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蕁麻疹引起的咳嗽怎麼辦
1、什麼是過敏性咳嗽? 過敏性咳嗽屬於兒童慢性、反復性咳嗽范疇,廣義的過敏性咳嗽也可包括咳嗽變異性哮喘,是兒童咳嗽的最常見原因。過敏性咳嗽不是疾病診斷名,從醫學診斷術語出發,可能被診斷為:上氣道咳嗽綜合症、呼吸道感染(包括氣管炎、支氣管等)、支氣管周圍炎。另外,過敏性咳嗽可能伴有其他相關疾病或症狀,如過敏性鼻炎、鼻竇炎、腺樣體肥大、鼻後滴漏綜合征、胃食道反流等。 2、過敏性咳嗽是怎麼發生的? 過敏性咳嗽看似呼吸專業的症狀,其發生的原因恰與全身的身心因素相關,主要包括各種感染(尤其是呼吸道高反應性)、空氣或飲食中過敏原和本身過敏體質。持久頑固的咳嗽還常與患兒生活環境和心理因素互成因果聯系。 3、過敏性咳嗽能否治癒?能否「去根」? 大多數在門診被診斷為過敏性咳嗽的幼兒是可以完全治癒的。但是,有遺傳傾向或明顯過敏體質的幼兒也可能發展為哮喘或咳嗽變異性哮喘。即使是兒童哮喘,經驗顯示約2/3以上的患兒也是可以治癒的。但是,治癒不等於「去根」或以後就不再發生咳嗽,這和感冒治癒後照樣還會再次感冒是一樣的。因為日常生活中有多種因素、誘因都可以引起咳嗽。 4、過敏性咳嗽有哪些症狀和特點?就診時如何向醫生敘述病情? 不同的幼兒過敏性咳嗽的表現和症狀的輕重可能有很大差異,但常是」說咳就咳,說停就停」;以晨咳、睡前咳、活動後咳多見,或伴有流涕、打噴嚏、不發熱和抗生素治療無效等特點。 父母帶幼兒就診時要主動提供患兒咳嗽的性質、時間、季節、環境情況。如入幼兒園以來咳嗽頻發;應用抗生素的種類和天數及對各種治療方法的療效;家庭內環境(包括各種室內電器、寵物、花鳥等),以及幼兒的情緒、飲食、生活習慣等。同時要提供近期病情的變化和本次就診可能誘因。 5、當前在治療咳嗽時存在哪些誤區? 只憑化驗檢查。如白細胞高低、過敏原是否陽性、X線肺紋理粗少許片影就給抗生素,片面要求徹底消炎。不能系統地堅持治療(過敏性咳嗽一般需要1個月~3個月的系統治療)。以為只要不咳嗽,即停止治療,父母們怕長期服葯產生副作用的認識是另一傾向的誤區。 父母對幼兒的咳嗽表現出過度焦慮的心態,過度擔心「發展為哮喘,終生不愈」反而給孩子的心理造成過度壓力。大多數過敏性咳嗽的孩子,只要父母有正確的觀念,避免進入咳嗽治療的誤區,細心觀察幫助孩子找到引起咳嗽的原因,才可以治癒。千萬不要去尋找什麼特效葯,而是應思考如何少用葯、避免過度就診、過度用葯。 兒童由於自身免疫系統發育尚未成熟,母傳抗體在出生後逐漸消失,在出生後的最初六年內都處於易感期,極容易造成寶寶對塵蟎、花粉、牛奶等高蛋白質過敏,這段時間很多寶寶都會出現胃腸功能、免疫功能不完善,機體抵抗力較弱,消化功能紊亂,腸吸收不良容易出現皮膚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哮喘以及反復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支氣管炎肺炎)等,這些小狀態不但阻礙了寶寶體格的生長和發育,對寶寶智力認知的發育、情感社交能力的發育都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對於治療性的化學葯物,媽媽們勢必會擔心對寶寶帶來的傷害,給寶寶補充一到三個月的抗過敏益生菌康敏元(加強型),糾正因過敏原刺激導致的免疫失衡,恢復正確的免疫應答。採用這種以菌制菌的獨特天然生態療法,通過維持腸道菌群平衡,保持益生菌優勢地位,改善寶寶免疫功能、促進腸胃消化吸收,可有效預防各種兒童過敏性疾病的發生,守護著每個寶寶的健康均衡成長。
❷ 一歲寶寶出麻疹怎麼辦
寶寶發生蕁麻疹,首先要找到過敏原,要觀察孩子身上是否有昆蟲咬傷或者刺傷的痕跡。
接下來要觀察孩子最近所吃的食物,從食物中獲取信息,奶製品、雞蛋和花生是比較常見的過敏原。
出現了蕁麻疹主要是通過葯物進行治療,葯物主要有口服抗過敏葯物、注射鈣劑以及滴注激素,同時不要給寶寶吃上火的食物比如餅干、薯片、薯條油炸的東西。
❸ 寶寶蕁麻疹該怎麼辦
2-7歲的小兒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樹叢及傍晚的路燈下,往往易被蟲咬,或與花粉、粉塵、蟎及寵物如貓和狗的皮毛等接觸,它們均易成為過敏的原因。兒童期及幼兒期的小兒抵抗力偏低,容易患各種感染,因此化膿性扁桃腺炎、咽炎、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成為蕁麻疹的誘發因素。
一、寶寶蕁麻疹怎麼辦?
