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熱性眼皰疹
擴展閱讀
龜頭怎麼會得濕疹 2025-02-07 10:11:05
氧化鋅軟膏治療濕疹 2025-02-07 10:08:58
蜂蜜茶蕁麻疹 2025-02-07 10:07:31

熱性眼皰疹

發布時間: 2025-02-07 07:31:10

Ⅰ 眼瞼長了小水泡怎麼回事

眼瞼長小水泡主要見於眼瞼皮膚疾病,一種是病毒性感染,如眼瞼熱性皰疹,在發生流感、發熱等呼吸道感染同時並發,有眼瞼發癢及灼熱感,可見在眼瞼皮膚紅斑上,有成簇的粟粒或綠豆大小水皰,容易糜爛、潰瘍並結痂,能自愈不會留有瘢痕。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發病前有發熱、睏乏等症狀,眼瞼周圍皮膚劇烈疼痛、灼熱感,皮膚病損同時眼瞼熱性皰疹相同,會留有色素沉著和瘢痕。另一種可見於接觸性皮炎,接觸染發劑、化妝品、洗滌劑等發生的過敏反應,有瘙癢、燒熱感,眼瞼皮膚有紅斑、丘疹,嚴重時可見眼瞼皮膚有水皰、糜爛。

Ⅱ 【眼瞼】什麼是眼瞼瘙癢眼瞼瘙癢如何治療

【眼膜】什麼是眼瞼瘙癢?眼瞼瘙癢如何治療?

一、什麼是眼瞼瘙癢?

眼瞼瘙癢,多由接觸性皮炎或濕疹、熱性皰疹、瞼緣炎引起,主要表現為眼瞼皮膚瘙癢。

二、眼瞼瘙癢症狀是怎麼引起的?引起眼瞼瘙癢症狀的疾病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

1.接觸性皮炎或濕疹:常可追問到局部用葯或某種化學物質接觸史,如青黴素、磺胺、阿托品、化妝品、毛果芸香鹼、碘或汞制劑、染發劑、化工用品等。眼瞼皮膚瘙癢,可伴有充血、浮腫、鱗屑、斑疹等表現,需尋找致敏物質並立即停止使用或接觸,同時配合葯物治療。

2.熱性皰疹:為皰疹病毒感染的眼部表現,能夠自愈。

3.瞼緣炎:為瞼緣的慢性炎症。

三、眼瞼瘙癢症狀的臨床表現和初步診斷?如何緩解和預防?

眼瞼皮膚瘙癢,可伴有充血、浮腫、鱗屑、斑疹等表現。

瞼緣炎

病因:由於瞼皮脂腺及瞼板腺分泌旺盛,皮脂溢出多合並輕度感染所致。鱗屑性瞼緣炎多為酵母樣黴菌或糠疹癬菌引起;潰瘍性瞼緣炎以葡萄球菌為主;眥性瞼緣炎則是摩一阿附(Morax-Axenfeld)雙桿菌感染引起。其他如風沙煙塵熱和化學因素等刺激,屈光不正、眼疲勞、睡眠不足、全身抵抗力降低、營養不良(如維生素B2缺乏)等都是引起三種類型瞼緣炎的共同誘因。

鱗屑性瞼緣炎:是由於眼瞼皮脂腺及瞼板腺分泌旺盛,導致皮脂溢出而發生輕度感染,是鱗屑性瞼緣炎(squamous blepharitis)致病起因。各種物理、化學刺激(風、塵、煙、熱等),全身抵抗力降低、營養不良、睡眠不足、屈光不正以及視力疲勞等,加上眼部不衛生時,都是其致病因素。

潰瘍性瞼緣炎:潰瘍性瞼緣炎(ulcerative blepharitis)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導致睫毛毛囊、Zeis和Moll腺體的急性或化膿性炎症。

眥角性瞼緣炎:眥角性瞼緣炎(angular blepharitis)為摩一阿(Mora-Axenfeld)雙桿菌感染,常為雙眼病變,限於眥部,以外眥部最為常見。常與體質差或貧血、結核等有關或因缺乏核黃素所致。

臨床表現:

鱗屑性瞼緣炎:

1.主覺症狀:刺疼、乾燥感、奇癢。

2.體征:瞼緣充血,睫毛及瞼緣表面附著上皮鱗屑,瞼緣表面可有點狀皮脂溢出、皮脂集於睫毛根端,形成黃色蠟樣分泌物,干後結痂,鱗屑與痂皮除去後,露出充血之瞼緣表面,但無潰瘍及膿點。睫毛易脫落,且能復生。如果炎症長期不愈,可致瞼緣肥厚後唇烴為鈍圓,而不能與眼球緊密接觸。如果伴有結膜炎,尚可出現淚小點腫脹及向外翻轉現象而致溢淚。由淚溢導致下瞼濕疹,迫使患者經常搽淚而使下瞼外翻,淚溢加劇。

