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得了慢性蕁麻疹,莫要愁,中醫葯來幫忙
蕁麻疹,主要表現為此起彼伏的風團伴輕重不一的瘙癢,是常見過敏性皮膚病。大多數病人發作常有規律性,或夜間發作,或清晨驟起。病情輕者,對生活、學習與工作並無大礙;病情重粗察者,會明顯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一般把病程超過6周的蕁麻疹稱為慢性蕁麻疹。本病易診難治,西葯只能控制症狀,不能根治,而中醫在治療慢性蕁麻疹確有高招。
蕁麻疹,中醫稱之為「癮疹」,又稱「風疹塊」和「鬼飯疙瘩」。其發病機理在隋·巢元方《諸病源候論·風瘙癮疹候》認為是「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瘙癮疹」就有記載。目前中醫學者認為慢性蕁麻疹的發病機理多為先天稟賦不足,外感風寒、風熱之邪,或進食魚蝦海味,脾胃濕熱,氣血虛弱等諸多因素而致人體腠理疏鬆,營衛失調所致。也有因情志不遂、肝鬱不舒、氣機壅滯不暢、郁而化火、灼傷陰血、致陰血不足復感風邪而發。在臨床施治中應結合患者的體質,臨床表現,發病原因或誘因,皮疹顏色,舌脈象等因素辨證施治,做到有的放矢,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筆者總結大致有以下幾種證型。
一、風寒型 風團淡紅或淡白伴瘙癢,遇風寒加劇,得溫則減,舌淡苔薄白,脈遲緩。治宜散寒和營,祛風止癢。方用桂麻各半湯和荊防敗毒散化裁:麻黃,桂枝,白芍,防風,荊芥,蟬蛻,白鮮皮,生薑,大棗,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二、風熱型 風團鮮紅、皮膚自覺灼熱,瘙癢,遇熱加重、得冷則緩,口渴,煩燥不安、舌紅苔黃,脈浮數。治宜辛涼清熱,祛風止癢。方用銀翹散和消風散化裁:銀花,連翹岩做茄,牛蒡子,蟬蛻,荊芥,胡納防風,丹皮,白鮮皮,桑白皮,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三、腸胃濕熱型 風團或紅或紫,神疲納呆,脘腹痞滿脹痛、口臭、大便秘結或泄瀉,舌紅苔黃,脈滑數。治宜清熱利濕,通腑瀉熱。方用茵陳蒿湯和除濕胃苓湯化裁:茵陳,大黃、梔子,蒼術,厚朴,陳皮,豬苓,澤瀉,茯苓,白術,防風,當,苦參,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四、沖任不調型 皮損周期發作,多於經前發作,經後消退,伴痛經,乳房脹痛。治宜舒肝理氣,調攝沖任。方用丹梔逍遙丸化裁:丹皮,梔子, 當歸,白術,茯苓,柴胡,黃芩,防風,蟬蛻,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五、氣血兩虛型 風團反復發作,經年不愈、勞累加重、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治宜補氣養血,調和營衛。方用四物湯和玉屏風散化裁:當歸,川芎,白芍,熟地,桂枝,黃芪,白術,防風
六、陽虛型 風團遇冷誘發或加重,平素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口淡無味,小便清長,腰腹畏寒,著衣較多。舌淡暗,苔白潤,脈沉細。治宜溫陽散寒。方用陽和湯和當歸四逆湯化裁:炙麻黃,炮姜,白芥子,熟地,制附子,乾薑, 肉桂,鹿角霜,當歸,黃芪,蟬蛻,大棗,炙甘草。日一付,水煎服。
B. 人工性蕁麻疹會引起手腳脹痛嗎
指導意見:
你好,會的,其可聯合服用二類抗組胺葯,即撲爾敏、賽庚啶、賽特贊、敏迪這 一類和西咪替盯雷尼替盯法莫替丁這一類。
C. 急性蕁麻疹的八種症狀
急性蕁麻疹的症狀有哪些呢?患上急性蕁麻疹有哪些表現?一起來了解下。
急性蕁麻疹的八棗譽悉種症狀
1、急性病人往往呈紅色浮腫片塊,有的`急性皮損上可有水皰、大皰,稱大皰性蕁麻疹。
2、急性蕁麻疹常是急性發作,全身有瘙癢,抓之有大小不一的風團發生。
3、腸道可有腹痛或凳乎胃脘脹痛,有的還可有腹瀉,嚴重全身性風團病人還可有血壓下降、頭暈、胸悶等症狀;
4、粘膜也可受累,口唇腫脹,或咽峽部腫脹而虛搜造成喉頭水腫,致使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5、皮損往往在數小時內消退,但此起彼伏,不斷發生新的損害,嚴重的大片出血性皮損也可在數天內消退。
6、全身可有發熱,一般在39℃以內,如在39℃以上,就應注意病人有無急性化膿性感染,或敗血症。
7、呼吸症狀可有哮喘與呼吸困難。
8、極少數還可發生休克反應,應及時給予治療,大多數病人僅有風團瘙癢症狀,而無其他症狀。病程一般在1~2周內自然痊癒。
D. 蕁麻疹都有哪些症狀
蕁麻疹有很多症狀,比方說紅斑,皮膚瘙癢,腫脹,而且還會出現關節疼的現象。蕁麻疹是日常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很多人又把蕁麻疹叫做風疙瘩或風疹。蕁麻疹雖然不是一種致命的疾病,但是他發作起來也是非常難受的,也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的痛苦和不適。因為蕁麻疹在發作起來會非常的癢,而且還會有紅腫脹痛的感覺。
蕁麻疹的發作和日常的飲食和生活結構也是有很大的關系的,所以大家在生活當中一定要注意,不要吃一些容易導致過敏的刺激性食物,在生活方面也要保持乾爽,健康,干凈,要勤洗澡,勤換衣服。平常也要保持健康的作息習慣,不要熬夜,早睡早起,鍛煉身體,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