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汗皰疹食指
擴展閱讀
濕疹治療擦什麼葯比較好 2025-02-23 02:51:07
臉上長了黃褐斑能去掉嗎 2025-02-23 02:48:52
雀斑用什麼護膚品 2025-02-23 02:38:31

汗皰疹食指

發布時間: 2025-02-22 18:58:47

㈠ 【科普】水皰型手癬和汗皰疹

老粉都知道,這段時間比較忙碌,已經很久沒有更新過文章了。

隨著最近天氣越發炎熱,來咨詢辨別手部皰疹樣感染的朋友越來越多,這兩者也確實難以分辨,索性也就總結一期,專門用以區分水皰型手癬和汗皰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汗皰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濕疹樣反應,呈季節性發作,好發於春末夏初,症狀往往會隨氣溫升高而加重。

發作時手掌、指端、指側常對稱出現米粒或針尖大小的丘狀皰疹,無傳染性,略突出皮膚表面,皰液透明、清亮,皮損較深,周圍皮膚基本不會出現紅色暈染等明顯炎症反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或灼痛。

水皰型手癬由皮膚癬菌引起,屬於手足癬病其中的一種感染類型。

喜濕熱環境,多為單側感染起病,起病時掌心、食指或拇指的曲面和側緣出現針頭大小的水皰,呈分散或積聚分布,癢覺明顯。

水皰潰破後乾涸脫屑,皮損部位炎症反應明顯並向四周蔓延,可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感染其他部位健康皮膚。

二者常因表麵皮損症狀相似、好發季節雷同而使人混淆不清,但其實二者之間有較大區別,應對方式也多有不同。

為了避免判斷失誤導致的處理方向偏差,以下就從幾個方面介紹一下汗皰疹和水皰型手癬二者之間的顯著差別:

【病理性質】

水皰型手癬-- 皮膚淺部真菌感染 真菌鏡檢:陽性

汗皰-- 特應性皮膚炎症與過敏反應(濕疹) 真菌鏡檢:陰性

【自愈性】

水皰型手癬-- 感染後不可自愈

汗皰-- 發作性疾病,可自愈

【好發部位】

水皰型手癬-- 起病時掌心、食指或拇指的曲面和側緣,也可蔓延至手背及手臂,因其具有傳染性,亦可根據感染部位隨機生長,生長位置具有一定偶然性。

汗皰-- 好發在手指、指間,常常對稱分布。

【致病因素】

水皰型手癬:西醫研究認為,水皰型首選多為皮膚癬菌(主要為紅色毛癬菌)感染所致;中醫認為,手足癬主要由「外感濕熱之毒,蘊積皮膚,毒邪相染成病或病久濕熱化燥傷血,皮膚失於榮養而發病。」

汗皰:其致病因素尚不明確,目前研究認為汗皰的發病與遺傳因素、接觸性刺激(鎳合金及部分香料)、真菌感染、過敏體質、日照、多汗和心理因素密切相關,真菌感染只是包含在其中的一項誘發因素。

【治療方式】

水皰型手癬:西醫治療:外用類(克霉唑、咪康唑、聯苯苄唑等);口服葯類(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角質剝脫(水楊酸、冰醋酸等)。

中葯治療:多以清熱燥濕,祛風止癢為治則,多選用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抗菌消炎效用的中葯類型,如:百部、蛇床子、土茯苓、地榆等。

汗皰:西醫治療:糖皮質激素類(米松類、可松類);口服類(免疫抑制劑、抗組胺劑);光療類(氦氖激光照射、UVA照射、窄譜紫光照射等);皮內注射(注射A型肉毒素)。

中葯治療:多以消除濕邪阻滯、血虛風燥為治則,多選用具有健脾、除濕、養血、潤燥、殺蟲止癢效用的中葯類型,如:白術、烏蛇、蟬衣、參苓、土茯苓、側柏葉、蛇床子、三仁湯、硫礬散等。

【注意要點】

水皰型手癬:1.清除致病真菌、2.避免自體感染擴散和交叉感染、3.提高個人免疫力、4.保持皮膚乾燥清潔。

汗皰:1.避免接觸致敏物、2.緩解緊張及焦慮情緒、3.保持局部衛生乾燥、4.季節交替時少碰水和清潔劑。

大家還需要特別注意的是,汗皰不具有傳染性,但皰疹性手癬屬於真菌感染,是極具傳染性的,癬類皮膚問題處理起來比較棘手,所以越早發現、越早干預、清菌效果越好,越能夠徹底根除!

