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水痘要掐穿嗎
擴展閱讀
有濕疹能總洗澡嗎 2025-02-05 10:45:44
來月經了長濕疹怎麼辦 2025-02-05 10:37:37
蕁麻疹顆粒沖劑 2025-02-05 10:30:39

水痘要掐穿嗎

發布時間: 2025-02-05 08:32:53

❶ 13歲得水痘葯物治療能治好么大神們幫幫忙

水痘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只能抗病毒治療,預防各種病發症.水痘初期可喝綠豆湯,發燒期在飲食上要清淡易消化,多飲溫開水,注意休息.還應保持皮膚的清潔衛生,不要給孩子洗澡,皮膚瘙癢時,可塗些止癢葯水.指甲長了要及時剪短,避免抓破皰疹而引起感染,若皰疹已破,可塗1%龍膽紫.切記一定不要用激素治療,否則會加重病情.暫時也不要打預防針,容易引起過敏.此外,該病可並發腦炎,心肌炎等,因此,一旦發現並發症應立即去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編輯本段][臨床症狀] 該病潛伏期為14~15日左右。起病急、輕、中度發熱且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脫症的演變過程,脫症後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摧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見於1-10歲的兒童,潛伏期2-3周。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迅即變為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約經2-3天水皰乾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疤痕。皮損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顏部始,後見於軀干、四肢。數目多少不定以軀干為多,次於顏面、頭部,四肢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見於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皮損常分批發生,因而丘疹、水皰和結痂往往同時存在,病程經過2-3周。若患兒抵抗力低下時,皮損可進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 需與天花相鑒別:天花全身反應重,始即39-40℃的高熱,熱度下降後發疹,皮損中央有明顯的臍凹,顏面增多,愈後遺留凹陷性疤痕。有是應注意與膿皰瘡及丘疹性蕁麻疹區別。 並發症 1、皮膚皰疹繼發感染 可引起膿皰疹、蜂窩織炎、敗血症等。 2、肺炎 成人多為原發性水痘肺炎,發生在出疹後1~5日,兒童常為繼發性肺炎,多發生於病程後期2~3周,X線有間質性肺炎樣病變,可持續6-12周。 3、水痘腦炎 發病率低於1‰,兒童多於成人,常於出疹後一周發病。臨床表現與腦脊液所見與一般病毒性腦炎相似,病死率約5%,存活者15%有永久性後遺症,如癲癇,智力減退、或行為異常等。 4、其它 水痘肝炎、心肌炎、腎炎等均很少見。 [編輯本段][病原學]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VZV),呈磚形、直徑為150-200nm,核酸為DNA,有立體對稱的衣殼,在細胞內繁殖。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VZV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皰疹和血液中,經飛沫或直接接觸皰液而傳染,已知VZV可經醫療器械傳播。VZV主要經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然後入血和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內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偶爾累及內臟。 其外為20面體核衣殼,衣殼表面有一層脂蛋白包膜,內含補體結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該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可在人胚纖維母細胞、甲狀腺細胞中繁殖,產生局灶性細胞病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和多核巨細胞。人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較弱,不耐高溫,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劑滅活。但能在皰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單核吞噬系統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襲皮膚及內臟,引起發病。 [編輯本段][流行病學]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後一周都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也可接觸污染的用物間接待染。 該病以冬春季發病為主,主要為2~10歲的兒童發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發病可終身免疫。 1、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生水痘,但少見。 2、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3、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4、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該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2%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兒童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編輯本段][病因病理] 現代醫學病因病理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後入血及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系統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皮疹分批出現與間歇性病毒血症有關。隨後出現特異性免疫反應,病毒血症消失,症狀緩解。當免疫功能低下時易發生嚴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變可累及內臟。部分病毒沿感覺神經末梢傳入。長期潛伏於脊神經後根神經節等處,形成慢性潛伏性感染。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患惡性腫瘤,受刺激)病毒被激活,導致神經節炎,並沿神經下行至相應的皮膚節段,造成簇狀皰疹及神經痛,稱為帶狀皰疹。 水痘病變主要在表皮棘細胞。細胞變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後者液化及組織液滲入形成水皰,其周圍及基底部有充血、單核細胞和多核巨細胞浸潤,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水皰內含大量病毒。開始時透明,後因上皮細胞脫落及白細胞侵入而變濁,繼發感染後可變為膿皰。皮膚損害表淺,脫痂後不留瘢痕。粘膜皰疹易形成潰瘍,亦易癒合。水痘個別病例病變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腸、肝、腎上腺、胰等處,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細胞侵潤及局灶性壞死。帶狀皰疹受累的神經節可出現炎細胞浸潤、出血、灶性壞死及纖維性變。 病毒先在鼻咽部繁殖,然後侵入血液,可能在單核吞噬細胞中復制,並向全身擴散,故病毒血症是全身症狀和皮膚粘膜發疹的基礎。病變主要在皮膚的棘狀細胞層,呈退行性變性及細胞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囊狀細胞或多核巨細胞裂解及組織液滲入後,即形成皰疹。真皮有毛細血管擴張和單核細胞浸潤。 粘膜病變與皮疹類似,但皰疹常破裂形成小潰瘍。此外,在個別死亡病例屍檢中,發現許多臟器如食管、肝、胰、腎盂、輸尿管、膀胱、腎上腺等有小灶和結節狀實變區,伴多個出血灶,鏡下見肺間質的滲出液主要為紅細胞、纖維素及含嗜酸性小體的多核巨細胞。水痘腦炎與麻疹腦炎和其他感染後腦炎相似,表現為血管周圍的脫髓鞘改變。 中醫病因病機分析 中醫認為該病為外感時行邪毒,多由口鼻而入,蘊郁肺脾。肺合皮毛,主肅降,外邪襲肺,宣降失常,初期多見肺衛症狀,如發熱、咳嗽、流涕等。若腸胃伏有濕熱,或病毒深入時,則可出現氣分症狀。脾主肌肉,邪毒與內濕相搏,外發肌表,幫故有水痘布露。該病多屬於風熱輕證,時行邪毒清透即解。因該病邪毒一般只傷及衛、氣分,竄入營血的甚少,故病情較天花、麻疹為輕,預後良好,變證險證也少。 少數患兒因毒熱熾盛,內犯氣營,甚或營血受累,重的可伴有高熱、煩躁、面赤,痘點稠密,色赤,紫暗等重症。 [編輯本段]臨床診斷 水痘的診斷要點 1、病前2~3 周有與水痘密切接觸史。 2、發熱與皮疹(斑丘疹、皰疹)同時發生,或無發熱即出疹。皮疹向心性分布,以軀干、頭、腰處多見。皮疹分批出現,斑丘疹→水皰疹→結痂,不同形態皮疹同時存在,痂蓋脫落後不留疤痕。 3、白細胞計數正常或稍低,淋巴細胞相對增高。 輔助檢查 必要時可選作下列實驗室檢查: 1、取新鮮皰疹內液體作電鏡檢查可見到皰疹病毒顆粒能快速和天花病毒相鑒別 2、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內液體接種人胚羊膜組織病毒分離陽性率較高 3、血清學檢查常用的為補體結合試驗水痘病人於出診後1~4天血清中即出現補體結合抗體2~6周達高峰6~12個月後逐漸下降亦可用間接熒光抗體法檢測④PCR方法檢測鼻咽部分泌物VZV DNA為敏感和快速的早期診斷手段。 4、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高。 5、皰疹刮片或組織活檢,刮取新鮮皰疹基底物用瑞氏或姬姆薩染色檢查多核巨細胞,用酸性染色檢查核內包涵體。 6、病毒分離 在起病3天內取皰疹液做細胞培養,其病毒分離陽性率高 ,後用免疫熒光,酶聯免疫吸咐試驗及放射免疫等方法鑒定。也可取新鮮皰疹內液直接做電鏡檢查。 鑒別診斷 該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1、膿皰病 好發於鼻唇周圍和四肢暴露部位。易形成膿皰及黃色厚痂,經搔抓而播散。不成批出現,無全身症狀。 2、帶狀皰疹 皰疹呈成簇狀排列,沿身體一側的皮膚周圍神經分布,不對稱,有局部疼痛。 3、丘疹樣蕁麻疹 系嬰幼兒皮膚過敏性疾病。皮疹為紅色丘疹,頂端有小水皰,無紅暈,分批出現,離心性分布,不累及頭部和口腔。 4、皰疹性濕疹(Kaposi水痘樣皮疹): 當濕疹兼患單純皰疹感染。臨床表現多急起、高熱、虛脫及水痘樣皮疹,常呈暴發性病程,病死率高,皮膚受累面積廣,體液大量丟失,導致水電解質紊亂、休克或繼發性感染而死亡。 5、苔蘚樣蕁麻疹: 多見於嬰幼兒。皮疹尖端稍似皰疹,但較水痘小而堅實,多分布於四肢、軀干,分批出現紅色丘疹、瘙癢。多有過敏史及昆蟲叮咬或腸蛔蟲感染史。 6、手、足、口病: 多見於4歲以下小兒。四肢遠端如手掌、足底或指、趾間出現水皰疹,很少形成潰瘍,不結痂。病原體為柯薩奇A16、10、17型腸道病毒等。 [編輯本段][治療] 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該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積極隔離病人,防止傳染。對於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3ml/日,連續3天。 早期隔離至皮疹完全結痂乾燥為止。局部治療以止癢和防止感染為主,可外搽龍膽紫液,繼發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軟膏。繼發感染全身症狀嚴重時,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和加重。 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塗1%甲紫溶液,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早期採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無環鳥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每日肌注維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對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及早采抗病毒葯物治療。阿糖腺苷10mg/kg�6�1d,靜脈滴注。或無環鳥苷5-10mg/kg,每8小時一次靜脈注射,療程5-7天,或加用a-干擾素,以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癒合,加速病情恢復,降低病死率。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1.風熱型: 症狀:無發熱或發熱較輕,1-2日內出疹,先於軀干、頭面部見紅色小丘疹,疹色紅潤,皰漿清亮,根盤紅暈不明顯,皰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噴嚏等。脈浮數,舌質淡紅,苔薄白。 治以疏風透表,清熱解毒,或佐以利濕。 方葯用銀翹散加減: 銀花15克,連翹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荊芥6克,竹葉6克,鮮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蘭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劑。若濕邪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滲濕之品;疹邊有紅暈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膚瘙癢甚,加蟬衣、僵蠶等。 2.毒熱型: 症狀:發熱較高,或壯熱不退,煩躁不安,口渴欲飲,面紅目赤,水痘過密,疹色紫暗,皰漿晦濁;或伴有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小便短黃,脈洪數或沉實,舌質紅或、絳,舌苔黃燥而少津。 治以清熱解毒,涼營滋陰。 方葯用清營湯合清胃散加減: 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參10克,玄參10克,麥冬12克,黃連6克,銀花15克,連翹12克,當歸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劑。