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幼兒常見的傳染疾病有哪些
幼兒常見的傳染疾病有哪些?水痘,風疹,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細菌性痢疾等這些都是幼兒常見的傳染疾病,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寶寶若患上了這些傳染疾病難免會手足無措,這樣子不僅會使寶寶難受,對其病情也不好。在這里,小編將為你介紹各種幼兒常見的傳染疾病,讓媽媽們更清楚了解各種疾病的基本信息,及時給寶寶進行正確的護理!
1.水痘
水痘實質上是一種呼吸道感染疾病。它由水毒病毒引起,易傳染,多在春天和冬天發病,且發病者多為年滿6個月的嬰幼兒。得病初期,水痘會通過飛沫傳播給別人。而在皰疹潰破之後,患者的衣物和日常用品都會成為傳染源。
症狀:水痘的潛伏期在10-21天。在發病前期會伴隨一到兩天的低熱,接著就會長皮疹。皮疹先在頭皮出現,再是臉部,接著是身體,最後是四肢。在初期會出現紅色丘疹,一天之後丘疹就會變為水皰,再過三到四天,水泡就會干癟結痂然後脫落,通常情況下不會留疤。由於皮疹是分批出現,所以以上四種皮疹會同時存在,在這期間皮膚也會感到瘙癢。
2.風疹
其為常見呼吸道疾病,由風疹病毒引起,具有極強的傳染性。冬春季節容易爆發。
症狀:潛伏期為10—21天。感染初期只有些輕微症狀,通常會伴隨低燒、咳嗽、無力、咽喉疼痛、眼睛充血等與感冒相同的症狀。背後、枕部常見淋巴結腫大。在發燒一到兩天之後會有皮疹出現,通常面部和頸部最先出現,一天之內全身都會長出。但是手掌和足底不會出現此類症狀。3天之內皮疹就會消失。在感染風疹期間,患病幼兒的精神並不會受太大影響。
3.流感包括甲流
流感也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傳染性強。飛沫是該流感病毒主要傳播方式。
症狀:潛伏期時間不定,長至幾日,短則幾小時。發病時症狀比較明顯,患者會打冷顫、發燒、體溫甚至會高達39℃及以上,同時伴隨頭痛、渾身無力、關節酸痛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患上流感後,全身酸痛等不適症狀明顯,呼吸道病症反而較輕。兒童若感染流感還易引發肺炎。在發燒3-4天之後體溫會逐漸回到正常水平,各類症狀也會開始慢慢消退,在1-2周後可以痊癒。
4.流行性腮腺炎
感染腮腺炎病毒所致。其是一種呼吸道疾病,通常通過飛沫傳播,很容易被感染。通常在春天和冬天流行。患者以2歲以上寶寶居多。
症狀:通常潛伏14~21天。先是一邊腮腺腫大,漸漸波及另一邊,四五天之後症狀開始慢慢減輕。就流行性腮腺炎而言,腫大中心在耳垂,而且腮腺腫大沒有明顯邊緣,常伴有灼熱感,按壓還會有痛感。進食會因咀嚼而感到疼痛。患者一般會伴隨發燒、畏寒、頭疼、胃口不佳等症狀。如果有嗜睡、頭痛、嘔吐嚴重等情況,應及早去醫院治療。
5.細菌性痢疾
此疾病為腸道性傳染疾病。細菌性痢疾由痢疾桿菌引起,常見於夏秋。患者及帶菌者的糞便會污染水和食物,可通過手、口進行傳染。
症狀:此疾病通常潛伏1—3天。一旦患病,病情較急,常常伴隨出現高熱、寒戰、腹痛、腹瀉等症狀。腹瀉一日可十至數十次,並且排便為膿血便。排便會感到里急後重。有少部分症狀嚴重的病人會有高燒、精神不濟或焦躁不安等症狀,隨後會昏迷、抽風。
6.手足口病(發疹性口腔炎)
此疾病多發於春天和夏天,在七八月時患病人數達到頂峰。
症狀:該病起病急,患兒常常出現發熱等症狀,體溫處於38℃~40℃,發熱常達2~7天。得病初期,幼兒會有流涕、厭食,食慾不振,上吐下瀉等症狀。在這之後不久,患者的手指、手掌、腳趾和口腔會有紅色小丘疹產生,在短時間內可變成小皰疹,直徑大約為二到四毫米,形狀類似於米粒,圓形與橢圓形皆有,並且皰疹周圍會有紅暈。口腔皰疹通常出現在舌頭、唇部、硬齶、咽喉、扁桃體、頰黏膜處,且易形成潰瘍,因此病者會流口水,在進食時感到咽痛,從而對進食產生影響。
7.麻疹
麻疹是一種急性傳染疾病,被麻疹病毒感染所致。麻疹主要藉助飛沫傳播,經衣服、玩具等物體間接感染的可能性比較低。在得過此類病症之後,很少會再次發病。而未得過此類病且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極易感染此病,其中6個月至5歲的幼兒佔九成。