Ⅲ 如何治療眼部帶狀皰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眼部帶狀皰疹是一種性質較為嚴重的皮膚病,由三叉神經的半月神經節或某一分支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起病初期表現為受累三叉神經的分布區皮膚出現簇集性水皰、劇烈的神經痛、眼瞼水腫、怕光、流淚等,嚴重時可並發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青光眼[1]。本病起病急,發病時患者十分痛苦,常難以忍受。我科近年來辨症運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風熱毒蘊型眼部帶狀皰疹,效果滿意,現總結分析如下。

1.2病例入選標准

1.2.1西醫診斷標准參照趙辨《臨床皮膚病學》[2]擬定:

①可有發熱、疲倦、全身不適、神經痛、畏光、流淚等前驅症狀;

②眼瞼皮膚出現簇集性水皰,不超過顏面正中線;

③沿神經支配區呈放射狀神經痛是本病的特徵;

④眼科專科檢查正常或並發有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青光眼;

⑤白細胞正常、降低或升高;

⑥入選前均未曾經過抗病毒等一切葯物治療。

1.2.2中醫風熱毒蘊型癥候診斷標准

皮疹潮紅,皰壁緊張,灼熱刺痛;胞瞼紅腫,胞輪色正常、紅赤或白睛混赤,口乾口苦,溲干便結;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1.2.3排除標准

①不符合診斷標准者;

②排除心、肝、腎、造血系統等嚴重疾病者;

③無法控制的嚴重糖尿病及高血壓病;

④妊娠或哺乳期婦女;

⑤精神病患者;

⑥未按規定用葯,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或安全性判斷者。

1.3治療方法

對照組:

①對照組則給予阿昔洛韋注射液500mg稀釋於0.9%氯化鈉注射液中靜脈滴注,2次/d;維生素B12注射液,1次/d;去痛片,口服,1-2片/d,3次/d;

②局部皮膚外塗爐甘石洗劑,3次/d,遇緊張性大皰在無菌操作原則下先抽取皰液;

③並發細菌感染者選用敏感抗生素;

④並發角膜炎患者滴阿昔洛韋眼葯水,1次/2h;並發虹膜睫狀體炎患者,除如角膜炎滴阿昔洛韋眼葯水外,再滴復方托品醯胺滴眼液散瞳,3次/d;並發青光眼患者,快速靜滴甘露醇250ml,1次/d,滴馬來酸噻嗎洛爾滴眼液,1-2次/d,每日監測眼內壓;

⑤降血壓、降血糖等對症支持治療。

1.4觀察指標

主要觀察眼部的損害(結膜、角膜、虹膜睫狀體、眼底、視網膜、眼外肌)、皮膚損害(無新發水皰出現的時間以及水皰開始乾涸、結痂的時間)、自覺症狀(疼痛、灼熱感)的嚴重程度及減輕或消失時間,共治療2周,評價兩組總體療效及平均治癒時間。

1.5療效標准

臨床療效評定標准[4]:痊癒:皰疹完全消退,疼痛消失,結膜充血水腫消退,角膜虹膜睫狀體炎消失,角膜熒光素染色呈陰性,視網膜眼外肌無損害;有效:皰疹大部分消退,患處疼痛、結膜充血、角膜虹睫炎明顯減輕;無效:皰疹無消退或增多,疼痛無減輕,結膜充血、角膜炎、虹睫炎無改善,角膜熒光素染色呈陽性。

1.6統計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體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組間比較採用兩樣本均數的t檢驗。

2、結果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將兩組患者治療2周後的臨床療效進行比較,治療組痊癒為94.3%,明顯高於對照組(8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χ2=4.200,P=0.0400.05),表示治療組臨床療效明顯優於對照組。

3、討論

帶狀皰疹是皮膚科常見疾病,近年來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可發生於人體皮膚任何部位,治療不當亦導致後遺神經痛的發生,嚴重影響患者生活治療。眼部帶狀皰疹是其中最嚴重、危害最大的一種,它可以引起腦炎、視神經損傷,甚至造成眼睛失明。在祖國醫學中,帶狀皰疹屬於「蛇串瘡病」、「纏腰火毒」、「風赤瘡痍」的范疇。眼部帶狀皰疹多因情志不遂、飲食失調、外感風熱毒邪,致脾失健運,脾經有熱,復感風邪,風熱循經上攻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