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慢性蕁麻疹是過敏嗎
擴展閱讀
苯酚皰疹 2025-02-05 05:02:34
秋冬季嘴唇皰疹 2025-02-05 05:00:16
蕁麻疹變干 2025-02-05 05:00:08

慢性蕁麻疹是過敏嗎

發布時間: 2025-02-05 02:19:19

⑴ 怎麼判斷屬於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反復發作連續6周以上,並且每周發作至少兩次,屬於慢性蕁麻疹。

有的患者說一年發作了五六次,每兩三個月發一次,有的醫生診斷慢性蕁麻疹,其實是不正確的。

蕁麻疹有哪些原因?

蕁麻疹病因比較復雜,對於慢性蕁麻疹超過3/4的病人是找不到原因的。

1、食物以及食物添加劑過敏。

2、吸入的東西過敏。如花粉、動物皮毛,羽毛、真菌孢子、粉塵、氣體等等。

3、感染因素,如細菌感染,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等。

4、葯物,很多葯物導致過敏。

5、物理因素,比如摩擦等刺激,以及冷熱的刺激,日光照射等等。

6、精神因素以及內分泌改變。比如精神緊張,感情沖動等等也會導致蕁麻疹。

7、部分內科疾病,系統性紅斑狼瘡,淋巴瘤,癌症,甲狀腺功能亢進,風濕類風濕,口腔潰瘍,胃炎,腸炎,膽囊炎等多種內科疾病會有蕁麻疹。

8、遺傳過敏體質。

慢性蕁麻疹西醫怎麼治療?

要根治蕁麻疹無論中醫西醫首先要去除病因。即使不能夠去除病因也應減少各種促進發病的因素。但是臨床中往往很多患者找不到原因。此時用葯物治療往往也能夠治癒。但是需要堅持足夠的療程。同濟醫科大學劉貞富教授採用一種抗阻胺葯加一種調節免疫葯,採用階梯遞減方法用葯,臨床上治癒大量慢性蕁麻疹患者。舉例如:口服貝雪片,每天一次一片,胸腺肽片,每天30mg。胸腺肽連續服用三個月,貝雪片在控制病情情況下每個月或者兩周減量一次,減為隔日服用,隔兩日服用等。逐漸減量到每周服葯一片可以嘗試停葯。當然這只是處方舉例,抗阻胺葯非常多,選擇一種可以控制病情就可以。

中醫怎麼破解慢性蕁麻疹難題?

針對慢性蕁麻疹中醫和西醫都可以治療,根據個人的經驗還是採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效果更好。在上述西葯基礎上加上中葯辯證論治,可以有效縮短病程。中醫辯證主要分風寒,風熱,寒濕,氣虛,陽虛等,臨床根據不同分型給予不同處方治療。這個需要找有經驗的中醫皮膚科醫生把脈開處方。

中醫有特色方法嗎?

中醫很多特色療法還是很有效的,比如我們經常採用自血療法,抽取自身靜脈血打在雙側曲池穴或者足三里穴,對於縮短療程很有幫助,對於輕度病情可以單獨打針控制病情。還有比如中葯杜仲煎湯外洗,也可以有效的控制症狀。總之治療方法很多。要想治癒還是需要堅持治療。

⑵ 小兒慢性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 小兒慢性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小兒慢性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慢性蕁麻疹一旦感染,每日發病數次不止,讓患兒痛癢難耐。目前尚未完全明確慢性蕁麻疹的病因,一般認為是以下原因導致蕁麻疹發作:

1、遺傳缺陷

絕大多數的慢性蕁麻疹患兒有遺傳缺陷,有研究表明慢性蕁麻疹往往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表現為遺傳過敏體質,在外界各種致敏因素的作用下,造成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混亂,值得一提的是慢性蕁麻疹是免疫功能混亂而不是免疫功能低下。

2、外界誘發因素

絕大多數慢性蕁麻疹一定有誘發因素,這些因素有:

