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帶狀皰疹中醫療法艾灸治療帶狀皰疹
艾灸療法,中醫治療的一種,通過在穴位上燒灼、溫熨艾絨或其他葯物,藉助熱力與葯物作用,經絡傳導,達到溫通氣血、扶正祛邪,防治疾病。帶狀皰疹,中醫認為是體內濕毒排出的體現,通過艾灸治療,能將病毒排出體外。
常用穴位是患處的阿是穴。
操作方法有兩種:一是艾炷直接灸,對皮疹兩端及分叉處施行,灸量以患者有灼熱感、能耐受為度,適用於成年人及艾炷可放置的部位。二是艾條熨熱灸,根據皮疹大小,用2-3支清艾條點燃後,在局部進行迴旋灸,至皮損部充血發紅,疼痛瘙癢消失為度,時長約為20-30分鍾。適用於兒童或艾炷不宜放置的部位。每天施灸1次,神經痛及皮疹局部辣痛嚴重的患者,每天進行2次,部分患者可進行3次,共10次為一個療程,連續施灸1個半療程。
原理上,帶狀皰疹由火熱毒邪郁於皮膚,經絡阻滯,氣血壅遏引起。通過艾灸阿是穴治療,可疏通局部血絡,以熱引熱,引邪發散,拔引郁毒。此外,艾條的溫熱刺激具有活血消炎效果。
2. 帶狀皰疹可以用艾灸治療嗎~效果怎樣
在帶狀皰抄疹初起時就要著手治療,越早越好,先用三棱針在帶狀皰疹向前發展的頭部進行點刺,以刺破表層皮膚為度,這時有血水滲出,然後用艾條對准針刺部位進行溫灸,以皮膚感覺到溫熱為度,開始艾灸時間要長一些,至少要1小時以上,每天1次,後面可以艾灸半小時算一次。第一次艾灸後,就會感覺到發病部位有清涼感覺,疼痛減輕,而帶狀皰疹頭部不再向前發展了,治療三天左右,水皰會縮小甚至乾枯,有結痂的趨勢,這時基本上活動時不再感覺到痛苦了,堅持一周基本痊癒。
由於艾灸對帶狀皰疹的治療療效神奇,我也嘗試分析其中的原理,大概是這種疾病是由於體內火毒外串至皮膚引起的,如果不將火毒引出,則它會不停的沿皮膚發作,而針刺的作用就是在火毒前行處打開個突破口,再使用艾灸的通經活絡作用將火毒引發出來,所以很快能使身體恢復健康。
3. 老年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艾灸什麼部位
艾炙痛處或許能解決問題。帶狀皰疹 俗稱「纏腰龍」,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沿神經分布,以紅斑、水皰為主要皮膚表現,多伴明顯的疼痛。 約1/3人群一生中發生,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合並症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50歲以上達68% ,兒童和青壯年症狀輕微,老年和免疫低下者發病死亡率高。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人群後,轉變為隱性感染,病毒潛伏在脊神經或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在免疫力降低時或發熱、疲勞時發病。皮損表現為紅斑、簇集性丘皰疹或水皰。大多沿神經單側分布。少數出現多神經或雙側神經分布。部分可出現水皰播散性分布。疼痛程度不等,可劇烈疼痛或無明顯疼痛。大部分患者先發生疼痛 後出現皮疹。病程為自限性,多在2周左右。基本不復發。部分患者可遺留後遺神經痛。肋間神經及三叉神經第一支受累最常見 其次為頸、腰骶神經。接觸和空氣傳播,傳染性低於水痘,傳染性隨皮疹癒合而降低。侵犯神經系統:急性或慢性腦炎、脊髓炎、無菌性腦膜炎、多神經根炎、運動神經病、輕度偏癱、顱外周神經麻痹、視網膜炎等。內臟受累引起內臟播散導致肝、肺受累,死亡率達5%-15%。 治療以抗病毒治療為主,輔助以營養神經的葯物。
4. 蛇盤蒼帶狀皰疹的中醫治療
蛇盤蒼帶狀皰疹的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蛇盤蒼帶狀皰疹有多種手法,包括體針、穴位激光照射、耳針、穴注射、皮膚針、艾灸、火針、拔罐和刺血等。以下是各治療方法的詳細描述:
體針
主要選取阿是穴、夾脊穴、支溝、陽陵泉等,根據不同部位可加配曲池、合谷、外關或三陰交、太沖、血海等。針刺技術要求精確,阿是穴斜刺,夾脊穴深刺,余穴則採用瀉法。
穴位激光照射
採用氦-氖激光針灸儀治療,根據皮損狀況選擇不同的主穴和配穴。激光照射密度和時間需個體化調整。
耳針
以肺、敏感點為主穴,皮質下、內分泌、交感、腎上腺等為配穴,刺激強度適中,留針時間長。
穴注射
使用維生素B12注射液,雙側曲池穴深刺注入,針對皮損滲出可外敷葯膏。
皮膚針
分兩組施治,整體和局部相結合,叩刺有特定的技巧和頻率,以達到消炎和促進癒合。
艾灸
採用艾炷灸或艾卷灸,根據皰疹位置和面積選擇不同的方法,一般1次或多次治療。
火針
刺入肺俞、膽俞等穴位,皰疹周圍採用圍刺法,治療周期一般1-3次。
拔罐
在阿是穴進行閃火法拔罐,根據皰疹密集程度決定罐數和留罐時間,每日一次直至痊癒。
刺血
在阿是穴周圍劃圈出血,再塗雄黃酒,老年患者可配合服用中葯,治療後全部獲愈。
以上各種療法的臨床評價顯示,總體有效率在90%以上,治癒率高,治療周期短,且多無後遺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