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過敏性濕疹中葯方子
濕疹 可分為手部濕疹、 陰囊濕疹 等,臨床結合 中醫 治療濕疹的 偏方 驗方,可增強療效。對於濕疹的治療,應按遵從皮膚科常規處理,切忌盲目 用葯 。以下是我為你整理的過敏性濕疹 中葯 方子,希望能幫到你。
過敏性濕疹中葯方子
組方: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早晚服。
適應症:凡過敏試驗陽性者,均可採用本方。
隨症加減:
如過敏性 蕁麻疹 屬於風寒者,加桂枝、麻黃、升麻、荊芥;
風熱者加菊花、蟬衣、銀花、薄荷;血熱者加丹皮、紫草、白茅根;
熱毒內盛加連翹、銀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藍根。
過敏性 哮喘 ,常加萊菔子、白介子、蘇子、葶藶子、杏仁。
過敏性 紫癜 ,常加藕節炭、血餘炭、荊芥炭、茜草根、旱蓮草、仙鶴草。
過敏性 鼻炎 ,常加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細辛、生地、蒼耳子、葛根。
冷空氣過敏症,加桂枝、白芍、生薑等。
烏梅20g 五味子12g 丹參20g 荊芥10g防風12g 蟬蛻10g 桔梗10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一劑。 我感覺加減之後比原方效果更好一點。
這不是我個人的方子,是我在中 醫學 院一附院 實習 時楊友鶴老中醫給的一張方子。以前也沒有怎麼在意,最近用了幾十例病人,療效肯定。
烏梅20g 五味子12g 酸性,入肝,肝 屬木 ,可以起平肝息風,丹參20g 血行風自滅
荊芥10g 防風12g 蟬蛻10g 皆去風之葯。
桔梗10g 甘草6g 應該用於發疹 故本方更適於風疹隱隱之時 。
此方吸取了現代中葯研究 經驗 ,根據現代中葯葯理研究,消風散里最主要的配伍就是荊芥、防風、蟬蛻,如果減去這3味,則治療過敏療效大打折扣。 另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治療蕁麻疹效果肯定。
日常生活中治療濕疹的三種食物
一、苦瓜 苦瓜內含奎寧。具有 清熱 解毒 、祛濕止癢之功。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症。
二、番茄 番茄內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煙酸,維生素E;還含有蘋果酸、檸檬酸,鈣、磷、鐵及番茄鹼等物質。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對維生素C有保護作用,故而能有效地補充維生素C;番茄鹼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所以外用番茄汁治療濕疹可起到止癢收斂的作用。
三、韭菜 韭菜內含胡蘿卜素、維生素B:、維生素C及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故韭菜汁外搽可治濕疹。
㈡ 蔡瑞康的治療濕疹葯方有什麼
蔡瑞康,男,(1935—)空軍總醫院主任醫師、教授、中西醫結合皮膚科專家。在 中醫 治療 濕疹 的方法上也效果明顯,下面由我給大家介紹蔡瑞康治療濕疹的 中葯 方吧,僅供大家參考。
蔡瑞康治療濕疹的中葯方
1. 清熱 除濕湯
龍膽草、黃芩、丹皮、赤茯苓、澤瀉、萆薢、苦參各10g,車前草15g,六一散(包煎)、生地各30g。熱盛者加白茅根15g,生石膏30g(包煎);濕盛者加牛薏仁、通草各10g;癢甚者加白鮮皮30g;大便乾燥者加生大黃6g。每日1劑,早晚飯前1小時各服1次。同時配合以下外治法:有糜爛滲出者,用3%硼酸溶液做開放性冷濕敷,每次30分鍾,每日2~3次,濕敷間歇期外塗氧化鋅油;無糜爛滲出者,外塗爐甘石洗劑,每日3~5次。共 用葯 2周。
