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帶狀皰疹後期的神經痛怎麼治療
對於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的治療,以止痛為主,常見的措施如下:
1、葯物治療:可以使用非甾體消炎、止痛葯以及各種三環類抗抑鬱葯物,對後遺神經痛有效,如阿米替林、氯米帕明、多塞平等,葯物也能合並使用,多在1-2周內解除疼痛,一般是從小劑量開始,持續3-6個月的葯物治療。
2、針刺療法:有明顯的消炎、止痛作用,通常按損害發生部位取穴,或者是針刺阿是穴,也能用耳針在相應部位找刺痛點,間歇留捻20分鍾。
3、神經阻滯治療:如果以上治療效果不佳,要考慮給予神經阻滯治療,通常效果比較好,絕大多數病人通過此種辦法,症狀都能得到緩解或減輕。
所以帶狀皰疹後期神經痛的治療,應先應用止痛葯,如果止痛葯效果不佳,可以給予針刺療法或者神經阻滯治療。
2. 全面認知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一)
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ZAP)是指在帶狀皰疹皮疹出現前後,以及皮疹癒合後的一段時間內出現的疼痛。這種疼痛可以分為三個臨床分期:前驅期疼痛、急性期疼痛以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
前驅期疼痛發生在皮疹出現前,持續時間通常為3至4天,但可能更長。疼痛的特點因人而異,可能表現為刺痛、鑽痛、酸痛或抽痛,持續或間歇性出現,並常伴有強烈的瘙癢感。
急性期疼痛發生在帶狀皰疹皮疹出現後至皮損癒合期間,可伴隨乏力、低熱和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疼痛表現為患處的燒灼樣、針刺樣、閃電樣或鈍痛,可能伴有皮膚感覺過敏或瘙癢。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發生在皮損癒合後90天及以上,具有持續性,疼痛性質多樣。PHN的臨床表現分為四種類型:燒灼樣或針刺樣疼痛,電擊樣痛、撕裂樣痛或放射樣痛,觸覺和痛覺超敏,以及感覺過敏、感覺障礙和感覺異常。
評估帶狀皰疹相關疼痛有三種問卷:視覺模擬量表(VAS)、數字分級量表(NRS)和麥吉爾疼痛問卷(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VAS通過一條100mm或10cm直線來表示疼痛強度,患者在線上標記表示疼痛程度。NRS使用一條垂直或水平線,從0到10表示無痛到最嚴重的疼痛。麥吉爾疼痛問卷分為感覺、情感、評價和雜項四類,通過總等級值評估疼痛等級。
帶狀皰疹還可能引發一系列繼發症狀,包括情緒干擾、睡眠障礙、自殺想法、全身症狀以及眼部和肌肉症狀。特殊類型的帶狀皰疹包括亨特綜合征(耳帶狀皰疹)、不全型帶狀皰疹、大皰型帶狀皰疹、出血性帶狀皰疹、壞疽型帶狀皰疹和播散型帶狀皰疹。
以上內容提供了一種全面的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認知,包括疼痛的分期、評估方法和可能的繼發症狀,以及特殊類型的帶狀皰疹。這有助於醫療專業人員和患者更好地理解和處理帶狀皰疹相關的疼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