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治療皰疹的中葯配方
擴展閱讀
什麼原因長生殖器皰疹 2025-04-02 22:37:35
一針治療皰疹 2025-04-02 22:28:19
帶狀皰疹後遺症治 2025-04-02 22:17:22

治療皰疹的中葯配方

發布時間: 2025-04-01 15:41:58

❶ 中醫治療生殖器皰疹有哪些妙方

中醫在中國醫學文化中一直是源遠流長的一門學問,對於諸多疑難雜症都有獨到的治療方法。對於皰疹這種高危高傳染的性傳播疾病,下面來看看中醫治療生殖器皰疹有哪些妙方吧?
1、內服法
主要採用清熱解毒的中成葯或草葯,如黃柏、土茯苓、丹皮、馬齒莧、通草、敗醬草、紫草、木賊草、澤瀉、柴胡、龍膽草、夏枯草、板藍根、野菊花、穿山甲、川黃連、當歸、白芍、黃芪等精製配方而成,通過解毒消皰疹、提高機體抗病毒免疫力,來達到一定程度地緩解和改善皰疹症狀的效果。
推薦內服方有:川黃柏皮50克,板藍根60克,大青葉30克,馬齒莧60克,薏苡仁60克,土茯苓60克,蟬衣8克,生甘草12克。煎水分3次服,每日1劑,本方用於急性炎症期,一般連服7~10天後燒灼、紅腫、疼痛刺麻感消失,水皰乾涸,潰瘍面癒合,急性炎症可得到全面控制。 或者是前面的配方中減去川黃柏皮,加黃芪60克煎水內服,每日3次,每2天1劑一共內服15劑可控制復發。本方適宜急性炎症期控制後的抗復發治療。
2、外洗法
外洗法也是通過清熱解毒、提高抗病毒能力,達到抑制或消除皰疹組織的作用。通常採用的中葯外洗法包括有:木賊草膏外敷、復方粉霜外塗,以及採用明礬、白鮮皮、黃芩、板藍根、蛇床子等煎熬的坐浴法,和取馬齒莧、枯礬、朴硝煎水進行的熏洗法等。
推薦外洗方:馬齒莧30g,野菊花30g,黃柏30g,煎湯約200mL外洗,每日2次,每次洗敷15分鍾。
芒硝100g兌入沸水300mL,待涼後外洗患部。
取青黛散適量,加入香油調成糊劑,用時塗於患處,每日換葯1次。
木賊草30g,板藍根30g,煎湯約200mL外洗,每日2次,每次30分鍾。
取鮮半邊蓮適量,洗凈後搗如泥,敷於患處,蓋上紗布,每日換葯1~2次。
3、毒熱蘊結證的生殖器皰疹
症見陰部皰疹大而紅,局部腫脹,疼痛明顯,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或有低熱,排尿困難,舌紅絳,脈滑數。這是由於不潔性交,外染淫毒,毒熱結聚陰部所致。治療法則宜清熱解毒,常以方葯為清毒神聖湯加減。
配方:金銀花30克,天花粉30克,蒲公英30克,當歸15克,生甘草10克,板藍根30克,方中金銀花清熱解毒為主葯;天花粉排毒驅腐;蒲公英、板藍根配合主葯加強治療作用;當歸、生甘草養血活血,調和諸葯。如小便黃赤,排尿疼痛困難者,加馬鞭草15克,天葵子10克,淡竹葉10克;淋巴結腫大疼痛者,加地丁30克,夏枯草10克。
4、濕熱下注證生殖器皰疹
常見生殖器部位水皰成簇,周邊有紅暈,或有糜爛,有輕癢,可見小便黃赤,口苦,口渴,舌紅苔黃膩,脈弦滑。這是由於素日喜肥甘厚味,濕熱之邪下注肝經所致。治療法則宜清熱除濕,方葯常以龍膽瀉肝湯加減。
配方:龍膽草10克,山梔10克,黃芩10克,柴胡10克,車前子(包)10克,生地10克,當歸10克,木通10克, 生甘草10克,方中龍膽草清瀉肝經濕熱;山梔、黃芩、柴胡配合龍膽草清肝利膽;車前子、木通清熱利濕;生地、當歸涼血活血;生甘草調和諸葯。水皰大、糜爛滲液者,加生苡仁30克,茵陳10克;大便秘結者,加生大黃6克。
了解了中醫治療生殖器皰疹有哪些妙方知識後,如果你對性疾病等有關生理安全的相關常識還有疑問,請多多關注倍領安全網性疾病治療常識欄目,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❷ 治療帶狀皰疹這個中葯方子如何

你好!謝謝你的信任!這方子為「血府逐瘀湯」去牛膝,加丹參而成,方中:當歸養血而活血。丹參祛瘀止痛,涼血消癰腫。 生地清熱涼血。赤芍葯清熱涼血,散瘀止痛。枳殼行滯氣。延胡索活血祛瘀止痛。柴胡疏肝解郁氣,,桃仁、紅花此兩味為活血祛瘀的特效葯。川芎疏風活血止痛.綜合全方,共奏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對於帶狀瘡疹的疼痛,為對證的葯物。
指導意見:
你的這治療方案很好,葯物的劑量也合理。提供一點建議:這方中可加「全瓜蔞30g,板藍根20g」,這兩味葯為治本病的特效葯。如果帶狀瘡疹已愈,只遺留神經痛,就只服上方可也。此方確是不錯。另要增強上方止痛之力,可加"徐長卿15g".個人的意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❸ 帶狀皰疹治療中醫有何辦法