對於癬類的傳染性皮損,應當選擇效用溫和、有效的方法進行清菌處理,盡量避免對感染部位的皮損造成進一步的刺激和傷害,從而加大感染面積、加重感染程度。

在清菌介質的選擇上,也最好使用高滲透性、高覆蓋型和能夠保證持續作用的清菌類型,如此才能保障清菌的徹底性,有效避免遺漏導致的復發問題!

㈡ 左手食指或手掌有些在肉里長的小水泡。

問題分析:
你好,你這種情況考慮是汗皰疹。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只有少數人可能與精神緊張、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

意見建議:
建議去皮膚科明確診斷,可用3%明礬溶液浸泡,再塗氧化鋅軟膏,或塗5%硼酸軟膏,3%水楊酸軟膏、魚肝油軟膏、或皮炎平等等,再就是配合中葯調理。

㈢ 【科普】水皰型手癬和汗皰疹


久違的粉絲們,感謝你們的耐心等待!隨著炎炎夏日的到來,關於手部皰疹的咨詢日益增多,今天就為大家揭秘一個常見的皮膚困擾——如何區分水皰型手癬和汗皰疹,讓這些困擾迎刃而解!


水皰之謎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汗皰疹,它是一種季節性皮膚病,春末夏初尤為常見。手掌和指端會出現米粒或針尖大小的丘狀皰疹,無傳染性,皰液清澈,皰疹略高出皮膚表面,周圍皮膚僅有輕微的瘙癢或灼痛感,炎症反應不明顯。而水皰型手癬,是由皮膚癬菌引發的,通常單側起病,皰疹主要在掌心、食指或拇指的曲面和側緣,瘙癢感強烈,皰液乾涸後會脫屑並引發炎症擴散。


病理差異


關鍵的區別在於病理性質:水皰型手癬是淺部真菌感染,通過真菌鏡檢可確認;而汗皰疹則屬於特應性皮膚炎症,非真菌性,鏡檢結果為陰性。在自愈性上,水皰型手癬不可自愈,而汗皰疹則會隨季節變化而自行緩解。


生長地帶


水皰型手癬可能在手背、手臂蔓延,位置不定,有傳染性;而汗皰疹主要集中在手指和指間,呈對稱分布,無傳染性。


致病因素


水皰型手癬多由皮膚癬菌引發,中醫認為與濕熱毒素和久病濕熱有關;而汗皰疹的致病因素復雜,包括遺傳、接觸性過敏、真菌感染等,真菌僅是誘發因素之一。


治療策略


水皰型手癬採用西醫治療,如外用抗真菌葯、口服抗真菌葯,中葯則以清熱燥濕為主;汗皰疹則傾向於使用糖皮質激素、光療和免疫調節葯物,中葯則以除濕養血為主。


護理要點


對於兩者,保持皮膚乾燥清潔是基本要求。水皰型手癬要防止感染擴散,而汗皰疹則需避免接觸過敏源,減輕情緒壓力。


最後提醒大家,盡管汗皰疹非傳染,但手癬具有高度傳染性,越早發現、越早治療,對於控制病情、防止擴散至關重要。選擇溫和、高效的清菌方法,確保感染部位得到全面清理,是避免復發的關鍵。


㈣ 手指頭上長了個像水泡一樣的東西

這小水泡其實是汗皰疹

這是一種手掌、足跖部的水皰性疾病

多出沒在手掌、手指側面和指端

會伴有瘙癢或燒灼感

一般夏季最嚴重,且汗皰疹在年輕人身上最為多見

汗皰疹一般不會自己破裂

經過 2-3 周後會乾涸脫皮

露出薄嫩的皮膚

這時可能會覺得疼痛,是濕疹的一種,不傳染人。沒有啥危害。

㈤ 汗皰疹和手癬的區分

汗皰疹和手癬最主要的區分就是手癬的真菌學檢查是陽性,從臨床皮膚的表現形態來看,汗皰疹主要是雙手發作,它的皮損形態是雙手指的側面以及指尖會出現密集的小水皰,同時伴有瘙癢或者是灼痛感。
手癬又稱鵝掌瘋,是手掌的皮膚癬菌感染,水皰型手癬它的起病多為單側手掌性發病,先從手掌的某一部位開始,特別是掌心食指或者是拇指的掌面和側面,以及戴戒指的無名指根部,開始為針頭大小的水皰,水皰壁比較厚且發亮,內含清澈的液體,水皰成群聚集或者是疏散分布,一般會有瘙癢的感覺。水皰干後會有脫屑並逐漸四周蔓延的擴大,形成環形或多環形損害,邊緣比較清楚。從以上臨床表現以及真菌的改檢查,都可以明確是汗皰疹還是手癬。