疹色深紅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梔清熱涼營;陰津耗傷甚,口乾燥者加花粉、麥冬、蘆根等養陰生津;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大便乾燥者,加服硝黃粉或大黃、枳實等瀉火通腑。 單方驗方: 1.銀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3天。 2.蘆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連服2-3天。 3.黃芩5克,木通2.5克,共為細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若服散劑,其量減半。本方有清熱利濕之功,適用於水痘濕熱較盛者。 4.三豆湯:黑豆、綠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將豆淘凈,同甘草用雪水或長流水煮至豆熟為度,去甘草將豆曬干,又入汁再浸,再曬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適用於痘疹將發之際,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無或有終生不出者。 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黃芩1.5克,竹葉10片,燈草1團,水煎服。適用於水痘輕症。 6.紫草0.3克,陳皮0.15克,為粗末,新汲水煎服。適用於小兒痘瘡紫暗,發出不暢。 外治法: 1.苦參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2次。 2.止癢葯方:地膚子30克,僵蠶15克,白鮮皮15克,芥穗15克,茵陳15克,敗醬草15克,白礬9克,白芷9克,共為細末,擦於患處,每日2-3次。 3.青黛散:青黛、黃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為細末,撒布患處,或用麻油調敷,1日1-2次。適用於痘疹破潰,繼感邪穢時。 針灸療法: 1.體針:治以清熱疏風利濕。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豐隆、三陰交。 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濕熱;若邪陷營血,高熱神昏,加刺水溝、十宣放血,以清營涼血,清心開竅。 2.耳針: 取穴:肺、脾、下屏尖、下腳端、神門、腦,每次選2-3穴,局部消毒,用毫針刺入,每日1次。也可用耳穴貼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鍾。 推拿療法: 手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經、開天門、推坎宮。 加減:毒熱重證,加清胃經、清肺經以清肺胃實熱;高熱神昏,加掐人中、掐老龍、拿肩進以清熱開竅。 治療原則 1、一般處理與對症治療 呼吸道隔離,卧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織胺葯物。並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 。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並有嚴重並發症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應用盡快減量或停用。 2、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 ;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食療方法 疏風清熱宜選用下列食療方: 胡蘿卜芫荽羹:胡蘿卜、芫荽各60克;洗凈切碎後,加水煮爛加冰糖服。每日1劑,分3次服完。連服一星期。嬰兒只服湯汁 金銀花甘蔗茶:金銀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銀花水煎至100毫升,兌入甘蔗汁代茶飲可頻頻服之日1劑7~10天為1療程 解毒祛濕宜選用以下食療方: 苡薏紅豆粥:苡薏仁20克、紅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凈共煮粥,熟豆爛拌,冰糖每日1劑分3次服完,適於水痘已出發熱尿赤神疲納差者 馬齒莧荸薺糊:鮮馬齒莧荸薺粉各30克,冰糖15克,鮮馬齒莧洗凈,搗汁,取汁,調荸薺粉加冰糖用滾開的水沖熟至糊狀,每日1劑,適於水痘已出或將出發燒煩躁便稀溏 [編輯本段][預防保健] 該病的預防重點在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全部症疹為止。對有接觸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內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價帶狀皰疹免疫血漿,以減少發病的危險性。 隔離患者至全部皮疹結痂或出疹後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曬法消毒。接觸水痘的易感者應留檢3周,也可早期應用丙種球蛋白(0.4-0.6ml/kg)或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顯降低水痘的發病率,減輕症狀。最近幾年研製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於正常易感兒童預防有效。 隔離患兒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盡量避免易感兒接觸水痘,可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接觸水痘後3日內接種仍然有效,故可給予正在進行激素治療的接觸者。 保護免疫低下易感兒,可在接觸後盡早肌注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2-5ml,可降低發病率與減輕病情,正在使用激素者,應酌情減低用量或停葯。 疫苗接種 水痘疫苗自1995年以來被人們所使用來對抗這種疾病。一些國家要求兒童在進入小學前接種疫苗。 但是疫苗保護不是終身的,在第一次接種疫苗後五年後有必要再次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後的通常反應是: 注射後42天發燒至38.9℃ 注射後兩天在注射部位疼痛、瘙癢 在注射後8到19天在注射部位出現皮疹,如果出現,便有傳染性 在注射後5到26天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皮疹。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便有傳染性 當反應發生時應該做什麼? 控制發燒及減輕不適,吃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的葯。(在中國常見葯物名:百服寧、必理通、泰諾、撲熱息痛、醋氨酚) [編輯本段]水痘問答 水痘是怎麼發生的? 水痘常見於2~10歲的兒童,是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水痘好發於冬春兩季,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內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存在於患者的血液,皰疹的漿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也就是說如果健康的兒童與患水痘的兒童經常一起玩耍、說話、密切接觸都可感染而發病。所以一旦患了水痘應注意隔離,在完全治好以前不應去幼兒園或上學。即使是與水痘患者接觸過的小孩,也應隔離觀察2~3周。因為感染病毒後不是立即發病,一般要經14~17天的潛伏期,長者可達3周。 水痘傳染性很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與之接觸的兒童約90%發病。而且從發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乾燥結痂均有傳染性。 起病較急,可有發熱、倦怠、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成人較兒童明顯,一般1~2天內發疹。首先發於軀干,逐漸延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干多,面部四肢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為紅色小丘疹,數小時後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皰,周圍繞以紅暈。水皰初呈清澈的水珠狀,壁薄易破,伴有瘙癢。經2~3天而乾燥結痂,以後痂脫而愈,不留疤痕。在發病3~5天內,皮疹陸續分批發生,故同時可見丘疹、水皰、結痂等不同時期的皮損,病程約 2~3周。 口腔、眼結合膜、咽部、外陰等粘膜也偶可發生損害,常形成潰瘍而伴有疼痛。 皮疹並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規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常現象。若水皰抓破後繼發細菌感染,可發生皮膚壞疽,甚至引起敗血症。此外,少數患者還可出現水痘性肺炎、腦炎、心肌炎及暴發性紫癜等並發症。 中醫學認為該病屬外感時邪熱毒,濕熱郁於肌膚所致。 出水痘會不會留疤痕? 水痘發生的部位較廣泛,可延及頭面部,且成批出現,數目較多,故有人擔心會不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來說水痘按照自然病程發生、消退,即使水皰較大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也會很快痊癒,愈後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反復搔抓破潰後易繼發細菌感染,甚至發生壞疽,愈後會有疤痕。因為單純水痘的損害部位很淺,未到達真皮組織,如果合並細菌感染則會向下破壞而導致疤痕形成。 可見出水痘不會留下疤痕。但是在臨床上水痘還有幾種特殊類型,應引起注意。 (1)大皰型水痘 只見於2歲以下的兒童。為成批發生的2~7cm大小的大皰,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但痊癒很快。 (2)出血性水痘 水皰內容物為血性,有高熱及嚴重的全身症狀。好發於營養不良、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劑及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病人。 (3)新生兒水痘 通常是在生產時由母親而感染,一般症狀表現較輕,但亦可發生系統損害而致死。 (4)成人水痘 症狀較小兒為重。前驅期長,高熱,全身症狀較重,皮疹數目多,也更癢。 以上幾種特殊類型雖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就應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否則不僅僅是留疤痕的問題,還可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如何治療水痘? 現代醫學對病毒性疾病沒有特效葯,故水痘的治療主要是預防繼發感染和加強護理。發熱期應卧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證營養和水分的供給;體溫較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甚者可口服抗組胺葯,亦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皰破潰後塗2%龍膽紫等等,均為對症治療。 中醫認為該病為外感時邪,傷及肺脾,生濕化熱,發於肌膚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祛濕為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分以下兩種類型: (1)風熱夾濕證 屬輕型,證見發熱,咳嗽,流涕,水痘紅潤,分布稀疏,內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癢,納差,二便調和,舌苔薄白,脈浮數。治宜用疏風解表,清熱祛濕法。方選銀翹散加減。 (2)濕熱熾盛證 屬重證,多見於體質虛弱的患兒。發熱重,表現為壯熱煩渴,唇紅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漿混濁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見皰疹,伴有口乾欲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苔黃厚而干,脈洪數或滑數。此乃邪盛正篤,濕熱毒邪內犯。治療當加大清熱涼血解毒之力。方選加味消毒飲加減。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適當選擇西葯對症治療,如退燒、止癢等。其餘在護理、飲食、消毒、隔離等方面中西醫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傳染性強。一般感染後可獲終身免疫。 感染水痘並非終生免疫? 新研究發現,許多水痘患者說他們已經患過一次該病了,這表明重復感染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多見。通常的看法是感染一次水痘可提供終生免疫。 由美國北卡羅林那大學的霍爾(Susan Hall)領導的研究者報告,1999年美國某地區13%的水痘感染者稱自己以前已有過一次發作。很有趣的是,近一半的人說他們的家人已有人兩次感染。診斷的醫生可能把另一種相似的疾病當成水痘了。或者,也許有少數人可能或真的會感染兩次,研究作者CDC的西沃德(Jane Seward)告訴路透社記者。於是,他們檢查了1995-1999年洛杉磯郡所有報告水痘的二次感染率。1995年,稱自己患過兩次水痘者為4.5%,而1999年則為13%。 很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感染一次水痘可讓免疫系統抵禦今後的發作,這樣怎麼會有人再次感染呢?西沃德說,答案可能在於個人首次感染引起完全免疫的能力。他解釋,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它屬皰疹家族。如果某人在幼年時患了水痘,但成年以後,可能體內水痘病毒再激活引起帶狀皰疹。可能有些人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的抗體,西沃德說,一生只得一次水痘的觀點並不是絕對的。 在約見記者時,他和合作者――洛杉磯郡衛生科的賈曼(Aisha O. Jumaan)說,許多再次感染都起是因於感染了與水痘病毒類似的病原物。它們看起來象水痘病毒,它們的行為也象水痘病毒……一些疾病可能與水痘相似,西沃德說。他們在6月6日的《兒科學》雜志(Pediatrics 2002;109:1068-1073)中,提出了兩個在兒童期有兩次確實很象水痘感染的病例,其病情很象水痘的皮膚病變,而且也有與其他患者的接觸史。但是,研究者強調,即使是症狀與水痘很相似,也需在實驗室確診是否水痘。這樣,這兩個兒童,不管症狀多象,可能也只是患了一次水痘。二次感染多見於在很小時患過該病者,而且病情也相對較輕。西沃德和賈曼建議,醫生要仔細證實對孩子的診斷。
採納哦

