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青蒿鱉甲湯蕁麻疹
擴展閱讀
蕁麻疹生孩子的影響 2024-12-28 22:00:02
打完水痘疫苗發燒39度 2024-12-28 21:55:04

青蒿鱉甲湯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4-12-28 06:57:33

1. 此葯作用與副作用

這是青蒿鱉甲湯的加減方,主要是滋陰清熱的作用。對慢性咽炎有一定的作用,夜間有盜汗比較好,沒有配伍禁忌,對蕁麻疹影響不大。

2. 蕁麻疹止癢用什麼中葯 中葯方對症治療才有效!

1

蕁麻疹止癢用中葯需對症治療

1、風熱相搏

(1)症狀:症見風團色紅,遇熱增劇,得冷則瘥,惡風微熱,口湖心煩,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宜祛風清熱。

(2)用葯:消風散加減,葯用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蟬衣、石膏、知母、生地黃、胡麻仁、甘草。

(3)用葯加減:咳嗽痰黃,加桑白皮、竹茹;大便干結,加紫草、冬瓜仁;心煩,加梔子、珍珠母;咽痛,加板藍根、大青葉。

2、風寒外襲

(1)症狀:症見風團色談紅或白,徑涉冷水或吹風受寒後加重,得暖則輕。自覺惡寒惡風,口渴,芳薄白,脈浮緩。治宜疏風散寒。

(2)用葯:麻桂各半湯加減,葯用麻黃,桂枝、白芍、羌活、獨活,荊芥、白鮮皮、生薑、炙甘草、紅棗等,

(3)用葯加減:手足冰冷,加當歸、黨參;易出桿,著風即起,加龍骨、麻黃根。

3、脾胃濕熱

(1)症狀:症見皮膚起紅色風團,發疹時院服疼痛難忍、拒按,或則坐卧不安。不能進食,倦怠無力,大便溏泄,間或秘結,蒼黃膩,脈濡數。治宜清腸泄熱,利膽化濕。

(2)用葯:除濕胃苓湯合茵陳蒿湯加減,葯用罩首茯苓、蒼術、白術、厚朴、山梔、茵陳、澤瀉、

薏苡仁、積殼、大黃。

(3)用葯加減:有蟲積,加烏梅、檳榔;便秘,加大黃。

4、熱毒陷營

(1)症狀:症見發病突然,風團彌漫全身並量大片鮮紅色,瘙癢劇烈,並伴高熱惡寒,口渴喜冷飲,甚或面紅目赤,心煩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溏薄,舌紅菩黃,脈洪數。治宜瀉火清營,涼血解毒。

(2)用葯:清瘟敗毒飲加減,葯用黃連、黃芩、生石膏,知母、金銀花、玄參、人中培賣黃、蘆根、

土茯苓、塊滑石、生甘草。

(3)用葯加減:面赤加金銀花、蒲公英;口喝加天花粉;大便秘結,加大黃;明痛,加牛蒡子、桔梗。

5、衛外不固

(1)症狀:症見風團多為針頭或豆大,少呈大片,伴體弱多汗,頑固難治,苦薄舌淡,脈沉細,

治宜固表斂汗祛風。

(2)用葯:玉屏風散加減,葯用黃芪、白術、防風、牡蠣、碧桃干、浮小麥、牛蒡子、蟬蛻、蒼耳子、生甘草等,

(3)用葯加減:自汗不止,加浮小麥、五味子;惡風惡寒,加桂枝、麻黃。

6、陰虛火旺

(1)症狀:症多發於午後或夜間,風團時隱時現,面色萎黃,偶

有頭暈目花,潮熱頹紅,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苔光,脈細數無力。治宜養血滋陰降火。(2)用葯:四物湯合青蒿鱉甲湯加減,葯用當歸、生地黃、何首烏、玄參、地骨皮、白芍。青蒿,龜板,鱉甲、鉤藤、甘草等。

(3)用葯加減:伴心煩、心悸,加麥冬;伴盜汗,加浮小麥;夜寐夢多,加酸棗仁。

7、氣血兩虛

(1)症狀:症見風團不息。食納銳減,夜寐欠安,神情疲憊,面色蒼白,肢軟無力,動輒氣喘,唇甲色淡,舌胖體嫩,質淡,脈細弱。治宜補血益氣。

(2)用葯:八珍湯加減,葯用黃芪、黨參、茯苓、白術、當歸、丹參,炙雞金、焦六曲、炒棗仁、合歡皮、炙甘草。

(3)用葯加減:大便稀,加山葯、芡實;瘙痄則烈,加防風、刺蒺藜。

8、心陰不足

(1)症狀:症見風團隱紅,發病多在情緒波動或心神不寧之際,伴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舌紅,脈細數。治宜補血寧心。

(2)用葯: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加減,葯用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茯神、何首烏、龍骨、牡蠣、珍珠母、遠志、五味子、炙甘草。

(3)用葯加減:遇風加重,加黃芪、防風;頑疹癢劇,加全蠍、鉤藤、刺蒺藜;煩躁不安,加鬱金,柴胡。

9、蟲積傷脾

(1)症狀:症見患兒身體消瘦,面黃或有白斑,時有臍周疼痛,偏嗜零食。睡中磨牙,便常規示寄生蟲卵多為陽性,苔白或膩,脈需。治宜驅蟲健脾,消食化滯。

(2)用葯:化蟲丸合保和丸加減,葯用使君子、檳榔物中數、苦棟根皮、木香、茯苓、山楂、神曲、白術、甘草。

(3)用葯加減:胃脘疼痛、飲食難進,加炒枳殼、厚朴;脘腹脹痛、煩躁不寧,加炒枳殼、生大黃。

2

中葯內服方

葯方1

組方:荊芥12克,防風、烏梅、五味子、丹參、蟬蛻各9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浸泡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以紅糖或白糖為葯引。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1個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遇熱增劇者。

