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陰囊濕疹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用中醫法食材來治療陰囊濕疹,效果十分顯著,並具有安全、快速、除根、無副作用、不復發等特點。下面是我為你整理陰囊濕疹的治療方法,希望能幫到你。
陰囊濕疹的治療方法
⒈用生山香750克、銀花60克、蒲公英60克、九里明60克、黃柏20克、五倍子6克、白鞏3克、蛇床子20克、蒼耳子20克、川椒5克、孩兒茶15克、荊芥20克,水煎湯,每天先熏後洗2-3次,連續熏洗至病癒。
⒉用白鮮皮30克、苦參30克、土茯苓30克、紫草10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30克、赤芍12克、連翹30克、金銀花3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蟬蛻6克、甘草10克,紗布包好,水煮沸15-20分鍾,將葯湯倒於盆中,先熏後洗患處,每天2次。每天1劑,3劑為1療程。
若局部紅腫,選加板藍根、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滲水成瘡,選加黃芩、黃柏、梔子;結痂乾燥並奇癢,選加地龍、烏蛇、白花蛇;慢性經久不愈,加大黃;病變在上半身,加野菊花、夏枯草;病變在下半身,加黃柏、白花蛇舌草。
⒊用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紫草15克、土槿皮20克、白鮮皮20克、石榴皮15克、生黃柏30克、赤石脂20克、苦參30克,裝於紗布袋中,水煎湯,先熏後洗肛門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本法用於肛門濕疹,熏洗至痊癒。
4、黃柏30克,土茯苓30克,苦參25克,膽草根20克,白鮮皮20克,百部30克,苦楝子20克。75%酒精100毫升,兌涼開水500毫升,盛放於砂罐中密閉浸泡7天後,濾汁裝入瓶中密閉備用。
用法:用少許塗擦外陰,每日1~2次,塗擦3~7天,可預防陰囊濕疹發生、治療輕微陰囊濕疹。已經形成瘡瘍者,用涼開水把上述葯水以10:1的比例稀釋後再塗擦,每日塗擦3~4次,塗擦7~10天,嚴重者可以配合口服葯物治療。
帶狀皰疹有哪些症狀得了病毒性皰疹怎麼辦病毒性生殖器皰疹的治療方法由於陰囊濕疹和其他部位的濕疹一樣與過敏有關,所以用於治療過敏的葯物都可以用來治療陰囊濕疹。如常用的一些抗組織胺葯,常用的有賽庚啶2mg,每日3次;撲爾敏4mg,每日3次;克敏嗪25mg,每日3次;息斯敏10mg,每日1次。外用葯主要是皮質類固醇激素軟膏,如去炎松軟膏、膚樂軟膏、尤卓爾軟膏等。
陰囊濕疹的誘因
1.喜好辛辣刺激食物
如辣椒、胡椒、生蔥、生蒜等。因為這些食物會刺激直腸部位的血管,使其充血和擴張,造成排便時的刺痛和墜脹感,從而加劇或誘發痔瘡。酒精會引起痔靜脈充血、擴張以及痔核腫脹。
2.對食肥甘厚味食物情有獨鍾
如巧克力、肥肉、豬爪等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這些食品可刺激直腸肛門部的粘膜皮膚、使充血明顯、加重痔出血、脫出。
3.有暴飲暴食習慣
許多人養成了“看菜吃飯”的不良習慣,菜差少吃,菜好就猛吃,如此飢飽不勻,影響胃腸功能,使脾胃受損以致濕熱痰濁內生,氣血壅滯,常可發生痔瘡出血,尤其暴飲暴食以後把腹部撐得大大的,腹腔壓力增大,使痔靜脈的血液迴流受到影響,從而加重病情。
4.飲酒過量
中醫認為痔瘡多屬濕熱,飲酒可助其濕熱為患,而且酒可使痔靜脈充血,擴大而舒曲,使痔核腫脹,臨床上發現多數痔瘡病人對酒特別敏感,一般在飲酒後半小時就會感到肛門不適,次日即可便血,如酗酒,其後果更嚴重。因此患痔瘡者最好應該忌酒。
5.內褲過緊
有些年輕人都喜歡穿比較緊,而且小的內褲,這時候特別容易使陰莖處於高溫,潮濕,不透氣的環境下,再加上走路經常會使內褲摩擦陰囊,就會導致發生陰囊濕疹的發生。
陰囊濕疹患者的注意事項
1.內褲用寬松的棉製品
在選擇內褲的時候,患者朋友應當盡量穿寬松的棉織品,內褲注意不要過緊,更不要穿緊身的褲子,例如牛仔褲,這樣很容易會增加患處所受到的摩擦而使病情加重,或者給患者帶來更大的疾病痛苦。
2.不隨意搔抓陰囊
陰囊濕疹患者應注意什麼?患者的陰囊的皮膚通常非常的嬌嫩,一旦抓撓很容易會抓破,進而可能造成感染,所以患者朋友要注意不要隨便的抓撓患處,也不要用肥皂、熱水進行燙洗,可以選用溫和的清水進行沖洗。
3.保持情緒的穩定
精神煩惱也很容易會使病情加重,所以患者一定要調節自我的情緒,保持健康向上的心態。
4.忌辛辣
