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手足口病是什麼症狀
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熱性、發疹性傳染病,好發於5歲以下的兒童,5~10歲的兒童少發,青少年及成人罕見,主要表現為手、足、口腔的斑疹和皰疹,常伴發熱,嚴重者可發生心、肺、腦等損害,甚至死亡。
1.發熱
患者會有體溫升高(多為37~38℃的低熱),一般會在出疹前的3~6天中出現,會持續1~3天。發熱的同時,可伴隨食慾缺乏、咽痛、咳嗽等全身症狀。
2.口腔皰疹
本病發病較急,一般是口腔發生皰疹,為紅斑基礎上出現2~3毫米大小的水皰,可迅速破潰發生靡爛或潰瘍,常見於上齶、頰黏膜、齒齦及舌,會有口腔疼痛,可能會影響進食。
3.皮膚斑疹
約2/3的患兒發生皮膚損害,常見於手、足和臀部。其特徵是2~10毫米大小的紅色斑疹,中央有一個灰白色、橢圓形的水皰,一般有5~10個,無自覺症狀。
4.其他症狀
有些患者會出現頸部淋巴結腫大,少數有輕度腦膜刺激症狀,偶有共濟失調或四肢輕度麻痹等中樞神經系統紊亂的表現,但不久即可恢復。
⑵ 手足口病大人症狀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手足口病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疾病,手足口病一般都是發生在孩子的身上的,但是有時候也會有一些成人患上手足口病,那麼大人手足口病的症狀是什麼呢?
大人手足口病的症狀有發熱、口腔粘膜出現潰瘍、厭食、手、臂部、足、臀部等部位會出現斑丘疹,之後就會變成皰疹,而皰疹周圍會出現炎性紅暈,但是皰內的液體會比較少。有一些少數的患者會在1到5天左右出現腦炎肺水腫,腦膜炎等狀況。而如果大人有手足口病的話,一般情況要隔離患者,以防交叉感染,也要對口腔做好護理。
患者的衣服一定要保持清爽和干凈,要經常的換衣服,建議穿一些舒適柔軟的衣服,同時也要給患者補充一些水分,也要及時的去檢測患者的病情情況,特別是患者的心臟、腦部和肺部等功能是否正常。對於一些嚴重的患者來說,可以採取抗毒葯物治療,倘若患者出現嚴重缺氧、呼吸困難等嚴重的病情時,要及時的進行治療。
成人患手足口病的話,要多喝一些牛奶米湯等流質性的食物,少食多餐,食物要不能燙,也不能涼,味道也不能咸和酸,建議用吸管來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里的粘膜接觸。
⑶ 手足口病皰疹怎麼治
手足口病的皰疹大多是對症治療比較多,因為治療手足口病主要治療的也是症狀和合並症。皰疹大多是對症治療,比如皰疹比較大、比較癢,像柯薩奇10型的大皰型手足口病,可能皰疹液會出現瘙癢,一般的手足口病皰疹是不癢的,如果出現瘙癢,可以給予爐甘石洗劑,有收斂的作用也有抗感染的作用。因為它起收斂的作用,會使皰疹液比較干,皰疹乾燥了以後就不容易出現感染,對瘙癢的治療有一定效果。手足口病的皰疹不留疤,乾燥了以後就不用給予相應的處置了,大多數都是因為皰疹比較大或者出現感染才需要治療。如果出現感染的情況,可以使用抗感染的葯膏,比如夫西地酸鈉軟膏或抗感染的葯物進行治療。
⑷ 成年人也會得手足口病嗎
說到手足口病,可能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想到小孩子,現在很多小孩子由於抵抗力差,所以容易感染多種人腸道病毒,就是人們說的手足口病,這種疾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身上,而成年人則比較少見,那麼成年人也會得手足口病嗎?為什麼成年人也會得這種病呢?