葯方2

組方:紫草、刺蒺藜、苦參、茯苓各15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浸泡後,煎煮3 0分鍾,棄渣留汁。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服用。散風法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1個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止癢。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遇熱增劇者。

葯方3

組方:蒼耳子、地膚子各15克,刺蝟皮、桑葉、白鮮皮、牡丹皮各9克,甘草6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浸泡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1個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止癢。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遇熱增劇者。

葯方4

組方:地膚子30克。

製法:上葯加水500毫升浸泡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250毫升,加入紅糖調味。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溫服。

療程:連續服用7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1個療程。

功效:祛風清熱止癢。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遇熱增劇者。

葯方5

組方:蟬蛻600克,刺蒺藜300克,蜂蜜500克。

製法:將蟬蛻炒焦研末,蒺藜研末,加蜂蜜適量製成部節個丸劑,每丸10克。

每次服用1丸,每天2~3次。

服法: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休息2天後再服下

功效:清熱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勝熱盛型蕁麻疹,風團色紅瘙癢者。

葯方6

組方:生麻黃3克,烏梅肉6克,生甘草9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

服法: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疏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者。

葯方7

組方:防風6克,生黃芪、生烏梅、制首烏各15克,地膚子、地龍、牡丹皮、甘草各10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

服法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祛風除濕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者。

葯方8

組方:麻黃10克,桂枝12克,甘草6克,白芍20克,生薑4片,紅棗4枚。

製法:將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連續服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疏風散寒,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自覺惡風惡寒者。

葯方9

組方:夜交藤200克,蒼耳子、刺蒺藜各100克,白鮮皮、蛇床子各50克,蟬蛻20克。

製法:將上葯加水2 000毫升浸泡20分鍾後,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

服法:每天1劑,分2次服用。

療程:連續外用5天為1個療程,服用1~2個療程,

療程之間間隔1~2天。

功效:疏風通絡止癢。適用於衛陽不固型蕁麻疹伴自汗者。

葯方10

組成:冬瓜皮干品100g,荊芥、金銀花各20g。加減:風寒型,去金銀花,加桂枝。

製法:每日1劑,加水5L,煮沸30分鍾,取液200ml,加白糖適量,溫服。余液洗浴全身,多浸洗皮疹部位,每日2次,5日為1個療程,至皮疹消退。

功效:疏風通絡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葯方11

組方:羚羊角屑、白鮮皮各30、防風30克,人參7克,黃芩21克克,杏仁30克。

製法:將諸葯擇凈,研細備用。每次12克,加清水適量,煎至半時,去渣取汁,加黃酒30毫升,煮沸飲服,每日3次。

功用: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遍身癢痛,心胸滿悶等。

葯方12

組方:鬼箭羽、白蘞、白蒺藜、白礬各30克,防風60克,甘草30克。

製法:將上葯擇凈,搗細,和勻即成。洗浴後,先用粟米粉適量拭身,而後取葯末6克,每日3次,溫黃酒適量送服。

功用:行氣活血,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累醫不效者。

葯方13

組方:白蜜1份,黃酒2份。

製法:將上葯擇凈,煮沸,空腹飲用,每日3次。

功用:養血祛風。適用於癮疹,瘙癢不止等。

葯方14

組方:丹參45克,人參、苦參、白花蛇60克。

製法:將上葯擇凈,研細,和勻

即成。每次6克,甘草酒適量送服,每日3次。

功用:清利濕熱,解毒止癢。適用於皮膚癮疹,赤癜瘙癢,隨搔生瘡等。

葯方15

組方:蒼耳子、苦參、白蒺藜各60克,蟬蛻30克。

製法:將諸葯擇凈,研細,煉蜜和丸即成。每次6克,每日3次,溫黃酒適量送服。

功用:清熱利濕,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癢痛,或有細瘡等。

3

中葯洗浴方

1、花椒皮煎劑

材料:乾花椒皮100g。

做法:乾花椒皮100g置於容器內,加入沸水500ml,浸泡24小時。濾去花椒皮,留取花椒水。治療時以花椒水塗於患處即可止癢、消除水腫;也可在花椒水中加人適量的維生素C,則效果更佳。

功效:花椒其味辛、性溫,氣味芳香,具有溫中散寒、燥濕殺蟲、行氣止痛的功效,外用殺蟲止癢,常用於疥瘡、濕疹或皮膚瘙癢的治療,此外花椒水外塗具有表面麻醉、利濕的作用,可以迅速緩解蕁麻疹症狀,其治療效果迅速而明顯。

2、荊芥枝花洗方

配方:荊芥30克,七葉一枝花、防風、大青葉、苦參各15克。

製法:取以上5味加水適量,煎煮至沸,去渣取汁,倒人盆中。

用法:趁熱洗熏患處,每次熏洗15~20分鍾,每日1~2次。

功效:解毒燥濕,祛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3、徐長卿合劑

組方:徐長卿、防風、艾葉、當歸各50g。

製法:用溫水浸泡20分鍾,煎20分鍾,過濾備用,等葯液溫度降至40C左右時,用紗布蘸葯液在患處擦洗,直至風團疹面發紅為止,每次10~15分鍾,每日2~3次,1劑可反復煎洗數次。

