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水痘病研究中心
擴展閱讀
孩子出水痘發燒怎麼辦 2025-02-12 14:18:50
薏仁米皰疹 2025-02-12 14:13:32
刀疤蕁麻疹 2025-02-12 14:12:04

水痘病研究中心

發布時間: 2025-02-12 11:13:26

『壹』 請問這水豆是什麼病

水痘,英文名varicella,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水痘是原發*染,多見於兒童,臨床上以輕微和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分批出現迅速發展的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為特徵。如果不把泡抓破,治療康復後一般不會留下疤痕。繼發皮膚細菌感染,神經系統並發症,原發性水痘肺炎,少見的並發症有心肌炎、腎炎、肝炎、關節炎、胰腺炎、*炎等。
信息模塊
中文名:水痘
英文名:varicella
臨床表現:皮疹,發熱
並發症:繼發皮膚細菌感染,神經系統並發症,原發性水痘肺炎,少見的並發症有心肌炎、腎炎、肝炎、關節炎、胰腺炎、*炎等。
疫苗預防:是
預防措施:嚴格管理傳染源;保護易感人群
就診科室:傳染科
有沒有疫苗:一般衛生防疫站都有
基本概念
水痘
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病毒VZV)屬皰疹病毒,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直徑為150~200nm為有包膜的正20面體。該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生活力很弱,能被乙醚滅活。該病毒在感染的細胞核內增殖,且僅對人有傳染性,存在於患者皰疹的皰漿血液和口腔分泌物中,傳染性強,接種於人胚羊膜等組織培養可產生特異性細胞病變,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形成。病毒糖蛋白共分5類(gpⅠgpⅡ、gpⅢ、gpⅣ和gpⅤ),其中gpⅠ、gpⅡ和gpⅢ抗體具有中和病毒作用。近年對其血清型亞型及其糖蛋白Ⅰ、Ⅱ、Ⅲ抗體有進一步的研究,有助於了解其免疫作用。
發病機理
病毒先在鼻咽部繁殖然後侵入血液,可能在單核吞噬細胞中復制,並向全身擴散,故病毒血症是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發疹的基礎。病變主要在皮膚的棘狀細胞層,呈退行性變性及細胞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囊狀細胞或多核巨細胞裂解及組織液滲入後即形成皰疹。真皮有毛細血管擴張和單核細胞浸潤。粘膜病變與皮疹類似但皰疹常破裂形成小潰瘍。此外,在個別死亡病例屍檢中發現許多臟器如食管、肝、胰腎盂、輸尿管、膀胱腎上腺等有小灶和結節狀實變區,伴多個出血灶,鏡下見肺間質的滲出液主要為紅細胞纖維素及含嗜酸性小體的多核巨細胞。水痘腦炎與麻疹腦炎和其他感染後腦炎相似,表現為血管周圍的脫髓鞘改變
病原學
水痘的病原是人類皰疹病毒第三型,屬皰疹病毒科,為雙鏈的脫氧核糖核酸(DNA)病毒,直徑為150~200nm,為有包膜的三維對稱20面體。病毒糖蛋白至少有8種,包括gE,gB,gH,gI,gC,gL,gK及gM,主要存在於病毒包膜和感染細胞的胞膜中,與病毒的致病性和免疫原性有密切關系。病毒在外界環境中的生活力很弱,能被乙醚滅活。
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本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點擊載入更多
新生兒及兒童疾病 收起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他們成長的腳步是父輩殷切關注的,一旦有個頭疼發熱就是揪緊了父母的心。了解新生兒和兒童常見疾病,安心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新生兒寒冷損傷綜合征
胎糞吸入綜合征
蛋白質熱能營養不良
中毒型細菌性痢疾
碘中毒
粘多糖代謝障礙
臍肉芽腫
小兒腦腫瘤
皰疹性口炎
中樞性尿崩症
繼發性免疫缺陷病21-三體綜合征
注意力缺陷多動症
苯酮酸尿症
組織細胞增多症X
非傷寒沙門菌感染
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
兒童類風濕病
潰瘍性口炎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糖原累積病
克萊恩費爾特綜合症假肥大性肌營養不良
先天性卵巢發育不全綜合
新生兒出血症
兒童槭糖尿病
生長激素缺乏症
水痘
心內膜彈力纖維增生症
維生素B1缺乏症
臍疝
線粒體腦肌病
房間隔缺損
先天性巨結腸鵝口瘡
原發型肺結核
新生兒敗血症
先天性梅毒
臍炎
新生兒顱內出血
新生兒高血糖症
新生兒低血糖症
新生兒低鈣血症
新生兒窒息
鋅缺乏症
小兒肥胖症追答望採納
我去,雞眼是長在腳上的

