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急性蕁麻疹是全身的嗎
擴展閱讀
水痘能山葯 2025-02-25 16:49:12
生殖器皰疹窗口期 2025-02-25 16:48:16
兩歲寶寶濕疹不能吃什麼 2025-02-25 16:47:31

急性蕁麻疹是全身的嗎

發布時間: 2025-02-25 14:21:05

蕁麻疹會伴發哪些全身症狀

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 蕁麻疹就是一種皮膚病,一般不會伴有全身症狀。但是事實並非如此,當蕁麻疹發得急、發得重時,也會伴有一系列的全身症狀。 蕁麻疹的前驅症狀 食慾不振、疲乏無力、頭痛腦熱,這些都屬於蕁麻疹患者在發疹前可能會出現的前驅症狀。由於急性蕁麻疹中最常累及呼吸道和腸胃道,而食物過敏導致的蕁麻疹,胃腸道症狀更為。如發疹後舌、咽喉處會因水腫而導致聲音嘶啞,呼吸及吞咽困難,導致患者恐懼焦虛。好在這些部位的水腫不會危及生命。 不過,蕁麻疹也會導致一些嚴重的後果,例如,蕁麻疹會使哮喘患者原有的病情加重,還會引起胃黏膜水腫,導致腹痛腹瀉,也可能造成胃潰瘍和胃出血。 蕁麻疹伴發的全身症狀 雖然發生的幾率不高,但蕁麻疹還是會引起一些全身症狀。例如蕁麻疹累及大腦時,會因大腦水腫而出現頭痛、偏癱發作等中樞神經症狀;累及心臟時,會造成暫時性胸痛,但數天後又恢復正常。此外,關節痛、胰腺炎、肝臟損害也都是蕁麻疹可能伴發的症狀。最嚴重的是草麻疹可伴有休克,嚴重的會致命,這種情況雖極為罕見,但有可能存在。

② 急性蕁麻疹的鑒別診斷

如果身體出現除了局部搔癢的皮膚症狀外,還伴有腹痛、下痢、嘔吐,甚至呼吸困難時,這就是全身性急性蕁麻疹,得了急性蕁麻疹怎麼治療呢患者可應用抗組胺葯物如氯苯那敏、去氯羥嗪等口服,或應用新一代抗組胺葯物如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治療;2~3歲以內的小兒多採用0.2%苯拉海明糖漿。如患者皮疹廣泛且癢甚者,可給予氯苯那敏或苯拉海明肌內注射,或10%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或50%葡萄糖液加入維生素C靜脈注射,治療時應注意查找感染病灶,給予相應的治療葯物並警惕敗血症及其他相關並發症的出現,下面來看看急性蕁麻疹的鑒別診斷
1、疑為風濕病引起蕁麻疹者可檢查血沉,抗核抗體等,血清補體測定,皮膚活檢對有補體活化參與所致蕁麻疹的診斷有幫助。
2、對寒冷性蕁麻疹應檢查梅毒血清試驗,測定冷球蛋白,冷纖維蛋白原,冷溶血素和冰塊試驗,抗核抗體等檢查。
3、日光性蕁麻疹應檢查糞,尿卟啉等,應注意與SLE相區別。
4、疑與感染有關,或體檢時肝大或病史存在肝炎史,可行血常規,乙肝抗原,抗體檢查,大便蟲卵,真菌,病灶部位X線等檢查。
5、如懷疑有甲狀腺疾病應作抗微粒體甲狀腺抗體相關檢查。
6、如懷疑吸入或食入過敏者,應行變應原檢查,如為陽性可作脫敏治療。
7、血清病性蕁麻疹患者有發熱和關節痛,應檢查血沉,如血沉正常有重要診斷價值。
8、蕁麻疹性血管炎發作時除有明顯的低補體血症,血清Cl的亞單位Cla明顯降低,C4,C2和Cg中度至重度降低,血清中出現循環免疫復合物和低分子量Clq沉澱素,直接免疫熒光檢查可見皮膚血管壁有免疫球蛋白和補體沉積。
9、自身免疫性慢性蕁麻疹可檢測自身抗體,採用自身血清皮膚試驗:常規抽血放入無菌試管凝結30min,離心,取血清100μl給患者行皮內試驗,以生理鹽水為對照,如1h後局部出現風團直徑大於9mm即為陽性,其他如組胺釋放試驗,免疫印跡法及酶聯免疫吸附試驗等均可選用。
血管性水腫尤其是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應作血清補體檢查,應首先作補體第4成分測定(C4),如C4低下則可能有補體第一成分酯酶抑制物(ClINH)缺乏可能,在發作期C4明顯低於正常,在緩解期也低於正常,即使無家族史也可確診本病,反之,C4正常即可否認本病。
通過小編的介紹,急性蕁麻疹的鑒別診斷方法大家都知道了吧,由於蕁麻疹的種類比較多,出現症狀也不要私自用葯,到醫院檢查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之後再用葯,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關於麻疹的知識,那就繼續關注本網傳染病安全知識庫的內容。