多食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因為這些食物會刺激直腸部位的血管,使其充血和擴張,造成排便時的刺痛和墜脹感,從而加劇或誘發痔瘡。酒精會引起痔靜脈充血、擴張以及痔核腫脹。
5.忌暴飲暴食
飢一頓飽一頓,會影響胃腸功能,使脾胃受損,以致濕熱痰濁內生,氣血壅滯,常會發生痔瘡出血,尤其是人在暴飲暴食以後,會把腹部撐得大大的,腹腔壓力增大,使痔靜脈的血液迴流受到影響,從而加重病情。
6.忌高熱量高脂肪食物
少吃那些諸如巧克力、肥肉、豬爪等高熱量高脂肪的食品,這些食品可刺激直腸肛門部的黏膜皮膚,使充血明顯,加重痔出血、脫出。
猜你喜歡:
1. 濕疹是怎麼引起的如何治療
2. 最好的濕疹治療方法及症狀表現
3. 肝膽濕熱中葯方
4. 治療陰囊濕疹的葯
❷ 如何用艾灸熏烤治療濕疹
要是想要用艾灸烘烤治療濕疹的話,那麼就一定要懂得一些比較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如果不專業的話就會。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所以要懂得一些比較專業的知識。
❸ 患上濕疹,越撓越癢簡單四味中葯,疏風、清熱、利濕,助你緩解
長過濕疹的人都知道,它只要發生在皮膚上就總是讓人癢的不行,患者常常為了止癢甚至要把皮膚上撓出一條條血淋淋的印子才肯罷休,那是因為癢的感覺被疼痛的感覺所覆蓋了。
那濕疹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疾病呢?
《外科正宗》有雲:『血風瘡,乃風熱、濕熱、血熱三者交感而生,發則瘙癢無度,破流脂水,日漸滑開。』中醫上來看濕疹是被風濕熱邪侵體了,此外還和脾胃有著密切的關系。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大多數人喜歡吃過量的酒、煙、濃茶、辛辣品,這些都導致脾胃受損,『脾主運化』,濕熱侵體,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減弱,水濕在體內停滯久了化成熱,濕熱蘊結在內里,後熏蒸於外,衛氣宣發及營衛失調,氣血受到阻礙,再遇到外界濕熱的氣候條件而發為濕疹。
它常常發於夏季,長在四肢軀幹上,常表現為紅色的丘疹水皰,有時還會有少量滲液流出,且瘡口遇到熱水或遇到肥皂水的時候會癢的更厲害。
因此治療濕疹除用葯物之外,在生活也要注意:首先是忌口,俗話說『看病不忌口,壞了醫生的手』,辛辣刺激有損脾胃的食物必須戒;其次,洗澡時嚴禁使用搓澡巾,並且洗澡的次數要降下來;洗澡水的溫度高於皮膚的人體的溫度就可以了,同時,不能泡澡要淋浴。
對於濕疹,中醫講究辯證論治,治療上以疏風、清熱、利濕為法。
這里供幾味中葯給大家參考:白鮮皮、地膚子、荊芥穗和蒲公英;白鮮皮清熱燥濕,止癢,地膚子清熱祛濕止癢,荊芥穗祛風解表之餘還可透疹消瘡,蒲公英清熱解毒,治療往往採用熏洗之法,配伍雖然簡單,但治療濕疹大有裨益。
此外一定要注意,蘚和濕疹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疾病,二者的治療也根本不是一回事,千萬不要混為一談。
對濕疹來講只有在生活上注意了,然後再加上葯物的治療,才可達到好的療效。
但是大家一定要經過中醫的辨證再去用葯。
❹ 頭皮有濕疹怎麼辦
頭皮濕疹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皮膚病,對於這種疾病我們可以通過內服外治的方法來緩解病情,不過熏習法的治療效果也是非常的不錯的,大家可以試試看。
一、外治法。
1.急性濕疹
(1)早期見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而未見糜爛、滲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撲,或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外塗。
(2)紅腫、糜爛、滲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葯或中草葯煎水待冷濕敷。常用中葯、中草葯:黃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葉、側柏葉、苦參、九里明、三椏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選5—6味各3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煎水冷濕敷,也可用綠茶葉水濕敷。
(3)濕敷間歇期,或經濕敷滲液已明顯減少者,可外塗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塗爐甘石洗劑。