急性濕疹如果中醫辨證屬於 濕熱 證採用以清熱利濕為主的清熱除濕湯內服,並聯合外用西葯治療,與純西葯治療組比較,可以取得更好的臨床療效,尤其在減輕症狀(紅斑、滲出等)方面見效快。清熱除濕湯由龍膽瀉肝湯和萆薢滲濕湯加減組成,方中龍膽草、黃芩清熱除濕,生地、丹皮涼血清熱,赤茯苓、萆薢、澤瀉健脾滲濕.車前草、六一散利濕清熱,苦參除濕止癢。諸葯合用共奏清熱涼血、除濕止癢之功,切中急性濕疹濕熱證的病機。另外,現代葯理研究證實:方中龍膽草、黃芩、丹皮、生地、甘草等葯都具有一定的抗炎抗過敏作用。臨床應用的關鍵是辨證要准確,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加減。
2.術苓除濕湯
炒白術10g,蒼術15g,茯苓15g,澤瀉10g,豬苓10g.薏苡仁20g,厚朴10g,陳皮10g,滑石18g,地膚子15g,白鮮皮15g,甘草3g。濕邪偏於下焦者可加黃柏、川牛膝; 瘙癢 甚者可加烏梢蛇、刺蒺藜;日久皮損色黯者可加丹參、當歸。每日1劑,水煎至300ml,早晚分服。
本方所主多為亞急性和慢性濕疹患者,病情遷延,或因素體脾虛,或因濕邪久羈,過用苦寒而傷脾,故兼見納少神疲、腹脹便溏、舌質淡胖、苔白或膩等脾虛表現,屬脾虛濕蘊證。治療上應標本兼顧,既治“脾虛”之本,又治“濕盛”之標。術苓除濕湯中白術益氣健脾、燥濕,蒼術除脾濕升清陽,茯苓助脾運、利水除濕,三葯合用達健脾燥濕利水之功,為君葯。根據“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選澤瀉、豬苓、薏苡仁助君葯健脾利水,給邪以出路;陳皮、厚朴理氣和中、下氣除滿、助運脾濕,祛濕劑中配伍理氣之葯,即“氣化則濕亦化”之理,五葯共為臣葯。滑石除濕利水,地膚子、白鮮皮共達止癢之功,三葯為佐葯。甘草既健脾益氣又調和諸葯,為使葯。在全方組成中既有燥濕健脾的平胃散(蒼術、陳皮、厚朴、甘草)以除中焦濕阻,義含健脾滲濕的四苓散(茯苓、豬苓、澤瀉、白術)以治溲短便溏,再伍滲利小便的六一散(滑石、甘草),從而使全方達到健脾燥濕暢三焦之機、化膀胱之氣,使濕無從牛而有其去路的治療目的,服之則濕患得除。
3.養血祛風湯
生地15g,當歸10g,赤白芍各15g,丹參15g,雞血藤15g,夜交藤15g,白蒺藜15g,烏梢蛇10g。陰血不足甚者加熟地10g,麥冬10g,女貞子15g;風盛瘙癢甚者加蟬衣6g,白僵蠶10g,全蟲6g;合並有血瘀者加桃仁10g,紅花10g,莪術10g;伴失眠者加生龍牡各30g,酸棗仁30g;大便干者加火麻仁30g,柏子仁15g。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
慢性濕疹多為急性遷延而來,病發日久,耗傷陰血,血虛不能濡潤肌膚,化燥生風,瘙癢難忍,治療當養血祛風,潤燥止癢。養血祛風湯中生地、當歸、白芍 滋陰 養血,潤燥祛風以止癢,赤芍清熱涼血止癢,丹參、雞血藤養血活血止癢,共奏“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效;夜交藤養心安神,白蒺藜、烏梢蛇祛風止癢以治標,諸葯合用,切中病機,收效甚佳。
4.外洗除濕湯
龍膽草10g,苦參30g,蛇床子30g,黃柏20g,地膚子30g,車前草30g,黃芩10g,生地30g,丹皮15g,赤芍15g,馬齒莧30g,板藍根30g,六一散10g。濕熱型加土茯苓15g;脾虛濕阻型加茯苓、白術各10g;血虛風燥型加川芎10g,何首烏20g;瘀毒積聚型加桃仁、紅花各10g;體弱氣虛型加黃芪、黨參各15g;脂溢性濕疹加茵陳、山楂各10g。1日1劑,水煎兩次浸洗或濕敷患處,每天2~5次。
