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不同濕疹的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帶狀皰疹酵素 2025-04-02 03:59:58
移植前的水痘 2025-04-02 03:50:51
吃葯蕁麻疹 2025-04-02 03:45:57

不同濕疹的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5-03-28 16:41:09

1. 濕疹是怎麼引起的,濕疹的圖片

濕疹病因復復雜,內因如制慢性消化系統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內分泌失調、感染、新陳代謝障礙等,外因如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均可影響濕疹的發生。外界刺激如日光、寒冷、乾燥、炎熱、熱水燙洗以及各種動物皮毛、植物、化妝品、肥皂、人造纖維等均可誘發。

濕疹的圖片:

濕疹的治療,應該先從個人衛生開始做起。首先保持病患部位衛生,然後,再採取醫學的方式進行治療濕疹。

(1)不同濕疹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濕疹的預防:

1、避免自身可能的誘發因素。

2、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清洗及接觸可能敏感的物質如皮毛制劑等。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滌精等。

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

4、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葯,切忌亂用葯。

2. 濕疹是什麼症狀圖片

濕疹的症狀及圖片

答案

濕疹是一種皮膚病,主要症狀包括皮膚紅腫、瘙癢、丘疹、水皰等。以下是濕疹的典型症狀圖片及解釋。

一、濕疹的症狀表現

1. 皮膚紅腫:濕疹區域皮膚出現紅腫,邊界模糊。

2. 瘙癢:患者會感到強烈的瘙癢感,難以忍受。

3. 丘疹:皮膚上出現小疙瘩,稱為丘疹,可能伴隨疼痛。

4. 水皰:濕疹嚴重時,可能出現水皰,破裂後易引發感染。

二、濕疹圖片示例:

圖片會展示不同程度的濕疹症狀,如輕度紅斑、丘疹及水皰等。通過這些圖片,可以更直觀地了解濕疹的外觀表現。

三、濕疹的原因及誘因

濕疹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遺傳、環境刺激、過敏反應等。常見的誘因如乾燥氣候、接觸某些化學物質、過度清潔等,都可能誘發濕疹。

四、濕疹的治療與預防

對於濕疹的治療,主要是緩解瘙癢、消除炎症、避免誘發因素。日常生活中,保持皮膚清潔濕潤,避免刺激性物質,有助於預防濕疹的發生。若症狀嚴重,建議及時就醫,獲取專業治療。

注意:不同患者濕疹的症狀可能有所不同,以上僅為一般描述。若出現相關症狀,請及時就醫確診。

3. 新生兒紅疹和濕疹的區別圖片及症狀

「一到晚上,就在床上蹭來蹭去,渾身都是紅色風團,看著怪嚇人的。」在浙大兒院皮膚科,男孩冬冬的媽媽告訴接診醫生任韻清。
冬冬今年3歲,幾天前不知道什麼原因,一到晚上身上就會出現大小不一的紅色紅斑、風團,還一個勁的喊癢。過一會兒,紅斑和風團會自己消失,這種情況會反復出現。任韻清看了媽媽拍下的照片結合病情敘述,專科查體後診斷其為
急性蕁麻疹