㈥ 手腳狂冒小水泡夏日最常見汗皰疹怎處理醫師詳答

手或腳長出一顆顆小水泡,伴隨搔癢感,不停想抓,抓破皮不只疼痛、皮膚還可能變厚、粗糙,不但影響美觀也非常困擾,很可能是汗皰疹惹禍。

陳太太近來發現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側處,出現數顆小水泡,有搔癢感,幾天過去,連左手手掌也出現小水泡,而且越抓越癢,有些水泡幹掉之後,形成小圓圈狀的脫皮,去看皮膚科醫師,確認是汗皰疹作崇。

反復發作的濕疹性疾病

台北林口長庚醫院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表示,汗皰疹是發生在手部或足部的濕疹性變化,發作時病人的手掌、腳掌,手指或腳趾的側面,會出現細小的、散在性或如同西米露成串的小水泡,是一種會反復發作的濕疹性疾病。

汗皰疹在急性期常伴隨著癢感的小水泡,這些水泡經過治療後會緩解消除,但還是會再復發,有些水泡會自然吸收、乾涸、形成脫皮。但要當心的是,若受不了癢感而抓破水泡,很有可能會造成細菌感染,甚至演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當汗皰疹反復發作進入到慢性期的時候,病灶會出現紅色斑塊、變厚、表面粗糙的苔蘚化反應,甚至皮膚會出現疼痛龜裂。

新竹國泰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朱建和表示,汗皰疹是在季節交替、特別是春季轉夏季時好發的濕疹疾病。根據統計,有70%症狀出現在手,10%是出現在腳,20%是手腳同時出現,盛行率約為0.05~10%,由於台灣天氣濕熱,患者相當多。

汗皰疹的致病9原因

朱建和表示,汗皰疹的英文名稱是dyshidrotic eczema或pompholyx,由於汗皰疹病灶處,多半在小汗腺汗管處,起初醫學界認為是小汗腺異常或是失調導致,但進一步研究發現,汗皰疹跟小汗腺的異常無關,更合適的名稱應該是「急性反復水泡性手部濕疹」。汗皰疹的致病原因說法很多,大致相關因素如下:

1體質:先天體質因素。

2壓力:壓力大時特別好發。

3熬夜或作息不正常。

4氣候或季節變化:季節交替、氣溫或氣候變化大時好發,春、夏也是比較容易發作的季節。

5多汗症:有研究發現多汗症的患者,特別是手汗和腳汗多的人較常發生,約7.5~33.3% 汗皰疹病人,同時合並有多汗症的困擾。

6抽菸:抽菸是汗皰疹的惡化因子。

7黴菌感染:大約有10%的汗皰疹患者,可能有潛在的黴菌感染,例如香港腳,當汗皰疹病人反復性發作時,會建議檢查是否有香港腳,因為當免疫細胞攻擊香港腳黴菌時,可能誘發「自體敏感性濕疹反應」,會使得汗皰疹容易復發。

8異位性皮膚炎帶中體質:小時候曾發生異位性皮膚炎的人,長大後好發汗皰疹的比例較高。

9接觸性過敏:特別是接觸或吃進含有鎳、鈷、鉻等重金屬,這些重金屬普遍存在於土壤中,以及罐頭食物、可可、巧克力、堅果、燕麥、豆類......等食物中,還有項鏈、眼鏡、耳環等含有金屬的配件。另外,香精、防腐劑等物質,也可能誘發汗皰疹。

外用類固醇葯膏,不用擔心副作用

黃毓惠表示,汗皰疹的治療以塗抹類固醇葯膏為主,若是情況較嚴重,可以搭配使用止癢的口服抗組織胺葯物,或是給予短暫的口服類固醇治療。一般口服類固醇是採取低劑量且短期使用,只要配合醫師醫囑指示使用,不必過度擔心副作用的問題。

朱建和也指出,擦外用類固醇葯膏是治療汗皰疹最主要的方式,很多人對類固醇葯物有錯誤的觀念,事實上,只要在醫師的管控下使用,是安全無虞的。類固醇葯膏的副作用是會導致皮膚變薄、血管擴張,有可能二度細菌和黴菌感染。但指側和掌心的角質層比較厚,副作用不明顯,除非長時間大量使用,否則不必擔心。若患者真的擔心或情況特殊,可以改用「非類固醇葯膏」,但目前健保不給付於汗皰疹的治療。