1、不能讓寶寶用手抓,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2、不要熱敷,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例如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油煎、油炸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並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魚、蝦等水產品。
4、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
5、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綠豆、意仁等。
6、多休息,勿疲累,床單被褥要清潔,室內保持安靜。
7、注意尋找敏原,結合以前病史,如發現對某種食物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並服緩瀉葯促進腸道內致敏物質的排泄。
8、鼓勵寶寶多飲水,保持大便通暢。
9、不要吃雞蛋,如果乳糖過敏,那就不要吃含乳糖的奶粉了。
10、抗組胺葯是治療蕁麻疹最主要的葯物,它分為兩代:一代以苯海拉明、撲爾敏為代表,這些葯起效快,止癢作用強,但是葯效比較短,所以每天得吃2~3次才能有作用。一般來說,孩子在吃了一代抗組胺葯後容易嗜睡,所以不適合在上學的孩子。二代抗組胺葯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為代表,葯物維持時間相對要長一些,每天服用1~2次就可以了,並且二代葯物服用之後沒有睏倦感,療效也很穩固,適用於1歲以上的嬰幼兒。如果寶寶的症狀比較嚴重,可以把兩代抗組胺葯結合起來一起治療。
11、家長可以選用維生素C和鈣劑來作為輔助葯物,這兩種葯可以穩定血管,減少滲出。
12、因為蕁麻疹有明顯的瘙癢,可以外用一些止癢葯水,比如爐甘石洗劑等。
13、如果寶寶在蕁麻疹發病期間還伴有發熱、咽痛、咳嗽或者腹瀉等症狀,可以服用一些抗感染的葯物。
14、如果寶寶水腫嚴重,感覺到肚子疼、關節疼,可以酌情服用一些糖皮質激素。
15、當寶寶出現窒息時,需要緊急搶救,這個時候就需要用上腎上腺素了。
16、寶寶在患病期間應該盡量減少戶外活動,因為風吹、遇冷、出汗或者摩擦,都有可能加重蕁麻疹的.症狀。
二、春季如何預防蕁麻疹?