❷ 長水痘的故事

        我從小就長在外婆家,跟外婆村子裡得小孩子們一起玩鬧長大。在我10來歲的某一天,發生了這樣一件事情,一直封存在我的記憶深處,那就是長水痘。陝西方言稱為水痘。

         大舅家的表妹L跟我一樣在外婆家長大,有一個暑假,表妹L不知為什麼得了水痘這種傳染病。外婆聽醫生的話買了一些板藍根給表妹每日按時吃了,那段時間村子裡面跟我們要好的小朋友都不敢靠近表妹,擔心傳染上水痘。但是我不怕,我依然跟表妹玩的很開心。沒多久,表妹的水痘就痊癒了,舅舅把表妹接去跟他們同住一個假期。家裡就只剩下我自己了。沒有L的日子生活過的有點沒趣,直到有一天我正在跟小朋友玩,發現手腕上有個小水泡,我把它掐破了,流出來很多液體,我的腿上也有一些小水泡,我跑回去給外婆看,外婆說我也得了水痘。然後我便開始了跟表妹一樣喝板藍根治水痘的日子。

         日子一天一天的過去,我的水痘並沒有像L一樣越來越少,反而越來越多了,每天晚上癢的睡不著。在外公給我准備的單人竹床上翻來覆去,全身都癢的難受,我不停的用手撓那些小惡魔,並沒有什麼用。水痘越來越嚴重了,外婆也覺著不對勁,外公更是著急。終於,我被外公的28自行車載著去隔壁村子找醫生了。醫生叫良,是個老爺爺了,看起來慈眉善目的,村子裡的人一般都病了都找他看。我外公外婆稱他為良先生。(平時外婆外公把老師也稱為先生,導致我小時候一直以為這個醫生還是個老師,我從小怕老師,很自然也有點怕這個醫生)良先生先看了我的樣子後跟外公說到都這樣了怎麼不早點帶娃過來看看。外公有點不好意思。之後良先生給我做了過敏測試,我記著好像是青黴素。接著就是漫長的輸液過程,輸液結束後,外公又騎著他的老舊28自行車載我回家,經過小賣部的路上,還破天荒給我買了一帶零食,我真是開心壞了。小時候零花錢一般是一毛兩毛錢,零食這種奢侈品一般都得在家裡表現好才能吃的上。回到家後,我就徑自去找撿「榆錢樹葉子」(我小時候這么叫它,其實是一個長條形的,中間有個疙瘩的葉子,現在都不知道叫什麼)用針線從中間的疙瘩處穿起來,穿成一個長串。現在的我並不能記得當時為什麼喜歡穿這個東西玩。串的跟線的長度一樣以後,我就帶著這一串戰利品回家吃飯。回到家發現外公外婆正在因為給我治水痘看醫生太晚這件事情吵架,我踮著腳尖慢慢的把我串的榆錢樹葉子串想要放到一個櫥櫃最上面,一下沒放好,葉子串掉了下來,剛好砸進了裝油潑辣子的小碗裡面,我嚇壞了,怕挨罵,趕忙拿出來飛速扔到一邊地上。當時鄉村家裡面都是磚塊的地面,辣椒油一下把地面染成泥土紅。那天外婆哭的很傷心,我也哭了。從小就見不得外婆哭,一哭我的眼淚就完全控制不住,像山洪一樣爆發了。嗯,那個傻傻的年紀確實有點像。從那天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每到傍晚,良先生都會准時騎著村裡少見的摩托車,帶著葯箱子來給我打一針。每天的傍晚,我就蹲在他的葯箱子旁邊,看著他拿出一個小鋁盒子,給裡面倒滿開水,把給我打針的針頭扔進去泡著,一會後就拿出來跟新的針管套在一起,邊做這些事情的同時邊跟我外公著聊著各種天。然後從葯箱子里拿出很多我不認識的葯,用針從一個小葯瓶子裡面抽出一點葯來,又將這些葯扎進另一個小小的葯瓶子里,有時候還把一個棕色玻璃的葯瓶子用銼刀一下從頸部打斷,從裡面吸出淡淡的葯液。

         打完針後會有點困,我就早早睡了。外公喜歡看電視,睡夢中被電視的聲音吵醒後,就跟著外公外婆一起看電視,電視看的倒是挺開心的,只不過接下來睡覺就又是個問題了。睡不著,太癢了,除了臉全身到處都是水痘。癢到沒辦法入睡,竹床被我轉來轉去弄的吱吱響,外公只好從土炕上下來,坐在我的竹床旁邊,輕撫著我的後背,奇怪的事,在外公輕撫中,我逐漸睡著了。

