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後頸皰疹
擴展閱讀
治療皰疹的中葯配方 2025-04-01 15:41:58
長水痘幾天能上學 2025-04-01 15:32:50
蕁麻疹可不可以吃牛奶 2025-04-01 15:24:18

後頸皰疹

發布時間: 2025-03-30 11:01:14

Ⅰ 手上起小水泡癢是怎麼回事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處理好

有很多的人總是會經歷過這樣的一個疾病,比如有的人在早上的時候,發現自己的手上有很多的水泡。而且有的時候,是非常的癢,這樣的問題是需要進行處理的,當然有的人也非常的不解,那麼手上起小水泡癢是怎麼回事?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處理好?
1、起小水泡是怎麼回事
像上述這種症狀有點像是濕疹。塗派瑞松,症狀消失後,再堅持塗幾天。可能來年還要復發,那請繼續按照這個方法使用,因為是一個比較頑固的症狀,堅持上一到二年直到該症狀切底消失,以後就會沒有的,(最好不要用指甲抓,以免交差感染)。
濕疹常識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以後復發或加劇,近年來濕疹的發病呈上升趨勢,這可能與氣候環境變化,大量化學製品在生活中的應用,精神緊張,生活節奏加快,飲食結構改變均有關系。
2、濕疹的分類
(1)急性濕疹:自覺劇烈瘙癢,皮損多形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或水皰密集成片,易滲出,境界不清,周圍散在小丘疹、丘皰疹,常伴糜爛、結痂,如繼發感染,可出現膿包或濃痂。處理適當則炎症減輕,皮損可在2~3周後消退,但常反復發作並可轉為亞急性或慢性濕疹。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症減輕後,仍有劇烈瘙癢,皮損以丘疹、結痂和鱗屑為主,可見少量丘皰疹,輕度糜爛。處理不當,則可急性發作或轉為慢性濕疹。
(3)慢性濕疹:常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二轉為慢性濕疹;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
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辦?想必很多人都有問過類似的問題,手上起小水泡,說明我們的身體出現了問題,是引發疾病的徵兆。據醫院的專家診斷,手上起小水泡癢,可能是汗皰疹的症狀表現之一,對於汗皰疹也許大家還不了解,因此手上起小水皰癢也不知怎麼辦,下面,我們就跟隨醫院的專家來看看該怎麼辦。
3、手上起小水泡癢怎麼辦
手上起小水皰癢是汗皰疹的症狀之一,具體表現為在兩側手掌和腳掌都有許多集簇或者散布的水皰,水皰為淡紅色,如果嚴重還會引發細菌感染,造成手腳無法正常活動。汗皰疹多發生在季節交替時,典型的症_是瘙癢和水皰,還可伴有脫皮的現象。提醒手上起水泡的患者,千萬不要隨意用葯,一定要到正規醫院進行治療,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其他並發症,加重病情。
家住東莞市李女士,前兩天出差回家感覺自己的皮膚病很癢,仔細一看,手上起了很多小水泡,而且很癢,影響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學習,之後來到了醫院,專家診斷為汗皰疹,醫生給她開了幾副葯,李小姐的病痛解除了,可以輕輕鬆鬆上班了。
4、起小水泡癢如何護理
一、控制情緒:情緒及精神因素對汗皰疹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手上起小水泡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持好的情緒。
二、手腳保養:盡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並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減低癢感,還能避免發生慢性濕疹或黴菌感染的並發症。
三、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惡化以及發生並發症的主因,所以盡可能減少搔抓是相當重要的。
5、主要症狀
(1)急性期
起病急,皮膚表現為多數群集的小紅丘疹及紅斑,基底水腫,很快變成丘皰疹及小水皰,皰破後糜爛,有明顯的黃色滲液或覆以黃白色漿液性痂,厚薄不一,逐漸向四周蔓延,外圍可見散在小丘疹,也稱衛星疹。面部皮膚可有潮紅及腫脹。間擦部位如腋下、鼠蹊部、肛門周圍等處可以受累並合並擦爛。如護理不當常有繼發感染可泛發全身。此期病兒夜不能眠、煩躁不安,合並感染者可有低熱。
(2)亞急性期
急性濕疹的滲出、紅腫、結痂逐漸減輕,皮膚以小丘疹為主,時有白色鱗屑或殘留少許丘皰疹及糜爛面。此時癢感稍見輕,可持續時間很長。可由急性期演變或治療不當而來。
(3)慢性期
反復發作,多見於1歲以上的嬰幼兒。皮疹為色素沉著,皮膚變粗稍厚,極少數可發生苔癬樣化。分布在四肢,尤其四窩處較多。若發生在掌跖或關節部位則發生皸裂而疼痛。如果治療不當,或在一定誘因下,隨時可以急性復發,自覺劇烈瘙癢。
(4)脂溢型
多見於1~3月的小嬰兒,其前額、頰部、眉間皮膚潮紅,被覆黃色油膩性鱗屑,頭頂部可有較厚的黃漿液痂。以後,頦下、後頸、腋及腹股溝可有搽爛、潮紅及滲出。其母孕期常常有脂溢性皮炎或較嚴重的痤瘡。患兒一般在6個月後改善飲食時可以自愈。

