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天一熱,手上就起小水泡,特別癢,是上火還是濕氣重
手上起小水泡,是一件非常令人煩惱的事情。透明的小水泡長在手上這種明顯的位置,看著十分礙眼,並且還特別癢,有時候還會疼。
而且幾乎每年這個時候都會起,甚至有些人腳上也會起。雖然等到天氣冷的時候會自動消退,但它存在的這段時間,著實會給人帶來不小的困擾。
這種透明的小水泡,叫做汗皰疹,是夏季的專屬皮膚問題。有些人說是因為上火導致的,還有人說是濕氣重引起的。
其實,雖然很多人都會長汗皰疹,但不同的人長汗皰疹的原因是不同的。
1
為什麼一到夏季,手上就長汗皰疹?
長汗皰疹和濕氣重有一定的關系,濕氣重的人,體內的水濕運化不出去,就會通過其它方法出來,比如出虛汗、尿多,還有就是起汗皰疹。
若你不光長汗皰疹,皮膚出油還比較厲害,大便稀溏或者先硬後軟,舌苔厚重,肚子比較胖,身體經常感覺特別沉重等,說明你體內的濕氣比較重 。
夏季是一個容易營養不良的季節,營養不良容易使人長汗皰疹。天氣一熱,大家的食慾會變得比較差,吃的比較少,容易營養不良。
2
長汗皰疹和哪些原因有關?
·若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C等,皮膚抵禦細菌的能力會下降。夏季熱,是細菌比較多的季節。細菌多,皮膚抵抗力差,皮膚就容易感染細菌,進而長汗皰疹 。
· 天氣熱,大家愛吃涼的,很多人還喜歡吃燒烤,喝冰啤酒,飲食習慣比較差,腸胃容易出問題。若腸胃功能紊亂,身體的免疫力就會受到影響,身體無法很好的抵抗細菌,就容易長汗皰疹。
·晝長夜短,再加上很多人喜歡熬夜,睡眠時間比較短,神經容易紊亂。神經失調之後,皮膚上容易長汗皰疹 。
· 此外,天氣太熱,人們的火氣比較大,體內的肝火和胃火容易變得旺盛。肝火和胃火太旺,手上便容易長汗皰疹。
3
如何消除汗皰疹?
坦白講,汗皰疹很難去除。但好在它並不會給身體帶來什麼危害,而且即便你不採取任何措施,等到天氣轉涼後,它會自己消退。
想要消除汗皰疹,要充分的攝入營養,多吃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的食物,比如豬肝、芒果、胡蘿卜、菠菜、葡萄、檸檬等 。同時要戒油膩、戒辛辣、少吃生冷寒涼的食物。
濕氣重和脾虛有關,還要多吃點健脾的食物,比如山葯、小米、紅薯和芋頭等。
要多喝水,還要多喝茶。每天要喝2000毫升左右水,可以多喝點檸檬茶、荷葉茶、蒲公英茶、菊花茶、茯苓茶等,降火祛濕,還有助於提高免疫力。
也可以用維生素E塗手。天氣一熱,很多人就不會塗抹護膚品了。但長了汗皰疹的人,要做好手部護理。用維生素E塗手,可以增強手部的抵抗力。
洗澡的時候,不要天天都塗沐浴露或肥皂,兩天塗一次即可。天天用容易傷害皮膚,降低皮膚的免疫力。 但要勤洗手,洗手時少用肥皂、洗手液等,洗完手後要及時的擦乾,及時塗抹維生素E或護手霜。
在做家務的時候,要帶上手套,不要長時間把手泡在水裡。不能熬夜,十點左右要睡覺。不能生氣,不能焦慮,要保持良好的心態。要適量的運動,提高自身免疫力。還要給手部做好防曬,過度的暴曬會破壞皮膚屏障。這樣汗皰疹會慢慢消退。
② 喝中葯(汗皰疹)的時間,有啥忌口的么
一般來說,在服用清內熱的中葯時,不宜食用蔥、蒜、胡椒、羊肉、狗肉等熱性食物;在治療「寒症」服用中葯時,應禁食生冷食物;服發汗葯忌食醋和生冷食物;服補葯忌食茶葉、蘿卜等。
有些食物本身對某些病情不利,也不宜食用。如患瘡、疥、腫毒以及皮膚瘙癢等疾病的人不宜吃魚、蝦、牛羊肉等有腥膻味的食物,以免刺激,老百姓把這些食物稱為「發物」,意思是說吃了這些東西有可能使病情復發。傷風感冒或出麻疹時,不宜食用生冷、酸澀、油膩的食物,特別是不能進補,以免影響解表,使風邪入里,加重病情。治療因氣滯而引起的胸悶、腹脹時,不宜食用豆類和白薯,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起脹氣。服人參、黃芪時不宜同時食用蘿卜,因為參芪是補氣,而蘿卜則通氣。頭昏、失眠、性情急躁者忌食胡椒、辛辣、酒等,傷寒、溫濕忌食油膩厚味,痰濕阻滯、消化不良、泄瀉、腹痛忌食生冷食物等。