無獨有偶,一個月前家住杭州的李女士發現2歲寶寶的身上也有大面積的紅色疹子。當時正值盛夏,李女士以為是痱子,就給寶寶擦了一些痱子粉。紅色疹子非但沒有好,還越來越多,小腿上的疹子逐漸結痂連成了片,甚至出現開裂流膿水的現象。這才帶著孩子來到醫院,專科查體後診斷其為濕疹。
同樣是皮膚過敏、泛紅、瘙癢,這些看起來大同小異的紅點點,怎樣區分是蕁麻疹還是濕疹?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對孩子來說,蕁麻疹和濕疹是比較常見的兩種過敏性皮膚病,症狀非常相似,常常被家長們混淆。今天,我們請浙大兒院皮膚科副主任任韻清來和爸爸媽媽們聊一聊蕁麻疹和濕疹。
蕁麻疹
說起蕁麻疹,很多人不知道這是什麼,但說到風疙瘩、風疹塊,大家就很熟悉了。蕁麻疹病因復雜,病程長,容易反復。蕁麻疹的定義為「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臨床上以突發風團為特徵。慢性蕁麻疹是指風團每周至少發作2次,持續 ≥ 6周者。
特點: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常先有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或蒼白色、皮膚色,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可相互融合成片,風團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病情嚴重的急性蕁麻疹還可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及喉梗阻等全身症狀。
濕疹
濕疹是皮膚科最常碰到的疾病之一,它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具有明顯滲出傾向的炎症性皮膚病,明顯瘙癢,容易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特點:急性期表現為紅斑、水腫、丘皰疹、水皰、糜爛及滲出等;亞急性期表現為紅腫和滲出減輕,糜爛面結痂、脫屑;慢性期表現為皮膚粗糙肥厚。皮疹大多對稱分布,瘙癢劇烈,容易復發,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如何區別
蕁麻疹和濕疹還是有許多差別的,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進行辨別:
病因:蕁麻疹誘因較多,部分患者有明確的發病因素,比如食物、葯物以及感染等;濕疹通常沒有明確的發病因素,是內外因素共同作用引起。
持續時間:蕁麻疹的皮疹大多數可在24小時內自行消退,不留痕跡;濕疹的皮疹通常持續時間比較長,短時間內難以自行消退。
皮疹類型:蕁麻疹的皮膚損害是風團,呈鮮紅或蒼白色、皮膚色;濕疹的皮膚損害有紅斑、丘疹、丘皰疹、糜爛、滲出等。
皮疹分布:蕁麻疹皮疹分布無明顯規律性;濕疹皮疹大多對稱分布。
自覺症狀:蕁麻疹通常在起皮疹時瘙癢,皮疹消退後癢感減輕或消失;濕疹通常瘙癢明顯,持續時間久。
並發症:蕁麻疹嚴重時可引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呼吸困難及喉頭水腫等全身症狀;濕疹如嚴重可繼發局部細菌、病毒感染。
治療:蕁麻疹外用葯相對簡單,以口服抗組胺葯物為主;濕疹則需要根據不同時期來選擇不同劑型的外用葯,需遵醫囑。
任韻清副主任提醒:如果小朋友出現皮膚過敏,泛紅、瘙癢等情況,要盡快到醫院診治。特別是急性蕁麻疹泛發全身,如有胸悶、腹痛、發熱等全身症狀應立刻就近就醫;慢性蕁麻疹,往往病因很難尋找,需要遵醫囑口服抗組胺葯物至少1個月以上。濕疹則應在加強保濕潤膚護理基礎上,遵囑正規用葯,減少復發。

4. 一張圖教你區別濕疹和痱子的不同

新手寶爸寶媽們最大的煩惱就是寶寶嬌嫩的肌膚特別容易受到各種疹子的侵襲!濕疹、幼兒急疹、痱子十分相似,看起來都像小紅點,還都會癢癢。
很多爸媽都表示:完!全!分!不!清!啊!
到底怎麼區分呢,大家就要仔細閱讀這篇文章啦
為了方便理解,我們先來簡單了解一下痱子和濕疹。
痱子
高發於夏季,濕熱環境下,汗液不容易排出蒸發,滯留在汗腺,汗液出不去,只能向周圍組織滲透,進入表皮和真皮,就形成凸起的小水泡——痱子。