         很多個夜晚就這樣過去了。忘記了什麼時候我的水痘好了。

         這就是我關於水痘的一個小故事。

         最後,希望外婆外公身體健康,每天開心。

❸ 水痘 嚴不嚴重、要注意些什麼 如飲食方面哪些能吃、哪些不能吃。

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該 阿糖腺苷
[2]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積極隔離病人,防止傳染。對於抵抗力低下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3ml/日,連續3天。 早期隔離至皮疹完全結痂乾燥為止。局部治療以止癢和防止感染為主,可外搽龍膽紫液,繼發感染者可外用抗菌素軟膏。繼發感染全身症狀嚴重時,可用抗生素。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和加重。 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塗1%甲紫溶液,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早期採用阿糖腺苷10mg/(kg*日)或用無環鳥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每日肌注維生素 B12 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對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及早采抗病毒葯物治療。阿糖腺苷10mg/kg?d,靜脈滴注。或無環鳥苷5-10mg/kg,每8小時一次靜脈注射,療程5~7天,或加用a-干擾素,以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癒合,加速病情恢復,降低病死率。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1.風熱型 症狀:無發熱或發熱較輕,1-2日內出疹,先於軀干、頭面部見紅色小丘疹,疹色 牛蒡子
紅潤,皰漿清亮,根盤紅暈不明顯,皰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噴嚏等。脈浮數,舌質淡紅,苔薄白。 治以疏風透表,清熱解毒,或佐以利濕。 方葯用銀翹散加減: 銀花15克,連翹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荊芥6克,竹葉6克,鮮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蘭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劑。若濕邪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滲濕之品;疹邊有紅暈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膚瘙癢甚,加蟬衣、僵蠶等。 2.毒熱型 症狀:發熱較高,或壯熱不退,煩躁不安,口渴欲飲,面紅目赤,水痘過密,疹色紫暗,皰漿晦濁;或伴有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小便短黃,脈洪數或沉實,舌質紅或、絳,舌苔黃燥而少津。 治以清熱解毒,涼營滋陰。 方葯用清營湯合清胃散加減: 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參10克,玄參10克,麥冬12克,黃連6克,銀花15克,連翹12克,當歸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劑。疹色深紅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梔清熱涼營;陰津耗傷甚,口乾燥者加花粉、麥冬、蘆根等養陰生津;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大便乾燥者,加服硝黃粉或大黃、枳實等瀉火通腑。 單方驗方 1.銀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 甘草
服2-3天。 2.蘆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連服2-3天。 3.黃芩5克,木通2.5克,共為細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若服散劑,其量減半。本方有清熱利濕之功,適用於水痘濕熱較盛者。 4.三豆湯:黑豆、綠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將豆淘凈,同甘草用雪水或長流水煮至豆熟為度,去甘草將豆曬干,又入汁再浸,再曬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適用於痘疹將發之際,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無或有終生不出者。 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黃芩1.5克,竹葉10片,燈草1團,水煎服。適用於水痘輕症。 6.紫草0.3克,陳皮0.15克,為粗末,新汲水煎服。適用於小兒痘瘡紫暗,發出不暢。 外治法 1.苦參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 苦參
2次。 2.止癢葯方:地膚子30克,僵蠶15克,白鮮皮15克,芥穗15克,茵陳15克,敗醬草15克,白礬9克,白芷9克,共為細末,擦於患處,每日2-3次。 3.青黛散:青黛、黃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為細末,撒布患處,或用麻油調敷,1日1-2次。適用於痘疹破潰,繼感邪穢時。 針灸療法 1.體針:治以清熱疏風利濕。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豐隆、三陰交。 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濕熱;若邪陷營血,高熱神昏,加刺水溝、十宣放血,以清營涼血,清心開竅。 2.耳針: 取穴:肺、脾、下屏尖、下腳端、神門、腦,每次選2-3穴,局部消毒,用毫針刺入,每日1次。也可用耳穴貼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鍾。 推拿療法 手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經、開天門、推坎宮。 加減:毒熱重證,加清胃經、清肺經以清肺胃實熱;高熱神昏,加掐人中、掐老龍、拿肩進以清熱開竅。
治療原則
1、一般處理與對症治療 呼吸道隔離,卧床休息,加強護理,防止庖疹破潰感染。皮疹已破潰可塗以龍膽紫或新黴素軟膏。繼發感染者應及早選用敏感的抗生素。瘙癢者可給予爐甘石洗劑及抗組織胺葯物。並發肺炎、腦炎按肺炎和腦炎治療 。激素一般禁用,當合並有嚴重並發症時,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酌情使用。病前已用激素者應用盡快減量或停用。 2、抗病毒療法 干擾素,10~20萬μ/日,連用3~5天 ;其他如阿糖腺苷、無環鳥苷等也可選用。
食療方法
疏風清熱宜選用下列食療方: 胡蘿卜芫荽羹:胡蘿卜、芫荽各60克;洗凈切碎後,加水煮爛加冰糖服。每日1劑,分3次服完。連服一星期。嬰兒只服湯汁 金銀花甘蔗茶:金銀花10克、甘蔗汁100毫升,金銀花水煎至100毫升,兌入甘蔗汁代茶飲可頻頻服之日1劑7~10天為1療程 解毒祛濕宜選用以下食療方: 苡薏紅豆粥:苡薏仁20克、紅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凈共煮粥,熟豆爛拌,冰糖每日1劑分3次服完,適於水痘已出發熱尿赤神疲納差者 馬齒莧荸薺糊:鮮馬齒莧荸薺粉各30克,冰糖15克,鮮馬齒莧洗凈,搗汁,取汁,調荸薺粉加冰糖用滾開的水沖熟至糊狀,每日1劑,適於水痘已出或將出發燒煩躁便稀溏 出疹過後,以下幾種飲食可加快疾病的痊癒: ①膨魚腮煲粥。 ②青天葵(也稱烏青葵)加瘦肉、少量南杏仁和北杏仁煲湯,以清肺熱。 ③解毒祛濕宜選用苡仁紅豆粥,即苡仁20克,紅豆、土茯苓各30克,粳米100克,洗凈共煮,粥熟豆爛拌冰糖。每日一劑,分三次服完,此粥尤其適合水痘已出,但仍有發熱、尿色赤、疲倦、胃口差的患者。
編輯本段預防保健
基本方法
該病的預防重點在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全部症疹為止。對有接觸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內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價帶狀皰疹免疫血漿,以減少發病的危險性。 隔離患者至全部皮疹結痂或出疹後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曬法消毒。接觸水痘的易感者應留檢3周,也可早期應用丙種球蛋白(0.4~0.6ml/kg)或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顯降低水痘的發病率,減輕症狀。最近幾年研製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於正常易感兒童預防有效。 隔離患兒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盡量避免易感兒接觸水痘,可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接觸水痘後3日內接種仍然有效,故可給予正在進行激素治療的接觸者。 保護免疫低下易感兒,可在接觸後盡早肌注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2-5毫升,可降低發病率與減輕病情,正在使用激素者,應酌情減低用量或停葯。
疫苗接種
水痘疫苗自1995年以來被人們所使用來對抗這種疾病。一些國家要求兒童在進入小學前接種疫苗。 但是疫苗保護不是終身的,在第一次接種疫苗後五年後有必要再次接種疫苗。 接種疫苗後的通常反應是: 注射後42天發燒至38.9℃ 注射後兩天在注射部位疼痛、瘙癢 在注射後8到19天在注射部位出現皮疹,如果出現,便有傳染性 在注射後5到26天在身體的其他部位出現皮疹。一旦出現這種情況,便有傳染性 當反應發生時應該做什麼? 控制發燒及減輕不適,吃含有對乙醯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的葯。(在中國常見葯物名:百服寧、必理通、泰諾、撲熱息痛、醋氨酚)
編輯本段水痘問答
水痘是怎麼發生的
水痘常見於2~10歲的兒童,是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水痘好發於冬春兩季,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內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存在於患者的血液,皰疹的漿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也就是說如果健康的兒童與患水痘的兒童經常一起玩耍、說話、密切接觸都可感染而發病。所以一旦患了水痘應注意隔離,在完全治好以前不應去幼兒園或上學。即使是與水痘患者接觸過的小孩,也應隔離觀察2~3周。因為感染病毒後不是立即發病,一般要經14~17天的潛伏期,長者可達3周。 水痘傳染性很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與之接觸的兒童約90%發病。而且從發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乾燥結痂均有傳染性。 起病較急,可有發熱、倦怠、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成人較兒童明顯,一般1~2天內發疹。首先發於軀干,逐漸延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干多,面部四肢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為紅色小丘疹,數小時後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皰,周圍繞以紅暈。水皰初呈清澈的水珠狀,壁薄易破,伴有瘙癢。經2~3天而乾燥結痂,以後痂脫而愈,不留疤痕。在發病3~5天內,皮疹陸續分批發生,故同時可見丘疹、水皰、結痂等不同時期的皮損,病程約 2~3周。 口腔、眼結合膜、咽部、外陰等粘膜也偶可發生損害,常形成潰瘍而伴有疼痛。 皮疹並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規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常現象。若水皰抓破後繼發細菌感染,可發生皮膚壞疽,甚至引起敗血症。此外,少數患者還可出現水痘性肺炎、腦炎、心肌炎及暴發性紫癜等並發症。 中醫學認為該病屬外感時邪熱毒,濕熱郁於肌膚所致。
出水痘會不會留疤痕
水痘發生的部位較廣泛,可延及頭面部,且成批出現,數目較多,故有人擔心會不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來說水痘按照自然病程發生、消退,即使水皰較大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也會很快痊癒,愈後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反復搔抓破潰後易繼發細菌感染,甚至發生壞疽,愈後會有疤痕。因為單純水痘的損害部位很淺,未到達真皮組織,如果合並細菌感染則會向下破壞而導致疤痕形成。 可見出水痘不會留下疤痕。但是在臨床上水痘還有幾種特殊類型,應引起注意。 (1)大皰型水痘 只見於2歲以下的兒童。為成批發生的2~7cm大小的大皰,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但痊癒很快。 (2)出血性水痘 水皰內容物為血性,有高熱及嚴重的全身症狀。好發於營養不良、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劑及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病人。 (3)新生兒水痘 通常是在生產時由母親而感染,一般症狀表現較輕,但亦可發生系統損害而致死。 (4)成人水痘 症狀較小兒為重。前驅期長,高熱,全身症狀較重,皮疹數目多,也更癢。 以上幾種特殊類型雖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就應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否則不僅僅是留疤痕的問題,還可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如何治療水痘?
現代醫學對病毒性疾病沒有特效葯,故水痘的治療主要是預防繼發感染和加強護理。發熱期應卧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證營養和水分的供給;體溫較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甚者可口服抗組胺葯,亦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皰破潰後塗2%龍膽紫等等,均為對症治療。 中醫認為該病為外感時邪,傷及肺脾,生濕化熱,發於肌膚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祛濕為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分以下兩種類型: (1)風熱夾濕證 屬輕型,證見發熱,咳嗽,流涕,水痘紅潤,分布稀疏,內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癢,納差,二便調和,舌苔薄白,脈浮數。治宜用疏風解表,清熱祛濕法。方選銀翹散加減。 (2)濕熱熾盛證 屬重證,多見於體質虛弱的患兒。發熱重,表現為壯熱煩渴,唇紅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漿混濁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見皰疹,伴有口乾欲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苔黃厚而干,脈洪數或滑數。此乃邪盛正篤,濕熱毒邪內犯。治療當加大清熱涼血解毒之力。方選加味消毒飲加減。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適當選擇西葯對症治療,如退燒、止癢等。其餘在護理、飲食、消毒、隔離等方面中西醫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傳染性強。一般感染後可獲終身免疫。
感染水痘並非終生免疫
新研究發現,許多水痘患者說他們已經患過一次該病了,這表明重復感染可能比以前認為的更多見。通常的看法是感染一次水痘可提供終生免疫。 由美國北卡羅林那大學的霍爾(Susan Hall)領導的研究者報告,1999年美國某地區13%的水痘感染者稱自己以前已有過一次發作。很有趣的是,近一半的人說他們的家人已有人兩次感染。診斷的醫生可能把另一種相似的疾病當成水痘了。或者,也許有少數人可能或真的會感染兩次,研究作者CDC的西沃德(Jane Seward)告訴路透社記者。於是,他們檢查了1995-1999年洛杉磯郡所有報告水痘的二次感染率。1995年,稱自己患過兩次水痘者為4.5%,而1999年則為13%。 很久以來,人們一直認為感染一次水痘可讓免疫系統抵禦今後的發作,這樣怎麼會有人再次感染呢?西沃德說,答案可能在於個人首次感染引起完全免疫的能力。他解釋,水痘由水痘病毒引起,它屬皰疹家族。如果某人在幼年時患了水痘,但成年以後,可能體內水痘病毒再激活引起帶狀皰疹。可能有些人不會產生足夠保護力的抗體,西沃德說,一生只得一次水痘的觀點並不是絕對的。 在約見記者時,他和合作者――洛杉磯郡衛生科的賈曼(Aisha O. Jumaan)說,許多再次感染都起是因於感染了與水痘病毒類似的病原物。它們看起來象水痘病毒,它們的行為也象水痘病毒……一些疾病可能與水痘相似,西沃德說。他們在6月6日的《兒科學》雜志(Pediatrics 2002;109:1068-1073)中,提出了兩個在兒童期有兩次確實很象水痘感染的病例,其病情很象水痘的皮膚病變,而且也有與其他患者的接觸史。但是,研究者強調,即使是症狀與水痘很相似,也需在實驗室確診是否水痘。這樣,這兩個兒童,不管症狀多象,可能也只是患了一次水痘。二次感染多見於在很小時患過該病者,而且病情也相對較輕。西沃德和賈曼建議,醫生要仔細證實對孩子的診斷。
需要接種水痘疫苗嗎
水痘是一種常見的,主要發生在兒童中的傳染病。它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年四季均可發病,特別是多發於冬春季。以往由於水痘的症狀比較輕,而且出過水痘以後就有終身的免疫力,所以人們常常認為沒有必要在兒童中進行預防接種。 但是,由於水痘的傳染性較強,主要是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或由於接觸患兒皰疹內的皰漿,以及通過衣服、玩具等而被傳染。接觸後90%以上未出過水痘的孩子都會發病,而且患水痘後沒有特殊的治療方法。當幼兒園或小學中發生一例水痘以後往往會引起流行,嚴重時可能造成整個幼兒園或小學中大多數孩子感染。患水痘後,一般需要將患兒隔離至全部水痘皰疹結痂,這最少要2-3周,在這期間患兒不能上幼兒園或上學。 近年來還發現,一些患有嚴重疾病的孩子,如白血病或其他惡性腫瘤、先天性或獲得性免疫缺陷,以及正在接受大劑量免疫抑制劑治療、化療、放療的兒童,患水痘後症嚴重,甚至直接引起死亡;即使是健康兒童出水痘也可能繼發細菌感染,或引起腦炎、多發性神經根炎、肺炎等嚴重的並發症;如果是孕婦,懷孕早期罹患水痘,會造成胎兒畸形。而臨近產期感染水痘,會造成胎盤傳給胎兒,發生先天性水痘;此外受到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水痘以後,病毒會潛伏在脊髓神經根中,一旦機體免疫力下降,病毒被激活就會誘發帶狀皰疹,因此在兒童中開展預防接種,防止水痘的發生還是很有必要的。 水痘疫苗是一種減毒的活的病毒疫苗。接種水痘疫苗後可以起到很好的預防效果,而且水痘疫苗所產生的保護作用可以長期存在。美國已經把水痘疫苗列入兒童常規免疫計劃中。推薦在兒童滿1周歲後,最好在12-18個月之間接種水痘疫苗。對18個月以上,未接受接種,也沒有出過水痘的兒童,可在13歲以前的任何時間注射一次水痘疫苗。一般小年齡的兒童只要接種一次就可產生足夠的免疫力,達到預防疾病的預期效果。而13歲以上還沒有接受接種,也沒有明確出過水痘的大年齡兒童(包括成人)需要注射二次,二次間應相隔4-8周。 水痘疫苗接種後的副作用很輕微。20%-25%的兒童有暫時、輕微的注射局部的疼痛、硬結、發紅。在接種後1個月以內,有7%-8%會出現和接種有關的類似水痘的紅斑和丘疹,但症狀較輕。有極少數人(<1%)在接種水痘疫苗後,特別是那些接種後出現紅疹的接種者,可能會將水痘傳染給其他人。 水痘疫苗中以和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同時接種,但需要使用不同的注射器和選擇不同的注射部位。如果不是同時接種,水痘疫苗和麻疹—腮腺炎—風疹疫苗的接種時間應該間隔至少1個月。 我國暫還沒有把水痘苗列入常規的計劃免疫程序,但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已經開始推廣使用。據報道,上海已經成功地研製出了我國的水痘疫苗,疫苗的價格大大降低,相信在不遠的將來我國兒童也可以普遍接受水痘疫苗,免受水痘的侵襲。 我國水痘疫苗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日前從中國科學院有關部門了解到,我國水痘疫苗技術已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年生產能力為500萬人份的新疫苗生產車間,將於今年8月在長春投入使用,我國不能大面積推廣實施水痘疫苗免疫接種的歷史即將結束。 水痘是一種常見、多發的兒童傳染病,是發展中國家兒童的主要傳染病之一,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接種水痘疫苗是預防這種傳染病的有效措施。承擔著全國衛生防疫、計劃免疫、醫療搶救、自然災害所需生物製品生產任務的中國生物製品總公司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是中國生物製品重要的生產基地和研究中心,獲得各類生物製品生產批件115個,其中凍干水痘減毒活疫苗、凍干甲肝減毒活疫苗、人用純化狂犬病疫苗、流行性感冒滅活疫苗是該所的主打產品。 該所於1992年開始同韓國BORAN制葯公司合作,採用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世界首創的旋轉培養技術,並應用自行研製成功的長6號疫苗穩定劑及凍干技術,解決了水痘疫苗在製造、儲備、運輸及疫苗穩定性等關鍵問題,使疫苗的穩定性優於國內同類產品。從1996年開始,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每年向韓國出口20多萬人份水痘疫苗,水痘疫苗產品已遠銷十幾個國家。產品各項質量檢定指標均超過國際有關規程標准。該所生產的水痘疫苗2000年開始投放國內市場,憑借其質量和價格優勢,迅速佔領了國內市場。據悉,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新疫苗生產車間將於今年8月份投入使用,投產後生產能力為500萬人份,這意味著今後全國廣大兒童可以免疫接種質優價低的水痘疫苗。
患者飲食原則
(1)宜給予易消化及營養豐富的流質及半流質飲食。宜飲綠豆湯、銀花露、小麥湯、粥、面片、龍須雞蛋面等。 (2)忌油膩、姜、辣椒,香菇等刺激性食物及發物。 (3)宜多飲開水。
水痘患者應忌食
① 豬肉 為溫補性食物。水痘為急性皰疹性傳染病,中醫認為是外感時邪病毒,實證宜瀉不宜補。所以,水痘患兒,莫食豬肉。 ② 羊肉 性溫熱,能益氣補虛,但水痘為病毒傳染性疾病。《中葯大辭典》認為:外感時邪之人忌食羊肉,故水痘之兒亦當忌之。 ③ 雞肉 若小兒出水痘時,痘疹內陷,難以發出者,食之則宜。若水痘愈後,則應忌之。 ④ 雞蛋 小兒出水痘期間,適宜清淡飲食。 ⑤ 肉桂 俗稱桂皮、官桂,為民間常用的五香調料。性大熱,味辛甘,屬純陽之物,溫熱助火、燥烈傷陰。 此外,小兒患有水痘期間,還應當忌吃生薑、大蔥、大蒜、洋蔥、韭菜、辣椒、胡椒、芥菜、芫荽、香菇、南瓜、香椿頭、鵝、帶魚、黃瓜、荔枝、桂圓肉、梅子、杏子、大棗、柿子、石榴、櫻桃、栗子、以及炒花生、炒蠶豆、炒瓜子、糍耙、年糕、肥肉、豬油、茴香、咖喱、芥末等。[3]
編輯本段簡要總結
一、病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 二、好發年齡:主要好發於兒童 三、潛伏期:2周左右。 四、前驅症狀:發熱等不適,1~2日內出皮疹,從軀干向四肢蔓延。 五、皮損特徵:丘疹、水皰、結痂同時存在,綠豆大小,周圍有紅暈, 粘膜可發疹(Fig1)。 六、自覺症狀:微癢。 七、病程:2~3周。 八、愈後:有自限性,一般不留疤痕,可引起神經皮膚再感染,表現為帶狀皰疹

