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痘怎麼治療好得最快
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導致,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一旦得了水痘,傳染期為出疹前兩天到出疹後五天內進行嚴格的隔離。治療辦法主要是預防繼發感染和加強護理,發熱期間卧床休息,飲食好消化的食物,補充足量的水分。對症處理治療,包括退熱、爐甘石止癢、口服西替利嗪,針對抗組胺的葯物進行止癢治療,還可以恰當進行抗病毒治療,可選擇阿昔洛韋,能夠減輕水痘的嚴重程度,縮短病程,防止水痘的播散。同時,患者需要隔離至全部皮疹乾燥結痂為止,衣被、用具需要採用通風紫外線照射、暴曬、煮沸等方式來進行消毒處理。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用葯、治療請根據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B. 水痘怎麼治療我現在臉上全是水痘很難受,看起來也很怕,嚇死人的,全
水痘是春季常見的流行傳染病,尤其在兒童和青少年中更為普遍,校園和托兒所是疾病傳播的高風險場所。
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過濾性病毒,其潛伏期約為10至21天。發病初期,患者可能出現輕微發燒、不適和食慾下降等症狀。隨後,皮膚上會出現小紅點,逐漸擴大成為充滿液體的水泡,這些水泡最初出現在胸部和腹部,然後擴散至全身。在接下來的一兩天里,水泡會破裂、結痂,並在同一位置重復出現,整個過程持續2至6天,新紅點出現二至四次。大約十至十四天後,紅點脫落,患者完全康復,且不會留下疤痕。
盡管水痘通常屬於較為溫和的疾病,不會引起嚴重並發症,但成年人感染後的病情往往較為嚴重,可能伴隨高燒、頭痛和肌肉疼痛等症狀。此外,患有慢性疾病(如白血病或癌症)或正在服用類固醇葯物的患者需要特別小心,因為水痘可能引發肺炎、腦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在護理方面,重要的是避免患者因瘙癢而抓破水泡,以防發炎和細菌感染。對於嬰兒,可以戴上棉手套以防止揉眼導致病毒感染眼睛。發燒是水痘的症狀之一,通常在水痘擴散期間開始,並在水痘消失時結束。重要的是在發燒期間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退燒葯物,因為這可能增加並發症的風險,如腦炎(雷氏癥候群)。
為了保持皮膚清潔並減少感染風險,建議使用溫水(而非熱水)洗澡。盡管水痘後患者可獲得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可能潛伏在體內,日後引發帶狀皰疹。因此,在飲食上應謹慎選擇,避免燥熱和滋補性食物。
出疹期間,建議每天用紫草、芫荽、馬蹄(荸薺)、白茅根、竹蔗和紅蘿卜等材料煲湯以緩解症狀。而出疹過後,則可以用膨魚腮煲粥或青天葵加瘦肉、南北杏等材料煲湯以清肺熱。
西醫治療主要採取對症處理措施,如使用非那根緩解瘙癢、局部塗抹爐甘石洗劑等。對於皮膚抓破的患者,可使用青黛散外敷。此外,水痘的傳染性很強,必須早期隔離患者直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在發熱期,患者應卧床休息並接受高熱量易消化飲食和充足的水分補充。
預防方面,應早期隔離患者並對易感人群進行嚴密觀察。同時可口服板藍根沖劑進行預防。對於患有嚴重濕疹或正在接受激素治療的小兒應特別注意保護以防感染水痘。如果已接觸水痘患者則應考慮肌肉注射胎盤球蛋白或兩種球蛋白以增強免疫力。此外對水痘患者的用具應進行暴曬或煮沸消毒以防止病毒傳播。
C. 治療水痘的最佳方法
我們大部分人見過水痘初起時皮疹為紅色小疹,呈斑片狀或突出於皮膚表面形成丘疹,稀疏分散而不聚集成團,數小時至一日後,皮疹會變成圓形或橢圓形,像露珠一樣的水皰,周圍有紅暈。水痘怎麼治療?阿昔洛韋是治療水痘最常用的葯物,劑量為每次5~l0mg/kg, 8小時1次,口服或靜脈滴注,療程7日或直至48小時無新的皮損出現。也可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10~20萬μ/日,連用3~5天 ;每日肌注維生素 B12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水痘為自限性疾病,一般可在2周內痊癒。主要是對症處理,患者應隔離至全部皰疹乾燥結痂為止,一般不少於病後2周。發熱期應卧床休息,體溫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較顯著者,可口服抗組胺葯物。皰疹破裂者,塗以1%甲紫,有繼發感染者可局部應用消炎葯,一般忌用腎上腺皮質激素,但出血性水痘及水痘肺炎患者可給予腎上腺皮質激素,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治療水痘的最佳方法吧?
