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手皰疹艾灸
擴展閱讀
皰疹性咽霞炎 2025-04-03 21:55:05

手皰疹艾灸

發布時間: 2025-04-03 02:10:27

1. 帶狀皰疹艾灸哪些部位

帶狀皰疹艾灸取穴:皮損局部阿是穴,頸椎胸椎夾脊穴(頸椎胸椎旁開5分鍾許),支溝(腕背橫紋中點上3寸),陽陵泉(膝關節外下方腓骨小頭前下1寸的凹陷中),陰陵泉(膝關節內下方高骨下凹陷中),行間(足背第1,2趾縫紋頭端)。
穴位解析:皮損局部灸療加拔罐活血通絡,祛瘀瀉毒;支溝是三焦經穴,陽陵泉屬膽經穴,陰陵泉是脾經穴,三經均分布於帶狀皰疹最為多發的脅肋部,三穴配合應用能疏泄三焦,通經活絡,健脾化濕;行間歸屬肝經,具有舒肝瀉熱之功;相應夾脊穴通調患部經絡,暢達氣血,使通則不痛。
施灸方法:
1.艾條旋轉灸:取清艾條2根,點燃後由內向外或由外向內旋轉熏灸皮損局部,以病人感覺灼燙但能耐受為度,灸治時間根據皮損面肌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約20分鍾,每日1次。
2. 艾柱直接灸:於皮損局部3處(一處為皰疹頭部,即最先法疹部位,一處為皰疹密集處,一處為皰疹的尾部)各置一麥粒大之艾炷,用線香點燃後施灸,當感覺灸痛時患者需小忍片刻,可在施灸附近用指切,棉簽擦摩,輕輕拍打等方法分散患者對疼痛的注意力,等待艾炷燃盡;再以同樣的方法續灸,每處可施灸5-7壯。

2. 帶狀皰疹可以用艾灸治療嗎~效果怎樣

在帶狀皰抄疹初起時就要著手治療,越早越好,先用三棱針在帶狀皰疹向前發展的頭部進行點刺,以刺破表層皮膚為度,這時有血水滲出,然後用艾條對准針刺部位進行溫灸,以皮膚感覺到溫熱為度,開始艾灸時間要長一些,至少要1小時以上,每天1次,後面可以艾灸半小時算一次。第一次艾灸後,就會感覺到發病部位有清涼感覺,疼痛減輕,而帶狀皰疹頭部不再向前發展了,治療三天左右,水皰會縮小甚至乾枯,有結痂的趨勢,這時基本上活動時不再感覺到痛苦了,堅持一周基本痊癒。
由於艾灸對帶狀皰疹的治療療效神奇,我也嘗試分析其中的原理,大概是這種疾病是由於體內火毒外串至皮膚引起的,如果不將火毒引出,則它會不停的沿皮膚發作,而針刺的作用就是在火毒前行處打開個突破口,再使用艾灸的通經活絡作用將火毒引發出來,所以很快能使身體恢復健康。

3. 帶狀皰疹可以做艾灸嗎

帶狀皰疹是可以進行艾灸治療的。艾灸是一種傳統的中醫療法,通過燃燒艾條產生的熱力刺激人體的穴位,以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增強體質、促進血液循環等作用。

對於帶狀皰疹,艾灸可以通過以下方式發揮作用:

1. **促進血液循環**:艾灸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減輕神經痛和炎症。
2. **調和氣血**:通過調整人體的氣血運行,有助於提高身體抵抗力,促進疾病的恢復。
3. **緩解疼痛**:艾灸可以緩解因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

在進行艾灸治療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 **選擇專業艾灸師**:由專業人員進行艾灸治療,以確保安全和效果。
- **注意艾灸時間**:避免長時間艾灸同一部位,以免造成皮膚燙傷。
- **觀察皮膚反應**:艾灸後皮膚可能會有紅腫或輕微燙傷,應立即停止艾灸。
- **結合其他治療**:艾灸可以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與其他治療方法如葯物治療、物理治療等結合使用。

