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腸胃濕熱蕁麻疹
擴展閱讀
中醫對雀斑 2025-02-24 15:31:31
水痘怎麼物理降溫 2025-02-24 15:30:47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腫瘤 2025-02-24 15:28:16

腸胃濕熱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5-02-24 11:47:47

❶ 慢性腸胃炎(腸胃濕熱),經常上火,兼有慢性蕁麻疹怎麼治療吃很多中葯未好。

如果是小孩;建議去大醫院懷疑是<口手足病>少食冰凍生冷的食品和忌食魚精雞蛋;兩粒地塞米叢半粒黃安米;早晚各一次三日見效;大人分量

❷ 常見皮膚病的中醫防治之——3蕁麻疹

蕁麻疹的中醫病名有很多,主要根據其病因和症狀而定,有的稱之為「癮疹」,有的稱之為「赤白游風」,還有「赤疹」、「白疹」、「風疹」等名稱。



中醫認為癮疹的發生總由 稟賦不耐、風邪侵襲、營衛失和所致 。衛外不固,風寒風熱之邪侵襲,外邪與氣血相搏於肌膚之間,營衛失和而發病。


飲食不節,過食辛辣腥膻發物,或腸道寄生蟲,使腸胃積熱動風,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毛腠理之間而發病。氣血虧虛,氣虛則衛外不固,易感受風邪侵襲;血虛則肌膚失養,化燥生風,風邪阻滯肌腠而發生本病。


中醫將本病在臨床表現上大致分為 風寒、風熱、胃腸濕熱、氣血兩虛


風寒型 患者風團多為白色,遇冷或風吹則加重,得暖則減,常伴怕冷,冬季多發,口不渴,舌淡紅苔薄白。治療以疏風散寒調和營衛為法。


風熱型 患者多表現為紅色風團,灼熱瘙癢劇烈,遇熱加重,得冷則減,可伴有低熱、咽痛。舌紅苔薄黃,治療以疏風清熱止癢為主。

胃腸濕熱型 患者常表現為大片的風團,色紅,瘙癢劇烈,發疹同時可伴腹脘疼痛,惡心嘔吐,神疲納呆,大便秘結或泄瀉,而需要注意的是此型患者常由於飲食不節而發病,此時治療多以通腑泄熱,調和脾胃為法。


氣血兩虛型 患者常表現為遷延不愈的慢性蕁麻疹,風團色淡紅或呈皮膚色,瘙癢,常因勞累而發或勞累後加重,多伴頭暈乏力,失眠多夢,心悸氣短,面色不佳,治療以益氣養血祛風為法。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熬夜、精神過度緊張、壓力過大,這些都會誘發人體免疫系統紊亂。

保持心情愉快,情緒往往是一些病人的發病原因。飲食以清淡為主,少吃異體蛋白,多吃五穀雜糧。

要勤修剪指甲,如瘙癢較重時不可過度搔抓,盡可能外塗止癢劑如爐甘石洗劑等控制瘙癢,瘙癢較重時,也可口服抗組胺葯如開瑞坦、西替利嗪、西咪替丁等西葯控制瘙癢。


1. 注重鍛煉身體,增強體質。

2. 積極尋找和去除誘因最為關鍵,尤其應注意日常起居中能使自己敏感的各種物質,常見的多為食物或葯物吸入物等,或排查過敏源。應調整胃腸功能,治療各種慢性病灶,避免吸入或食用已發現的過敏物。慎起居,避風,不宜熬夜或勞累。

3. 魚蝦海鮮和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

4. 過於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