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的方劑
擴展閱讀
水痘一般症狀有哪些症狀 2025-04-02 04:55:13
激光祛除雀斑一般多少錢 2025-04-02 04:30:17
冷凍去雀斑圖片 2025-04-02 04:23:50

蕁麻疹的方劑

發布時間: 2025-03-31 21:35:58

⑴ 經方半夏瀉心湯治療蕁麻疹醫案

25歲青年的蕁麻疹困擾


這位25歲的男性患者,一年來反復遭受紅色風團的困擾,瘙癢難耐。初診時,他在外院治療,嘗試口服抗組胺葯物,但療效並不理想,症狀時好時壞,寒冷環境或冷水接觸會加重病情。舌象顯示淡紅舌,舌苔黃膩,脈搏浮弦,臨床診斷為「蕁麻疹」。


中葯調治,舒肝理胃


針對此症,我們採用柴胡消疹飲加減方劑,旨在調理肝胃,清熱祛風。其中包含了柴胡、當歸、黃芩、炒枳殼、陳皮、黃連、吳茱萸、砂仁、生地黃、牡丹皮、澤瀉、薏苡仁和荊芥,這一組合旨在舒緩肝胃,減輕症狀。首診後,風團有所減少,但瘙癢依然頻繁,且患者自述有慢性胃腸炎,常感腹脹、排氣,大便稀薄,口乾苦,脈弦,顯示太陰與少陽的合病症狀。


四診合參,半夏瀉心湯顯神效


在四診辨證基礎上,張教授確定為寒熱錯雜的少陽、太陰合病,遂選用半夏瀉心湯進行調和肝脾、消痞散結。調整後的方劑包括姜半夏、黃芩、黃連、黨參、乾薑、大棗、厚朴、澤瀉、薏苡仁和甘草。經過治療,患者的風團明顯減少,瘙癢減輕,胃腸不適也有所緩解,我們建議他繼續服用以鞏固療效。


病因解析與中醫視角


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可能導致自身免疫反應,可能與慢性蕁麻疹有關。患者慢性胃腸炎的病史,暗示其可能與蕁麻疹的發病存在關聯。半夏瀉心湯針對心下痞滿的辨證,恰好體現了中醫整體觀,即患者寒熱錯雜的表現在太陰病與少陽病的交織中,通過異病同治,揭示了疾病的復雜性並找到了對症治療之道。


綜上所述,這位青年患者的蕁麻疹治療之路,體現了中醫理論在辨證施治中的精妙,以及個體化治療的重要性。

⑵ 民間偏方:皮膚蕁麻疹蕁麻疹中葯方劑

中葯方劑(一)
【辨證】血中伏熱,復感風熱,引動伏邪,客於肌表,阻塞經絡,營衛失和,邪聚肌膚,搏結不散。
【治法】涼血滋陰,清熱化濕。
【方名】多妙湯。
【組成】生地12克,赤芍12克,苦參12克,豨薟草12克,丹皮9克,黃柏9克,知母9克,蒼術9克,地膚子9克,六一散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黃文東方。
中葯方劑(二)
【辨證】平素體虛,正氣不足,腠理不密,玄府失固,易受風邪。
【治法】益氣固表,滋陰清熱,兼以化濕。
【方名】加味玉屏風散。
【組成】生黃芪15克,白術12克,玉竹12克,連翹12克,防風6克,生地9克,地膚子9克,豨薟草9克,金銀花9克,紅棗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黃文東方。
中葯方劑(三)
【辨證】濕熱內蘊,外感風寒,邪郁於皮腠而發。
【治法】活血散風,清熱利濕。
【方名】湯。
【組成】當歸15克,生地2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丹皮15克,僵蠶15克,牛蒡子15克,白蒺藜15克,茯苓15克,元參15克,生首烏15克,焦梔子15克,紅花10克,防風10克,荊芥1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董守田方。
中葯方劑(四)
【辨證】感受風邪,郁於肌膚,營血不和。
【治法】祛風止癢。
【方名】抗蕁麻疹散。
【組成】胡麻15克,苦參15克,山豆根15克,威靈仙15克,甘草15克。
【用法】上葯共為細末,每次10克,日服2次。
【出處】趙子信方。
中葯方劑(五)
【辨證】風熱挾濕。
【治法】泄熱消疹止癢。
【方名】四皮飲。
【組成】地骨皮6克,桑白皮10克,茯苓皮10克,生薑皮3克,生地12克,地膚子6克,連翹10克,牛蒡子10克,赤芍12克,夏枯草10克,蟬蛻6克,白蒺藜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肖廷剛方。
中葯方劑(六)
【辨證】脾肺氣虛,外受風邪,營衛失和。
【治法】健脾益氣,調和營衛,祛風止癢。
【方名】玉屏桂枝湯。
【組成】炙黃芪18克,白術10克,防風10克,白芍9克,桂枝6克,赤芍10克,鬼箭羽16克,地龍10克,蟬衣6克,大棗4枚,生薑3片。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出處】周德鍈方