當汗皰疹情況嚴重時,則建議口服類固醇葯物,朱建和表示,口服類固醇連續使用超過3~4 周以上,才會有明顯的副作用,汗皰疹口服類固醇治療大約不到1周即可,因此,患者擔心的明顯免疫力抑制、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基本上是不會發生的。

如果情況仍難以控制,可以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這些葯物主要使用於風濕免疫疾病患者,對於嚴重型汗皰疹也有療效,是屬於比較後線的療法,副作用是會增加肝腎功能的負擔。

光療法是另一種治療選擇

「光療法」則是另一種選擇,朱建和表示,光療法是採用特定波長的紫外線光來照射患部,達到皮膚消炎的作用。國外也有蠢絕山個案報導指出,陽光中的紫外線同樣具宏胡備一定的療效,例如中午大太陽的時候,可以曬手心和腳掌,曬個12分鍾,持續10~15次,對於部分汗皰疹患者來說,具有抑制的效果。

不過,也有部分患者可能症狀反而變得更嚴重,因此朱建和建議,如果曬個幾天後覺得適得其反,就不要再繼續做;而且建議其他部位還是要做好防曬,以免曬傷,得不償失。

如果是多汗症患者,同時合並有汗皰疹,建議先治療多汗症,可採用「離子電泳法」或「注射肉毒桿菌」,把多汗症治療好之後,臨床上發現對於汗皰疹的改善也有一定效果。

已屬於慢性期的汗皰疹,出現厚皮、反復搔癢脫屑,會變得更難治療。朱建和建議,一旦變成慢性化疾病,可以用「封密式療法」,也就是擦類固醇葯膏之後,戴上手套或包覆保鮮膜5~10分鍾,在封閉潮濕環境下,有助於提高療效。

全方位預防汗皰疹

汗皰疹是一種難以斷根的皮膚疾病,只能就「可能」的發生原因加以預防。朱建和表示,由於有部分的汗皰疹患者是接觸到過敏物質,例如常見的如鎳、鈷、鉻等重金屬,尤其以鎳最為常見,可以藉由口服微量「硫酸鎳」,看是否會誘發汗皰疹發作;或藉由「貼膚測試」,在背部貼20~30種過敏原,第2、4和7天病人回醫院判讀過敏原。

一旦確認是接觸性過敏引發汗皰疹,就要避免這些來源。例如對鎳過敏的人,就要少吃罐頭食物、巧克力、可可亞、堅果、燕麥及豆類等食物,並且少配戴金屬成分不明的耳環、項鏈等。

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黃毓惠建議,手部盡可能少碰水和清潔劑,做家事要戴手套;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適當塗抹乳液,幫助皮膚修復。但如果發病時,要抑制發炎反應,還是要以葯物治療才能見效。

朱建和則建議,要適時抒發壓力,保持運動習慣與情緒平和、作息正常,都有助於減少汗皰疹的復發。他並且提醒,皮膚上有異常的小水泡,最好就醫檢查,特別是「出血型水泡」,很可能並非只是單純汗皰疹,有可能是「皮膚淋巴癌」或「類天皰瘡」的自體免疫疾病,必須做皮膚切片檢查,清楚鑒別診斷,再對症治療,否則會延誤病情。

汗皰疹跟流汗有關嗎?

汗皰疹雖有個「汗」字,但病因與汗腺異常或流汗都沒有直接相關。朱建和指出,有些病人會合並手腳掌多汗症,但與流汗本身無關,而手腳掌小汗腺較多,可能是吃到過敏物質,過敏物質從手腳掌小汗腺排出,接觸到手腳掌皮膚導致汗皰疹,並不是汗水或汗腺異常導致,只是間接造成此病症。

葯物之外,生活方面也要注意!

黃毓惠表示,除了使用外用或內服葯物之外,在日常生活部分,也要注意少碰水、減少洗手次數,患部皮膚盡量不要頻繁使用清潔用品,適時穿戴手套保護雙手,適度使用護手乳、護手霜,都有助於皮膚的保養與修復。

如何區別汗皰疹與香港腳?

跟汗皰疹一樣,香港腳也可能會引起水泡,臨床表現很難區隔,即便連皮膚科醫師也難完全從肉眼判別,但有很好的利器,可以從病灶處刮下皮屑,去顯微鏡下看是否有黴菌的存在,如果有黴菌就是香港腳,也可能香港腳與汗皰疹同時存在。在用葯上兩種疾病大不同,香港腳要用抗黴菌葯物,汗皰疹是以類固醇治療,如果用錯葯是沒有效的。

【內容出處:常春月刊 4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