一、西醫療法
水痘一般以對症治療為主。瘙癢可用0.25%爐甘石洗劑或5%碳酸氫鈉 溶液,亦可用抗組胺葯物。皰疹破裂塗以龍膽紫,桿菌肽或新黴素軟膏。激素可降低免疫反應,助長病毒播散,一般應禁用。如患水痘前已長期使用激 素的患者,應盡快減為生理劑量(約為治療劑量的l/10~1/5)或停止使用, 同時肌注較大量丙種球蛋白以期減輕病情。
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播散性水痘肺炎、腦炎等 嚴重病例,應及早採用抗病毒葯物治療效阿糖腺苷,每日10毫克/千克靜脈 滴注,或無環鳥苷(AcV),每8小時5~l 0毫克/千克靜脈注射,療程5~7 日,或加用d一干擾素,以抑制病毒的復制,防止病毒擴散。
二、中醫驗方
1.風熱型輕症發熱、流涕,可有咳嗽。1~2日出疹,痘疹紅潤,泡漿清亮,稀疏橢圓,並有搔癢,舌苔薄白,脈浮數。治宜疏風清熱,解毒祛濕, 用銀翹散加減:銀花、連翹各12克,竹葉、桔梗、牛蒡子、浮萍各10克, 薄荷、甘草、蟬衣各6克,滑石、蘆根各15克,日1劑分3次服。
2.熱毒型重症發熱較高,或壯熱不退,煩燥不安,口渴欲飲,面紅目 赤,水痘密集,疹色紫暗,皰漿混濁;或伴有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 結、小便短黃、脈洪數或沉實、舌質紅或絳、舌苔黃燥而少津。治宜清熱解毒、涼營滋陰,用清營湯加減: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參10克,玄參10克,麥冬12克,黃連6克,金銀花15克,連翹12克,當歸12克,丹皮 15克,水煎服,每日l劑。疹色深紅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梔,清熱涼營;陰津耗傷甚、口乾者,加花粉、麥冬、蘆根等,養陰生津;牙齦腫痛、 口舌生瘡、大便乾燥者,加服少量硝黃粉或大黃、枳實等,瀉火通腑。
三、民間偏方
方l:黃芩丹皮治小兒水痘
配方:黃芩、法夏、丹皮、杏仁各10克,桔梗、蟬衣各6克,六一散、 連翹各15克,板藍根30克。
制用法:每日1劑,水煎取汁適量,7~10月患兒每日服3~5次,每次 半匙;2歲以上患兒每F1服3次,每次3湯匙,服時可加少許冰糖調味。
功效:主治水痘初起,證屬風熱犯肺型,除見水痘出現外,尚伴有惡風 發熱、流涕、噴嚏、咳嗽等衛表症狀,苔薄黃。脈細或浮。
方2:荊芥連翹治水痘
配方:荊芥、連翹、赤芍、白蒺藜、牛蒡子、淡竹葉、木通各10克,蟬 衣3克,燈草1克。制用法:每日1劑,諸葯先浸泡半小時,沸煎5~6分鍾後,取汁300毫升,4歲以F患兒頻頻飲服,4歲以上患兒於上、下午各分2 次服完。
功效:主治小兒出疹性疾病,如水痘、風疹、過敏性紫癜、蕁麻疹、濕 疹等,對水痘適於風熱挾濕型。
四、飲食療法
方1:綠豆100克,白糖適量,將綠豆加水500克,煮湯,服用時加白糖 適量,代茶飲。可利水消腫、清熱解毒、解渴清暑,適用於水痘,熱退後即停服。
方2:鮮竹筍、鯽魚各適量,將鮮竹筍洗凈切片,鯽魚去鱗及內臟,同煮湯食,每日3次,隨量食。適用於水痘初起、小兒麻疹、風疹等。
方3:胡蘿卜、芫荽各60克,洗凈切碎,加水煮爛,加冰糖服,每日1 刺,早、中、晚分3次服完。連服一星期,嬰兒只服湯汁。具有疏風清熱的 功效,適用於水痘初起,促使疹毒外透。
方4:青橄欖50克,生蘿卜500克,洗凈切碎,加水適量煎湯,去渣後 當茶飲,每日1劑。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治療水痘的最佳方法的內容,一旦得了水痘大家可以試試看,本網傳染病安全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出水痘的知識值得大家繼續關注喲。
D. 水痘的症狀和治療
水痘發起初期,為淺紅色斑疹,接著暗紅色丘疹、透明水皰、最後結痂脫落。水痘只要發生,就要隔離生活,因為它是一種感染率高、擴散迅速的疾病。
在初起皮疹時,一般有發熱症狀,持續時間不等,如不治療會直到皰疹快結痂時才會體溫降低,所以如果高燒,要吊水消炎。
水痘因為是病毒感染,所以一般抗生素無效。可用中葯塗抹患處,或者口服。需注意,這種疾病會發癢,病情發展成水泡時,尤其巨癢難忍,小心別手抓撓癢,抓破了裡面的膿性液體感染更快,並且這時候有可能留下疤痕,像天花留下的麻坑一樣的,對容貌和肌膚影響巨大。
水痘從中醫上講,屬於「濕熱郁結,外感邪毒」,所以食補療效很必要。要多喝水,吃稀粥、面條、豆漿、果汁、鮮蔬等食物。還要注意避風,禦寒、涼、潮濕。
如果水痘沒有得到救治,可能發展成化膿性皮膚感染,甚至發展更嚴重的內臟型重症,如水痘型腦炎、水痘型肺炎、水痘型肝炎、水痘型腎炎、水痘型心肌炎。內臟型水痘預後不好,甚至可能導致精神異常,更嚴重的猝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