濕疹
呢,是因為皮膚的屏障功能出現「bug」,抵擋不住外界的各種刺激物,形成了炎症,導致皮膚屏障功能失靈的最常見原因是乾燥、摩擦,還有感染、化學物品(各種洗衣劑、消毒劑)等,少部分孩子的濕疹是因為過敏。
總體而言,痱子是「外因」為主,濕疹是「內因」為主。
壹丨
看皮疹形態區別最簡單
痱子是一粒粒的,濕疹是一片片的!
貳丨
看皮疹出現的部位,也可以來進行區分。
痱子:最容易出現在悶熱、容易出汗的地方,比如脖子、腋下、腹股溝、屁屁、後背。
幼兒急疹:出疹為紅色斑丘疹,分布於面部及軀干!
說完痱子和幼兒急疹,那麼幼兒急疹和濕疹又有何不同。
1、發病人群不同
嬰兒濕疹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
幼兒急疹多見於6個月至2歲的小兒,尤以1周歲以下嬰兒更多見。
2、發病原因不同
嬰兒濕疹與遺傳素質、神經功能和變態反應有關。濕疹嬰兒往往與消化道攝入食物等致敏有關,嬰兒則可能因吃奶過敏所引起。餵奶的母親吃魚蝦及蛋類也可使孩子發生濕疹。
幼兒急疹是由於人皰疹病毒6、7型感染是幼兒急疹的病因,並且寶寶抵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逐漸下降,容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
3、出疹部位不同
嬰兒濕疹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
幼兒急疹出疹為紅色斑丘疹,分布於面部及軀干,可持續3~4天。
4、症狀不同
嬰兒濕疹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它的外形是很小的斑點狀紅疹,可發生在任何部位,散在或密集在一起,一般常由面部開始,常流黃水,可形成水瘡,乾燥時則結成黃色痂蓋。濕疹癢得厲害,所以孩子經常煩躁不安,不斷搓擦搔抓,容易出血。
幼兒急疹,突然發生高熱,伴食慾不振,少數患兒還可出現嗜睡、惡心、嘔吐、咳嗽,枕後和頸部淋巴結腫大。3~5天後體溫開始下降,約24小時內降至正常。熱退時出現玫瑰色斑丘疹,起病初在患兒懸雍垂兩側見有小結節狀隆起,周圍充血,成暈狀粘膜斑,部分患兒軟齶可出現特徵性紅斑,皮疹無需特殊處理,可自行消退,沒有脫屑,沒有色素沉積。
5、傳染性不同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不是傳染病,不會傳染,是一種過敏反應,跟寶寶自身的體質有關,難愈、易復發。
幼兒急疹的傳染性不大,雖然會傳染,但是嬰兒被傳染上的機率是不大的,且對於兩歲以內的嬰兒來說。與其他寶寶接觸的時間也不會很長,所以出現被傳染的概率就更低。並且是父母們完全可以通過加強鍛煉,提高寶寶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寶寶生活的環境的整潔干凈來阻止被傳染。
那麼到底應該如何簡單辨別區分呢?