❹ 身上長了水痘,有什麼方法可以盡快好起來

…… 水痘(varicella, chicken pox) ……
病原體:

病毒在感染的細胞核內繁殖,形成嗜酸性包涵體,病毒存在於皰疹的皰漿內,血液和咽分泌物中,通過接觸或飛沫傳染,傳染性極強,易感者於接觸後約90%發病。病毒在體外生存能力很弱,能被乙醇滅活,1次患病可獲終身免疫。

現代醫學病理:

病毒經口鼻進入人體,首先在呼吸道粘膜細胞內繁殖,然後進入血液產生病毒血症。水痘的皰疹只限於表皮的棘狀細胞層,有退行性病變和細胞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由於細胞的裂解、液化、和組織液的湧入,形成單房性水皰疹(天花則形成多房性皰疹),真皮層有毛細血管擴張和音核細胞浸潤。粘膜疹病變與皮疹相似。

中醫病因病機分析:

中醫認為本病為外感時行邪毒,多由口鼻而入,蘊郁肺脾。肺合皮毛,主肅降,外邪襲肺,宣降失常,初期多見肺衛症狀,如發熱、咳嗽、流涕等。若腸胃伏有濕熱,或病毒深入時,則可出現氣分症狀。脾主肌肉,邪毒與內濕相搏,外發肌表,幫故有水痘布露。本病多屬於風熱輕證,時行邪毒清透即解。因本病邪毒一般只傷及衛、氣分,竄入營血的甚少,故病情較天花、麻疹為輕,預後良好,變證險證也少。少數患兒因毒熱熾盛,內犯氣營,甚或營血受累,重的可伴有高熱、煩躁、面赤,痘點稠密,色赤,紫暗等重症。

臨床表現:

潛伏期:7-17天。

前驅期:起病急,幼兒前驅期症狀常不明顯,開始即見皮疹。年長兒常有發熱,可達39-40℃,常伴有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可見前驅疹如猩紅熱或麻疹樣皮疹,24小時消失。