根據濕熱、脾虛、濕阻、血虛風燥、瘀毒積聚等不同證型,隨症加減治療。方中龍膽草性味苦寒,功在燥濕清熱,入肝膽膀胱經,苦寒沉降,長於清瀉肝膽實火、三焦濕熱;黃芩、黃柏、苦參清熱燥濕,瀉火 解毒 ,三葯共輔龍膽草清利三焦實熱而燥濕;蛇床子燥濕祛風殺蟲;車前草長於利濕消腫兼可清熱。六一散中滑石性寒而滑,寒能清熱,滑可利竅,除膀胱之熱結而通利水道;甘草清熱解毒。故六一散能利水消腫,兼可清熱除煩止渴,釜底抽薪,標本兼治。生地、丹皮、赤芍涼血消斑,其中生地甘寒,既可涼血瀉熱,又善養陰生津,佐苦寒之劑免傷陰分;赤芍酸寒,能瀉能散,既可涼血活血,又能瀉肝火;丹皮苦寒,可清熱涼血消斑。三葯配合既可清熱利濕,涼血消斑,又免過用寒涼而傷陰。板藍根、馬齒莧功在清熱解毒,防治毒熱濕邪,並能涼血消腫。全方諸葯配合,共奏清熱除濕、涼血解毒之功,使熱清濕利而皮疹得消。葯理研究證實,黃芩具有抗炎、抗變態反應以及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等作用;生地黃具有皮質激素樣免疫抑製作用;馬齒莧、甘草等均有抗過敏作用。諸葯配合起到抗過敏、抗炎、免疫抑制等作用,辨證施治,對症治療,相得益彰,療效穩定可靠,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5.黃柏百部湯
黃柏30g,百部30g,土茯苓15g,蛇床子30g,蒼術15g,荊芥15g,地膚子30g,白鮮皮30g,苦參30g,藿香15g,明礬或桔礬30g(皮膚無糜爛滲液者用明礬,有糜爛滲液者用枯礬)。用溫水洗凈患處,取上葯煎水1500~2000ml,倒入盆中,趁熱汽熏蒸患處,待葯液涼至適宜溫度,用紗布蘸葯液洗患處。每天治療2次,每次20~30分鍾,7天為1個療程。
6.溫陽除濕水劑
生川烏10g,生草烏10g,艾葉15g,大風子20g,威靈仙30g,紅花15g,地膚子20g,苦參20g。每日1劑,加水煎取2000ml,溫泡手足,每次30分鍾,每日2次,3周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雙手忌直接接觸食物和各種洗滌用品。
“濕性重濁黏膩”,“濕為陰邪,易阻遏氣機,損傷陽氣”,久之,陽氣不能到達四肢末端,掌跖失於溫潤,濕邪因而停滯,局部氣血瘀閉,膚絡不暢.肌膚失養而成本病。故以溫通經絡、除濕潤膚為治療大法。方中牛川烏、生草烏、艾葉、大風子有溫通氣血、透達經絡之作用,其中川草烏、大風子還有除濕作用;威靈仙通行卜二經絡且祛 風濕 ;紅花活血通絡;地膚子、苦參除濕止癢。諸葯相配,則陽氣至,經絡通,氣血暢,濕邪除,肌膚 自然 潤澤。
7.濕疹熏葯方
地膚子、蛇床子、百部、蓖麻子、艾葉、苦參、蒼耳子葉、自鮮皮各30g,花椒15g。上葯混合共碾粗末,用較厚草紙卷葯末成紙卷燃煙熏皮損處,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鍾,溫度以病人能耐受為宜。
熏葯療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臨床實踐中在灸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治療 外科 皮膚 疾病 的一種外治法。從臨床使用過程中體會到:熏葯的葯煙無任何毒性,不會對人體產生損害,對於角化過度和瘙癢明顯的 皮膚病 止癢和軟化皮膚作用較好。熏療時,濃煙溫度一般50~60℃為宜,應經常用手試溫,以免引起燒 燙傷 。濕疹熏葯方中地膚子、蛇床子、花椒、蓖麻子、蒼耳子葉均能潤膚止癢,百部、苦參、白鮮皮殺蟲止癢,艾葉、花椒溫和解風毒而止癢。諸葯共奏除濕祛風、殺蟲止癢之功。
治療濕疹的 食療 調理
1、薏米紅豆煎: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爛,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並可配合外洗。
3、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4、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鍾,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5、綠豆海帶粥:綠豆30克,水發海帶50克,紅糖適量,糯米適量。水煮綠豆、糯米成粥, 調入切碎的海帶末,再煮3分鍾加入紅糖即可。