在進行艾灸治療之前,建議先咨詢醫生或中醫專家,以確保治療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4. 帶狀皰疹中醫療法艾灸治療帶狀皰疹

艾灸療法,中醫治療的一種,通過在穴位上燒灼、溫熨艾絨或其他葯物,藉助熱力與葯物作用,經絡傳導,達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防治疾病。帶狀皰疹,中醫認為是體內濕毒排出的體現,通過艾灸治療,能將病毒排出體外。

常用穴位是患處的阿是穴。

操作方法有兩種:一是艾炷直接灸,對皮疹兩端及分叉處施行,灸量以患者有灼熱感、能耐受為度,適用於成年人及艾炷可放置的部位。二是艾條熨熱灸,根據皮疹大小,用2-3支清艾條點燃後,在局部進行迴旋灸,至皮損部充血發紅,疼痛瘙癢消失為度,時長約為20-30分鍾。適用於兒童或艾炷不宜放置的部位。每天施灸1次,神經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嚴重的患者,每天進行2次,部分患者可進行3次,共10次為一個療程,連續施灸1個半療程。

原理上,帶狀皰疹由火熱毒邪郁於皮膚,經絡阻滯,氣血壅遏引起。通過艾灸阿是穴治療,可疏通局部血絡,以熱引熱,引邪發散,拔引郁毒。此外,艾條的溫熱刺激具有活血消炎效果。

5. 艾灸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症的嘗試

今天媽媽對我說,她背心裡發燒的毛病,我幫她艾炙背部後減輕了。

媽媽在十幾年前曾經得過帶狀皰疹,留下了後遺症,背心裡發燒。

媽媽說,夏天晚上洗澡後背心裡發燒,衣服都不能穿。

冬天,媽媽背心裡發燒,手腳又冰涼,沒辦法,她只好把棉襖背心裡的棉花都拆下來,件件棉襖背後都挖一個洞。

昨天,媽媽說肩膀疼,叫我幫她做艾灸。

我點燃一根長長的艾條,幫媽媽把兩邊的肩膀都炙完了,看艾條還有很長,就想起媽媽背心裡發燒的毛病。

按照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媽媽背心裡發燒,背部有足太陽膀胱經和督脈,我試試給她用艾炙炙一炙這兩條經。

我手拿著艾條,從上往下,順著脊柱左邊的足太陽膀胱經緩慢移動艾條,再從下往上,從脊柱右邊的足太陽膀胱經上來,慢慢的移動艾條,其實就是畫了一個圈,在背心裡這一塊地方。

就這樣反復畫圈,慢慢移動艾條,我想的是炙這兩條經絡,不是炙哪個穴位。

沒想到,媽媽說背心發燒的情況有所減輕,看來這個方法還是有效的,可以繼續用這個方法給她治療背心發燒的毛病。

帶狀皰疹後遺症,媽媽這個背心發燒的毛病一直持續了十幾年,曾經治療過,沒有效果。按照西醫講,是很難治好的。

按照中醫講,通則不痛,痛則不通,媽媽背心發燒,就治療背心這里的經絡,用艾灸的方法進行治療,背心發燒的症狀就減輕了,中醫真是神奇!

一方面,艾灸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症的效果很神奇!

另一方面,遵照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這個中醫原理,我這個中醫小白也可以給媽媽減輕病痛,這不也很神奇嗎?

6. 艾灸治療單純皰疹皰疹處可以嗎

建議你最好注意消炎的,注意衛生,可以使用清洗的

7. 皰疹性咽峽炎艾灸哪裡 皰疹性咽峽炎口瘡艾灸哪裡

1

2

皰疹性咽峽炎發燒艾灸哪裡

大椎

位置: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

功效: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溫和灸,2歲以內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鍾左右,用手感應熱度,溫熱潮紅即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艾灸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成人一般每穴15分鍾左右。

身柱穴

位置: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主治咳嗽、喘息;脊背強痛;癲狂、小兒風癇。

艾灸方法:身柱穴為起始點上下循經往返灸。

風門穴

位置:人體風門穴位於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功效:艾灸風門穴即可起到祛風寒的作用,風門為風邪出入之門戶,主治風疾,故名風門,是驅風最常用的穴位之一。