2.亞急性濕疹
常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時(滲液較多者)也可濕敷。並可選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調外搽。
3.慢性濕疹
可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並選用5%~10%硫黃軟膏、5%一10%黑豆餾油軟膏或普榆膏外搽。
二、內服劑。
取水牛角15克,銀花15克,黃芪15克,石決明10克,丹皮12克,玄參12克,香茹12克,天竺黃10克,杭白菊10克,蟬蛻10克,防風8克,陳皮6克。將上述葯材全部置於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並煎煮,待煎煮至沸騰後濾出服用。
三、熏洗劑。
取威靈仙15克,土大黃15克,蛇床子15克,當歸尾15克,苦參15克,縮砂殼9克,老蔥頭7個。將上述葯材全部置於鍋中,然後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並煎煮,煎煮至沸騰後濾出,兌入適量清水坐浴。
❺ 手腳多汗起濕疹怎麼辦
第一,手腳多汗起濕疹可適叢態當服一些阿托品或普魯本察鄭薯辛等抗乙醯膽鹼葯。但是,安定和抗乙醯膽鹼等葯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的。
第二,手腳多汗起濕疹,一定要保持手足清潔乾燥,可以用5%的明礬液每日浸洗局部,以及用松樹、桉樹葉煎水浸洗。會有不錯的效果的。
第三,手腳多汗起濕疹可以採用中葯熏洗的方法的治療的:用蒼術敗者、苦參、黃柏、地膚子、白鮮皮、石膏、川母、白芷、艾葉、甘草等中葯熬成葯汁,先用熱氣熏蒸雙腳10分鍾左右,再泡洗20分鍾左右,有清熱涼血的功效,可預防大量出汗。
❻ 消風湯加中葯熏蒸汽治療慢性濕疹
許柳田
黃山市祁門縣紅十字醫院皮膚科(245614)
【關鍵詞】
慢性濕疹
中
葯
熏蒸治療
慢性濕疹是皮膚科常見病,病變以苔蘚樣變為主,瘙癢明顯,反復發作[1],一般常用口服抗組織胺葯和外用糖皮質激素軟膏治療。由於該病反復發作,長期應用療效逐漸遞減,可造成對激素軟膏的嚴重依賴,甚至對所有外用葯都不敏感。我們應用消風湯加中葯熏蒸汽治療慢性濕疹,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80例均來源於2009年11月~2010年10月我院門診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50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25~65歲,平均40.8歲;病程10個月~15年,平均5.3年。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25~65歲,平均40.5歲;病程10個月~12年,平均4.6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均具可比性。
1.2
入選標准
①患者均具有慢性濕疹的臨床表現和反復發作史[1,2];②願意配合治療觀察;③均停用抗過敏西葯。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中葯消風湯,煎服;皮損部位中葯熏蒸治療,1天1次,外用10%尿素軟膏1天2次。對照組用消風湯煎服,皮損處外用10%尿素軟膏1天2次。
消風湯組方:生地,制女貞、當歸,赤芍,川芎,丹參,雞血藤,徐長卿,荊芥,防風、白鮮皮,甘草。1天1劑,水煎2次,分服。1個月4個療程,共2個療程。
中葯熏蒸方:苦參、蒼耳子、蛇床子、大楓子、當歸,杠板歸
,徐長卿,艾葉、花椒。採用中葯熏蒸儀(JYV型中葯熏蒸治療機)產生的中葯蒸汽持續熏蒸皮損處30min,1天1次,5天為1個療程。觀察2個療程,2個療程結束後隨訪3個月進行療效判定並記錄葯物不良反應。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准
根據瘙癢症狀和皮損情況按4級評分法進行評分。瘙癢:0分:無癢感;1分:輕度瘙癢,不煩躁;2分:中度瘙癢,尚能忍受;3分:嚴重瘙癢,不能忍受。皮損:0分:無皮損;1分:輕度皮損;2分:中度皮損;3分:重度皮損。以療效指數判定療效。療效指數=[(初診時積分-治療後積分)/初診時積分]×100%。痊癒:療效指數≥95%;顯效:療效指數94%~60%;好轉:療效指數59%~20%;無效:療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