功效:徐長卿味辛,性溫,歸肝經、胃經,具有祛風化濕、止痛止癢的功效;防風,味辛、甘,性微溫,歸膀胱、肝、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艾葉,其味辛、苦,性溫,歸肝、脾、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止血的功效;當歸為活血化瘀要葯,其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可補血止痛、活血化瘀,四味中葯皆為治療風瘡、疥癬、隱疹要葯,配伍使用具有祛風、除濕、活血通絡的作用,煎或洗劑可使熱氣內注、溫經散寒、宣通血脈,共收奇效。

4、蒼礬煎劑

組方:明礬50~150g、炒蒼耳子30~90g。

製法:取明礬50~150g,敲碎,炒蒼耳子30~90g,加水1000~1500ml,文火煎沸30分鍾(嬰幼兒葯量、加水量均減半),用葯液溫洗丘疹及痛癢處。輕者每日煎洗1次,重者每日煎洗2次,一般煎洗3~5天即痊癒。

功效:明礬,其味酸、澀,性寒,有小毒,外用能解毒殺蟲,燥濕止癢,內用可止血、止瀉、化痰。蒼耳子,其味甘,性溫,歸肺、肝經,具有散風寒、通鼻竅、祛風濕、止癢的功效,此二葯相合,可散肌表之風寒邪氣,又可祛肌表之濕邪,邪氣去除則營衛調和,疹消癢止,此法簡單易行,療效明顯。

5、百部洗劑

組方:百部30~60克。

製法:上葯加水1000毫升煎煮30分鍾,棄渣留汁。

用法:待葯液溫度適宜後外洗患處,或洗後再加熱水浸洗全身。

療程:以癢止為度。

功效:清熱祛風止癢。適用於風寒外襲型蕁麻疹,疹色淡紅或白,吹風受寒加重者。

6、楓香洗湯

組方:楓香250克,川芎、川大黃、黃芩各60克,苦參90克,當歸60克,甘草、射干各60克,川升麻30克,蛇床子30克。

製法:將上葯擇凈,研細,和勻即成。每次150克,水煎取汁,洗浴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涼血,祛風止癢。適用於風癮疹。

4

中葯外敷方

1、白礬膏

組方:白礬150克,黃酒50毫升,童便100毫升。

製法:將諸葯擇凈,同人鍋中,煮沸,文火收膏即成。每次適量,用棉簽蘸葯外塗患處,每日3次。

功用:清熱祛風止癢。適用於癮疹等。

2、荊風散

組方:大風子50g、荊芥穗50g。

製法:大風子50g,搗碎,加水適量,煮沸20分鍾,冷卻至35C後使用,荊芥穗50g,粉碎,過120目篩,裝人布袋內備用。先將大風子水塗於患部,稍干後將荊芥穗粉均勻散布患處,然後用手掌來回反復揉搓,摩擦至手掌與患部產生熱感為度,早晚各1次。

功效:大風子味辛,性熱,有毒,具有祛風燥濕、解毒殺蟲的功效,荊芥穗味辛,性微溫,歸肺經、肝經,具有解表、散風、透疹的功效,兩葯配伍可加強疏風、散寒、止癢的功效,使用此方葯時配合用手掌來回反復摩擦的方法,可在局部產生熱量,增強局部血液循環,促進葯物吸收,提高治療效果。

3、馬齒莧

組方:新鮮的馬齒莧適量。

製法:馬齒莧清洗干凈,最好用鹽水浸泡幾分鍾,再用清水沖洗干凈;然後將清洗好的馬齒莧搗爛,如果能取其汁的話更好,把搗爛後的馬齒莧或汁液直接敷塗於蕁麻疹患處5—10分鍾,每天可進行1—3次,直到蕁麻疹的痛、癢及疹子等症狀消除。

功效:清熱解毒、止血涼血、殺菌消炎、散瘀消腫、止癢止痛,適用於蕁麻疹、濕疹等多種病症。

3. 青蒿草吃多了對人有什麼危害

沒有危害,李時珍嘗百草,在《本草綱目》里就已指出,青蒿無毒。青蒿除了特效抗瘧,還有很多功效對人很有好處,比如青蒿對失眠的作用。給你轉發一篇文章,你可以參考。
青蒿,神奇的失眠草,看名醫名方和青蒿香薰治失眠

2015年,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因青蒿治瘧疾效果神奇,挽救數百萬生命,一舉獲得世界醫學最高榮譽-諾貝爾醫學獎,青蒿也被譽為「東方神草」,那麼,青蒿就是這一個作用嗎?其實不然,除了治瘧疾,中葯青蒿功效眾多,自古就是清熱解暑、截虐退蒸、清瘟安神、抗菌抗病毒良葯,所以也有萬用之葯、植物金礦之稱。具體到祛病安神治失眠方面,效果之好,也非常神奇。

中國名醫、北京中醫葯大學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白求恩式好醫生肖相如教授,經常青蒿名方治療失眠,解除無數人痛苦。
陳先生是一家證券公司的經理,今年34歲,因為長期高強度腦力勞動,精神緊張,睡眠質量很差,入睡困難且每晚只能睡3小時左右。五心煩熱,入夜尤甚。時常口燥咽干,尿黃,便秘。
肖教授以青蒿鱉甲湯為主:青蒿15克,鱉甲30克(先煎),生地黃15克,牡丹皮10克,知母10克,炒酸棗仁15克。每天一劑,用葯七天,並囑咐陳先生,每天做有氧活動半小時,並將工作量在治療期間要控制在正常范圍。服葯一周後復診,入睡困難顯著改善,並且每晚能睡6小時左右,感覺身體狀態較前大為好轉。繼續服用兩周,每晚能睡7個多小時,身體恢復正常。

