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麼是皰疹性口腔炎
由皰疹性病毒引起,在齒齦、頰黏膜、舌及上顎、咽部出現小皰疹,潰破後成為潰瘍,上面有淡黃色的分泌物覆蓋,旁邊有一圈紅潤,因口腔的潰瘍引起劇烈的疼痛,小兒常常會引起拒食。口腔黏膜受到炎症刺激,唾液分泌增多,加重小兒流口水現象。治療皰疹性口腔炎主要是控制感染,可用三氮唑核苷或者是口服板藍根沖劑,保持口腔清潔,以修復創面,緩解疼痛。此外適當的補充維生素B族,注意保持口腔皮膚清潔,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宜,如牛奶、米粥、果汁等,忌食海鮮、香菜等發物,可把10-15mg的小白菜洗凈,用水煎,然後把菜水喂給寶寶,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也可用淡鹽水漱口,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治療。
❷ 皰疹性口腔炎是什麼疾病 皰疹性口腔炎會傳染嗎
皰疹性口腔炎是一種由單純皰疹病毒引發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病,常見臨床特徵為口腔黏膜出現小水皰,這些水皰會迅速破潰,形成小點狀的黏膜潰瘍,伴有疼痛感,潰瘍表面覆蓋乳白色薄膜。病情嚴重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全身症狀。此病具有傳染性,可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唾液傳播。對於兒童患者,尤其是6歲以下的兒童,原發性皰疹性口炎較為常見,尤其在6個月至2歲年齡段的兒童中發病率較高。這類患者在發病初期可能會出現發熱、頭痛、乏力、肌肉疼痛及淋巴結腫大的前驅症狀。口腔黏膜受累區域多集中在鄰近乳磨牙(成人則為前磨牙)的上齶和齦緣處,表現為成簇的小水皰,容易破裂,導致大面積糜爛面。該病程通常持續7至10天,具有自限性。
對於成人而言,復發性皰疹性口炎較為常見,病程大約為1至2周。引發該病的原因可能包括感染、疲勞、日曬、局部刺激、情緒緊張、胃腸功能紊亂以及環境變化等。病損部位通常位於口唇或接近口唇的區域,發展過程包括灼熱、起皰、糜爛和結痂。病損癒合後一般不留瘢痕,但可能會出現色素沉著。
皰疹性口腔炎具有傳染性,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和唾液傳播。如果孩子口腔內長出許多疙瘩並確診為皰疹性口腔炎,家長需要採取防護措施,避免將疾病傳染給其他人。同時,家長還需注意孩子的護理,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鼓勵孩子多飲水,有助於疾病的恢復。
治療皰疹性口腔炎的原則包括:全身抗病毒治療,可口服核苷類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或使用利巴韋林。局部治療方面,可以使用溶液、糊劑、散劑及含片等制劑,如復方硼酸溶液、洗必泰溶液含漱、酞丁胺軟膏、阿昔洛韋軟膏局部塗抹、錫類散、養陰生肌散局部使用以及葡萄糖酸氯已定片含化等。對於復發性唇皰疹,可採用氦氖激光局部照射。對症和支持療法也很重要,嚴重病例應卧床休息,進食困難者可進行靜脈輸液,補充維生素B和C等。
中醫中葯治療也是治療皰疹性口腔炎的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