Ⅱ 如何查看自己寶寶的疹子屬於哪種類型

常見的嬰幼兒濕疹有以下幾種類型:

1、乾燥型:一般發生在6個月-1歲的瘦弱小兒,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也有長在四肢、軀干外側。皮膚紅腫,有斑片狀密集小丘疹,伴有鱗屑結痂及硬性糠皮樣脫屑,無滲出。由於會引起陣發性劇烈的瘙癢,導致嬰兒睡眠不安、哭鬧。當轉為慢性時,長期抓癢,皮膚表面有抓痕、皸裂或結血痂,造成為輕度浸潤肥厚。

2、滲出型:滲出型多見於3-6個月肥胖的嬰兒,兩頰可見對稱性米粒大小紅色丘疹,伴有紅斑及,連成片狀。水皰會破潰、滲出、結痂。抓癢嚴重時,會有出帶血跡的抓痕,造成鮮紅色濕爛面。嚴重者可以擴散到全臉或全身。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

3、脂溢型:這種嬰兒濕疹的患者多為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多發於頰部、前額、眉間。症狀為皮膚潮紅,覆有黃色油膩的痂,痂頂有黃漿液性。之後擴散到後頸,頦下,腋及腹股溝,表現為潮紅、擦爛及滲出。可以通過6個月飲食改變而自愈。

Ⅲ 瘡,分幾種,有什麼特徵

瘡有很多種;

有癰瘡,在小腿處,有俎瘡,在大腿處。

有痔瘡,在肛門處。

有漏瘡,在肛門處。

有蛇頭瘡,在腰部,和腹部。

有下瘩背瘡,在下腰部。

有中搭背瘡,在正腰部。

有上瘩背瘡,在兩肩的後下部。

有砍頭瘡,在後頸的正中部。

有鼠瘡,在脖子的兩側。

有黃水瘡,在頭部。

有拉拉蠱瘡,在頭部。

有疔毒瘡,在嘴上叫鎖口疔,在手掌上叫水疔,在虎口上叫虎口疔。

Ⅳ 身上起了小疙瘩。以前每年天氣熱的時候就開始起,發紅的地方,症狀皮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對此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本病好發於成人,春秋季節多見。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Ⅳ 脖子上長很多紅色的小疙瘩,怎麼回事急呀!!

考慮有可能是帶狀皰疹,這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膚病,主要表現為帶狀的紅斑版,上有大小不等水皰,伴有權明顯的神經痛。
意見建議:建議你到醫院及時治療,以抗病毒為主,配合光化學療法。可口服阿昔洛韋片,西咪替丁片。外用爐甘石洗劑,希望你能早日康復。

Ⅵ 嬰兒濕疹可分為哪幾種類型,症狀各有不同,得正確區分了

1、滲出型濕疹:常見於肥胖型嬰兒,初起於兩頰,發生紅斑、丘疹、丘皰疹回,常因劇癢搔抓而顯露有多答量滲液的鮮紅糜爛面。嚴重者可累及整個面部甚至全身。如有繼發感染可見膿皰及局部淋巴結腫大、發熱。這是濕疹的分型之一。

2、乾燥型濕疹:多見於瘦弱的嬰兒。好發於頭皮、眉間等部位,表現為潮紅、脫屑、丘疹,但無明顯滲出。呈慢性時也可輕度浸潤肥厚,有皸裂、抓痕或結血痂。常因陣發性劇烈瘙癢而引起嬰兒哭鬧和睡眠不安。

3、皸裂性濕疹:與過敏有關,由日常生活中接觸清潔劑、肥皂、染料、油漆及日光等刺激物所致。在疾病過程中,精神創傷、內分泌失調等因素均可加重病情。這也是濕疹的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