著名方劑學專家,成都中醫葯大學碩士生導師,四川省醫療衛生事業終身成就獎,國務院特殊津貼享受者,跨世紀最偉大的中醫葯學家之一陳潮祖教授,用青蒿方治療失眠,很多人脫離失眠,恢復健康生活和健康工作。
盧女士,女,45歲,因其子遠去外省求學而感到不習慣,加上更年期,入夜不能成眠,每晚皆要翻覆至凌晨3點多方可迷糊入睡,且眠不深,至六點多又醒,白天精神萎靡,影響工作。
辨證:濕熱內阻,擾亂心神,陳教授方葯:
青蒿20g、黃芩15g、青黛10g(包煎)、竹茹15g、枳實15g、茯苓20g、法夏15g、陳皮10g……,3劑,每日1劑,水煎服。第1劑服後則夜能成眠,3劑服完睡眠安好,神清氣爽,從治到好,僅三天!

我國第一批「國醫大師」、「首都名醫名師」、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醫葯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中央保健委員會特聘專家、中國中醫科學研究院主任醫師路志正老先生,治療失眠造詣頗深,青蒿也是他的失眠中葯方之一,張某,男,48歲,部隊幹部,失眠三年,近期因國慶安保,工作緊張壓力大,失眠更加嚴重,易醒難寐,睏倦乏神,煩躁易怒,開處方:青蒿12g,西洋參(先下)10g,五爪龍30g,炒黃芩10g,玉竹12g,丹參12g,蓮心6g,炒棗仁30g,炒白術15g等18味葯,二個星期復診,不僅睡眠明顯,而且精力變的充沛,路老先生辨證施治,挽救了眾多失眠患者的痛苦。

香薰療法,古已有之,在提升免疫力、凈化空氣、安撫煩躁、紓解壓力、失眠頭疼、焦慮抑鬱、改善亞健康、滋潤肌膚、促進細胞新陳代謝、增強記憶力、祛病養生、消解異味、心情放鬆愉悅等方面,效果卓著。做為香薰療法中的佼佼者,青蒿香薰在增強免疫力、滋潤肌膚、改善亞健康、解除失眠頭疼焦慮抑鬱神經衰弱、預防失眠引起的高血糖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病以及失眠脫發、驅蚊、抗衰老抗病毒等方面,更有獨特而神奇的作用,而且簡單易行,點上即可。青蒿香,是以太行山原生態青蒿主產地響堂灣一帶優質青蒿為主料,融合艾蒿、薰衣草、金銀花、黃金子等多種純植物中葯材,古法手工製作而成。這也是中國科學家屠呦呦獲得世界諾貝爾醫學獎的中葯材青蒿。在河北太行山響堂灣一帶,青蒿香綿延相傳了上千年,傳說春秋戰國時期趙國名將廉頗曾經在此駐軍抗擊秦國入侵,將士們水土不服,加上蚊蟲叮咬,高燒吐瀉,徹夜難寐,軍醫點燃青蒿粉薰蒸營帳,加上當地另外一種野生中葯材黃金子煮水喝,將士們很快恢復體質,一鼓作氣,大敗秦軍。

王先生,29歲,就職於移動公司,由於工作壓力和家庭瑣事以及感情方面的問題,失眠八年,每天睡覺時間只有二三個小時,注意力、記憶力減退,掉頭發,人沒有精神,渾身沒勁,吃了很多產品,用了很多辦法,雖然有點效果但作用有限。卧室用上青蒿香當晚,睡了5個小時,一星期後,不僅入睡容易,每天安安穩穩睡覺8個小時,醒後精神飽滿,徹底遠離失眠,恢復健康。張老闆,某大型企業董事長,失眠睡不好二十多年,靠安眠葯維持,期間自己的一個高管和一個同學,分別在49歲和52歲去世,一個是心腦血管病一個癌症加糖尿病並發症,但張老闆清楚,雖然直接原因不是因為失眠,但是失眠讓身體更差,最後沒了生命,如果自己不是各方面保養條件好,也早就西天了。通過青蒿香薰,第三天開始一晚上能睡四個小時,根據二十多年失眠對身體已嚴重傷害這一病情,又加上有天然安眠葯之稱發酵制熟後的黃金子枕頭,同時指導青蒿中葯香包泡腳和配合使用青蒿黃金睡眠方,45天時失眠二十多年頑症完全恢復正常睡眠,半年後渾身是病的身體指標也大都趨於正常,人也看著年輕許多,活力充沛。

失眠看似不復雜,其實失眠原因多達幾十種,就是同一個人失眠,原因也不一而足,而且隨著失眠程度的變化,對失眠產品的需求也會發生變異,單一的失眠產品即使有效,作用也多有限,真正改善失眠,需要中醫合圍之道,復方發力,名醫名方和青蒿香薰之所以能效果顯著,原因也正是如此。