感染: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最常見的是引起上呼吸到感染的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病毒,多數慢性感染病灶:如鼻竇炎 扁桃體炎 大多慢性中耳炎等與蕁麻疹發病的關系密切。

葯物:很多退熱葯物易引起機體的變態反應導致本病。常見的有青黴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痢特靈,磺胺等。 也有些葯物因為是組胺釋放物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奎寧、肼苯達嗪等。

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 其次是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調味品等。有的食物引起的蕁麻疹可屬於變態反應性,但有的不新鮮食品腐敗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稀放物,蛋白食品在徹底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吸收,可引起蕁麻疹。

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刺激。過敏人群體內自由基數量比非過敏人群高許多。自由基對人體免疫系統侵害是過敏體質形成的基礎,還會直接氧化人體的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導致細胞膜破裂釋放出組織胺,產生過敏反應。因此,改善過敏體質就要清除自由基。

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蕁麻刺激或吸入動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遺傳和環境因素都會影響人體導致發病,但整體來說,患兒免疫功能出現異常是導致發病的最直接原因。

慢性蕁麻疹怎麼根治

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除了積極用葯治療外,還需要家長盡心護理,才能讓患兒盡早康復。

明確病因是避免復發的關鍵,對無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給予脫敏治療或預防性服葯。慢性患兒可使用多聯療法或長期用葯逐漸減量,盡量使用最小維持量。

1、內用葯:抗組織胺葯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選用。利血平、安洛血等葯物治療慢性蕁麻疹。有人應用類固醇激素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

2、局部用葯: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洗劑都可達到暫時的療效。

3、慢性病例可試用封閉療法、自血療法、針刺療法、氧氣療法、組織療法、排汗祛毒法。

除了用葯外,治療慢性蕁麻疹家庭護理也十分重要。家長需做到:

1、讓孩子多休息,勿疲累,適當的時候可督促孩子適度運動。

2、讓孩子多吃含有豐富維生素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生素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造成蕁麻疹復發。

4、讓孩子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綠豆、薏仁等。

5、不要讓孩子抓撓患處,以免局部抓癢時使患處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惡化病情。

葯物治療和家庭護理相配合,才能讓孩子好得更快。

小兒蕁麻疹的預防

小兒蕁麻疹要積極預防。可分為消極面與積極面兩種方法:

一、消極面:蕁麻疹發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為過敏原所引起的,常見的蕁麻疹過敏原如下:食物性:如魚、蝦、螃蟹、巧克力、蛋、酒精、食品添加劑及保存劑等。葯物性:如青黴素、退燒葯、血清、疫苗等。吸入性:如黴菌、花粉、病毒。物理性:冷、熱、壓力、陽光、皮膚紋身。其它:遺傳性、心理性、血管神經性、接觸不明物質都有可能引起蕁麻疹。一些小孩在接觸到上述的過敏原後(如吃海鮮),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出現蕁麻疹,因此,往往可藉此確認蕁麻疹的過敏原為何,下次遇到此過敏原時,當需特別注意;如果無法確認過敏原時,則需就醫討論。

二、積極面:在前面小兒過敏疾病系列一、系列二中曾提到過的一個觀念:“自然界中的過敏原何其多,與其消極的躲避過敏原,不妨,先讓小孩本身的免疫機轉正常,屆時,遇到過敏原也不至於發病了”,方法如下:

1、鍛煉小孩皮膚,使其成為不易過敏的體質:鍛煉皮膚的方法有沖水、用冷水摩擦,所穿著的衣物只要保溫即可,不需太過保暖,使皮膚能接受到合理的物理性刺激,以防止自律神經過敏性的亢進。

2、多多運動:運動不見得會根除過敏發作,但是,可以使體力更好,過敏次數減少,推薦的運動為游泳。適當的中葯調補:系列一、二中提到過,中葯調補必須視小孩體質而定,絕不可“一視同仁”,比如說,一律給予大棗、西洋參等等。

精彩推薦:

佝僂病能治好嗎

水痘疫苗有必要打嗎

手足口病嚴重嗎

小兒咳嗽偏方

出水痘能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