治療濕疹的 護理 工作
濕疹特別是慢性者,大都通過經年累月的治療未獲痊癒,患者常常失去信心。其實,濕疹不是不治之症,由於此病發病原因極為復雜,給治療帶來困難。患者應該與醫生合作,建立治癒信心,盡可能避免各種可疑致病因素,如熱水洗燙、過多使用肥皂、用力搔抓及外用葯不當等。生活上注意避免精神緊張、過度勞累,食物中勿食辣椒、魚、蝦、蟹或濃茶、咖啡、酒類,衣被不宜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平時保持大便通暢,睡眠充足,冬季注意皮膚清潔及潤澤。這些都可減少濕疹的復發,達到治癒的目的。
盡量尋找過敏原,避免接觸可能的過敏原。衣服要穿得寬鬆些,以全棉織品為好。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濕疹癢感加重。忌抓癢,抓癢使皮膚不斷遭到刺激,會越抓越癢,其結果會使皮膚病變區更加增厚粗糙和苔癬化,抓破皮膚又會引發感染。忌熱水燙,有的病人因癢得難受就用熱水燙,結果皮膚毛細血管擴張,紅腫加重,病變區滲液增加,病情更重。忌刺激性食物,像酒、濃茶、辣椒、咖啡、蔥、姜、蒜等會使瘙癢加重,應忌之。魚,蝦等食品會使濕疹加重,也應避免食用。
猜你喜歡:
1. 治療不孕症的中葯偏方
2. 治療不孕不育常用的中葯盤點
3. 中醫治療不孕症的偏方
4. 治療女性不孕的中葯偏方
5. 中國不孕不育醫院排名 全國不孕不育醫院排行榜
㈢ 治療濕疹的草葯濕疹的中葯配方
不管是濕疹還是蕁麻疹,這兩種皮膚疾病換了之後都是非常折磨人體的,因為這兩種皮膚疾病都會在人體皮膚表面形成瘙癢紅腫的狀況。但是濕疹往往要比蕁麻疹的治癒幾率要高一些,所以在患了濕疹之後,大家一定要和醫生商量對策積極治療。而如果使用中草葯治療濕疹的話,有哪些中草葯配方呢?
治療濕疹的中葯配方有很多,下面就選擇幾個比較好的配方來介紹給大家吧。
首先,濕疹有區分急性濕疹和慢性濕疹的。如果是急性濕疹的話,可以使用金銀花、連翹、茵陳各15克,黃柏、梔子各10克,苦參、白鮮皮各12克,生廠膏、車前草各30克。 將葯用水煎以內服。另外,還可以用馬齒莧、仙柏葉、地榆各60克。枯礬30克,煎湯外洗患處。對於治療急性濕疹的效果也是很好的,大家不妨試試。
而對於慢性濕疹的治療,則可以使用赤芍、當歸、澤瀉、茯苓各9克,蒼術、白術、厚朴、橘皮各6克,桂枝5克。將葯用水煎服即可。效果也是很好的,有需要的患者朋友可以試一試。
另外,患者朋友在治病期間也要做到以下幾點:1.避免自身可能的誘發因素。2.避免各種外界刺激,如熱水燙洗,過度搔抓、清洗及接觸可能敏感的物質如皮毛制劑等。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滌精等。3.避免可能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濃茶、咖啡、酒類。4.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用葯,切忌亂用葯。
以上就是幾種可以用於治療急性和慢性濕疹的中葯配方,廣大患者朋友不妨試一試。另外,建議也可以配合一些沒有激素的葯膏或葯物進行治療,這樣可以治療得更徹底。
㈣ 治療濕疹最快偏方大全 五類偏方要謹記
5中葯內服治療濕疹
苦參棗姿逗烏蛇湯
組成:苦參9克,烏蛇20克(嬰兒減量2,/3)。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功用:清熱,利濕,祛風。
主治:濕疹。
附記:急性濕疹者加黃柏9克,龍膽草、蒼術各6克,五倍子15克;慢性濕疹者加當歸9克,生地黃15克,牡丹皮、赤芍各9克。
苦參湯