4. 我慢性蕁麻疹前晚全身癢嘴唇腫,打針吃葯後不癢了可嘴唇的腫沒有消完,今早臉又有點腫,這跟腎有關系嗎

慢性蕁麻疹為何難以治癒?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皮膚性病美容中心 伍斌博士/教授 撰稿
★病因復雜及臨床表現種類繁多
慢性蕁麻疹的病因極其復雜,大多數患者幾乎不能找到確切的原因,常見的病因如下:
1.遺傳缺陷:絕大多數的慢性蕁麻疹患者有遺傳缺陷,有研究表明慢性蕁麻疹往往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病,表現為遺傳過敏體質,在外界各種致敏因素的作用下,造成機體免疫系統功能混亂,值得一提的是慢性蕁麻疹是免疫功能混亂而不是免疫功能低下。
2.外界誘發因素:絕大多數慢性蕁麻疹一定有誘發因素,這些因素有(1).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 其次是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或大蒜等調味品等.有的食物引起的蕁麻疹可屬於變態反應性,但有的不新鮮食品腐敗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稀放物,蛋白食品在徹底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吸收,可引起蕁麻疹。(2).葯物 由於---很多退熱葯物易引起機體的變態反應導致本病.常見的有青黴素,血清制劑,各種疫苗,痢特靈,磺胺等。 也有些葯物因為是組胺釋放物 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奎寧、肼苯達嗪等。(3).感染---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最常見的是引起上呼吸到感染的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病毒,多數慢性感染病灶:如鼻竇炎 扁桃體炎 大多慢性中耳炎等與蕁麻疹發病的關系密切 。(4).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刺激。 最新權威實驗證實:過敏人群體內自由基數量比非過敏人群高許多!自由基對人體免疫系統侵害是過敏體質形成的基礎,還會直接氧化人體的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導致細胞膜破裂釋放出組織胺,產生過敏反應。因此,改善過敏體質就要清除自由基。(5).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蕁麻刺激或吸入動物皮屑,羽毛及花粉等。 (6).精神因素---如精神緊張可引起乙醯膽鹼釋放。 (7).內臟和全身性疾病---如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代謝障礙,內分泌紊亂等可成為蕁麻疹尤其是慢性蕁麻疹的原因。
3.免疫功能異常:這是慢性蕁麻疹發病的直接原因.

慢性蕁麻疹臨床表現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病,15%-25%的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根據病程分為急性和慢性蕁麻疹兩類,前者在短時期內能痊癒,後者則反復發作難以治癒。 慢性蕁麻疹 全身症狀一般較輕,風團時多時少,反復發作達數月或數十年之久,有的有時間發作性,如晨起或臨睡前加重,有的則無一定規律.大多數患者不能找到具體的原因。它有許多特殊表現形式:(1)皮膚劃痕症:亦稱人工蕁麻疹,用手搔抓或用鈍器劃過皮膚後 沿劃痕發生條狀隆起伴瘙癢,不久即消退,可單獨發生或與蕁麻疹伴發.(2)寒冷性蕁麻疹: 分為兩種,一種家族性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罕見, 於出生後不久或早年發病, 終身反復不止, 另一種為獲得性,較常見,接觸冷風冷水或冷物後,暴露或接觸冷物部位產生風團或斑狀水腫, 重者可出現手麻、唇麻、胸悶、心悸、腹痛、腹瀉、暈厥、甚至休克等。有時進食冷飲可引起口腔和喉頭水腫,被動轉移試驗可陽性【將患者血清被動轉移到相應皮內後,再通過局部注入相應過敏源,引起局部紅腫,癢反應,為陽性反應。這種試驗可用來了解過敏性抗體的類型和尋找過敏源。(陽性表示有抗原抗體反應)】。(3)膽鹼能性蕁麻疹:多見於青年,由於多運動、受熱、情緒緊張、進食熱飲、或乙醇飲料使軀體深部溫度上升,促使乙醯膽鹼作用於肥大細胞而發生,風團在受刺激後數分鍾即出現, 常散發於軀幹上部及上肢互相融合.(4)日光性蕁麻疹:較少見,由中波及長波紫外線或可見光引起,以波長300nm最敏感,風團發生於暴露部位的皮膚,有癢和針刺感,有時透過玻璃的日光亦可誘發,嚴重時有全身反應如畏寒、乏力、暈厥等症狀。(5)壓力性蕁麻疹:皮膚受壓後約1小時,受壓局部發生紅腫,累及真皮及皮下組織,常見於行走後的足底部和受壓迫後的臀部皮膚,機制不明,可能與皮膚劃痕症相似。(6)血管性水腫:是一種發生於皮下組織較疏鬆部位或粘膜的局限性水腫,分獲的性及遺傳性兩種,後者罕見.獲得血管性水腫常伴其他遺傳過敏性疾病 ,主要發生於組織疏鬆的部位如:眼瞼、口唇、外生殖器、手足等處.多為單發,偶發於兩處以上.損害為突發的局限性腫脹,累及皮下組織,邊界有時不清, 正常膚色或淡紅,表面光亮,觸之有彈性感,發作於喉粘膜者,可引起呼吸經常困難,甚至導致窒息死亡。

★發病機制未能完全明確

★醫生對本病認識的誤區
【危害解讀】絕大多數臨床醫師對慢性蕁麻疹的危害認識不夠,一葉障目,他們認為慢性蕁麻疹並不對其它系統造成損害,個別醫生甚至認為慢性蕁麻疹無葯可治,其實不然,我們的研究發現95%左右的慢性蕁麻疹是可以徹底治癒的,只有不到5%左右的患者是自身免疫性蕁麻疹,與SLE患者一樣需要終身維持用葯! 這類醫生忽視了人體是一個有機聯系的整體;免疫系統有了問題必然會造成其它系統的損害.實際上慢性蕁麻疹病小,「麻」煩大 (1). 危及生命:慢性蕁麻疹如發病在呼吸道的喉頭和支氣管處,會導致反復發作的喉頭水腫,出現咽喉堵塞感,氣促、胸悶、呼吸困難,嚴重時導致患者窒息死亡;病情嚴重者,伴有心慌、煩躁、惡心、嘔吐,甚至血壓降低等過敏性休克症狀,危及生命安全;(2)、誘發其他疾病:慢性蕁麻疹發病如伴有消化道症狀,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和腹痛胃腸道功能紊亂;伴發潰瘍性結腸炎,crohn』s病。慢性蕁麻疹致病的主要原因是免疫功能紊亂,因此可以誘發腎炎,自身免疫性甲亢,SLE,甚至免疫監視功能低下導致惡性腫瘤等!生育期婦女還可以導致免疫性不育及流產!(3)、影響生活質量:慢性蕁麻疹若發病未及時治癒,可遷延長達數月甚至若干年,晨起或臨睡前瘙癢加重,影響人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狀態。因此慢性蕁麻疹必須徹底治療,而不是像某些醫生說的那樣不需要治療,任其發展,最後導致嚴重的後果!