症狀:此病潛伏期一般為8-12天,但是大約十天就可以痊癒。
(1)前驅期3天:在疹子出現的前3天,患者會有發燒症狀,伴隨咳嗽、流鼻涕、流眼淚、懼光、口腔和頰部粘膜長灰白色小點等情況。
(2)出疹期3天:在前驅期之後的一兩天內患者體溫升高,可達到40度。紅色斑丘疹由頭部開始慢慢地向下蔓延,最後遍布全身。
(3)恢復期3天:在疹子出現3-4天後,患者的體溫漸漸回到正常水平,皮疹也慢慢消失,但皮膚會留下糖麩狀脫屑和棕色色素沉著。
以上就是倍領安全小編為您介紹幼兒常見的傳染疾病有哪些的內容,本網兒童安全教育知識庫中還有很多關於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繼續關注本網的內容,以便讓孩子更健康的成長。
『貳』 什麼是疹子
許多疾病可引起小兒皮膚出疹子,其中常見的有麻疹、風疹、幼兒急疹、猩紅熱和水痘等。對這些疾病引起的疹子,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區別: 全身症狀麻疹發熱較高,咳嗽流涕症狀較明顯,出疹前頰粘膜處多有麻疹粘膜斑;風疹一般發熱不高,少有咳嗽,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幼兒急疹發熱較高,2—3天後即自行退熱;猩紅熱初起惡寒發熱,咽喉紅腫潰爛,出現「楊梅」樣舌;水痘一般症狀較輕,發熱不高。 出疹時間麻疹疹子逐漸出現,通常3天左右出齊;風疹出疹快,通常24小時內出齊;幼兒急疹發熱消退後才出現,一般24小時內出齊;猩紅熱皮疹出現快,24小時內蔓延全身;水痘疹子分批出現,持續時間較長。 疹色麻疹暗紅色,風疹淡紅色,幼兒急疹玫瑰色,猩紅熱鮮紅色,水痘初起為淡紅色,成泡疹後根基周圍有紅暈。 疹形麻疹疹子稍隆起,形狀大小不一,先稀後密,無癢感;風疹疹形細小,稀疏均勻,有癢感;幼兒急疹疹形比風疹細碎而較稠密,無癢感。猩紅熱疹子大小不等,有細碎的,也有片狀的,稠密無隙;水痘起初為米粒大小的紅疹,繼為皰疹,大者如豌豆,呈圓形或橢圓形,有癢感。 疹子的分布麻疹先耳後頸部,次及而額,再及軀干、四肢,手足心可見疹子;風疹由面部及軀干,手足心無疹子;幼兒急疹由頸、面部及軀干、四肢,手足心無疹子;猩紅熱由頸部、面部及軀干、四肢,全身難以分清健康皮膚,但口唇周圍呈蒼白圈;水痘由頭面及軀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叄』 寶寶身上出診子是什麼樣的
病情分析: 常見的小兒皮膚出疹子的類型有麻疹,風疹,幼兒急疹,猩紅熱和水痘等. 全身症狀麻疹發熱較高,咳嗽流涕症狀較明顯,出疹前頰粘膜處多有麻疹粘膜斑;風疹一般發熱不高,少有咳嗽,耳後,枕部淋巴結腫大;幼兒急疹發熱較高,2—3天後即自行退熱;猩紅熱初起惡寒發熱,咽喉紅腫潰爛,出現「楊梅」樣舌;水痘一般症狀較輕,發熱不高. 疹形麻疹疹子稍隆起,形狀大小不一,先稀後密,無癢感;風疹疹形細小,稀疏均勻,有癢感;幼兒急疹疹形比風疹細碎而較稠密,無癢感.猩紅熱疹子大小不等,有細碎的,也有片狀的,稠密無隙;水痘起初為米粒大小的紅疹,繼為皰疹,大者如豌豆,呈圓形或橢圓形,有癢感. 疹子的分布麻疹先耳後頸部,次及而額,再及軀干,四肢,手足心可見疹子;風疹由面部及軀干,手足心無疹子;幼兒急疹由頸,面部及軀干,四肢,手足心無疹子;猩紅熱由頸部,面部及軀干,四肢,全身難以分清健康皮膚,但口唇周圍呈蒼白圈;水痘由頭面及軀干,四肢,呈向心性分布. 出疹時間麻疹疹子逐漸出現,通常3天左右出齊;風疹出疹快,通常24小時內出齊;幼兒急疹發熱消退後才出現,一般24小時內出齊;猩紅熱皮疹出現快,24小時內蔓延全身;水痘疹子分批出現,持續時間較長. 疹色麻疹暗紅色,風疹淡紅色,幼兒急疹玫瑰色,猩紅熱鮮紅色,水痘初起為淡紅色,成泡疹後根基周圍有紅暈. 指導意見: 常見的皮疹疾病加以介紹.什麼樣的疹子是危險的? 皮疹的形狀是千變萬化的,很難單看形狀去診斷出引起皮疹的原因及其潛在的危險性.主要的原則就是注意小朋友的生理狀況及精神狀態,是否和平常有何不一樣之處. 舉個例子來說,同樣是紅色的皮疹,只要是小朋友的活力和平常沒什麼兩樣,一般而言,多數是所謂的病毒疹,就比較沒有關系.