一、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俗稱奶癬,是一種常見的、由內外因素引起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大多數寶寶在2-6個月時開始出現濕疹,在喝配方奶的寶寶中更常見。
濕疹的特點:發紅、乾燥、連片、脫屑、有明顯瘙癢,嚴重時會有小裂口甚至伴有滲水、結硬痂、輕微紅腫等。
這張圖比較典型,符合上面列出的嬰兒濕疹的幾個明顯特徵。
細看皮膚很乾燥,而且出現皮屑,紅疹連成一片。
這個寶寶臉上的濕疹已經很嚴重了,結硬痂有皮屑,皮損厲害,有小裂口。
濕疹的治療:輕微的濕疹一般不需要用葯,清潔皮膚後塗抹低敏度的潤膚霜就可以了(絲塔芙、郁美凈等);另外還可以購買無激素成分的嬰兒濕疹膏塗抹。
二、幼兒急疹
幼兒急疹又稱嬰兒玫瑰疹,是嬰幼兒常見的一種急性發熱發疹性疾病,6個月-2歲是幼兒急疹高發年齡。
幼兒急疹特點:在孩子發熱3~5天後熱度突然下降,皮膚出現玫瑰紅色的斑丘疹。直徑2~5毫米不等,壓之褪色,皮疹通常先發生於面頸部及軀干,以後漸漸蔓延到四肢近端。
這是軀幹部位的幼兒急疹,和痱子很像。
這是面頸部位,雖然嚴重但是消退也快。
這是大腿部位的急疹,與痱子區分的話,只需看寶寶出疹前是否有發熱超過3天。
幼兒急疹的治療:無須任何治療,一般持續3天左右後會自然消退。診斷時切記是高燒持續3天以上退熱後隨即出現的紅疹子,也就是「熱退疹出」。
最後說說濕疹怎麼護理
小編自己孩子小時候也得過濕疹,嚴重的時候預防針都不能打,去了兒科醫院,醫生判斷為濕疹,開了兒膚康搽劑、硼酸氧化鋅冰片、樟腦乳膏,這些葯好像對濕疹沒有什麼作用,還是反反復復的,後來我就查詢了各大網站和濕疹相關的帖子,有說用金銀花熬水洗的,還有說用有卓爾、嬰寶、嬰爽的,只要說對濕疹好的葯我都買了,家裡最多的時候濕疹要應該有十幾只。當時真的是急病亂投醫,現在想想真的很後悔。我總結了一些經驗現在告訴大家。
1、長濕疹的寶寶一定不能穿太多,而且必須是穿純棉的,因為一般濕疹一熱就會很嚴重。
2、要知道長濕疹的原因,有一部分寶寶是生理性的,只需要護理好,稍微搽點葯就好了,還有一種是病理性的,是因為過敏體質引起的,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過敏體質就一定要注意
3、有些媽媽覺得濕疹不能用激素葯,其實我個人覺得如果嚴重了還是要用激素葯的,因為不用激素葯寶寶一直好不了,晚上癢影響睡眠,只是激素葯連續使用不能超過5天,超過5天一定要停葯。
4、如果是寶寶6個月還是繼續長濕疹,建議可以去做一個過敏原測試,因為過敏體質的寶寶如果是牛奶蛋白過敏吃了奶粉,或者母乳媽媽吃了牛奶都會反復發濕疹的。如果是對牛奶蛋白過敏就需要換成水解奶粉或者氨基酸奶粉。還有寶寶出生得第一口奶最好是母乳!
5、金銀花+野菊花+薄荷葉熬水給寶寶洗澡,有一定的效果,這個方法對於生理性濕疹的寶寶應該有好處。還可以單獨金銀花熬水,然後用帕子沾水敷在濕疹處。
總的來說濕疹的寶寶需要媽媽們好好的護理+有耐心,主要是找到發濕疹的原因,這樣才好得快!