★患者對治療急於求成
【提示】慢性蕁麻疹的發病是多因素造成的, 因此治療比較困難, 由於發病的關鍵因素在於免疫功能失調,因此治療的重點應放在調節免疫平衡,而不在改善臨床症狀, 這是絕大多數臨床醫生及患者對該病治療上的認識誤區, 而且慢性蕁麻疹治療的時間要長,要有足夠的療程, 因此對於患者來說治療要密切配合醫生,不要急於求成, 更應該找這方面的專家治療,有些必要的檢查是必須要做的,不要怕花錢, 還要密切配合醫生尋找可能的發病原因,該病治療的過程中要治養結合,日常生活需謹記以下幾點: (1)、切忌抓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出更多的組織胺(致癢物),導致病情加重。(2)、不要熱敷:熱敷可以使局部的癢覺暫時消失,但熱刺激會使血管擴張,釋出更多的過敏原,很有可能誘發蕁麻疹反復。(3)、飲食調理: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4)、勞逸結合愉快生活:注意休息,勿疲累,適度運動,由於神經系統-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三者有著共同的傳導通路,因此精神狀態嚴重影響該病的發病及治療,治療過程中要參加一些娛樂活動。

★ 如何徹底治癒慢性蕁麻疹
前面已經提到,慢性蕁麻疹病因復雜,發病機制不甚明確,因此治療比較困難,療程長.正確的治療需要做到如下幾點:(1).尋找病因 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詳細詢問病史,了解有無家族發病現象,特應性皮炎史,過敏性鼻炎史, 了解有無急慢性感染史,用葯史,職業,生活習慣及環境改變等.檢查 血、尿、便常規,並根據需要進行皮膚過敏原檢查,冰塊試驗,乙醯膽鹼皮膚試驗,血清IgE測定及血清補體測定等.個別病人還要做HBV-DNA及甲狀腺抗體,惡性腫瘤等檢查! (2).避免誘發因素 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3).使用抗組胺類葯物 大多數患者經抗組胺葯物治療後即可獲得滿意的療效,少數患者較為頑固。對頑固難治性蕁麻疹可以增大劑量或聯合用葯。H1受體拮抗劑具有較強的按組胺和抗其它炎症介質的作用,治療各型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常用的H1受體拮抗劑有苯海拉明、賽庚啶、撲爾敏等,阿伐斯汀、西替利嗪、咪唑斯丁、氯雷他定、依巴斯汀(10mg/d)、氮卓斯汀(4mg/d)、地氯雷他定(5mg/d)等;可以選擇2種不同類型的H1受體拮抗劑合用或與H2受體拮抗劑(西咪替丁、雷尼替丁)聯合應用。安他樂具有較強的抗組胺、抗膽鹼和鎮靜作用,止癢效果也很好。用於急、慢性蕁麻疹和寒冷性蕁麻疹均有效。成人始量為每次25mg,3~4次/d;並可逐步調整到每次:50~100mg,3~4次/d。多塞平是一種三環類抗憂郁劑,主要用於治療憂郁和焦慮性神經官能症,本葯也具有很強的抗H1和H2受體作用。有文獻報道作為H1拮抗劑,多塞平比苯海拉明的作用強700倍以上,比安他樂強50倍。作為H2拮抗劑比西咪替丁強6倍,劑量為每次25mg,3次/d。對慢性蕁麻疹效果尤佳,且副作用較小。對傳統使用的抗組胺葯物無效的蕁麻疹患者,多塞平是較好的選用葯物。(4).選用具有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作用從而減少組胺釋放的葯物。酮替酚(Ketotifen);每次最大劑量為 1mg,3次/d。通過增加體內cAMP的濃度,抑制肥大細胞脫顆粒,阻止炎症介質(如組胺、慢反應物質等)的釋放。其抑製作用較色甘酸鈉強而快,並可口服。曲尼司特(Tranilast) 100 mg,3次/d。通過穩定肥大細胞膜而減少組胺的釋放。(5).糖皮質激素 具有較強的抗炎、抗過敏使用。能穩定肥大細胞膜和溶酶體膜,抑制炎症介質和溶酶體酶的釋放;能收縮血管,減少滲出。對蕁麻疹的療效很好,特別適用於急性尋麻疹、血清病型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及自身免疫性蕁麻疹。常用葯物和劑量如下:潑尼松40~80mg/d,分3~4次口服;得寶松1ml,肌肉注射,每月1次,病情控制後改為口服制劑。緊急情況下,採用氫化考的松200~400mg、地塞米松5~20mg或甲基強的松龍40~120mg靜脈滴注。(6).免疫抑制劑 當慢性蕁麻疹患者具有自身免疫基礎,病情反復,上述治療不能取得滿意療效時,可應用免疫抑制劑,環孢素具有較好的療效,硫唑嘌呤、環磷醯胺、甲氨喋呤及免疫球蛋白等均可試用,雷公藤也具有一定療效。(7).