艾灸方法:艾炷灸5~7壯,艾條溫灸10~15分鍾。

肺俞穴

位置:位於第三胸椎棘突旁開1.5寸, 屬膀胱經。

功效:肺俞穴是肺臟之氣出於背部之所,還是主宰全身在表之衛氣,固護人體之正氣不受邪氣侵犯。

艾灸方法:手持艾條溫和灸,2歲以內的孩子,每穴艾灸5分鍾左右,用手感應熱度,溫熱潮紅即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艾灸時間可以適當延長。成人一般每穴15分鍾左右。

3

皰疹性咽峽炎口瘡艾灸哪裡

地倉

位置:在面部,口角外側,口角旁開0.4寸,上直對瞳孔。

功效:舒筋活絡,活血化瘀。主治口眼歪斜,流涎,眼瞼瞤動。

艾灸方法:地倉穴艾條灸3-5分鍾。

合谷

位置:在第一、二掌骨之間,當第二掌骨橈側之中點處;

功效:鎮靜止痛,通經活經,清熱解表。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溫針灸5~9壯,艾條灸10~20分鍾。

勞宮

位置: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

功效:主治心痛,心悸;癲狂癇;口瘡,口臭。

艾灸方法:艾條溫和灸5-10分鍾。

足三里

位置:在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

功效:燥化脾濕,生發胃氣。主治胃痛,嘔吐,呃逆,腹脹,腹痛,腸鳴,消化不良,泄瀉,便秘,痢疾。

艾灸方法:每次灸15分鍾,以皮膚潮紅為度,不要燙傷皮膚為好。

4

艾灸的禁忌

以下情況不要施灸

1.極度疲勞、醉酒、大汗淋漓、情緒不穩時。

2.某些傳染病、抽風發作時,或高熱、昏迷狀態下。

3.無自製能力如精神病發作時。

4.女性懷孕及月經期間。5.太飢或太飽時。

以下部位最好不要施灸

1.顏面五官,心臟大血管處,陰部及重要筋腱、關節活動處,不宜施直接灸,以防意外發生,影響功能或留瘢痕。

2.嬰幼兒的鹵門不宜直接灸。

8. 帶狀皰疹後遺症能通經絡嗎 熏艾可以嗎

帶狀皰疹後遺症是一種嚴重影響患者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症狀,指的就是帶狀皰疹好轉後遺留下來的不適症狀,患者可通過有效方法來緩解症狀,加快好轉速度。而很多患者想知道帶狀皰疹後遺症用艾灸治療好不好呢?中醫認為,帶狀皰疹後遺症用艾灸治療能取得明顯的效果,但是患者一定要注意採取正確的方法。

帶狀皰疹後遺症艾灸治療方法如下:

點刺放血是帶狀皰疹後遺症患者用艾灸治療時常用的一個輔助方法,如果患處面積較大的患者,可以使用梅花針在局部進行點刺放穴,如果患者患處面積較小的患者,可以用三棱針在患處進行點刺放血,接下來在患處進行拔罐,並注意反復上幾次罐,一直到患處不在出血為止,能有效排出局部的皰疹病毒。在進行了點刺拔罐後就必須在這里進行艾灸,但患者也要避免使用艾灸罐,最佳艾灸方式為手持艾條在患處進行熏灸,並且把2-3跟艾條綁在一起同時進行熏灸的效果比較好,每次治療時間不要少於半小時。

除了通過上述艾灸法治療帶狀皰疹後遺症之外,患者還可以選用阿是穴(患病位置)進行艾灸,如果患者是體弱的老年人還可以加用一些配穴,如足三里、中脘、神闕等,能幫助身體補充元氣,讓不適症狀恢復速度加快。總的來說,通過這些方法治療比較安全,而在具體治療時要做到膽大心細,所使用梅花針或點刺針得針尖都很短,不會傷及臟腑,同時還應提前備好消毒棉球、拔罐器、艾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