『貳』 水痘有哪些臨床特點

水痘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主要影響兒童,但也可能在任何年齡段出現。臨床表現包括皮膚和粘膜上出現瘙癢的水泡疹,通常全身症狀較輕。該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這種病毒屬於人類皰疹病毒3型,具有雙鏈DNA結構,通過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

水痘的流行高峰期在冬末和初春,90%的病例發生在10歲以下的兒童中,尤其是6到9歲的兒童。從水痘出現到結痂,患者具有傳染性,通常持續7到8天。潛伏期大約為10到21天,平均兩周左右。

水痘病毒感染後,病毒首先在上呼吸道增殖,然後進入血液,產生病毒血症,導致皮膚和粘膜受損。病毒在免疫系統受損的個體中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水痘水泡局限於表皮層,基底有嗜酸性包涵體,周圍有暈圈。粘膜受累時,可能出現淺潰瘍。

水痘的臨床表現多樣。典型水痘包括分批出現的紅色斑疹或斑丘疹,迅速發展為透明的水泡,周圍有紅暈,之後水泡變渾濁,結痂。皮疹分布呈向心性,集中在軀干,隨後擴散至面部、頭皮和四肢遠端。重症水痘常發生在惡性病或免疫功能受損的個體中,症狀包括高熱、四肢多處水泡疹、出血性變化等。

先天性水痘較為罕見,孕婦患水痘時可累及胎兒,導致多發性先天性畸形,包括肢體萎縮、皮層萎縮、頭小畸形、眼異常等。病兒常在1歲內死亡,存活者可能留下嚴重神經系統損傷。

水痘可能引發多種並發症,如皮膚繼發感染、血小板減少、水痘肺炎、心肌炎、肝炎等。神經系統並發症包括腦炎、小腦症狀等,預後較差。治療方面,無合並症的水痘通常無需特殊處理,但需對症治療,防止繼發感染。嚴重病例可使用抗病毒葯物如無環鳥苷。

預防措施包括使用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VZIG)進行被動免疫,以及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對於高風險人群,如使用激素或惡性病患兒,在接觸水痘後應注射VZIG。易感孕婦在接觸水痘後也應給予VZIG。控制傳染源,隔離病兒至皮疹全部結痂,托幼機構中接觸者應檢疫3周。

『叄』 水痘又叫什麼

水痘的另一種稱呼是:水花瘡。它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以下是關於水痘的詳細解釋:

水痘的基本定義: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兒童身上,但成人也有可能感染。其特徵是皮膚上出現水皰,這些水皰主要出現在軀干、頭部和面部,並伴隨著發熱、頭痛等全身症狀。

水痘的醫學名稱:水痘的專業醫學名稱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它是一種病毒性疾病,由於感染水痘病毒導致機體發生免疫應答反應。它的特徵症狀之一就是在皮膚表面出現特定的水泡樣皮疹,而這些水皰呈現的中心明亮如水滴的質感,形狀以凸起或扁平為主。

水痘的傳染性和症狀表現:水痘是一種高度傳染性的疾病,主要通過飛沫傳播和直接接觸傳播。患者感染後會出現發熱、咳嗽等前驅症狀,隨後出現典型的皮膚病變,如紅斑、丘疹和水皰等。這些水皰會在數天後逐漸乾燥並結痂脫落,整個病程通常在兩周左右恢復。

總之,水痘俗稱水花瘡,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臨床表現為發熱及皮膚上出現水皰。人們應該在日常生活保持警惕,特別是在疾病高發季節,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避免感染水痘病毒。

『肆』 水痘的傳染期

水痘的傳染期為出疹前1至2天至皰疹完全結痂期間。


水痘是一種傳染性極高的疾病,其傳染期貫穿了整個病程。從患者開始出疹前的前驅期,也就是發熱、頭痛等症狀出現的時候,水痘就已經具備了傳染性。特別是在皰疹出現後的期間,傳染性最強。水痘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直接接觸皰疹液而感染。因此,在皰疹完全結痂之前,患者應當採取適當的隔離措施,避免病毒的傳播。


具體來說,水痘的傳染期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患者出疹前的前驅期開始,此時雖然還未出現明顯的皮疹,但病毒已經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中,可以通過飛沫傳播。第二個階段則是從皰疹出現到完全結痂的期間,皰疹液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因此應避免直接接觸皰疹液。


在水痘的傳染期內,患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措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傳染給他人。同時,注意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避免皰疹破裂導致感染。在皰疹完全結痂並脫落之後,傳染性即會消失。對於接觸水痘患者的易感人群,應進行醫學觀察,加強個人防護,以降低感染風險。


總之,水痘的傳染期是從出疹前開始,一直到皰疹完全結痂為止。在此期間,患者應採取適當的隔離措施,注意個人衛生和防護措施,以降低病毒的傳播風險。同時,周圍的人也應保持警惕,做好個人防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