中醫在治療帶狀皰疹方面有著獨特的方法。常用的方劑包括龍膽瀉肝湯和五味清疹合劑。龍膽瀉肝湯具有清肝瀉火、利濕解毒的功效,能夠幫助減輕患者的皮膚炎症和疼痛症狀。而五味清疹合劑則側重於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有助於加速皰疹的消退,促進受損皮膚的恢復。

中醫治療帶狀皰疹通常還會結合針灸、拔罐等物理療法,以增強治療效果。針灸能夠調節體內的氣血運行,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拔罐則有助於疏通經絡,促進局部皮膚的血液循環,加速皰疹的癒合過程。

此外,中醫治療帶狀皰疹還強調個體化的治療方案。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症狀和體質,開具個性化的中葯方劑,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例如,對於體質偏熱的患者,可能會增加一些清熱解毒的葯物;而對於體質偏寒的患者,則可能會加入一些溫陽散寒的葯物。

中醫治療帶狀皰疹還注重調整患者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建議患者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增強身體的免疫力。通過綜合治療,可以有效減輕帶狀皰疹的症狀,縮短病程,促進患者的康復。

❹ 治療帶狀皰疹中葯方劑有哪些

中醫辨證分型一般分三個證型,第一個是肝經郁熱證,第二個是脾虛濕蘊證,第三個是氣滯血瘀證:
1、肝經郁熱證:70%-80%病人都是以這個主訴來看病。首先是皮膚紅斑、上布簇集狀水皰,伴有灼熱、疼痛、瘙癢、麻木不適。這個時候首選龍膽瀉肝湯,有的會用清肝、利濕、活血的葯,即龍膽、梔子、黃芩、大青葉、板藍根、馬齒莧,可以加點活血的,比如桃仁、紅花或者止疼的柴胡、元胡、田七這一類通經活絡的都可以;
2、脾虛濕蘊證:這種病人發展的紅斑不是特別紅,是淡紅色,水皰比較多一點,發展的時間可能長一點,包括病人也會有腹脹、不想吃東西、消化慢這些表現。脾虛濕蘊證首選除濕胃苓湯,可以加蒼術、黃柏之類的葯物,再加上抗病毒的大青葉、板藍根、馬齒莧這一類葯物;
3、氣滯血瘀:病人紅斑、水皰都消退了,但是疼痛緩解不是很明顯,疼痛只是稍微緩解了一點。這個時候主要以活血為主,桃紅四物加減桃仁、紅花、當歸、丹參,還有一些通經絡的葯,如桃仁、紅花、當歸、丹參,還有活血止疼的葯,這些是常用的中葯方劑。

❺ 帶狀皰疹中葯外用方劑

帶狀皰疹中葯外用方劑一般為如意金黃散加減,組成葯物大黃、黃柏、黃連、姜黃、五倍子、天花粉、地龍、冰片等葯物組成,病人中葯治療外用時,注意水溫不能太高,一般以水溫適宜或偏涼效果會更好。同時患者需要配合口服中草葯和中成葯,年齡較大的話建議系統治療,如口服、靜點、外用綜合治療,效果會更好,因為帶狀皰疹後遺疼痛對生活質量有很大影響。

❻ 中葯治療復發性生殖器皰疹

生殖器皰疹(GH)是由單純皰疹II型病毒(HSV-2)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近年來,國內發病率日趨增高,已成為一種常見的性病,由於其治療後易反復發作,頑固難愈,使患者非常苦惱,醫生也感到異常棘手,目前認為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則復發頻率高,程度也比較嚴重,因此調節機體免疫機能是控制GH的關鍵。筆者採用「四妙丸加味」治療此病,療效滿意,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葯物組成:白花蛇舌草30g、黃柏15g、蒼術10g、牛夕10g、苦參10g、土茯苓30 g,炒薏苡仁30 g,防已15 g,秦艽15 g,炒麥芽10 g,川楝子15 g,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服。
目前對生殖器皰疹的治療,單純應用西葯治療效果並不理想,它不僅價高,而且副作用大。祖國醫學認為,本病由於機體內蘊濕熱,因不潔性交而染毒邪,濕熱毒邪相結於肝膽二經,下注二陰而生皰疹,反復發作者則由於熱邪傷陰,肝脾腎受損,而致濕熱內困所致。方中黃柏苦寒燥濕清熱,直達下焦;薏苡仁甘淡滲濕除痹,兼能清熱;蒼術苦溫燥濕健脾,用除生濕之源;懷牛夕善能下行,補肝腎,強筋骨,且能通到血脈,利關節。白花蛇舌草、土茯苓清熱解毒,清利濕熱;防已、秦艽祛風濕,清濕熱,退虛熱,利水消腫;苦參清熱燥濕健脾,瀉火解毒;炒麥芽消食健胃;川楝子行氣止痛。諸葯合用,具有清熱利濕,化濁解毒之功。綜上所述,預示中醫中葯在治療復發性生殖器冶療方面有著廣闊前景。但由於我們病例數不多,故仍需繼續觀察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