了近兩周的時間才完全恢復精神。我家當時就是一直吃消炎葯,近一周的時間,這有炎症必須吃消炎葯才會完全退燒的,這時候咽喉有炎症,所以吞咽困難,不愛吃東西,每天只要喝一些流質的果汁菜水,奶粉之類就可以,不要喂養什麼輔食,維C多,可以幫助消炎。

『肆』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吃什麼葯

小兒皰疹性咽峽炎的治療通常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效果較好。治療過程相對簡單,但由於缺乏特效抗病毒葯物,西葯的抗病毒效果有限,主要依靠中葯、抗病毒葯物以及對症處理。常用的西葯包括阿昔洛韋和利巴韋林等。

中醫認為皰疹性咽峽炎屬於濕熱喉痹,多因外感濕熱上攻咽峽引起,治療以解毒利咽、化濕退熱為主。可選用如新加香薷飲、甘露消毒丹、銀翹馬勃散、退熱合劑、雙黃連、大青葉、板藍根等中葯。如果合並心肌損害,應適當休息,並使用護心葯物。

局部治療方面,可採用加壓或超聲霧化吸入抗病毒葯物,含化參龍丸、含漱利咽合劑,撒入錫類散,噴入金喉健等。發熱時,可用羚羊角粉清火退熱以防驚風,也可採取物理降溫措施。當體溫超過38.5℃時,可使用托恩、美林等退熱葯。體溫超過39.5℃,伴有嘔吐、驚厥、影響飲食和睡眠時,可結合輸液支持療法及對症處理。

血常規檢查顯示白細胞計數增高、中性粒細胞增多時,提示可能合並細菌感染,此時可考慮使用抗細菌葯物。否則,不宜濫用抗細菌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