5. 如何區別15種嬰兒常見皮膚病圖片

以下內容整理自國外知名健康科普網站Webmd及BabyCenter~
一、尿布疹(Diaper Rash)見下圖
如果你的寶寶在尿布區域周圍的皮膚有發紅的現象 那麼很可能就是尿布疹。大多數尿布疹的發生是因為皮膚遭受刺激所致。尿布太緊 濕尿布留了太久 不合格的尿布或嬰兒濕巾的使用 都是尿布疹形成的可能原因。
處理:盡量保持寶寶尿布周邊空氣暢通 一旦發現寶寶弄濕尿布在第一時間更換 清潔上盡量不要用嬰兒紙巾以免其中成分對寶寶皮膚形成進一步刺激 而用溫水沾濕毛巾來輕輕擦拭 可以考慮給寶寶上氧化鋅霜。
二、嬰兒痤瘡(Baby Acne)見下圖
嬰兒痤瘡通常與油脂分泌旺盛有關 跟青春期痤瘡長得也很類似。但是也有研究表明 嬰兒痤瘡可能是酵母而不是油脂導致的。
處理:嬰兒鼻子和臉頰上的痤瘡一般會在幾周內自行清除。所以一般不需要任何特殊治療或者使用葯膏。保持正常的清潔工作就好。
三、胎記(Birth Mark)見下圖
超過十分之一的嬰兒會有胎記出現。可能是痣也可能是如圖的不均色塊。可能剛出生就有 也可能幾個月後才出現。
處理:不用擔心 也無需治療。但是如果寶寶的胎記有面積增大的趨勢 可以咨詢醫生。
四、濕疹(Eczema)見下圖
寶寶濕疹通常表現是皮膚有大面積發癢紅疹。濕疹的發生通常都有一個引發原因 如果父母患有哮喘 過敏 特硬性皮炎的話 嬰兒患有濕疹的可能性就會比較高。濕疹有可能出現在寶寶的臉上 隨著時間的推移 可能變厚 變干甚至呈鱗片狀。你可能還會在寶寶的肘部 胸部 胳膊 膝蓋後方看到。
處理:杜絕寶寶濕疹的主要方法就是盡量避免可能觸發濕疹的原因 反復發作的濕疹應該去醫院確診是否有過敏源。使用成分溫和的洗護產品 並且注意皮膚的保濕。如果情況嚴重時 需要帶寶寶及時就醫。
五、乾裂脫皮(Dry Skin)見下圖
如果寶寶是新生兒 那無需擔心 一般隱藏在乾燥表皮下的肌膚依然是柔軟健康的。尤其是晚產兒。
處理:無需處理 一般這種情況會隨著寶寶表面角質的代謝而好轉。如果情況一直沒有好轉 就去看醫生吧
六、乳痂(Cradle Cap)見下圖
經常出現在頭皮 眉毛 眼瞼 鼻子兩側或耳後的鱗狀 糯紅色皮疹。多出現在1-2個月大的嬰兒身上 並且在一年之內消失。乳痂屬於嬰兒溢脂性皮炎的一種 是因為皮膚分泌過多的油脂引發的。
處理:最好咨詢下醫生 為寶寶推薦最好的治療方案。這可能包括使用特殊配方的洗發水 嬰兒油或者保濕乳液等。
七、痱子(Heat Rash)見下圖
針尖狀的皮疹 可能是透明的 也可能是紅色 有時尖上有水泡 嚴重時會有膿尖。通常出現在寶寶身體的容易出汗的部位 如:頸部 尿布區域 腋下和皮膚褶皺處。
處理:保持寶寶皮膚的乾燥涼爽 給寶寶穿寬松的衣服 請注意痱子不僅僅是在夏天 如果冬天給寶寶過度保暖的話 同樣可能出現。冬天嘗試給寶寶穿多層衣服替代一層厚衣服 這樣可以隨著室溫變化及時調衣服厚度。
八、米莉亞囊腫(Millia)見下圖
幾乎一半的新生兒都會出現的一種白色囊腫。小小的 多出現在臉上 鼻子上。這是因為油脂腺被皮膚表面的死皮細胞堵塞。
處理:無需特別治療 寶寶的皮膚腺體一般會在幾周內逐漸完善並開放 囊腫也會隨之消失。