發疹期:在起病當日或第2日出現,初起為紅色斑丘疹,數小時後很快變為水皰疹,直徑0.3-0.8mm水滴狀小水皰,其周圍有紅暈。24小時內水皰液體變混濁,易於破損,皰疹持續3-4日而後結痂,痂蓋於5-10日脫落,短期內留有橢賀形淺疤。水痘皮疹一般在起病的3-5日內分批出現,每批皮疹的發展均有以上的過程,因此,同時可見到斑丘疹,水皰疹與結痂。皮疹有瘙癢感。皮疹主要見於驅干與頭面部,四肢遠端較少,手掌足底更少,呈向心性分布,為水痘發疹的特徵之一。皮疹數量不一,多為數十個,多可達數百個。粘膜水痘疹可發生於口腔、眼結合膜、外陰部等,破潰後可成淺潰瘍,迅速癒合。若皰疹發生在角膜,則對視力有潛在危險。

少數呈重型,見於體質虛弱幼小嬰兒,免疫缺陷患兒,或正在進行激素等免疫抑制劑治療的患兒(如風濕熱或腎病患兒)患水痘時常可加重病情,偶可致命,臨床表現皰疹數量多,密布全身,往往融合形成大皰型皰疹,或出血性皮疹,或伴有嚴重的血小板減少。少數患兒發生惡性紫癜,多發生在起病7日左右,紫癜可伴有壞死性病變。

先天性水痘,發生在出生後5-10日內,是由於母親在妊娠末期患水痘,病情常較嚴重,病死率可達20%。

診斷:

1.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全身症狀輕,典型的水滴狀皰疹,同時見有斑丘疹、水皰與結痂,皮疹呈向心性分布等,即可診斷。

2.實驗室檢查:

白細胞大多正常。

水痘發病3日以內,取水皰液接種人胎羊膜細胞組織培養,常可分離出病毒,咽分泌物及血液也可分離出病毒,但陽性率較低。

自新鮮水痘底取材,刮片、瑞氏染色,可找到多核巨細胞與核內包涵體,可作快速診斷方法之一。

血清補體結合試驗,在恢復期抗體滴度增高4倍以上,有診斷意義。

3.並發症

較常見的是皮疹繼發細菌性感染。

水痘腦炎,發病率低於2%。臨床表現呈一般病毒性腦炎,多發生在起病後3-20日不等。存活者15%有永久性後遺症,如癲癇,智力減退、或行為異常等。

原發性水痘肺炎,多發生於出疹後2-6日,臨床症狀較重,X線有間質性肺炎樣病變,可持續6-12周。

鑒別診斷:

1. 膿皰病:

多發生於夏秋季,以面部、四肢多見,皰疹液體為膿樣,抹征及培養可見葡萄球菌等。

2. 皰疹性濕疹(Kaposi水痘樣皮疹):

當濕疹兼患單純皰疹感染。臨床表現多急起、高熱、虛脫及水痘樣皮疹,常呈暴發性病程,病死率高,皮膚受累面積廣,體液大量丟失,導致水電解質紊亂、休克或繼發性感染而死亡。

3. 手、足、口病:

多見於4歲以下小兒。四肢遠端如手掌、足底或指、趾間出現水皰疹,很少形成潰瘍,不結痂。病原體為柯薩奇A16、10、17型腸道病毒等。

4. 苔蘚樣蕁麻疹:

多見於嬰幼兒。皮疹尖端稍似皰疹,但較水痘小而堅實,多分布於四肢、軀干,分批出現紅色丘疹、搔癢。多有過敏史及昆蟲叮咬或腸蛔蟲感染史。

治療:

一般護理:

本病傳染性很強,發現患兒應立即隔離,起碼至痘疹全部結痂。發熱患兒應卧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食物和充足水分。病兒皮膚應注意清潔,由於皮膚瘙癢,防止抓傷,應剪短指甲,帶手套。

葯物治療:

對症治療:對有皮膚破損者,可外塗10%龍膽紫;皮膚搔癢者,可塗2%石碳酸液或爐甘石洗劑等;若皰疹破裂,可塗搽新黴素軟膏。水痘應用阿司匹林者有增加瑞氏綜合征的危險。故一般不用水楊酸制劑,可選其它葯物或物理降溫。皮膚有繼發感染,或合並肺炎、敗血症者,可分別選用磺胺或抗生素等。若合並腦炎者,可按乙型腦為治療。

腎上腺素皮質激素:一般水痘不可應用。如水痘合並嚴重並發症,在應用有效抗生素的前提下,可用3-5天。若因原有疾病已用激素而後感染水痘時,如用激素時間很短,可停用,或盡快減至生理量(約為治療量的1/5?/FONT>1/10)。

抗病毒葯物:

三氮唑核苷:即病毒唑(virazole, Ribavirin)口服,肌注或靜滴,7-10mg/kg/次,每6小時1次,共7-10日。在1-2日內皰疹可變干,症狀好轉。

無環烏苷(Acyclovir):250mg/M2.d分3次口服或靜滴,共5-7日,在治療3日後症狀可改善。

阿糖腺苷:10mg/kg.d稀釋於葡萄糖中靜脈滴注,對某些患兒有效。

局部外治:若痘疹穿破流水,可用松花粉撒患處。痘疹潰破,可用青黛膏(青黛60g, 煅石膏、滑石各120g, 黃柏30g,冰片、黃連各15g。研細末,和勻,用麻油調搽)。

中醫辨證分型治療:

1.風熱型:

症狀:無發熱或發熱較輕,1-2日內出疹,先於軀干、頭面部見紅色小丘疹,疹色紅潤,皰漿清亮,根盤紅暈不明顯,皰疹稀疏,可伴有鼻塞流涕,咳嗽噴嚏等。脈浮數,舌質淡紅,苔薄白。

治以疏風透表,清熱解毒,或佐以利濕。

方葯用銀翹散加減:

銀花15克,連翹15克,牛蒡子12克,薄荷10克,桔梗10克,荊芥6克,竹葉6克,鮮茅根20克,紫花地丁15克,板蘭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1日1劑。若濕邪較重,可加滑石、木通等利水滲濕之品;疹邊有紅暈者,加丹皮、赤芍等;皮膚搔癢甚,加蟬衣、僵蠶等。

2.毒熱型:

症狀:發熱較高,或壯熱不退,煩躁不安,口渴欲飲,面紅目赤,水痘過密,疹色紫暗,皰漿晦濁;或伴有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大便燥結,小便短黃,脈洪數或沉實,舌質紅或、絳,舌苔黃燥而少津。

治以清熱解毒,涼營滋陰。

方葯用清營湯合清胃散加減:

水牛角10克,生地15克,丹參10克,玄參10克,麥冬12克,黃連6克,銀花15克,連翹12克,當歸12克,丹皮15克。水煎服,1日1劑。疹色深紅者可加紫花地丁、紫草、山梔清熱涼營;陰津耗傷甚,口乾燥者加花粉、麥冬、蘆根等養陰生津;牙齦腫痛、口舌生瘡、大便乾燥者,加服硝黃粉或大黃、枳實等瀉火通腑。

單方驗方:

1.銀花12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2-3天。

2.蘆根60克,野菊花10克,水煎連服2-3天。

3.黃芩5克,木通2.5克,共為細末,或水煎,分3-4次口服。若服散劑,其量減半。本方有清熱利濕之功,適用於水痘濕熱較盛者。

4.三豆湯:黑豆、綠豆、赤小豆各60克(生用),甘草90克。將豆淘凈,同甘草用雪水或長流水煮至豆熟為度,去甘草將豆曬干,又入汁再浸,再曬干。逐日取豆任意食用。適用於痘疹將發之際,服之令多者少、少者可無或有終生不出者。

5.水痘方:柴胡3克,茯苓6克,桔梗3克,生甘草1.5克,黃芩1.5克,竹葉10片,燈草1團,水煎服。適用於水痘輕症。

6.紫草0.3克,陳皮0.15克,為粗末,新汲水煎服。適用於小兒痘瘡紫暗,發出不暢。

外治法:

1.苦參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水煎外洗,1日2次。

2.止癢葯方:地膚子30克,僵蠶15克,白鮮皮15克,芥穗15克,茵陳15克,敗醬草15克,白礬9克,白芷9克,共為細末,擦於患處,每日2-3次。

3.青黛散:青黛、黃柏、石膏、滑石各等份,研為細末,撒布患處,或用麻油調敷,1日1-2次。適用於痘疹破潰,繼感邪穢時。

針灸療法:

1體針:治以清熱疏風利濕。

取穴:大椎、曲池、合谷、豐隆、三陰交。

若痘疹紫暗,加血海以除血分濕熱;若邪陷營血,高熱神昏,加刺水溝、十宣放血,以清營涼血,清心開竅。

2耳針:

取穴:肺、脾、下屏尖、下腳端、神門、腦,每次選2-3穴,局部消毒,用毫針刺入,每日1次。也可用耳穴貼王不留行籽,每日揉按3次,每次3分鍾。

推拿療法:

手法:清天河水、揉小天心、退六腑、清脾經、開天門、推坎宮。

加減:毒熱重證,加清胃經、清肺經以清肺胃實熱;高熱神昏,加掐人中、掐老龍、拿肩進以清熱開竅。

預防:

隔離患兒至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盡量避免易感兒接觸水痘,可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接觸水痘後3日內接種仍然有效,故可給予正在進行激素治療的接觸者。

保護免疫低下易感兒,可在接觸後盡早肌注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2-5ml,可降低發病率與減輕病情,正在使用激素者,應酌情減低用量或停葯。

❺ 水痘治療好後,青春痘會消失么

水痘和青春痘沒有關系,會長的話還是會長.