中醫古代文獻中,還有不少關於中葯相互之間或同食物之間相剋的記載,被列為中葯配伍禁忌。如常山忌蔥,地黃、何首烏忌蔥、蒜、蘿卜,鱉甲忌莧菜,甘草忌鰱魚,薄荷忌鱉魚,茯苓忌醋,雞肉忌黃鱔,蜂蜜忌生蔥、豆腐,天門冬忌鯉魚,荊芥忌魚、蟹、河豚、驢肉,白術忌大蒜、桃、李等。另外,由於疾病的關系,在服葯期間,凡屬生冷、油膩、腥臭等不易消化或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都應忌口。
喝中葯的注意事項:
1.喝中葯請在飯後30-60分鍾服用為宜.可以避免中葯成分對胃粘膜的刺激.
2.喝中葯前後一小時左右最好不要喝茶,咖啡,牛奶或豆漿,以免中葯成分與茶的鞣質,咖啡因及蛋白質等發生化學反應,影響療效.可以喝水.
清代名醫徐靈胎在《醫學源流論》中說得好:「病人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雖中病,而服之不得法,則非特無功,反而有害,此不可不知也。」意思是說,病能不能治好, 首先開出的葯必須對症,但僅僅是葯物對症,服用的方法不當.則不但效果不好,反而產生諸多毒副作用。所以,了解一些中葯的正確服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那麼,中葯煎煮後應該如何服用才最科學呢? 一般情況下是一日一劑,將頭煎、 二煎混合,分兩次或三次於飯前一小時溫服,有利於葯物盡快吸收,但對胃腸有刺激的葯宜飯後服,以防產生副作用。滋補葯宜空腹服;安神葯宜 在睡前服;治症葯宜在發作前兩小時服;急症重病可不拘時間服:慢性病定時服。病在上焦者宜飯後服,病在下焦者宜飯前服。服發汗解表葯,宜趁熱服,服後蓋被避風,以遍身微微汗出為佳。熱證用寒葯可冷服以助其清,寒證用熱葯可熱服以助其溫。如果出現服葯嘔吐,宜失服少許薑汁。或用鮮生薑擦舌,或嚼少許陳皮,然後再服湯葯,或採用冷服,少量頻飲的方法。
③ 干荷葉和干冬瓜皮怎麼泡減肥
干荷葉和干冬瓜皮因為兩個都是清熱化濕葯,所以對濕熱引起的肥胖有效,對於其他原因引起的肥胖無效。
濕熱型肥胖:
1.一般表現
肢體沉重,發熱多在午後明顯,並不因出汗而減輕;舌苔黃膩,脈數。具體表現因濕熱所在不同的部位而有差別:在皮肉則為濕疹或疔皰;在關節筋脈則局部腫痛。但通常所說的濕熱多指濕熱深入臟腑,特別是脾胃的濕熱,可見脘悶腹滿,惡心厭食,便溏稀,尿短赤,脈濡數;其他如肝膽濕熱表現為肝區脹痛,口苦食慾差,或身目發黃,或發熱怕冷交替,脈弦數;膀胱濕熱見尿頻、尿急,澀少而痛,色黃濁;大腸濕熱見腹痛腹瀉,甚至里急後重,瀉下膿血便,肛門灼熱、口渴。
2.型體特徵
形體偏胖或消瘦;常見體征:面垢油光、多有痤瘡粉刺、常感口乾口苦、眼睛紅赤、心煩懈怠、身重睏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結或黏滯、男性多有陰囊潮濕、女性常有帶下增多。病時上述徵象加重;舌象:舌質偏紅怠黃膩;脈象:多見滑數;心理特徵:性情急躁、容易發怒;適應能力:不能耐受濕熱環境。常見的皮膚病:痤瘡、濕疹、銀屑病、汗皰疹,濕癬、脂溢性皮炎、酒糟鼻等。易患黃疸、火熱症、癰瘡和癤腫等病症。
④ 上火了,身上起熱瘡怎麼辦啊
中醫專家談上火
上火有著更深層次的意思,也就是上火的一些廣義的症狀,比如胃火可以有胃疼、大便乾等症狀,肺火可以有咯血、咳嗽、黃痰等症狀,肝火會有一些煩躁、失眠、女性會有乳房脹痛等。
人體里本身是有火的,如果沒有火那麼生命也就停止了,也就是所謂的生命之火。當然火也應該保持在一定的范圍內,比如體溫應該在37度左右,如果火過亢人就會不舒服,會出現很多紅、腫、熱、痛、煩等具體表現。
從某種意義上說有火則生、無火則死,正常意義上說來火在一定的范圍內是必須的,超過正常范圍就是邪火。不正常的火又分為虛火和實火,正常人體陰陽是平衡的,對於實火來說陰是正常的但是陽過亢,這樣就顯為實火。另一種情況陽是正常的陰偏少,顯得陽過亢,這樣就顯示為虛火。
上火還有什麼含義?