九、酵母感染(Baby Yeast Infections)見下圖
經常出現在寶寶使用了抗生素後。呈現方式根據出現在寶寶皮膚上的位置而有所不同。鵝口瘡出現在舌頭和嘴裡 看起來像是干牛奶。出現在尿布區域被叫做酵母尿布疹 通常表現為小的紅色粉刺。
處理:帶寶寶去看兒科醫生。如果表現為鵝口瘡需要用抗酵母液體葯物治療 表現為酵母尿布疹則需要用抗真菌乳膏。
十、水痘(Chicken Pox)見下圖
多出現在一歲以上的寶寶 開始是小紅疙瘩 讓寶寶瘙癢難耐。很快變成透明水泡 基部是粉色 最後變成褐色結痂。可能出現在頭皮、面部、軀干 或者遍布全身。可能會長幾百個 也可能只長幾個 多伴有低燒。
處理:帶寶寶即刻就醫 這個不就醫也真的是心大…
十一、蕁麻疹(Hives)見下圖
凸起的紅色塊狀皮疹 瘙癢。來得快 去得也塊 可能持續幾小時或幾天 但也可能會數周甚至數月不退。食物過敏 潮濕 腸胃障礙如腹瀉 精神不安等均可致病。患兒睡覺時應該給其帶上手套 以免抓破患處 造成皮膚表皮破裂而引起繼發性皮膚感染。
處理:帶孩子去看醫生確認過敏源。如果小孩除了局部搔癢的皮膚症狀外 還伴有腹痛、下痢、嘔吐 甚至呼吸困難時 這就是全身性急性蕁麻疹 必須即刻送醫治療。
十二、麻疹(Measles)見下圖
開始會發燒 流鼻涕 眼睛發紅 有眼淚 咳嗽 幾天後兩腮內出現帶白尖的紅疹。接下來 皮疹出現在臉部 並向下蔓延到背部和軀干 胳膊和手 最後到腿和腳部。蕁麻疹是一種因為接觸了某一種過敏性的物質從而發作的一種過敏性疾病 無傳染性。但是麻疹是一種因為麻疹病毒從而引發的一種傳染性疾病 傳染性極強。
處理:這是病毒感染 要盡快就醫。
十三、疥瘡(Scabies)見下圖
這由被稱為Sarcoptes scabiei的蟎引起的皮膚疾病。未經處理 這些微小的蟎蟲可以在皮膚上活幾個月。它們在皮膚表面再現 然後挖入並產卵。這會在皮膚上形成瘙癢 紅疹。有分散而且互不相連的紅斑 非常癢。有時候旁邊還有彎曲的白線或細細的紅線。洗澡後或者夜裡瘙癢最嚴重 寶寶會睡不好 而且可能會傳染給家裡其他人。
處理:盡快就醫 避免傳染
十四、黃疸(Hives)見下圖
黃疸是寶寶皮膚和眼睛的黃色著色 通常在出生後2或3天出現 並且在早產兒中更為常見。這是由於過多的膽紅素(紅細胞分解產物)引起的。當嬰兒1-2周齡時 病情通常消失。治療可能包括更頻繁的餵食 或對於更嚴重的情況 進行光療。
處理:盡早咨詢醫生。
十五、體癬(Ringworms)見下圖
一個或幾個紅色皮疹環 大小從一分硬幣到一元硬幣不等;皮疹環呈硬皮或鱗片 內部光滑;皮疹環時間長了可能會逐漸長大;如果長在頭皮上 也許類似頭皮屑或是斑禿。兒童體癬主要是真菌感染引起的 真菌種類主要是犬小孢子菌。這種真菌常寄生在動物尤其是貓和狗身上。因此 當兒童與患癬病的小貓小狗玩耍而密切接觸時 真菌即可接種於易感兒童的皮膚上而引起體癬。兒童皮膚角質層較薄 真菌在消耗角蛋白同時向四周推進 構成大環狀損害。
處理:兒童接觸寵物之後及時洗手 患病時及時就醫 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真菌外用葯膏來治療。