組成:苦參60克,黃柏、金銀花各30克,蛇床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還可作熏洗煎劑。
功用:清熱、利濕、解毒。
主治:陰囊濕疹。
大黃甘草湯
組成:大黃2克,甘草、六曲、馬齒莧各5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熱,解毒,瀉火。
主治:嬰兒濕疹。
附記:對腸胃薄弱的嬰幼凳賣兒用制大黃易生大黃,加薏苡仁後服用。
烏白湯
組成:烏柏、白英、半邊蓮各15克,金銀花6克,大棗7枚。大便溏薄者加葛根6克。用法:上葯加水600毫升,煎取200毫升,以湯代茶,1日內分3~4次服完。5~10劑為1個療程。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利濕。
主治:嬰兒濕疹。
苡仁扁豆除濕方
材料:生薏苡仁、生扁豆冊宏、山葯各20克,芡實、枳殼、草薛、黃柏、白術、雲苓、大豆黃卷各12克。
製法:常法煎取葯汁即可。
用法:每日1劑,早、晚分服。
功效:健脾除濕,利水。,適用於慢性濕疹、慢性足癬滲出較多者。
注意:大豆黃卷為豆科植物大豆的種子發芽後曬千而成。
㈤ 過敏性濕疹中葯方子
濕疹可分為手部濕疹、陰囊濕疹等類型,在臨床治療中,結合中醫的偏方和驗方可以提高療效。濕疹的治療應遵循皮膚科常規,避免盲目用葯。以下是一些針對過敏性濕疹的中葯方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過敏性濕疹中葯方子:
組方:防風、銀柴胡、烏梅、五味子各10克。
用法:水煎,每日一劑,早晚分服。
適應症:適用於過敏試驗結果為陽性者。
隨症加減:
- 如過敏性蕁麻疹屬於風寒者,可加入桂枝、麻黃、升麻、荊芥;
- 風熱者可以加入菊花、蟬衣、銀花、薄荷;
- 血熱者可以加入丹皮、紫草、白茅根;
- 熱毒內盛者可以加入連翹、銀花、甘草、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藍根;
- 過敏性哮喘,常加入萊菔子、白芥子、蘇子、葶藶子、杏仁;
- 過敏性紫癜,常加入藕節炭、血餘炭、荊芥炭、茜草根、旱蓮草、仙鶴草;
- 過敏性鼻炎,常加入白芷、菖蒲、辛夷、菊花、細辛、生地、蒼耳子、葛根;
- 冷空氣過敏症,可加入桂枝、白芍、生薑等。
另一個方子:
烏梅20g、五味子12g、丹參20g、荊芥10g、防風12g、蟬蛻10g、桔梗10g、甘草6g
水煎服,每日一劑。此方經過加減後,療效更佳。
這個方子並非個人獨創,而是在我國中醫學院一附院實習時,楊友鶴老中醫所給予。近期用於數十例病人,療效顯著。
烏梅20g、五味子12g、酸性,入肝,肝屬木,可以平肝息風;丹參20g、血行風自滅;荊芥10g、防風12g、蟬蛻10g,皆為去風之葯;桔梗10g、甘草6g,適用於發疹,因此本方更適合風疹隱隱之時。
此方融合了現代中葯研究成果,根據現代中葯葯理研究,消風散中最主要的配伍為荊芥、防風、蟬蛻,若減去這三種葯材,則治療過敏的療效會大受影響。另外,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在治療蕁麻疹方面效果顯著。
日常生活中治療濕疹的三種食物:
一、苦瓜:苦瓜內含奎寧,具有清熱解毒、祛濕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癤瘡、痱子、濕疹等病症。
二、番茄:番茄富含維生素A、B1、B2、C、煙酸、E,以及蘋果酸、檸檬酸、鈣、磷、鐵和番茄鹼等物質。具有生津止咳、健胃消食、涼血平肝、清熱等功效。番茄中的果酸能保護維生素C,因此能有效補充維生素C;番茄鹼具有抑菌消炎、降低血管通透性的作用,外用番茄汁治療濕疹可起到止癢收斂的效果。
三、韭菜:韭菜內含胡蘿卜素、B族維生素、C族維生素、鈣、磷、鐵、蛋白質、纖維素等。韭菜還有解毒祛濕的功效,因此韭菜汁外擦可用於治療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