提醒您:蕁麻疹中葯方劑 此民間偏方來源於網路,使用前請遵醫囑。

⑶ 秦亮甫經驗驗方

秦亮甫驗方推薦了一款針對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案,名為復方蟬衣丸。該方劑由多種中葯組成,具體包括蟬衣6g、麻黃4.5g、生地炭12g、丹皮12g等,共計22味。其主要功效是祛風、散表、清熱、涼血以及止癢,同時還能增強體質,補益氣血。服用方法是每日3至4次,每次取6g,用開水送服。一般情況下,患者在7至14天後可以看到明顯的改善效果,需連續服用60天以鞏固療效。


在治療過程中,配合使用"外洗方"可以提升療效。外洗方的成分包括樟木90g、苦參片30g、浮萍30g和明礬30g。使用方法是將這些葯材包好後,加入大約3000毫升的水中煮沸10分鍾,然後去掉葯包,用煮好的葯水進行洗浴或擦拭皮膚。


在使用復方蟬衣丸時,需要注意避免食用可能引發病情的食物,如酒、辣味食物、海鮮(如蝦、蟹)、羊肉、蒜、韭菜、毛筍和雪菜等,這些食物被視為可能引發或加重蕁麻疹的"發物"。


(3)蕁麻疹的方劑擴展閱讀

秦亮甫(1924年-),男,漢族,江蘇省武進人。上海第二醫科大學附屬仁濟醫院教授、主任醫師。全國首批500名名老中醫專家之一,上海市繼承老中醫學術經驗繼承班一、二、三屆指導教師,1995年被評為「上海市名中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待遇。

⑷ 尋麻疹的中葯治療的葯方

你好,針對蕁麻疹的治療,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一、盡量除去可疑病因。

二、內用療法

1. 急性蕁麻疹:首選抗組胺類葯物,必要時可輔以鈣劑、氨茶鹼等,發熱兒童可加用抗生素。病情急劇時,考慮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