6. 嬰兒濕疹和熱疹的區別圖片有哪些

濕疹,是對多種不同皮膚疾病的一種總稱。
在寶寶身上最常出現的是特應性皮炎和接觸性皮炎。
特應性皮炎一般多出現在特應性皮炎、食物過敏、哮喘、花粉症和環境過敏家族史的嬰幼兒身上。
接觸性皮炎是當皮膚接觸到刺激性物質或過敏原的時候,就會發生接觸性皮炎。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原因
:就是過敏導致的濕疹性皮炎,可能是對入口食物的過敏,也有可能是皮膚接觸的過敏。
對於配方奶粉喂養的寶寶,可能是對牛奶蛋白過敏,這時要換成氨基酸奶粉或深度水解奶粉,也可能有遺傳因素,如果爸爸媽媽小時候有濕疹,寶寶也有可能患濕疹。對於添加輔食的寶寶,有可能是對某種食材過敏。對於皮膚接觸過敏產生的濕疹,可能是由於衣服的材質、染料、洗衣劑、蟎蟲、氣候等各種原因造成的。
症狀
:小寶寶的皮膚十分嬌嫩,很輕微的刺激就能使寶寶的皮膚患病。嬰兒濕疹一般都出現在出生後1月到2歲這段時間,又以2-3個月的寶寶最嚴重。常發生於雙頰、頭皮、額部、眉間、頸部、頜下或耳後,也可擴展到其他部位。皮疹形態大同小異,有的嬰兒是在潮紅的皮膚表面覆有黃色油膩性鱗屑或痂皮,有的卻是在潮紅的皮膚上散布著疹子與小水皰。
不論哪一種皮疹,都伴有一陣陣奇癢,嬰兒往往倚著媽媽的身體磨擦止癢,直到小水皰擦破,形成大片潮紅濕潤的糜爛才肯罷休。這時候滲液很多,可濕透衣被,乾燥後結成痂皮,也可繼發成化膿性感染,或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奶癬經過適當治療,會很快痊癒,但常常復發,一般幾個月或幾年大多會自行消失,但也有遲遲不愈的,發熱時皮疹減輕,出牙時皮疹加劇,冬春季重,夏季較輕。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就是防止皮膚乾燥、發癢,同時避免接觸容易誘發濕疹的物質。
治療總原則
:先找出原因,對症治療,合理喂養,精心護理
如果是皮膚過敏原因造成的濕疹,我們必須去除過敏原,如果說緊緊是皮膚乾燥引起的話,我們要通過皮膚本身的護理來根治。
大多數濕疹是過敏引起的,所以塗抹激素葯膏就會好轉,但是因為根源不在皮膚上,所以不抹激素葯膏就會又出現。對於濕疹的治療,要根據寶寶身上不同部位疹子嚴重程度來定。
移除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出現濕疹後,可以從以下幾個階段來治療:
1. 破潰、出水的皮膚用激素葯膏加抗生素葯膏
當濕疹出現滲水、滲血、紅腫時,不能只用激素葯膏治療,要加抗生素葯膏一起治療。常用的激素葯膏是氫化可的松,抗生素葯膏較常見的是百多邦,最好不要用紅黴素,因為它是油性成分含量較多,同樣會滲到皮膚里層,引起過敏。用了激素葯膏和抗生素葯膏之後,皮膚很快會出現好轉,一兩天後破潰的皮膚就變完整了。注意,皮膚有破潰時,不要給寶寶用保濕霜、潤膚露,因為他們所含的成分會通過破潰處進入血液,造成寶寶對保濕霜、潤膚露過敏,要在寶寶皮膚完整以後才能使用。
(PS:使用激素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會擔心激素對孩子有副作用,不用擔心,我們在濕疹上外用的激素,對孩子全身沒有任何副作用,所以要積極治療。)
2. 皮膚完整以後用保濕霜
當皮膚不再滲水、也沒有裂口了,就說明皮膚已經完整了,這時治療就進入第二階段了:保濕霜。因為皮膚有裂口、滲水的時候,水分流失很多,特別容易變得乾燥,因此濕疹又叫做乾性皮炎,爾乾燥又會加重濕疹,所以當寶寶皮膚完整後,要給寶寶用保濕霜將皮膚水分鎖住,使皮膚變得比較潤澤,幫助寶寶恢復。患濕疹時皮膚比較敏感,所以要用寶寶專用保濕霜,充分塗抹在皮膚上。
3. 皮膚顏色基本正常後用潤膚露
在使用保濕露之後,觀察皮膚的表現,發現皮膚表面顏色基本正常、沒有紅腫現象後,就可以轉入第三階段治療了,使用潤膚露,繼續為皮膚保濕。治療濕疹時,皮膚的清潔很重要,因為濕疹特別容易感染,為避免感染,必需每天給寶寶洗澡,但每次洗的時間不能太長,也不能用沐浴露,只用溫水洗就可以。
濕疹和熱疹區別
從發生部位上說,濕疹和熱疹,都屬於全身性的皮疹,在寶寶身上的各個部位都有可能出現
從原因上說,寶寶皮膚發育不不健全,容易長濕疹,而熱疹是捂熱引起的,寶寶身上被遮蓋的地方,就可能出現熱疹
從表現上說,有濕疹時,寶寶會有意識的抓撓。但寶寶對熱疹反應很小,通常都沒什麼感覺。
如果是熱疹,應注意保持寶寶皮膚涼爽透氣,別給寶寶穿蓋過多的衣物,熱疹慢慢就好。
如果是濕疹,就需要注意皮膚的清潔和保濕,每天用溫水給寶寶洗澡,擦乾後,塗抹潤膚露。濕疹嚴重時,需要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葯膏。反復、嚴重的濕疹,還可能與過敏有關,應積極尋找過敏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