直到今天,醫學家對此也沒有一致的看法,但普通的共識是:青春期的結束並不代表青春痘也會跟著結束;青春痘的產生有許多復雜的因素。其中復雜的因素總結有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激素分泌引起皮脂腺變大,進而產生過多的油脂分泌引起青春痘。

2,環境因素也在其中起一定作用;

3,有時一些化妝品或擴膚品會阻塞毛孔引起青春痘;

4,精神緊張、工作、學習壓力可能也是一個因素,特別是女青少年期第一次爆發青春痘時。

青春痘的形狀和大小有許多種。丘疹是一種較溫和的表現,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紅紅的腫塊。而膿皰則非常嚴重,毛囊的深處發炎,而且裡面有血和膿,看起來很恐怖。如果你的鼻子、下巴、臉頰有嚴重面瘡並布滿腫大的血管,而且很容易紅腫發炎的話,很可能是「玫瑰青春痘」,雖然像粉刺,卻比其嚴重多了。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只要你自己沒有把握處理,或處理後根本沒什麼效果,找醫生肯定是必要的!同時,對自己的日常護理也是非常重要。專業人士認為,青春痘患者須遵循以下方面:

一、護膚、化妝

l、溫和地對待你的皮膚:不要挖、擠壓、用力搓洗你的皮膚。拚命地刷洗只會使你的粉刺更加嚴重。和一般人想的正好相反,拚命洗臉並不會減少油脂的分泌,用力搓洗只會分泌更多的油脂。

2、使用能控制、清潔油脂功能的護膚品:以往的油性肌膚護膚品,大多隻能洗掉臉上過多的油脂,現在的油性護膚品已有控制清潔油脂的功能。它們利用生化或植物成分,深入皮膚深層,控制皮脂腺的分泌機能,並在皮膚表面「吸油」,將油脂轉化,同時收縮毛孔,使油脂分泌量降低。你可選用有口碑的這類產品。

3、不要用磨砂膏和收縮水:磨砂膏和收縮水會過度刺激表皮,惡化已在發炎的皮膚狀況,同時也會激化皮脂腺的分泌,使情況更糟。此外,收縮水能使毛孔收縮,讓原來已堵塞的毛孔口更小。

4、注意所選用的化妝品是否含油質的素水性配方:有青春痘的朋友,有時適度地搽一些粉底,可以起到遮蓋和美化的效果,但在選用口紅和粉底時,要注意避免油溶性的產品,以免惡化青春痘。目前市面上有極適合油性皮膚使用的水粉霜,質地清爽,不含增加皮膚油脂負擔的成分,不會因粉干而使疙瘩更明顯。

5、注意個人衛生:個人的衛生習慣,決定了青春痘在臉上停留的時間。如果青春痘長在下齶和嘴角,請不要穿有衣領的衣服。衣領是藏污納垢的地方,極易和下齶摩擦而使病情加重。另外,常常保持將頭發梳在腦後不要留劉海,以免頭發上的灰塵和油污感染青春痘。

另外,一般人不知道,枕頭套、被單是最容易堆積死細胞、蟎蟲、灰塵、頭皮屑等臟東西的地方,而且長時間的睡眠,更易使臉部皮膚滋生、繁衍細菌。所以,最好保持每日洗枕巾的好習慣,尤其是青春痘情況嚴重的人,更要注意這一點。

發膠、定型劑中的固定劑成分一旦噴到皮膚上,很容易造成毛孔的堵塞,油脂和污垢更不容易清洗干凈,因此臉部要遠離它。此外,保持每天洗頭,維持頭發的清潔,亦可以改善青春痘狀況,並且預防感染。

6、注意防曬措施:陽光中的紫外線,一旦經青春痘的傷口,直射穿透表皮層,就會在傷口部位形成黑色的斑點,即使在青春痘消失以後、仍會留下像黑斑一樣的灼傷痕跡。如果擔心防曬霜太油,可以在搽完防曬霜之後,用面巾紙在臉上吸按一下,將多餘的油吸掉。如此,既不會影響防曬霜的功能,又預防油脂的負擔。

二、醫療處理

l、找出誘發青春痘的原因、對症下葯。最好找到醫生,讓醫生幫你找出引發或加重青春痘的原因,惟有徹底改善復發誘因,才能有效地控制青春痘的泛濫。

2、在青春痘發炎時、耐心等待。要控制自己不去摳青春痘,因為說得嚴重點,摳「青春痘」會導致嚴重感染,敗血症、心內膜炎、腎臟損害。前不久就有一名大學生因摳「青春痘」,而罹患急性細菌性心內膜炎而險些喪命。說得輕些,摳「青春痘」會加重局部炎症,癒合後會留下永久的疤痕。

這時,你可以買一管具有消炎、化痘功能的凝膠,在青春痘未發或已發之時,用棉簽沾著凝膠點在青春痘上,如此,可以幫助青春痘干化,加速終結它的生命。此刻要注意,凝膠只可以點在青春痘上,不要整片抹在臉上,以免過於刺激未發炎的皮膚,反而引致紅腫。

3、治青春痘不能千遍一律。由於個人的具體情況,青春痘的輕重程度各不相同,所以不要指望一種治療可以運用於所有的人所有類型的青春痘。

有的人這次青春痘也許用某種方法可以很好控制治療,但下一次可就不會奏效。所以,現在醫生多主張個體化治療,對於輕微的粉刺症狀,可用除痘膠來治療;對付黑頭粉刺和白頭粉刺,維甲酸口服或外用就能收到較好效果。

直接在皮膚局部塗抹抗生素的效果並不會比口服抗生素來的好,而且局部抹葯大約要4—6周才會出現效果;對於嚴重的粉刺,口服抗生素至今仍是主要的醫治良方。為降低口服抗生素的副作用,醫生會減少葯劑的服用量,並配台一些塗抹於皮膚上的維甲酸或是抗生素使用。

如果發炎區域很大,最好的治療方法便是注射少量的皮下類固酸。這種方法將很快地使發炎情況好轉。有些醫生會開避孕葯來治療嚴重的青春痘,避孕葯開始會有效,但漸漸地也會失去效果,這種葯不應長期應用。

三、注意飲食

l、多攝取維生素含量多的蔬菜、水果,保證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飲食習慣。

2、別吸煙。香煙中的尼古丁會收縮微血管管壁,使血液和淋巴中的毒素堆積、皮膚細胞的吸氧率降低,因而使皮膚的癒合能力減弱,易於形成青春痘的交叉感染。

3、少吃辛辣、油炸、高熱量的食物。雖然,這些食物並不會直接造成青春痘的形成,但卻會「惡化」青春痘的狀況。因為這些食物會增加心臟的負荷能力,並使血液中的維生素K的品質降低,間接誘發青春痘的形成。

四、調節心理

不要注意青春痘只是皮膚問題。其實內分泌的失衡一直是誘發青春痘的重要元兇。如果青春痘的實發部位一直停留在下齶和兩鬢,應調理內分泌。

據查,喬遷新居、換新工作、結婚、生子、考試、出國等等生活的巨大壓力,是造成生理功能失衡的重要誘因,所以,要學會很好地調適自己。

五、治療原發病

l、消化系統的問題,如便秘、慢性腹瀉、胃酸過多、潰瘍等,會導致體內毒素堆積,廢物無法正常排出。此時,消化系統的反射部位——嘴的周圍,也會出現青春痘,所以要盡力治療原發病。

2、季節變換時,濕度驟然升高時,皮脂腺分泌的傳導密碼一時調節失靈,也會造成青春痘。如果處理得當,幾天後就會消失。

3、某些葯物,如口服避孕葯、減肥葯和月經調理葯,會刺激內分泌的失衡或引發毒素堆積形成所謂的「毒性暗瘡」。
****
1、我們為什麼會長痘?
人體內同時存在著雌雄兩種激素,只是男性以雄性激素為主,女性以雌性激素為主,正常情況下,兩種激素比例是平衡的;青春期少女長痘,是因為體內激素分泌不穩定,雌激素正常而雄性激素過高造成的;成年女性卻往往不增加雄性激素,反而是雌激素變少,一樣造成兩種激素比例失調,導致皮脂分泌過量,毛囊堵塞,從而形成痤瘡。還有幾大重要因素能導致激素失調,痘痘生長——
惡化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人與自然是一個整體,近幾十年來,惡化的自然環境和快節奏的社會生活會導致人們內分泌紊亂。英國專家有研究表明,現代女孩的性成熟年齡比一百年前普遍提早了一歲,理由是空氣污染和光污染所導致。打個最簡單的比方,自然狀態下的老母雞,完全憑借自身溫度來孵蛋,而養殖場就採用N千瓦的大燈泡的照射,使孵蛋的過程縮短,可見溫度和光的改變對於激素有著多麼大的影響。這是我們無法改變的外在條件,但是我們可以用規律和健康的生活來盡量消除這一條件的影響,使自己的內分泌協調。
飲食結構的改變。飲食跟痘痘的生長有著很大關系,現代人的飲食以「肥甘厚味」為主,大大增加了長痘的機會。
遺傳因素。假使你的父母都曾經長痘,那你絕對沒跑,因為我們的體質很大程度是由遺傳決定的。假使他們從沒長痘而你長,那麼你就要注意改善自己的飲食以及生活方式了。
精神狀態。曾經看到一位MM說「我的心情好壞跟痘痘的生長有很大關系,頭一天要是跟誰生氣了,第二天早上絕對會冒出痘痘,那才准呢!」沒錯,精神緊張、壓抑、抑鬱、憤怒等都會導致「上火」,其結果會很快反應在你臉上。
不當減肥。很多MM減肥的方法很不科學,有的靠凈餓,有的靠含激素的葯物,這些都會改變你的體質,導致痘痘的出現。
此外,水土不服和某些婦科疾病也會導致痘痘的產生。
2、痘痘是怎樣惡化的?
痘痘惡化,有兩大方面原因,一是無法改變的客觀的,二是可以避免的主觀的。
先說前者吧。
每個人皮膚上都有正常菌群,它們一般不致病,可是當痤瘡出現時,皮膚局部有皮脂淤積,為這些細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豐富營養,這時它們就容易變成有害菌,造成痘痘惡化。而發紅的痘痘也是由於淤積的皮脂造成的發炎,我們應對這種情況的方法除了保持清潔沒有別的,用溫水和無刺激的香皂洗去皮脂,防止淤積。
再說說我們自己使痘痘惡化的原因。
第一條就是外部細菌的感染。換句話說就是濫擠、撓、抓痘痘造成的細菌侵入。千萬不要擠痤瘡!除非你想留下「青春的印記」一輩子不掉!也不要經常用手摸臉,臉上發癢也不要摸!可以准備濕巾,癢的時候敷在臉上,但不要擦!洗完臉用毛巾也不是擦,而是敷在臉上把水吸干。
再有就是迷信偏方和化妝品。什麼蘆薈、牙膏經常被人視做對付痘痘的偏方,這些東西的確有一定的消炎作用,但是效果非常有限,而且,有人會對此過敏,還到美容院做過消炎、消痘的面膜,當時老棒了,過後簡直慘不忍睹!你要切記,不要把臉當實驗田,還有,很多女孩臉上冒出痘痘的時候就濫用遮瑕膏和粉底遮蓋——你是想一輩子臉刷得比牆還厚還是暫時自曝其丑將來好有張上妝很容易的臉?遮蓋總不是長法,而且,粉底塗到痘痘上,無異於在堵塞發水的黃河。長痘的時候,洗凈臉,抹點收斂的爽膚水或者控油凝露就行了,記住,能「大變活人」的化妝品都是為沒毛病的臉設計的,先搞好基礎護膚,養好臉再抹吧!
3、(最重要的)我們該怎麼辦?
歸根結底,我想說的是,內養比外治重要得多。
有一百個人長痘,就有一百種長法,就算你了解了足夠多的治痘方法,你還是需要醫生及時地給你確診一下的。最好找個好醫生,看看你屬於哪種體質,好根據自己的體質對症下葯。但也不能亂投醫,關鍵是有效,所以大家還是要投對醫吃對葯