非特異性抗過敏療法及其它療法 10%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1次/d,靜注;10%硫代硫酸鈉10ml,1次/d,靜注, 6-氨基己酸,每次2g,每日 3次,口服;4~6g/次加5%葡萄糖液中靜脈滴注;利血平0.25mg/d,3次/d,口服,氨茶鹼0.1~0.2g,3次/d,口服;轉移因子 1u臂內側皮下注射,每周2次,共6~10次,對慢性蕁麻疹有一定療效.(8).某些特殊情況的處理 如蕁麻疹因感染引起者,應根據感染的情況,選用適當的抗感染葯物進行治療。A.對寒冷性蕁麻疹 抗組胺葯物中以賽庚啶、多塞平、酮替芬、羥嗪、咪唑司丁療效較好;可聯合應用維生素E 100~200mg,3次/d、桂利嗪25mg,3次/d及H2受體拮抗劑。阿扎他啶(Azatadine),1mg,3次/d通過抗組胺、抗膽鹼、抗5-羥色胺作用,對寒冷性蕁麻疹效果較好。還需①保護自己,避免驟冷影響;②抗組胺葯物中,選用賽庚啶、多塞平、酮替芬;③通過逐漸適應低溫環境和冷水進行脫過敏。B.對日光性蕁麻疹,除採用抗組胺葯物羥嗪、撲爾敏外,還可:①服用羥氯喹100~200mg/d,沙利度胺25~50mg/d,②試服高氯環嗪(Homochlorcy-clinzine)30mg/d,③反復照射日光或人工光,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照射劑量,通過此法進行脫過敏;④塗用遮光劑;⑤避免服光敏葯物與食物。C.對膽鹼能性蕁麻疹,①首選具有抗膽鹼能作用的H1受體拮抗劑如玻麗瑪朗5mg,2次/d或10mg,睡前服用;也可應用山莨菪鹼10mg,2~3次/d;② 還原型谷光甘肽(reced glutathione)具有一定療效,其機制可能是通過激活膽鹼酯酶水解乙醯膽鹼,③要適當限制強烈的運動,④通過逐漸增加水溫和運動量,有可能增加耐受而達到脫敏目的,⑤有人報道使用特非拉丁和甲磺酸波爾啶(抗膽鹼葯物)聯合應用效果很好。(9).中醫分型及治療 中醫對蕁麻疹的分型和治法頗不一致,但大約可歸納下列幾型:(A)風熱型:相當於急性蕁麻疹。皮疹色澤紅赤,受風加劇。治宜疏風清熱。方用疏風清熱飲、消風散加減:荊芥15、防風12、牛蒡子10、苦參30、蟬衣10、石膏10、知母15、木通10、銀花25、連翹15等。(B)風寒型:相當於寒冷性蕁麻疹。治宜疏風散寒。方用麻黃湯或桂枝湯加減:麻黃15、桂枝12、白芍10、羌活10、赤芍10、獨活9、防風5、荊芥9、浮萍10、炙草6、生薑15、白蘚皮10等。(C)脾胃濕熱型:相當於胃腸型蕁麻疹。方用除濕胃苓湯合茵陳湯加減:茯苓20、蒼術10、白術15、厚朴10、山梔9、茵陳20、防風10、荊芥10、香附15、烏葯10、枳殼9、澤瀉10、大黃6、砂仁9等。(d)陰虛火旺型:多見於慢性蕁麻疹。皮疹多在午後或夜間發作,皮疹時隱時現,來去無常,經久不愈。神倦乏力,面色萎黃,頭暈目眩,口乾頰紅,手足心熱,舌紅苔光,脈數無力。治宜養血、滋陰、降火。葯用四物湯合青蒿鱉甲湯加減:當歸、生地、首烏、玄參、地骨皮、白芍、青蒿、龜板、鱉甲、勾藤、五加皮、白蘚皮、桑白皮等。(e)沖任不調型:多見於女性,因月經紊亂而引起蕁麻疹。發疹有周期性,與月經有關,常有月經不調,經期超前或推後。經來腹痛,經色紫紅或有瘀塊。經來疹多,症狀加重;經清疹退,症狀消失。苔薄,舌有紫氣,脈弦數。治宜調理沖任。方用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丹參、當歸、赤芍、川芎、香附、木香、菟絲子、仙靈脾、巴戟天、防風、荊芥、甘草等。(f)熱毒燔營型:多為感染或葯物引起的急性蕁麻疹或血清病型蕁麻疹。發病突然,皮疹廣泛,全身大塊狀,色絳紅,灼熱感,奇癢。伴有發熱、惡心、心煩不安,口渴喜飲,面紅目赤,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脈洪數。治宜清熱、涼血、解毒。方用清溫敗毒飲加減;黃連、黃芩、生石膏、知母、銀花、玄參、人中黃、蘆根、土茯苓、滑石、生草等。另介紹一偏方"消疹湯"可治癒蕁麻疹. 處方: 麻黃,白鮮皮,地膚子,苦疹草,龍腿草,水煎,分2-3次服.有報道說一般患者10天左右治癒,重者20劑左右痊癒不復發,劑量誰患者個體情況而變,一般適合12歲以上患者. (g).針灸療法(1)體針:主穴取曲池、血海、大椎、合谷、足三里,配穴可根據部位、經絡,辨證進行取穴。(2)耳針:取脾、肺、皮質下、腎上腺、內分泌等區穴。(3)水針:取足三里、曲池、三陰交、肺俞等穴位,葯物可選用普魯卡因、糖皮質激素、抗組胺葯、復方丹參注射液等。每穴0.5~lml,每周2~3次。(h).外用葯物 下列葯物有收斂止癢作用:①復方蘆甘石洗劑外塗皮疹處,②柳酚酊外塗皮疹處,⑧三黃洗劑外塗皮疹處,④地膚子、白芷、防風、川椒、透骨草各15g煎水後外洗
(10)獨特療法 湘南學院附屬醫院免疫調節治療法:抗組胺葯+細胞代謝葯(抗自由基)+中葯單體Fox3Tr細胞免疫調節劑共3療程,有效率100%,治癒率93.3%.(本法我們已研究了8年)治癒了367人,病史最長12年,最短6個月.

