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尋麻疹長期不治會惡化嗎
你是膽鹼能性蕁麻疹
患上膽鹼能性蕁麻疹這個病是很痛苦和好無奈的,嚴重內影響著社交生容活,不敢去熱的環境、不敢激動和緊張、不敢運動、不敢穿厚的衣服甚至不敢喝熱水、吃熱的東西,更不能吃辣椒。
和多數蕁麻疹一樣,是有過敏引起的,雖然與熱有關,但和食物環境也有很大關系,建議去當地過敏中心查過敏原,那樣才能有的放矢的防治。過敏原檢查的方法有德國紅外線免疫方法、皮膚點刺法、抽血免疫檢測法等,其中第一種是無痛的。
你可以參考「 中國過敏和哮喘 網 」,這個網站裡面有很多關於慢性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防治知識,不花錢就可以解決問題。
Ⅱ 這是長得什麼,一直回復不了,皮膚結巴了抓掉還是這樣,有醫生說結節性癢疹,也有醫生說丘疹性尋麻疹,到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它其實是一種皮膚過敏的常見表現形式,可以長在全身的任何部位,被人們俗稱為「風疹塊」和「風疙瘩」,其表面稍微鼓起呈紅色斑塊,突然出現又迅速消退,無比瘙癢,病情易反復,可多年不愈。病因較復雜。多由於某些外界或體內因素的相互作用所致。因果關系較復雜,其他影響因素亦多,因而與接觸性皮炎不同。原因不易除去,易傾向復發和慢性化。
蕁麻疹對生活質量影響大
蕁麻疹是一種慢性復發性過敏性疾病,可持續數月、數年甚至數十年,最顯著的症狀是瘙癢劇烈,可明顯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嚴重者還可影響睡眠。有一項研究,將蕁麻疹和糖尿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進行了比較,結果發現蕁麻疹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遠遠高於糖尿病。
蕁麻疹要多久才能好?
由於個體差異,不同的人也許康復的時間也是有差異的,具體多久能好,是因人而異的,但是蕁麻疹康復後,也預防復發。
我們應當如何應對蕁麻疹?
1.尋找過敏原因
詳細採取病史,仔細詢問與發病有關的環境、所接觸的物質的種類、數量、理化性質、接觸時間長短、接觸方式、過去有無類似發疹情況等。從病史中來分析與哪種物質可能有關,為皮膚斑貼試驗提供依據。一旦找到過敏原因,力求避免再次接觸。
對於存留在皮膚上的刺激物質或毒性物質應盡快沖洗清除,沖洗時可用清水、生理鹽水或淡肥皂水。接觸物若為強酸,可用弱鹼性液體沖洗(如蘇打水);如為強鹼性物質,可用弱酸性液體沖洗(如硼酸液)。
2.避免刺激
出現臨床症狀,應盡量減少局部刺激。避免搔抓,不宜用熱水燙洗,避免強烈日光或熱風刺激。
3.葯物治療
治療蕁麻疹的外用葯膏有很多種,患者可遵循醫生的囑咐按時上葯。選擇治療蕁麻疹的葯物時,最好不要選擇含有激素的葯物,如果長時間使用激素葯物會有副作用,以及對葯物產生依賴性。
4.免疫抗過敏治療
得過蕁麻疹的人都知道,雖然西葯能及時的治療蕁麻疹,但是治標不治本,容易反復不止。
免疫學專家稱:蕁麻疹是典型的IgE介導型,由IgE介導的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等炎症介質所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產生了風團。隨著免疫學的發展,針對過敏體質,國內外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提出了益生菌免疫療法,通過補充專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去控制IgE的生成,同時調節免疫細胞平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過敏益生菌欣敏康通過活菌腸道定殖,對抗腸道內致病微生物,改善腸道內環境,強大黏膜、皮膚的自身抵抗能力,通過減少對抗血清中過多的IgE致敏抗體,直接抵制免疫IgE來源,進而控制免疫變態反應的發生,有效協助免疫B細胞來很好的調控人體防禦機能,讓人體恢復固有的認知才不會再發生過敏了,能有效減免蕁麻疹的復發和其他過敏性疾病的發生。