痤瘡現在控制住了,但還要日常注意護理,我的醫生告訴我痤瘡就像患感冒,復發性大所以他讓我養成好的生活習慣,還告訴我長痘的體質有幾種——肺熱型,痘痘是丘疹狀的,說白了就是一個一個的小包包,平時容易口乾,心煩,舌苔很黃,典型的上火症狀。可以多喝些菊花茶,清肺解毒,平時少跟人生氣打架,心平氣和,多吃素菜,最好戒一個月葷再看看。必要的時候喝點枇杷膏。
濕熱型,痘痘是膿包型的,流膿流水的那種,而且有痛感,還有口臭、便秘等症狀。這也是吃得太好了,而且上火,不通常,建議吃排毒養顏膠囊,但是記住,那東西有依賴性,不能常吃,還是以飲食調節的好。早上起來喝一碗蜂蜜水也行。多吃蘿卜。實在不行用牛黃瀉一下。
痰瘀型。痘痘是硬的,囊腫型的,平時怕熱,動不動就流汗,大便也不成型。這就有婦科病的危險了,用當歸熬點葯喝吧。再吃點海帶,海帶拌芹菜,少加點雞胸肉,就是為這種體質的長痘者准備的——其他體質的人不要試!有人說海帶去痘,那得因人而宜,要是你本來就體寒,再來點海帶,你不用見人了。
虛證體質。青春痘易復發,平時經常口乾,容易腰酸倦怠。別怪我說話直,這是縱欲的結果,和諧美滿的性生活可以養顏,這沒錯,但物極必反,過度了也會在臉上反應出來。喝點黃芪吧。
上火下寒型。這是最難遇也最難治的一種人,我就是這樣,手涼腳涼,像鬼似的,臉上卻火旺旺地長一臉痘。還容易疲倦。用人參、黃芪一起治,人參治寒,黃芪治火。一定忌口,盡量不吃海鮮,海鮮號稱「陰中之陽」,這種上火下寒的體質最忌。
4、一些小貼士
首先,膚輕松、皮炎平是絕對不行的!!!別說是過敏膚質,就是不過敏的皮膚,抹那東西也不行!你笨法兒想一想——塗腳氣的東西能往臉上塗么?? 還有,對於女生來說生理期過後的第二周通常皮膚會很好,一般來講,生理期前的那一周,皮膚最差,生理期也很差,過了生理期就會好轉,到生理期後的第二周(也就是排卵期,要避孕的話,也得算這個日子),皮膚都會好轉,趁這個時候要好好保養,用什麼都會有效果。
如果痘痘已經很嚴重,最好不要用什麼硫磺皂,因為人跟人不一樣,適合他的未必適合你。硫磺皂主要起清潔作用,能洗去大量皮脂,新長的痘痘,如果沒有了皮脂的環境,會很容易殺滅,但是如果痘痘已經很嚴重了,用硫磺容易把本來已經脆弱的皮膚傷得更嚴重。
另外,青春期生理性的痘痘,只要不用臟手摳,過了青春期都會好,不會留痕;生理期受外界刺激比如吃辣、生氣所長的,生理期過了就會好;亂用化妝品造成的發炎,必須去醫院;再有就是體內缺乏某些物質,引發的痘痘和皮膚過敏,盡量從飲食上調整,這樣雖然見效慢,但是是長期調養型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缺什麼,就要做到什麼都吃,不挑食(當然,忌口的不算)。
用無刺激性的香皂洗臉吧,不要洗太勤,一天兩遍足夠了,但是每次洗都要洗兩遍,注意毛巾一定要干凈,建議准備兩塊毛巾,這塊擦過臉了就洗了晾起來,最好日曬,然後用另一塊,兩塊倒著用;
多喝水,可以排毒,大夏天的,西瓜也好找,爭取一天吃一個;建議多吃西紅柿和蘋果,不要吃柑橘類的水果,容易上火。綠色的蔬菜每天要保證吃一碗;
喝些綠茶或者菊花茶,每天喝,不要喝咖啡,也不要喝濃茶了,糖份要少攝入,碳酸飲料也不要喝了,渴的時候就喝水或者淡茶;多吃素,少吃油膩,肉可以白煮了蘸醬,不要紅燒,最好吃雞肉,不吃豬、牛、羊肉。
多吃玉米。用白蘿卜煮白菜,少放些鹽和海米,一周吃一次,或者白蘿卜絞汁喝。喝礦泉水的時候,加一片檸檬擠到水裡;早上起床就喝一杯冷開水,早晨起來就喝(不要管刷不刷牙,喝完再刷也無所謂,沒人知道。)
還有,就是運動。水喝到一定量,多運動就多排汗,自然排毒,每天早上起來跑兩圈,或者跳跳繩,不僅排毒,而且減肥健身,運動對一切的美容都有效果。還有,如果皮膚有癢的症狀,用芹菜和豆腐按2:3的比例,加鹽煮熟,每天吃一兩,吃一個禮拜試試。
最後,醫生還說 ,保持微笑,保持良好心情,臉上有痘不是世界末日,要想著世上還有多少人根本無暇為臉上是否有痘而煩惱呢!而且,你越怕它它就越頑固,保持自信的心態,痘痘會被你嚇跑!仰起頭看世界,看太陽,陽光也是殺菌的良方。
希望對樓豬有一些幫助
作者: WOLF 發布日期: 2005-11-04
「制」痘不可心急,愉快的心情也是治痘的關鍵,介紹些大家的「戰痘」經驗給你……祝你「制」痘成功!!!

■ 痘痘大多是由兩個原因引起的,一個是因為皮膚屬於油性皮膚,皮脂腺過於發達,皮脂分泌過旺。如果毛孔被堵塞或者是因為其它原因導致排油不暢,那麼皮脂腺繼續分泌,皮脂就在毛孔中累積起來,突起、成為痘痘。
■ 另一個原因是,體內激素分泌失衡,使皮膚長痘。這個原因在青春期的時候比較常見。激素分泌失衡也會間接造成皮脂分泌過於旺盛,從而進一步加劇痘痘的狀況。

【簡單版】:

患了痤瘡(青春痘),應該常用溫水、含硫香皂洗臉,每日洗數次,以減少皮膚的油膩。皮膚的油膩減少,灰塵等臟東西落在皮膚上被粘著的機會亦就減少,這就能效地防止皮脂腺口的堵塞和細菌的繼發性感染。另外不要用手擠壓痤瘡,不用油脂類化妝品,不隨便外用油膏,不要用膚氫松、膚樂乳膏、恩膚霜等類固醇激素的外用葯膏,否則會引起類固醇激互性痤瘡,亦不要用溴、碘類葯物,否則會引起疣狀丘疹,起增殖性痤瘡。要少吃脂肪和糖類食品,少吃油炸食品及蔥、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這些對減輕痤瘡都有一定幫助。

❻ 水痘怎麼治

水痘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 應該保持皮膚清潔衛生,不讓孩子搔抓皮疹。可塗些止癢水,如爐甘石洗劑 痱子粉等 抓破的可塗些紫葯水 感染化膿可口服消炎葯物 不要刺破皰疹 注意休息 多飲水 食物要消化 不要太油膩 另外 病兒要隔離至皮疹全部乾燥結痂時方可 是能要定時通風 污染的衣被 用具玩具要經過暴曬 或煮沸消毒 我是在育兒書上找的答案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❼ 水痘的症狀是什麼樣的皮膚上起了三四個很小很小的紅點,有差不多快兩天了,不知道是不是水痘。 求詳細

水痘會相對大一點,我之前出水痘就是自己判斷的,水痘一般是凸起來的,像水泡一樣,輕輕一掐就像水泡一樣出水,(如果真出水痘,千萬不能亂掐臉上的,會留疤)水痘一般都先從頭皮發起。

❽ 由感冒引起的鼻子下面嘴唇出了一堆透明水痘怎麼治

經常用水清潔,千萬不要弄破它!!因為很有可能會留疤的。沒什麼特別的辦法,時間長了自己會消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