但是,如果合並有高燒,扁桃腺及化膿紅腫,就必須要小心是不是感染了猩紅熱.其實,疹子本身並不危險,但是引起疹子的原因,是有可能會造成危險的! 少數的疹子,因為深具特色使人一看就知道.而在平日門診最常見引起的疹子的原因,不外乎是水痘,玫瑰疹,猩紅熱,手足口病,蕁麻疹,川崎症等,本期先就水痘,玫瑰疹,猩紅熱作介紹,下一期再介紹手足口病,蕁麻疹與川崎症. 水痘是由水痘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高傳染性疾病,但任何年紀都有可能會被感染,包括新生兒.它通常是傳染皮膚,口腔及喉嚨,潛伏期為7~21天. 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燒葯 水痘的症狀包括: 1.水痘的特徵是會很癢,且全身會有紅色丘疹並伴有透明水泡,一般的疹子比較不會長到頭皮黏膜處及口腔內,甚至是生殖器上,但若是水痘,這些地方則會有皮疹的發生. 2.3~4天內小水泡變為膿泡,並乾涸成黑色痂皮.但是陸續會有新的皮疹出現,整個病程須約一星期.痂皮脫落後會有痕跡留下,但是會在幾個月內逐漸消退.嘴巴,眼睛或生殖器四周的疹子會特別痛. 小心水痘的並發症 1.一般會有輕微發燒,倦怠,約7~10天就會恢復.若持續發燒或有胸痛,頭痛,要小心有並發症發生. 2.不可使用阿司匹林退燒葯,因為可能造成雷氏Reye』s癥候群,對生命造成危險. 玫瑰疹是由人類疹病毒(Humanherpesviruss6;HHV-6)所引起,約有75%的玫瑰疹是由此病毒所致,其餘25%則可能由其它常見之病毒感染引起.其傳染方式可能是經由飛沫,唾液等口腔分泌物所傳染.是一種嬰幼兒非常常見的疾病,好發於三至十八個月大的幼兒,尤以六到十二個月大的孩子為多.此病一年四季都可見,不過流行季節為春,秋兩季. 玫瑰疹的症狀包括: 1.感染玫瑰疹時最主要的症狀便是發高燒(攝氏39度以上),偶有食慾不振,嘔吐,驚厥,不安,昏睡,高燒時有點倦怠,一般持續3~5天,燒退後,恢復活力,潛伏期約為5至15天. 2.除了典型的發高燒及燒退才出疹等症狀外,也可能有一些其它的症狀,如拉肚子,咳嗽,哭鬧不安,厭食,眼皮浮腫,頭部淋巴結腫大等.還有約四分之一的嬰幼兒頭頂上的前囪門會鼓起來,某些會因發高燒而引起熱性痙攣,須予血液常規檢查,小便檢查,血液培養等,和其它疾病作鑒別診斷,以免將嚴重的疾病視為玫瑰疹. 3.當高燒減退時則進入發疹期,疹子(約2~3mm)最先出現在軀干及臉部,再慢慢向四周擴散,手腳末端的疹子最少.至於疹子的形狀,從小紅丘疹到較大斑疹都有可能.但疹子不會癢,且無著色或脫皮現象,約二到三天後就消退. 猩紅熱是法定傳染病之一,經由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引發之全身性反應症狀,主要經由上呼吸道感染,也可經由皮膚傷口感染發病.一般最常見的便是鏈球菌咽炎.而猩紅熱則是在咽部感染後,細菌本身製造出的毒素引發全身性反應如發燒,倦怠,惡心,嘔吐,頭痛,淋巴腺腫大以及全身性皮疹.此病好發於二至十歲的小孩,潛伏期短,感染後二至四天內便會有發燒及咽痛的症狀,全身性反應也會陸續出現. 猩紅熱的急性病程多於一周內消失,而且,引起並發症者亦不多.如能及早診斷並給予盤尼西林類的抗生素治療,病程還會縮短更多. 猩紅熱疹子粗糙 猩紅熱症狀包括: 1.突然發高燒,嘔吐,喉痛,腹痛與頭痛,並會畏寒. 2.扁桃腺腫大有分泌物,口腔內可見咽部潮紅,扁桃腺腫大,並有分泌物,而舌頭表層乳突會變紅變大,如草莓般泛紅並突起有如草莓舌. 3.通常皮疹會在發燒後一至二天內出現,並在三十六小時內由脖子迅速擴散到軀干,四肢,其特徵是全身泛紅,並伴有許多的細小丘疹;摸起來有如砂紙一般粗糙(臉上及手,腳掌例外). 4.皮膚的紅斑與丘疹多半在四,五天內會消失,但是較輕微的病患可能皮疹不明顯而且很快便消失.不過猩紅熱的皮疹有一特色,便是在紅斑退去時會有持續性一至二星期的大量脫皮現象,足以與其它皮疹作鑒別診斷. 有人擔心猩紅熱會並發急性腎絲球炎,事實上,任何A族溶血性鏈球菌感染皆有可能會引起此並發症,猩紅熱引起的比例並不特別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