1、以往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比較好不要養貓、狗之類的寵物。
2、外出可戴薄口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
3、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因此要避免。
4、橡皮手套、染發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
5、春季大家盡量少去易引發過敏的地方活動,特別是沙塵天氣和有花粉的地方,如果對沙塵和花粉過敏的人,出門時可以帶上口罩,能夠避免吸入過敏源,來降低過敏的發現。
6、多吃一些水果和蔬菜,這些食物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粗纖維,能夠增強皮膚抵抗力,降低過敏性蕁麻疹的發病。
7、注意飲食禁忌,不要吃油炸食品,不要吃不衛生的食物,不要吃生冷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造成過敏的發生。
❹ 15個月寶寶急性蕁麻疹痊癒後咳嗽加重
結合患者的月齡和描述的問題考慮應該是過敏性體質的情況下接觸過敏原引起的上述症狀的發生的。同時感染病菌誘發的咳嗽症狀建議患者家長注意患者的保暖,適當多飲水,保持屋內空氣清新,減少刺激性物質的接觸。目前的情況下以及時治療感冒咳嗽症狀為佳。如患有過敏性哮喘的情況下可以聯合抗過敏葯物治療。否則以單一抗感染治...療為佳
❺ 小兒蕁麻疹有什麼症狀表現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那麼, 小兒蕁麻疹有什麼症狀表現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兒蕁麻疹有什麼症狀表現
大概有15%-20%的寶寶都出現過蕁麻疹,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症狀。患兒皮膚表面水腫、出現紅斑,寶寶會感到瘙癢,不斷用小手去抓。一般疹子持續幾分鍾到幾小時後消失,但也有時會持續幾天。
小兒蕁麻疹症狀不超過6周為急性,超過6周為慢性。慢性蕁麻疹是對特定抗原發生過敏反應。蕁麻疹以在身體的各部位循環出現為特徵。有時白天好好的,一到晚上就會變得嚴重。吃了特定的食物、被螞蟻等昆蟲叮咬後,或者因為心理上興奮後皮膚的一部分發紅、發脹、瘙癢,就有可能是蕁麻疹。
有過敏反應的寶寶還會腹瀉或嘔吐,而且打噴嚏、流鼻涕。有的寶寶還會感到頭暈或者呼吸困難。
小兒蕁麻疹怎麼護理
1、孩子得了麻疹如無並發症應在家中隔離。
隔離時間為5天,有並發症者需延長至10天。由於麻疹病毒一旦離開人體很快就會喪失致病力,因此,只要居室經常開窗通風換氣,就可以達到空氣消毒的目的。家長接觸病兒後,只需在戶外逗留20分鍾,即可不傳染他人。病兒的衣服。被褥、玩具等在室外曬1~2小時就可達到消毒目的。
2、卧床休息至疹子消退、症狀消失。
為了使病兒休息好,應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休養環境。居室要安靜、空氣要新鮮濕潤,經常要開窗通風,但要避免穿堂風,不要讓冷風直接吹到病兒身上,要避免強烈光線刺激病兒的眼睛,窗戶拉上窗簾,燈泡用燈罩罩住。給病兒穿衣蓋被要適當,穿蓋過多,捂得全身是汗,見風反而容易感冒著涼,而引起肺炎。
3、食物給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多喝水或熱湯,這樣不但有利於將身體內的毒素排出,利於退熱,還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使皮疹容易發透。疹子消退,進入恢復期,及時添加營養豐富的食物。除生冷油膩的食物外,不需“忌口”。
4、注意病兒的皮膚、眼睛、口腔、鼻腔的清潔。
麻疹病毒侵入人體後,不但使皮膚出疹子,同時還使眼結膜、口腔、鼻腔粘膜產生分泌物,這些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如不及時清洗,分泌物長時間地刺激皮膚粘膜,使這些部位的抵抗力下降,給病毒繼續入侵和其他致病菌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條件。因此,做好病兒皮膚粘膜的清潔衛生是十分重要的。
5、高熱的護理。
麻疹病兒如果沒有並發症,發熱不超過39℃,不必採用退熱措施,發熱在39℃以上的,需採取一些退熱措施,如按醫生的指導吃少量阿斯匹林,忌冷敷及酒精浴。
6、注意觀察病情,及早發現並發症。
麻疹的並發症多而且比較嚴重。常見的並發症有肺炎、喉炎、心肌炎及腦炎等。肺炎表現為咳嗽加重、氣喘、呼吸困難、面色發紺。喉炎表現聲音嘶啞、吸氣性呼吸困難,甚至出現像狗叫聲的哮吼性咳嗽。心肌炎表現為面色蒼白、心慌氣短。乏力多汗。腦炎表現為嗜睡或煩躁、頭痛、劇烈嘔吐甚至驚厥昏迷,如果發現上述表現,應立即請醫生診治,防止發生嚴重後果。
精彩推薦:
鵝口瘡最佳治療方法
寶寶長痱子怎麼辦
幼兒急疹症狀
小兒支氣管炎的治療
什麼是百日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