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頑固性蕁麻疹中醫治療
擴展閱讀
出水痘能吃羊肉嗎 2025-04-04 08:44:08
病毒皰疹吃什麼葯 2025-04-04 08:39:09
怎樣才能祛遺傳性雀斑 2025-04-04 08:38:22

頑固性蕁麻疹中醫治療

發布時間: 2025-04-03 14:27:38

⑴ 慢性蕁麻疹民間偏方

常見的蕁麻疹偏方驗方如下:

肚臍拔火罐:小時候我常起蕁麻疹,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給我試用,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過病。

蕁麻疹久治不愈,老中醫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小兒蕁麻疹偏方: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

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敗醬草3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

生石膏、地膚子各30克,知母、白僵蠶、粳米各9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

地膚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縮濃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同時,將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地膚子、何首烏各30克,益母草15克,荊芥、防風各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

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中醫專家認為:蕁麻疹應按各證型辨證加減處方用葯,即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所出現的臨床表現,症狀細審辨證用葯,方可奏效。因此,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是關鍵。

方1 【組成】食醋20~30毫升。 【用法】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 【主治】慢性蕁麻疹。

方2 【組成】生薑20克、防風10克、桂枝10克、蔥白2根。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證見遇風或寒後皮膚發癢,疹塊色淡不鮮,舌淡苔薄,脈細弱。

方3 【組成】韭菜150克、大蔥50克、白酒30毫升。 【用法】水煎日服2次。 【主治】蕁麻疹。

方4 【組成】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 【用法】砂鍋煮至醋干時,取出木瓜、生薑,分早晚2次吃完。每天1劑,連服7~10劑。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5 【組成】蜂糖30克、黃酒60毫升。 【用法】合勻燉溫,空腹服,每天1劑,治癒為度。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6 【組成】麥麩250克、醋500毫升。 【用法】上葯混合攪勻,入鐵鍋炒熱,裝入布袋,搓擦患處。 【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7 【組成】大蒜(打碎)15克、食鹽15克、明礬12克。 【用法】水煎,乘熱洗患處。 【主治】蕁麻疹。

方8 【組成】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煮後外擦患處。 【主治】蕁麻疹。

⑵ 蕁麻疹中醫叫什麼 蕁麻疹治療方法有哪些

蕁麻疹中醫稱為「癮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突然發作、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癢而不痛、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為特徵。本病多發生於冬春季節,病史長短不一易反復發作,一般病程在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本病病因復雜,現代醫學認為,與機體對某些物質過敏、產生變態反應有關。

中醫則認為是由於「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造成。由於人體正氣相對虛弱,且患者體質各異,或內有食滯、邪熱,復感風寒、風熱之邪;或平素體弱,陰血不足,皮疹反復發作,經久不愈,氣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腸寄生蟲、肝炎、腎炎、月經不調等)致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膚腠理之間,邪正交爭而發病。

蕁麻疹治療方法有哪些

1、生芝麻180克。主治:蕁麻疹。用法: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

2、鮮桃樹葉適量。主治:蕁麻疹。用法: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

3、地膚子100克。主治:蕁麻疹。用法:水煎2次,混合液縮濃至400毫升。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同時,將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4、地膚子、何首烏各30克,益母草15克,荊芥、防風各10克。主治:蕁麻疹。用法: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

5、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主治:用於頑固性蕁麻疹。用法: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

6、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主治:蕁麻疹。用法: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7、敗醬草30克。主治:蕁麻疹。用法: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⑶ 慢性蕁麻疹該吃什麼葯