③ 急性蕁麻疹與慢性蕁麻疹有什麼區別呀

蕁麻疹俗稱風團、風疹團、風疙瘩、風疹塊(與風疹名稱相近,但非同一疾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根據發病時間和症狀不同,可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
急性蕁麻疹的症狀特點:發病迅速,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表現為紅斑水腫基礎上的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出、結痂等,損害境界不清,嚴重時可泛發全身,瘙癢劇烈。病程小於6周。
慢性蕁麻疹的症狀特點:由急性蕁麻疹、亞急性蕁麻疹反復發作轉變而來。表現為皮膚粗糙、抓痕、結痂、浸泡肥厚,部分苔蘚樣變、色素沉著,外周可散在有丘皰疹。病程大於等於6周
當出現蕁麻疹,要及時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如海鮮和辛辣食品}。慢性感染灶常是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但有些蕁麻疹病人的病因很難確定或不能發現病因。
日常生活中,許多因素都可以誘發蕁麻疹,如某些食物、葯物、吸入物、物理和化學刺激等,因此要降低蕁麻疹的發作幾率,就必須找出發病原因,盡量避免與其接觸。如禁食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或腥發食物;遠離易引發蕁麻疹的吸入物,如花粉、動物皮屑、煙霧、真菌孢子等;不濫用葯物,如疫苗、異種血清、青黴素、痢特靈、阿斯匹林等,都可引發蕁麻疹;避免暴曬、寒冷、潮濕等物理刺激,外出時如遇到此類天氣狀況,可以使用護膚水、營養霜或防曬霜,做好皮膚的保護工作

④ 急性蕁麻疹症狀

急性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以急性發作為特徵。病發時患兒全身瘙癢並起風團。具體症狀表現如下:

1、患兒皮膚出現紅斑、水腫,並在此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後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自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病。

2、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可反復發作。風團可相互融合成大片皮損,或成地圖樣損害。

3、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4、急性病人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有的急性皮損上可有水皰、大皰,稱大皰性蕁麻疹。有的中央可有紫斑發生,稱紫斑性蕁麻疹。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腫脹,或咽峽部腫脹而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皮損往往在數小時內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斷發生新的損害,嚴重的大片出血性皮損也可在數天內消退。

5、全身可有發熱,一般在39℃以內,如在39℃以上,就應注意病人有無急性化膿性感染,或敗血症。呼吸症狀可有哮喘與呼吸困難。腸道可有腹痛或胃脘脹痛。有的還可有腹瀉。嚴重全身性風團病人還可有血壓下降、頭暈、胸悶等症狀,極少數還可發生休克反應。應及時給予治療。大多數病人僅有風團瘙癢症狀,而無其他症狀。

急性蕁麻疹一般在1-2周內可以自然痊癒。家長需要及時發現症狀,並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