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剛滿月的寶寶臉上長了濕疹怎麼辦
剛滿月的寶寶臉上長濕疹,這種情況實際在臨床是非常常見的,畢竟小孩兒從母體出來以後,在和外界環境的接觸適應過程中可能有一些暫時的異常。這個時候可能就會出現濕疹樣的改變,比如臉上有紅斑、小丘疹,甚至有脫皮,有時候還會哭鬧,用手或者用衣物等搔抓、刺激。出現了濕疹以後該怎麼辦?從臨床上來講,如果比較輕微,我們不建議積極的治療,只是用溫開水放涼以後給寶寶擦拭,當然這是沒有滲出的情況。如果有滲出、流水的情況,並且小孩睡眠不好、哭鬧,這種情況建議可以用藍科膚寧或者具有清熱燥濕、止癢的中葯水塌漬。滲出情況控制以後再外用弱效的激素類葯膏,比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等等。同時,一定要做好護理,盡量不要用太熱的水刺激,室內的環境也不要太熱,這樣慢慢的小孩濕疹就會好轉。
㈡ 一個多月寶寶臉上長濕疹怎麼辦
一個多月寶寶臉上生長濕疹,如果症狀比較輕微,只有數顆小丘疹,通常可不予處理,每天塗抹潤膚霜即可。如果濕疹數量較多,甚至出現破潰、糜爛、結痂、劇烈瘙癢,且寶寶難以入睡,出現哭鬧,需要給予治療。如果有滲出、有結痂,可用3%硼酸溶液進行局部冷濕敷,敷完以後塗抹具有保護、收斂作用的外用葯物,如氧化鋅軟膏等。
經過一段時間處理,滲出、結痂症狀可明顯緩解,但寶寶仍然存在瘙癢症狀,可適當選擇弱效激素類葯膏,如地奈德乳膏,屬於國際衛生組織推薦葯物。該葯物屬於作用性質比較溫和的外用葯,一旦有效則需要換用潤膚霜進行代替、維持治療,避免一直使用含激素類的葯膏治療。
㈢ 剛滿月的寶寶臉上長了濕疹怎麼辦
剛滿月的寶寶臉上長了濕疹,具體處理方法如下:
1、合適的溫度及濕度:需要注意平時的護理,比如寶寶衣服不能穿得過多、室內溫度不能太高,一般室溫保持在25-26℃,相對濕度保持在55%-60%。
2、保持清潔:給寶寶每天洗澡,洗澡的時候水溫不能太高,一般在38.5℃左右,要從面部、頭部、頸部、腋下、胸腹、四肢進行清洗,清洗完用乾的浴巾把水分蘸干,然後用寶寶專用的潤膚乳,多給寶寶擦點潤膚乳,這樣精心護理以後,輕微的濕疹就會緩解。
3、外用葯物:如果濕疹比較厲害,清洗干凈後要給寶寶的身上塗濕疹葯膏,如氧化鋅軟膏或者是紫草油葯膏,如果用葯後濕疹減輕就不要緊。
4、及時就診:葯物治療後濕疹沒有緩解,要帶寶寶到醫院看皮膚科醫生,在醫生的醫囑下再用葯。
新生兒的寶寶本身皮膚就比較嬌嫩,如果護理好,輕微的濕疹基本上可以控制,所以護理很關鍵。
㈣ 一個月寶寶臉上長濕疹該怎麼辦
一個月的寶寶長濕疹,主要是頭面部的紅腫、糜爛、滲出、流水、結痂或者全身。還有的比較輕,就是一小片,比如在面頰部或者是臀部出現。要根據他的具體情況,盡量不要吃葯,盡量以簡單的葯為主,比如可以用抗生素軟膏,像紅黴素眼膏等等,也可以用中葯外洗,也可以用像鞣酸類的軟膏外擦,都是可以的。
特別嚴重的也可以用幾天糖皮質激素,比較弱效的,特別是臉上不能時間用的太長,以免長期應用導致副作用,要注意。另外要注意抗生素的問題,如果已經有膿皰了,建議口服一點抗生素,對於濕疹的緩解會非常有幫助,通過抗生素的應用來間接的抑制過敏反應的發生,也是非常好的。
㈤ 滿月嬰兒臉上濕疹怎麼辦
嬰兒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炎症,尤其在嬰兒滿月時容易出現。處理滿月嬰兒臉上的濕疹,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1. 正確洗澡方法:即使寶寶長了濕疹,也應保持清潔。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以免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使用清水洗澡,最後洗頭,洗澡後立即擦乾並塗抹保濕霜。
2. 勤換洗衣物:寶寶應穿著干凈、柔軟且舒適的衣物,枕頭應常換洗。使用淺色純棉布製作衣物和被褥,避免化纖材料。尿布要勤換,避免寶寶著涼或過熱。
3. 調整飲食:媽媽應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蔥、蒜和酒。如果寶寶出現濕疹,母乳喂養的母親應忌食魚、蝦、蟹、雞蛋等,同樣避免飲酒。寶寶的飲食應定時定量,最好是母乳喂養,若吃牛奶,可多加水少加糖,並延長煮沸時間。消化不良時應及時治療。
4. 謹慎用葯:濕疹嚴重時,應請皮膚科醫生診治,家長不要自行給寶寶塗抹葯物,以免加重過敏反應。濕疹通常治療後有所好轉,但可能復發,停用奶粉後(約6個月大)通常逐漸自愈。
5. 適宜室溫和避免刺激:保持室內溫度適宜,避免過熱引起更強烈的瘙癢感。睡前適當束縛寶寶雙手以防抓傷。避免寶寶接觸刺激性物質,並防止與患有單純性皰疹的人接觸,以防並發卡波西水痘樣疹。
最後,嬰兒濕疹與其他皮膚病症狀相似,一旦嬰兒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應及時就醫,以免誤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