在治療慢性蕁麻疹時,中醫提供了多種方案,其中一些偏方值得參考。蟬萍湯,以蟬衣、浮萍等為主要成分,每日一劑,水煎服,連續五天為一個療程,適用於風熱型蕁麻疹。通泄疏風湯則採用生大黃、荊芥等葯材,每日一劑,連續七天為一個療程,適用於胃腸實熱型蕁麻疹。黃地五蟲湯主要由黃芪、地龍等組成,每日一劑,一個月為一個療程,適用於頑固性蕁麻疹。養血祛風止癢湯含生地、當歸等,每日一劑,適用於蕁麻疹伴血虛風燥的情況。消疹散則包括蟬蛻、防風等成分,每日一次外貼,適用於風濕熱邪引起的蕁麻疹。變通陽和湯則由麻黃、炮姜等組成,每日一劑,適用於寒冷性蕁麻疹。戟芪飲主要由生黃芪、巴戟天等組成,適用於慢性蕁麻疹患者。地膚白鮮湯則包含地膚子、土茯苓等,每日一劑,適用於慢性蕁麻疹患者,濕熱內結的情況。

在使用這些偏方時,需注意不同葯物的適應症和禁忌症,避免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例如,在使用養血祛風止癢湯時,應避免食用葷腥、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在使用消疹散時,需停用其他葯物,以確保療效。此外,建議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這些偏方,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偏方雖有一定的療效,但蕁麻疹的治療還需根據個體情況綜合考慮,結合生活習慣、飲食、精神狀態等因素,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同時,葯物治療應與生活習慣調整相結合,以增強治療效果。

最後,建議在使用任何葯物或偏方前,先咨詢專業醫生,了解自身情況和葯物適應症,避免自行用葯帶來的風險。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體質,才能更好地抵禦蕁麻疹等疾病。

⑷ 治療慢性尋麻疹的民間偏方

在民間,治療慢性蕁麻疹的偏方有很多,其中肚臍拔火罐的方法廣為流傳。小時候我常起蕁麻疹,後來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試用後,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僅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再未復發。

對於久治不愈的蕁麻疹,老中醫傳授了一種偏方:將小白菜500克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僅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針對小兒蕁麻疹,有偏方推薦使用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還有生芝麻180克,搗爛,裝於薄布袋中,頻擦患處。鮮桃樹葉適量,反復摩擦患部,至愈為止。另外,敗醬草30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徐長卿60克、白薇15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白楊樹皮30克、白礬6克,水煎洗患處,每日2-3次。

蒼耳子、浮萍、側柏果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2次分服。生石膏、地膚子各30克,知母、白僵蠶、粳米各9克,甘草3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地膚子100克,水煎2次,混合液濃縮至400毫升,成人每日1劑,2次分服,小兒酌減。葯渣用紗布包好,趁熱塗擦患部,3天為1個療程。

地膚子、何首烏各30克,益母草15克,荊芥、防風各10克,水煎,每日1劑,2次分服,每次加紅糖15克,熱服避風,取微汗。浮萍、防風、蟬蛻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加水泡15分鍾,煮沸20分鍾,每日1劑,2次分服,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中醫專家認為,蕁麻疹應按各證型辨證加減處方用葯,即根據患者的詳細情況所出現的臨床表現,症狀細審辨證用葯,方可奏效。因此,選擇正規的醫療機構是關鍵。這里列出的偏方僅供參考,務必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方1:【組成】食醋20~30毫升。【用法】加水5000毫升洗澡用。【主治】慢性蕁麻疹。

方2:【組成】生薑20克、防風10克、桂枝10克、蔥白2根。【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主治】風寒型蕁麻疹,證見遇風或寒後皮膚發癢,疹塊色淡不鮮,舌淡苔薄,脈細弱。

方3:【組成】韭菜150克、大蔥50克、白酒30毫升。【用法】水煎日服2次。【主治】蕁麻疹。

方4:【組成】米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用法】砂鍋煮至醋干時,取出木瓜、生薑,分早晚2次吃完。每天1劑,連服7~10劑。【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5:【組成】蜂糖30克、黃酒60毫升。【用法】合勻燉溫,空腹服,每天1劑,治癒為度。【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6:【組成】麥麩250克、醋500毫升。【用法】上葯混合攪勻,入鐵鍋炒熱,裝入布袋,搓擦患處。【主治】風寒型蕁麻疹。

方7:【組成】大蒜(打碎)15克、食鹽15克、明礬12克。【用法】水煎,乘熱洗患處。【主治】蕁麻疹。

方8:【組成】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用法】煮後外擦患處。【主治】蕁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