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濕疹一般是怎麼引起的引發濕疹的原因有哪些
濕疹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疾病,生活中很多人都有患過濕疹,濕疹主要症狀也是皮膚表面的症狀,但是濕疹的誘發原因有很多,有的人是因為環境引起的,應該說多數患者都是環境引起的。那麼,濕疹是怎麼引起的?引發濕疹的原因有哪些?
1、引發濕疹的各種原因
1、引發濕疹的感染因素: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霉、分枝孢霉、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霉、產黃青黴、黑麴黴及黑根霉等。
2、引發濕疹的外因:包括各種物理和化學因素如生活環境,氣候條件、日光,紫外線,寒冷、濕熱、乾燥、搔抓,摩擦接觸絲織品、人造纖維、化妝品、香料,清潔劑,肥皂,皮毛、植物,染料以及皮膚的細菌可愛染等均可誘發。
3、引發濕疹的內因:患者具有過敏性素質是引起濕疹的原因,可能與遺傳有關,可隨年齡、環境而改變。神經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失眠,過度勞累,情緒激動、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此外內分泌,代謝或消化道功能障礙,腸寄生蟲,病灶感染,某些食物如魚、蝦,蛋等也與發病有關健康搜索。
4、造成濕疹的環境因素: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引起濕疹的原因中最重要的一點。環境包括群體環境與個體環境,人類的群體環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濕疹的影響更加密切。
2、濕疹吃什麼食療
1、雙汁飲
准備冬爪、西瓜各500克。先將冬瓜去皮、瓤,切成條狀,加入適量清水燉煮,約煮去2/3汁液後,去渣待涼。再將西瓜去皮、子,將瓜肉包裹絞汁,兌入冬瓜汁內冷飲之。每日1次。本方清熱除濕,適用於濕疹。
2、木棉花飲
木棉花50克,白糖適量。木棉花加清水2碗半,加白糖,煎至水只剩一碗時,過濾去渣飲用。木棉花具有利濕、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濕疹。
3、鯉魚赤小豆湯
鯉魚一條,紅豆30克,調理適量。先將紅豆煮20分鍾,再加入洗凈的鯉魚同煮,待魚熟豆爛後,加入調理即可。鯉魚赤小豆可以健脾除濕,滋陰潤燥,適用於濕疹。
4、冬瓜蓮子羹
冬瓜300克,蓮子200克(去皮、心),調料適量。先將蓮子泡軟,與冬瓜同煮成粥。待熟後加調料調味即可。每日1劑。冬瓜蓮子羹能清熱利尿,適用於濕疹。
Ⅱ 濕疹的原因是什麼與治療方法
在孩子2--3個月的時候是寶寶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時候,例如濕疹,孩子發燒,咳嗽,拉肚子,大便等問題。濕疹是很多媽媽所不了解的,濕疹一般主要分布在面部、額部眉毛、耳廓周圍,面頰部也有,嚴重的可蔓延到全身,尤其以皮膚皺折處多,如肘窩、腋下等處。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濕疹的原因是什麼與治療方法?
