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皰疹怎麼引起的
皰疹在臨床上比較常的情況如下:
1、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起,單純皰疹病毒又分成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是感染口周、鼻周位置,叫單純皰疹。Ⅱ型主要是感染外陰、生殖器等部位,叫生殖器皰疹。這兩種皰疹臨床表現為在鼻周、口周出現一簇水皰,叫單純皰疹;
2、帶狀皰疹:在腰或者臉、手臂等部位,發生在一側的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由於是侵犯神經引起神經炎,所以會有感覺異常,最常見的是疼痛。感染到皮膚以後會起一堆水皰,因其沿一根神經,呈帶狀分布,故稱帶狀皰疹,俗稱纏腰龍、轉腰龍。
㈡ 手臂上和身上出現小紅點,癢,出水,慢慢紅點會變大,這是什麼
應該是皮膚皰疹。附加相應的說明:
皰疹主要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多侵犯皮膚黏膜交界處,皮疹為限局性簇集性小水皰,病毒長期潛伏和反復發作。
皮膚皰疹:好發於皮膚黏膜交界處。初起局部皮膚發癢、灼熱或刺痛,進而充血、紅暈,後出現針頭或米粒大小簇集水皰群,基底微紅,水皰彼此並不融合,但可同時出現多簇水皰群。水皰壁薄,皰液清亮,短期自行潰破、糜爛、滲液,2—10天後乾燥結痂,脫痂後不留瘢痕。
預防方式:
1、保持皮膚清潔,每天洗澡,炎熱天氣可以每天洗2—3次。衣著要適宜,不要出汗過多。
2、增強體質,提高抗病能力。應堅持適當的戶外活動或參加體育運動,以增強體質,提高機體歷御疾病的能力。
3、預防感染。感染是誘發本病的原因之一,應預防各種疾病的感染,尤其是在看秋季節,寒暖交替,要適時增減衣服,避免受寒引起上呼吸眉感染。此外,口腔、鼻腔的炎症應積極給予治療。
4、防止外傷。外傷易降低機體的抗病能力,容易導致本病的發生。因此患者應注意避免發生外傷。保護皮膚不受損傷,衣服、和被褥要柔軟。勤剪指甲,以免抓傷表皮。
5、避免接觸毒性物質。盡呈避免接觸化學品及毒性葯物,以防傷害皮膚,影響身體健康,降低機體抵抗力。
6、增進營養。應注意飲食的營養,多食豆製品,魚、蛋、瘦肉等富自蛋白質的寶物及新鮮的瓜果蔬菜,使體格健壯,預防發生與本病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疾病。
7、避免與皮膚感染病的人接觸,要勤洗手。
㈢ 手臂上臉上脖子上長一粒粒小水泡很多,
手臂上、臉上、脖子上長出一粒粒小水泡,這種情況可能與汗皰疹有關。汗皰疹是一種出汗不良性濕疹,常見於手掌和足底部位,但也可在其他部位出現。它通常表現為水皰性皮疹,且不易徹底治癒,容易反復發作。
治療汗皰疹主要以收斂和止癢為主。使用含有薄荷或爐甘石等成分的洗劑有助於緩解症狀。在飲食上應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發物,以減少對皮膚的刺激。
保持局部衛生和乾燥對於預防和緩解汗皰疹非常重要。建議每天清潔受影響的皮膚區域,使用溫和的清潔產品,並保持皮膚乾燥。穿著透氣性好的衣物,避免過熱和出汗過多,也有助於減輕症狀。
若症狀持續或加重,建議就醫咨詢專業醫生,以便進行准確診斷和針對性治療。在醫生指導下,可能需要採取葯物治療或其他治療措施來控制汗皰疹,以減輕症狀並防止復發。
㈣ 手臂上長的這個是什麼,求大神解答
皰疹:帶狀皰疹是春季最易流行的一種病毒感染性皮膚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後,潛伏在體內再發,造成沿神經支配的皮膚區出現帶狀排列的成簇皰疹,伴隨神經痛。老年人和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的人容易感染帶狀皰疹,而且一旦染上病情更為嚴重。民間把這種病稱作「串腰龍」,文獻上叫「纏腰火丹」,這是因為侵犯胸腰部位的帶狀皰疹占本病發病率的60%以上。實際上,這種病還可侵犯頭、面、耳及上下肢等部位。由於這種病毒有親神經的特點,發病總是沿神經走向,呈條帶狀,故稱「帶狀皰疹」。
中醫認為帶狀皰疹是因為肝膽火盛及脾濕郁久,外感毒邪而發。現代醫學已經知道這種病毒是由呼吸道感染侵入體內,潛伏到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其它發病部位的神經細胞中。這種病毒平時可以不發病,但由於老年人及久病體虛的人,全身抵抗力下降,再遇到身體勞累、感冒等誘因,則易發此病。 發病機制:病毒感染後無免疫力或低免疫力的人群(多數是兒童)可發生原發感染,即發生水痘。或病毒隱性感染,經血行傳播到皮膚感覺神經末梢,經神經通路到脊髓神經後根或三叉神經,然後傳播到顱神經感覺神經節的神經元,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例如:創傷、感冒、癌症、免疫系統疾病等等),潛伏的病毒就會大量繁殖,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引起病人疼痛,同時病毒沿神經通路下傳,到該神經支配的區域引起節段性皰疹。病毒也會感染運動神經元,引起病人肌無力和運動麻痹,但很少見。發病之初,主要表現為全身疲倦無力,食慾不振,輕度發燒,很快發病部位感覺灼熱,跳著疼痛。如果發生在胸部或腰部,常誤診為心臟病或急腹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