1、成年人得手足口病原因
雖然成年人的抵抗能力比較強,但是如果在接觸手足口病患兒的時候不多加小心,同樣是會被傳染的。寶寶的糞便、唾液、皰疹液接觸過的衣物、玩具、餐具等都是具有傳染性的。所以當我們接觸過手足口病寶寶的時候最好能夠及時洗手和換洗身上的衣服,做好家裡的消毒工作。
那麼成年人的患得手足口病之後的症狀跟嬰幼兒有什麼不同嗎?其實成年人的發病這種跟嬰幼兒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由於成年人的抵抗能力比較強,恢復的會比較快。成年人手足口病的主要症狀是起皰疹,但是面積沒有嬰幼兒那麼大。少數體質比較差的成年人也會發燒,出現口腔粘膜疹,所以也要盡快去醫院進行檢查治療。成年人的症狀在一個星期以內就可以完全消退,不必太過擔心。就是注意不要抓破皰疹,否則受到感染可能會引起其他嚴重的並發症,也防止留疤。
2、成年人手足口病的症狀
急性起病,發熱、口痛、厭食、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皰疹或潰瘍,位於舌、頰黏膜及硬額等處為多,也可波及軟齶,牙齦、扁桃體和咽部。
手、足、臀部、臂部、腿部出現斑丘疹,後轉為皰疹,皰疹周圍可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手足部較多,掌背面均有。皮疹數少則幾個多則幾十個。
消退後不留痕跡,無色素沉著。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多在一周內痊癒,預後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現不典型,如單一部位或僅表現為斑丘疹。
少數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在發病1~5天左右出現腦膜炎、腦炎(以腦干腦炎最為凶險)、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極少數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後遺症。
3、成年人手足口病的治療
對於手足口病是可以醫治好的,可以採取一般的治療方法,首先是隔離患者,避免交叉感染,對於口腔要做好護理,對於患者的衣服之類的一定要保持干凈清爽,而且衣服應該以舒適柔軟為標准,經常換洗衣服。
對於手足口病也可以採取合並治療,對於手足口病患者要及時的進行檢測病情變化,尤其是腦肺部心臟等功能是否正常,另外,還應該注意給患者補充充足的水分,對於電解質,酸鹼平衡對重要器官的護理和保護。
對於手足口病比較嚴重的患者也可以採取抗病毒葯物的一些治療,不過一定要注意抗病毒對於兒童的風險,一般是不提倡用的,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建議使用,如果是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嚴重缺氧肺水腫,心力衰竭等嚴重的病情時,應該及時的進行處理。
4、成年人手足口病的飲食
第一階段:病初。嘴疼、畏食。飲食要點:以牛奶、豆漿、米湯、蛋花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少食多餐,維持基本的營養需要。為了進食時減少嘴疼,食物要不燙、不涼,味道要不咸、不酸。這里介紹一個小竅門-用吸管吸食,減少食物與口腔粘膜的接觸。
第二階段:燒退。嘴疼減輕。飲食以泥糊狀食物為主。舉例:牛奶香蕉糊。牛奶提供優質蛋白質;香蕉易製成糊狀,富含碳水化合物、胡蘿卜素和果膠,能提供熱能、維生素,且潤腸通便。
第三階段:恢復期。飲食要多餐。量不需太多,營養要高。如雞蛋羹中加入少量菜末、碎豆腐、碎蘑菇等。大約十天左右恢復正常飲食。也有說法「全素,不動葷腥」。完全吃素,把牛奶、雞蛋等營養品排除在外,營養質量不夠,缺少優質蛋白質,而抗體是一種蛋白質,故全素不妥。
5、成年人需預防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患兒家長要注意勞逸結合,同時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成年人如出現發熱、口腔皰疹、手足皮疹等相關症狀,需要考慮手足口病,應立即隔離治療,以免造成疾病的傳播。
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地方。為了避免交叉感染,患者最好不要外出,特別是在手足口病流行期間,不要去人流量大的地方。手足口病患者本身身體比較虛弱,抵抗力差,再去人多的地方,感染病菌的機會就會增加。
成年的手足口病患者要注意與家人的隔離,患者最好能夠在自己房間休養,但是房間一定要保持干凈整潔,通風透氣。患者換洗過的衣服一定要及時清洗,用過的餐具一定要及時消毒。
6、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1、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復感染發病成年人大多已通過隱可愛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道,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極廣泛,沒有嚴格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托兒所容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畢竟手足口病是一種嬰幼兒才會患的疾病,可是自己已經成年了,並不是嬰幼兒了,為什麼還會得這種病呢?成年人抵抗力應該強一些啊,但其實如果一直接觸手足口病患兒的話,那麼成年人也可能會被傳染!所以千萬要小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