濕疹的原因
1、直接病因引起寶寶濕疹病因是復雜的,其中過敏因素是最主要的,所以有過敏體質家族史(如父親、母親、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員有過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哮喘、食物過敏和葯物過敏等)的寶寶就容易發生濕疹。
2、誘發因素發生了濕疹的寶寶,許多物質又會誘發或加重濕疹症狀,如食物中蛋白質,尤其是魚、蝦、蛋類及牛乳,接觸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毛製品、化纖物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動物皮革及羽毛、發生感染(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環境溫度高或穿著太暖、寒冷等,都可以刺激寶寶的濕疹反復發生或加重。有一種特殊類型的小兒濕疹,好發生在孩子的肛門周圍,常伴有蟯蟲感染,稱為蟯蟲濕疹。
3、嬰兒濕疹的內因嬰兒容易發生濕疹還有本身的因素,是因為嬰兒的皮膚角質層比較薄,毛細血管網豐富而且內皮含水及氯化物比較多,對各種刺激因素較敏感,所以又叫嬰兒濕疹。小兒濕疹本身不是由潮濕所致,但潮濕可以促使濕疹加重。給孩子洗完澡,或者是孩子出汗後,皮疹都會變得更加明顯。第一次引起家長重視往往是洗澡後,因此將原因推為洗澡後身體沒擦乾等潮濕因素。
濕疹的治療方法
小兒濕疹其實就一種我們經常說的過敏性皮膚病的一種。他的主要原因就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那麼嬰兒濕疹的治療方法有以下方面:
1、飲食管理為先,避免喂哺過量的食物以保持正常消化。如疑牛奶過敏,可較久煮沸,使其蛋白變性,可以減少致敏物,或者選擇低敏配方奶粉。如更嚴重就要服用特殊配方奶粉代替牛奶。如疑蛋白過敏,單給蛋黃,或由少量蛋白開始,逐漸加量。餵奶的母親可暫停吃雞蛋。
2、抗組織胺類葯物撲爾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異丙嗪等單一或輪流內服有較好的止癢和抗過敏效果,並有不同程度的鎮靜作用。非鎮靜作用的抗組織胺葯,如息斯敏(片劑或口服液)、特非那丁。具有鎮靜作用的抗組織胺類葯優於後者。
3、皮質類固醇激素無論口服還是靜脈注射,都能很快控制症狀,有明顯的抗炎、止癢作用,但停葯後易復發,不能根治,且長期應用後有依賴性和各種不良反應,故應酌情慎用。泛發急性濕疹其它療法效果不佳者,可短期口服強的松,病情好轉逐漸減量。
4、抗生素 僅用於繼發局部或淋巴結等感染、白細胞增高和體溫增高的病兒。一般採用青黴素肌注或紅黴素、復方新諾明口服。
5、目前最常用的外用中葯草本霜,每日2 3次,治療徹底。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濕疹的原因是什麼與治療方法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還有很多關於兒童疾病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Ⅲ 濕疹是什麼意思
濕疹是一種皮膚病。
濕疹是一種涉及皮膚表皮的炎症反應,其特點為皮膚出現紅腫、瘙癢、水皰和皮損等症狀。這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皮膚病,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如遺傳、環境、生活方式等。下面將對濕疹進行詳細解釋。
1.濕疹的基本定義。濕疹是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紅斑、水腫、丘疹和瘙癢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反復發作,導致皮膚變得乾燥或滲出液體。濕疹的類型多樣,包括急性濕疹、亞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等。這些症狀不僅僅局限於特定部位,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何部位。
2.濕疹的可能原因。濕疹可能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所致。此外,皮膚過度乾燥或接觸某些刺激物質也可能誘發濕疹。對於某些人來說,食物過敏也可能是引發濕疹的因素之一。這些誘因可能單獨或共同作用導致皮膚炎症反應的發生。
3.濕疹的治療與管理。對於濕疹患者來說,治療主要是緩解症狀並減少復發。治療方法包括使用抗過敏葯物、局部抗炎葯物以及避免誘發因素等。此外,保持皮膚清潔和濕潤也是非常重要的。對於嚴重或持續性的濕疹,建議尋求醫生的幫助進行診斷和治療。同時,生活習慣的調整也有助於預防和緩解濕疹症狀。例如避免刺激性化學物質、保持健康的飲食和規律的生活方式等。總之,正確的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有助於改善濕疹症狀並減少復發。