上火中的「上」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表現的部位,再就是表示的一個動詞也就是產生火了。一般人認為上火的具體表現一般在頭面部居多,實際上中醫認為人體是聯系的,身體各個部位都應該有不同程度的表現。
那麼人體的邪火到底是從哪裡來的?是自身引發的還是外界因素導致的?
中醫認為邪火大部分還是由內而生的,外界原因可以是一種誘因。總的說來還是身體的陰陽失調引起的。
外感火熱最典型的表現是什麼?
最常見的就是中暑,通常都是在溫度過高、缺水、悶熱的環境下呆的時間過長,然後體溫也會升高。這就是一種典型的外感火熱症。一般來說內生的火熱情況比外感火熱多。比如現在人壓力變大、經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內生火的因素比以前要大得多。
很多人認為上火是小毛病,吃點葯或者自我調節一下就可以了。實際上上火有的情況下比較輕,是可以自己調節的。但是對於一些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或者有基礎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的人來說還是應該引起注意的。
解決上火的方法
常用滋陰中葯
天冬、麥冬、玄參等
常用的清熱瀉火葯
大黃、黃連、黃柏等
常用的解毒消腫葯
連翹、金銀花、大青葉等
另外中醫針灸、拔罐、推拿、按摩等對於治療上火也有很好的輔助作用。生活中要注意勞逸結合,飲食上要注意多吃含維生素的蔬菜水果,多喝水少喝酸甜飲料,少吃辛辣煎炸食品,少抽煙喝酒。上火和心理狀態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其實是人們最好的滅火劑。
這些用於降火的葯物所有人都能吃嗎?
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火分為虛火和實火,還要看病人是肝火旺還是肺火旺或者別的類型,所以葯物不要隨便吃,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吃水果也要引起注意,有的水果屬於熱性水果,比如荔枝、橘子、菠蘿、桂圓、石榴等。食品中的蔥、姜、蒜、辣椒、酒、辣椒、胡椒、花椒、熏蒸食品,四川的麻辣燙等都是容易上火的。
夏天喝牛奶容易上火,是這樣嗎?
中醫認為牛奶是牛血所化的,因此是有營養的,但是牛奶喝多了確實也是會上火的,尤其是夏天。牛奶的營養成分很高,含有很多蛋白質、礦物質.
什麼辦法可以使胃火過盛的症狀有所緩解?
患者一般除了嘴裡有味以外還有大便乾燥、口苦、打嗝等問題。現在西醫研究認為這種病人很多都是屬於幽門螺桿菌感染,中醫認為一般都是胃火過盛,但是有時候也表現為肝火過盛。調理主要還是飲食調理,要多飲水,改變不好的生活習慣。如果是胃火可以吃一些三黃片等葯,如果出現肝火可以用丹參逍遙等。
上火了喝涼茶是否有用?
茶一般都是喝綠茶和紅茶。綠茶是涼的,有清火的作用。紅茶是溫的,不主張有上火體質的人飲用。另外除了茶以外還有很多簡便易行的祛火方法比如喝綠豆湯就很好。具體喝哪一種茶要根據自身的體質來決定,如果是虛寒體質的人一般不容易上火,喝紅茶就會起到保健作用。如果特別容易上火的人可以喝一些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