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陰部紅腫瘙癢
陰部紅腫、瘙癢,多見於局部衛生不潔、外陰部濕疹、黴菌性陰道炎、滴蟲性陰道炎等,需要明確病因後對症治療。
常見原因及治療方法
1、局部衛生不潔:部分女性使用衛生紙方法不當,外陰部皮膚受經血、陰道分泌物,甚至尿液、糞便和汗液的浸漬,從而引起外陰部瘙癢。應注意日常個人衛生,經常清洗會陰部;
2、外陰部濕疹:外陰部濕疹引起的局部瘙癢更為劇烈,表現為局部皮膚邊界不清的丘疹、水皰、糜爛、滲液,可在醫囑下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
3、黴菌性陰道炎:多由白色念珠菌引起,該菌平時寄生於陰道內,當陰道內糖原增多、酸性增強時,便迅速繁殖引起炎症。除外陰紅腫、瘙癢外,患者還可伴有陰道灼痛、尿頻、尿痛、性交痛等症狀。此外,白帶可呈白色豆渣樣或凝乳樣,部分人還伴有白帶異味。此時患者應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制黴菌素、酮康唑等葯物進行治療,同時可配合鹼性葯物沖洗陰道,改變陰道的酸鹼度,以緩解疾病症狀;
4、滴蟲性陰道炎:由感染陰道毛滴蟲引起,可出現外陰、陰道瘙癢,有泡沫樣白帶,常伴有特殊異味,搔抓後病情多會加重,出現紅腫現象,可局部應用甲硝唑栓或替硝唑栓進行治療。
注意事項
日常生活中盡量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褲,以免細菌滋生。同時應保持心情舒暢,以促進身體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