Ⅳ 濕疹有哪些治療方法濕疹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濕疹是很常見的一種皮膚疾病,它可以分為局限性濕疹和泛發性濕疹兩大類,一旦患上這種皮膚病之後,身上會瘙癢難耐,所以此病雖然不是難治的疾病,但是患者還是要多加小心。其實濕疹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那麼濕疹有哪些治療方法?濕疹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1、濕疹有哪些治療方法
1.濕疹患者需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良好的生活作息時間。
2、濕疹的護理可多吃鹼性食物如:海帶,蕃茄,蘿卜,綠豆等。
3、患者忌食動物蛋白性食物和海鮮發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保持清淡飲食。
4、在平時穿衣服時,應該使內衣寬松,勿穿絲毛及化纖內衣。
5、盡量避免刺激的發生,無論是外界刺激還是局部刺激。不抓不用力揩擦,不用熱水肥皂燙洗;要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濕疹的護理就是以上的介紹了,大家一定要牢記。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了解到這方面濕疹的護理常識,及時的去治癒好濕疹。
2、濕疹的形成原因
(一)遺傳因素(10%)
某些類型的濕疹與遺傳有密切的關系。
(二)環境因素(30%)
很多研究證實環境因素是濕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環境包括群體環境與個體環境。人類的群體環境致病因素是指室外大范圍的空氣、水、土壤、放射源、大面積的致敏花粉植被、大面積的氣傳致敏菌源等。個體小環境是指個體的生活環境,由於人們的生活約2/3的時間在室內,因此,個體小環境對濕疹的影響更加密切。
環境因素的影響主要是指日益增多和復雜的環境性變應原,包括:
1、現代衣著的環境性變應原:人造織物、人造革品、與衣著有關的印染劑漂白劑、光亮劑、防蛀劑、防霉劑、堅挺劑等。
2、現代飲食環境性變應原:人造食品、方便食品、反季食品,用於食品生產的化肥、農葯、人工飼料、飼料添加劑,用於食品加工的防腐劑、礦氧化劑、香料、色素、催熟劑、增稠劑等。
3、現代居住中的環境變應原:人造建築構件、化學塗料、塑料製品、橡膠製品、人造纖維、膠合劑、防水劑、居室清潔劑、殺蟲劑、家用及辦公室電子器材所產生的電磁輻射等。
4、現代交通的環境性變應原:化學燃料燃燒所產生的氣體,製造汽車,舟船,飛機的材料,道路的瀝青路面,馬路旁綠化植物的花粉等。
5、現代職業的環境變應原:洗滌劑工廠中製造洗滌劑所有的酶制劑,塑料工廠的甲苯二異氰酸酯,橡膠工廠的乳膠,制葯廠的抗生素及其他化學原料等。
6、某些現代生活方式有關的環境性變應原:如使用化妝品及貓、鸚鵡等。當人體長期生活在這種不良環境因素影響之下時,可導致免疫功能失調,最終造成對環境的變態反應,從而引起濕疹。
(三)感染因素(25%)
某些濕疹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菌、氣源性真菌如交鏈孢霉、分枝孢霉、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霉、產黃青黴、黑麴黴及黑根霉等。其依據主要有三個方面:
1、某些濕疹患者的皮損微生物檢出率較高。
2、皮膚微生物對某些濕疹有致病作用
國內有學者報道在非特應性濕疹皮炎患者皮損中總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檢出率為31.6%,總的細菌檢出率為70.6%,在金黃色葡萄球以外的細菌中,表皮葡萄球菌佔62.7%,溶血型鏈球菌佔1.7,其他球菌佔19.6,桿菌佔5.1%。
3、某些皮膚微生物對濕疹有致病作用。
Fujisanva等用交鏈孢霉、雜色麴黴、枸櫞青黴等氣源性真菌的浸出液抗原,在夏季復發或加重的濕疹皮炎患者進行斑貼試驗、皮內試驗及激發試驗。結果皮內試驗速發反應陽性率在濕疹樣皮炎、特應性皮炎患者均高於正常對照組,且以特應性皮炎患者最高,為68.2%,而皮內試驗遲發型反應(72小時觀察)陽性率在濕疹樣皮炎及特應性皮炎患者均高於正常對照組,以濕疹樣皮炎最高為40%。而斑貼試驗和激發試驗也在一部分患者中獲陽性。
結果說明,濕疹性皮炎與氣源性真菌有關,真菌局部接觸也可致皮炎,吸入真菌也可致皮炎的產生。
4、抗微生物治療對某些濕疹皮炎有效。
有廣泛滲出皮損的特應性皮炎系統使用抗生素常能收到較好的療效,這是因為患處局部產生了細菌感染。現已明確,馬拉色菌與脂溢性皮炎有關;細菌感染,尤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與盤狀濕疹有關。感染皮炎是發生在原發皮膚感染灶周圍的濕疹樣損害,皮損常繼發於原發皮膚感染;皮膚癬菌疹患者有肯定的原發性皮膚癬菌感染,在新發皮損處查不到真菌,皮損隨原發皮膚皮膚癬菌感染灶的消退而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