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皰疹的初期症狀是什麼樣的
帶狀皰疹是一種常見的急性皰疹樣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這種病毒通過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在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病毒在免疫力下降時,如創傷、勞累、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情況,會大量繁殖,導致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至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
臨床表現為多個簇集皰疹群,排列成帶狀,沿周圍神經分布,常呈單側性,一般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分布,常見於胸腹、腰背及顏面部。局部皮膚有灼熱感,伴有神經痛。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痛。若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相當於「纏腰火丹」、「蜘蛛瘡」、「蛇串瘡」等。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留下後遺症。中醫建議採用中葯外敷治療,使用傳統外科膏葯加生肌丹貼敷。膏葯可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托毒祛腐、清熱解毒、補氣活血;生肌丹可托毒外出,改善創面周圍組織的微循環,加快局部血流,促進殘存上皮細胞組織生長,祛腐生肌,通過膏葯外敷,拔毒生肌,通經活絡,迅速阻截病毒蔓延,修復神經,將體內的病毒排除體外。
使脈絡暢通,氣血流暢,不留後遺症。帶狀皰疹的治療應遵循中醫理論,採用內外兼治的方法,以期達到最佳療效。
『貳』 帶狀皰疹的症狀
帶狀皰疹最初出現時,皮膚上會迅速出現綠豆大小的丘疹和水皰,這些水皰沿神經分布,呈現出帶狀排列,觸感緊綳。患者常感到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有時還會伴有輕微發熱。發病區域會感到灼熱或刺痛,甚至癢感明顯。初期,一些患者可能僅感到癢而沒有明顯的疼痛或僅有輕微的紅斑。然而,病情加重時,疼痛會變得更加劇烈,使患者難以安坐或躺下。幾日後,這些清澈透明的水皰可能會變渾濁,甚至破裂形成糜爛。
老年人患帶狀皰疹時,疼痛往往更為劇烈,嚴重干擾睡眠質量。若治療不及時或方法不當,即使皮損消退後,仍可能遺留持續的神經性疼痛。進入帶狀皰疹後遺症期,患者可能會經歷長期的神經疼痛,這種疼痛可能在皮損癒合後數月甚至數年仍持續存在。因此,對於帶狀皰疹的治療和管理至關重要,以避免潛在的並發症。
『叄』 得了蛇膽瘡,皰疹好了之後全身無力,還有肉疼是怎麼回事
是遺留的神經後遺症,需要進行營養神經治療。帶狀皰疹 俗稱「纏腰龍」,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沿神經分布,以紅斑、水皰為主要皮膚表現,多伴明顯的疼痛。 約1/3人群一生中發生,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合並症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50歲以上達68% ,兒童和青壯年症狀輕微,老年和免疫低下者發病死亡率高。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人群後,轉變為隱性感染,病毒潛伏在脊神經或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在免疫力降低時或發熱、疲勞時發病。皮損表現為紅斑、簇集性丘皰疹或水皰。大多沿神經單側分布。少數出現多神經或雙側神經分布。部分可出現水皰播散性分布。疼痛程度不等,可劇烈疼痛或無明顯疼痛。大部分患者先發生疼痛 後出現皮疹。病程為自限性,多在2周左右。基本不復發。部分患者可遺留後遺神經痛。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第一支受累最常見 其次為頸、腰骶神經。接觸和空氣傳播,傳染性低於水痘,傳染性隨皮疹癒合而降低。侵犯神經系統:急性或慢性腦炎、脊髓炎、無菌性腦膜炎、多神經根炎、運動神經病、輕度偏癱、顱外周神經麻痹、視網膜炎等。內臟受累引起內臟播散導致肝、肺受累,死亡率達5%-15%。 治療以抗病毒治療為主,輔助以營養神經的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