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求下面這個蟲子的名字、類似螞蟻,殼子堅硬,帶有翅膀
白蟻。具有昆蟲的基本特徵,體長一般由幾毫米到十幾毫米,有翅成蟲的長度約為10-30毫米,但多年生蟻後由於生殖腺的發達,腹部極度膨大,整個體長可達60-70毫米,有的種類的蟻後甚至可超過100毫米。其體軀分頭、胸、腹三部分。
頭部可以自由轉動,生有觸角、眼睛等重要的感覺器官,取食器官為典型的咀嚼式口器,前口式。胸部分前胸、中胸、後胸三個體節,每一胸節分別生一對足。有翅成蟲的中、後胸各生一對狹長的膜質翅。
分布范圍
白蟻遍布於除南極洲外的六大洲,其主要分布在以赤道為中心,南、北緯度45°之間。全世界已知白蟻種類有3000餘種,據美國科學家的電腦模擬分析,全球白蟻資源數量人均約佔有0.5噸,而以白蟻的個體重量1克為計算,人類擁有的白蟻個體數人均約有50餘萬只,確是一個聳人聽聞的數字,事實也確實如此。
我國地處亞洲東部,跨東洋區和古北區兩大動物地理區系,白蟻種類異常富庶,已知白蟻有4科44屬479種,大多分布於南方,少數出現於華北和東北的遼寧等地。其中危害房屋建築的白蟻種類有70餘種,主要蟻害種有19種。
㈡ 下雨後的飛蟻,為什麼一隻飛蟻會跟著另一隻飛蟻的尾巴走
飛蟻通常指翅膀未脫落前的白蟻,但一般情況下是螞蟻。辨別螞蟻和白蟻的方法很簡單,螞蟻觸角是像膝蓋一樣,白蟻則是1根直條。白蟻不屬螞蟻類。飛蟻出現於晚上,是燈光愛好者,在下雨天出現。
防治和治療方法:
注意個人及環境衛生,勤換衣被。消滅臭蟲、蚤、虱及其他昆蟲。一旦發現症狀,就應及時用葯。不喝酒及食刺激性食物,少去郊外或公園活動。草席應洗清曬干,減少隱藏在其中的蟎蟲,減少蟲咬的可能。
這臨床上稱為「蟲咬性皮炎」。蟲咬皮炎又稱「丘疹性蕁麻疹」,是指被昆蟲、節肢動物叮咬,或因接觸昆蟲的毒毛而引起的皮膚炎性反應,多發於暴露部位和腰周。常見的引發皮炎的昆蟲有蚊、臭蟲、蚤、蟎、飛蠓(小黑蟲)、黃蜂等,另外有些毛蟲,如桑毛蟲、刺毛蟲的毒毛刺入皮膚也會引發病症。由於叮咬人體蟲類的種類的不同和被叮咬個人體質的差異,叮咬處會呈現不同的皮膚反應。一般表現為水腫性丘疹、風團、水腫性紅斑、丘疹、丘皰疹、淤點等,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刺痛、灼疼。不論哪一種皮疹,在患處中心都可找到蟲子叮咬的痕跡或是蜂刺和毒毛,應該盡可能拔除蜂刺、毒毛,吸出毒液。蟎、蚤引起的蟲咬皮炎,治療前須先洗澡,更換清潔的衣服。
西醫常規治療方案:
一、抗組胺葯物 撲爾敏 4mg 口服 3次/日西替利嗪 10 mg 口服 1次/晚
二、激素治療 強的松 15-20mg/日,漸減量。
三、合並感染時可給予抗菌素。
四、爐甘石洗劑
五、局部冷濕敷。
外治法:
1、取雄黃、枯礬各50克,共研成細末,用茶葉水調勻外搽患處,每天3次,連用至愈。本方具有解毒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各類蟲咬引起的皮膚炎症。
2、將蚤休100克研成細末,浸泡於50%酒精中,3-5天後取葯液外搽患處,每天4次。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刺毛蟲皮炎和蜂螯引發的皮炎。
3、刺血法:在蟲咬皮膚腫脹明顯處,經常規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少許,再用閃火法拔罐5-10分鍾,滌去惡血。在多數情況下,一次可獲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