2. 慢性蕁麻疹:除了抗組胺葯,可使用利血平、安絡血等,有時聯合抗組胺H1拮抗劑,提高療效。

3. 蛋白腖性蕁麻疹:需禁食1-2餐,隨後清淡飲食。

4. 血清病型蕁麻疹:抗組胺葯效果不佳,需大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

5. 人工蕁麻疹:常用賽庚啶、安他樂等葯物,必要時停用青黴素。

6. 寒冷性蕁麻疹:可選擇抗組胺類葯物,與中醫葯配合,如內服金匱腎氣丸。

7. 腹型蕁麻疹:緊急處理,包括腎上腺素、氫考、抗組胺葯等。

8. 膽鹼能性蕁麻疹:常規抗組胺葯,加用阿托品、普魯本辛等。

9. 心臟性蕁麻疹:抗組胺類葯與皮質類固醇激素聯合。

10. 皮損發於咽喉部:腎上腺素0.5mg肌注,必要時加用大劑量皮質類固醇激素靜滴。

11. 光線性蕁麻疹:氯化喹啉或菸草酸與抗組胺類葯結合。

12. 中醫中葯治療:根據不同體質和症狀,選用相應方劑,如荊防敗毒散、桂枝湯、消風散等。

⑸ 寒性蕁麻疹的救星——「仲景群方之魁」桂枝湯!——羅大倫

經常有朋友問我,患了蕁麻疹怎麼辦?這個問題其實並不罕見,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困擾。當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通過中醫的方法來調理。中醫認為,蕁麻疹分為寒熱兩種類型,其中,寒性蕁麻疹的治療,可以使用桂枝湯這個經典的方劑。
桂枝湯,是古代醫聖張仲景在《傷寒雜病論》中的第一個方子,被譽為「仲景群方之魁」。它的主要作用是解肌發表,調和營衛。對於寒性蕁麻疹,這個方子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這種蕁麻疹的患者,往往正氣不足,容易氣虛。他們的脈象弱,舌質淡嫩,舌苔薄白。稍微一動就會氣喘,面色蒼白,不夠紅潤,稍微一運動就容易出汗,平時怕風怕冷,容易感冒,精力往往不夠充沛,容易疲倦。
當遇到冷風,或者冷水,或者正在出汗的時候被冷風吹到,這些人容易出現蕁麻疹,一撓,一身疙瘩,紅紅的一片,瘙癢不止。
那麼,該怎麼調理呢?我的經驗是用桂枝湯。這個方子的主要成分是桂枝、白芍、炙甘草、生薑和大棗。其中,桂枝和白芍各有九克,炙甘草是六克,生薑是三片,大棗是六枚,需要掰開。
這個方子在《傷寒論》中的份量是很大的,但是今天我們沒有必要用那麼大,所以我給出的是《方劑學》教材裡面的大致份量。生薑和大棗是我的經驗用量。
桂枝湯的作用,主要是補足脾胃之氣,增加脾胃之氣向身體運送營衛之氣的力量的。我們的營衛之氣,都是中焦脾胃所提供的。所以,桂枝湯可以通過補脾胃,來增強營衛之氣,調和營衛,從而治療蕁麻疹。
需要注意的是,服用桂枝湯後,要喝熱粥,以助汗出,避風助汗,等到遍身微汗,病就會好了。如果服一次後,汗出,病好了,停後服,後面的葯物就可以不喝了;如果不效,就接著再服,「乃服至二、三劑」。
桂枝湯對於寒性蕁麻疹,效果極好。我的一位中學同學,他的妻子患了這個病,服用桂枝湯後,三副就痊癒了。這樣的例子,我遇到很多。總之,桂枝湯是一個治療寒性蕁麻疹非常有效的方子。

⑹ 蕁麻疹吃什麼中葯

蕁麻疹可服用防風通聖散、玉屏風顆粒等葯物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中葯治療蕁麻疹的方法主要是通過服用中葯來調理身體,改善體質,進而達到治療蕁麻疹的目的。針對蕁麻疹的中葯有很多種,下面詳細介紹兩種常用的中葯。

1. 防風通聖散:

防風通聖散是一種常用的中葯方劑,對於治療蕁麻疹有一定的療效。它由多種中草葯組成,具有清熱解毒、解表散風、祛濕止癢的作用。蕁麻疹患者服用後,可以有效緩解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幫助患者恢復皮膚健康。

2. 玉屏風顆粒:

玉屏風顆粒是一種中成葯,主要用於治療蕁麻疹等過敏性皮膚病。它主要通過調節人體免疫功能,改善過敏體質,從而達到治療蕁麻疹的目的。玉屏風顆粒對於緩解蕁麻疹症狀、預防復發都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上述兩種中葯,還有消風止癢顆粒等葯物也可用於蕁麻疹的治療。這些中葯一般需要長期服用才能見到明顯效果,因此患者在服用過程中要遵醫囑,按時按量服用。同時,中葯治療蕁麻疹的過程中,患者還需要注意飲食調理,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膩的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增強身體免疫力,這樣才能更好地治療蕁麻疹。

以上內容為對蕁麻疹可服用的中葯的詳細介紹,僅供參考。如身體不適,請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