針對蕁麻疹患者或者其他過敏性疾病患者,按期使用益生菌,一方面可以促進脾臟細胞IFN-γ的分泌量,降低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生成,從而緩解控制蕁麻疹等過敏症狀,另一面,可以有效調節TH1\TH2免疫細胞平衡,改變過敏體質,糾正錯誤的免疫應答,從而預防蕁麻疹、濕疹、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哮喘、過敏性結膜炎等過敏性疾病的復發。
Ⅲ 蕁麻疹和蕁麻有關系嗎
蕁麻疹和蕁麻沒有必然關系,蕁麻是一種植物,它接觸到皮膚以後會出現紅斑、水腫、瘙癢,跟蕁麻疹的皮損有些相似,蕁麻疹的來源是這么來的。但實際上蕁麻疹屬於過敏性的疾病,可能過敏的原因非常多,既可能是吃的食物,比如異種蛋白或者是堅果,也可能是葯物,也可能是吸入的花粉、蟎蟲、灰塵,也可能是蟎蟲、黴菌吸入所導致的蕁麻疹,還有可能是忽冷、忽熱的刺激,也可能是對紫外線、水源過敏引起的蕁麻疹。總之,它可能的原因很多,不止局限於蕁麻這種植物的接觸。所以,蕁麻疹這個病名字的來源是因為蕁麻接觸引起皮疹而得來,但是這兩個現在並沒有直接因果關系。
Ⅳ 黃瑽寧:兒童蕁麻疹 感染才是禍首
「我家小孩得了蕁麻疹,不知道是什麼讓他過敏?」這是病童家長常見的疑問,許多感冒葯或退燒葯背負著導致過敏的罪名,但其實全是誤會一場。
說到過敏,很多人會聯想到「蕁麻疹」,身上浮一塊、腫一塊,癢得要命。
每次在門診遇上這樣的小病人,家長常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最近吃的東西都沒變,也沒有接觸什麼海鮮,為什麼還會引起過敏呢?」甚至小朋友剛好有一些感冒症狀,正在服用咳嗽葯或退燒葯,接著長出蕁麻疹,醫生自然而然會懷疑兇手是葯物,立刻就在病歷上注記著「某某葯物過敏」。偏偏這些葯以前也都吃過,昨是今非,不只家長困擾,醫生其實也困擾極了。
長出蕁麻疹要找出原因,以免下次再度復發,這個觀念是正確的。但老是想從食物與葯物中尋找原因,卻是成人疾病的思維,在兒童蕁麻疹並不適用(再次證明兒童並非成人的縮影,十八歲以下請看兒科)。非常多的研究都顯示,兒童蕁麻疹的成因主要是感染,食物過敏只佔了不到一○%的病例。
當孩子遭受到病毒或細菌感染的時候,除了有喉嚨痛、咳嗽、流鼻水等症狀,身體的免疫系統也在進行劇烈的改變。孩童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成熟,每次的感染對它來說都可能是新的考驗,因此在劇烈的蛻變當中,有時候會產生一些過敏反應,導致蕁麻疹的產生。
這些感染源包括各式各樣的病毒、細菌(尤其是A型鏈球菌以及霉漿菌),也難怪蕁麻疹總是發生在感冒或生病前後。
正因為蕁麻疹總是發生在生病前後,許多感冒葯或退燒葯因而背負著導致過敏的罪名;但除非是很嚴重的過敏反應(比如說差點休克),不然在醫師的許可下,下次生病還是可試著服用一些相對安全的葯物。大部分的家長後來都會發現,其實什麼過敏也沒有,原來這全是誤會一場。
至於尋找可能引起蕁麻疹的食物,家長也必須特別謹慎,尤其是在指控一些天天都在吃、具有重要營養價值的食物,比如說雞蛋。根據某個研究發現,如果硬要家長想出一種引發過敏的食物,這些被懷疑的嫌犯當中,只有二‧一%是真正的兇手,可想而知猜錯的機率是多麼高。
因此,不要輕易剝奪孩子吃魚、雞蛋、豆類、水果的權利,除非能非常肯定它與過敏的因果關系。
有一種食品反而常被家長忽略,卻是孩子過敏最大的隱形敵人,那就是「人工色素」。
在患有慢性蕁麻疹的孩子當中(怎麼治都治不好,超過六個星期),我們發現最常見的過敏原,就是零食、飲料中的人工色素。有些孩子每天都在吃小餅干、喝優酪乳,以為這些東西都很天然健康,還可以增強免疫力。很抱歉,這其中有許多都還是添加人工色素,更不用提那些五顏六色的糖果與飲料了。
Ⅳ 佛經里講得了蕁麻疹是什麼因果報應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佛教認為,蕁麻疹是血液病,而血液病通常是由龍族引發的。
而起因有很多種,如開罪龍族啊、宿世業障啊,總之很多吧。
多懺悔業障,少吃海鮮、河鮮、蛇類等龍族的眷屬(當然不吃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