5. 蕁麻疹止癢用什麼中葯

1、風熱相搏
(1)症狀:症見風團色紅,遇熱增劇,得冷則瘥,惡風微熱,口湖心煩,舌紅。苔薄黃,脈浮數。
治宜祛風清熱。
(2)用葯:消風散加減,葯用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蟬衣、石膏、知母、生地黃、胡麻仁、甘草。
(3)用葯加減:咳嗽痰黃,加桑白皮、竹茹;大便干結,加紫草、冬瓜仁;心煩,加梔子、珍珠母;咽痛,加板藍根、大青葉。
2、風寒外襲
(1)症狀:症見風團色談紅或白,徑涉冷水或吹風受寒後加重,得暖則輕。自覺惡寒惡風,口渴,芳薄白,脈浮緩。治宜疏風散寒。
(2)用葯:麻桂各半湯加減,葯用麻黃,桂枝、白芍、羌活、獨活,荊芥、白鮮皮、生薑、炙甘草、紅棗等,
(3)用葯加減:手足冰冷,加當歸、黨參;易出桿,著風即起,加龍骨、麻黃根。
3、脾胃濕熱
(1)症狀:症見皮膚起紅色風團,發疹時院服疼痛難忍、拒按,或則坐卧不安。不能進食,倦怠無力,大便溏泄,間或秘結,蒼黃膩,脈濡數。治宜清腸泄熱,利膽化濕。
(2)用葯:除濕胃苓湯合茵陳蒿湯加減,葯用茯苓、蒼術、白術、厚朴、山梔、茵陳、澤瀉、
薏苡仁、積殼、大黃。
(3)用葯加減:有蟲積,加烏梅、檳榔;便秘,加大黃。
4、熱毒陷營
(1)症狀:症見發病突然,風團彌漫全身並量大片鮮紅色,瘙癢劇烈,並伴高熱惡寒,口渴喜冷飲,甚或面紅目赤,心煩不安,小便短赤,大便秘結或溏薄,舌紅菩黃,脈洪數。治宜瀉火清營,涼血解毒。
(2)用葯:清瘟敗毒飲加減,葯用黃連、黃芩、生石膏,知母、金銀花、玄參、人中黃、蘆根、
土茯苓、塊滑石、生甘草。
(3)用葯加減:面赤加金銀花、蒲公英;口喝加天花粉;大便秘結,加大黃;明痛,加牛蒡子、桔梗。
5、衛外不固
(1)症狀:症見風團多為針頭或豆大,少呈大片,伴體弱多汗,頑固難治,苦薄舌淡,脈沉細,
治宜固表斂汗祛風。
(2)用葯:玉屏風散加減,葯用黃芪、白術、防風、牡蠣、碧桃干、浮小麥、牛蒡子、蟬蛻、蒼耳子、生甘草等,
(3)用葯加減:自汗不止,加浮小麥、五味子;惡風惡寒,加桂枝、麻黃。
6、陰虛火旺
(1)症狀:症多發於午後或夜間,風團時隱時現,面色萎黃,偶
有頭暈目花,潮熱頹紅,口乾咽燥,手足心熱,舌紅苔光,脈細數無力。治宜養血滋陰降火。(2)用葯:四物湯合青蒿鱉甲湯加減,葯用當歸、生地黃、何首烏、玄參、地骨皮、白芍。青蒿,龜板,鱉甲、鉤藤、甘草等。
(3)用葯加減:伴心煩、心悸,加麥冬;伴盜汗,加浮小麥;夜寐夢多,加酸棗仁。
7、氣血兩虛
(1)症狀:症見風團不息。食納銳減,夜寐欠安,神情疲憊,面色蒼白,肢軟無力,動輒氣喘,唇甲色淡,舌胖體嫩,質淡,脈細弱。治宜補血益氣。
(2)用葯:八珍湯加減,葯用黃芪、黨參、茯苓、白術、當歸、丹參,炙雞金、焦六曲、炒棗仁、合歡皮、炙甘草。
(3)用葯加減:大便稀,加山葯、芡實;瘙痄則烈,加防風、刺蒺藜。
8、心陰不足
(1)症狀:症見風團隱紅,發病多在情緒波動或心神不寧之際,伴心悸健忘,失眠多夢,舌紅,脈細數。治宜補血寧心。
(2)用葯:天王補心丹合硃砂安神丸加減,葯用當歸、生地黃、熟地黃、白芍、茯神、何首烏、龍骨、牡蠣、珍珠母、遠志、五味子、炙甘草。
(3)用葯加減:遇風加重,加黃芪、防風;頑疹癢劇,加全蠍、鉤藤、刺蒺藜;煩躁不安,加鬱金,柴胡。
9、蟲積傷脾
(1)症狀:症見患兒身體消瘦,面黃或有白斑,時有臍周疼痛,偏嗜零食。睡中磨牙,便常規示寄生蟲卵多為陽性,苔白或膩,脈需。治宜驅蟲健脾,消食化滯。
(2)用葯:化蟲丸合保和丸加減,葯用使君子、檳榔、苦棟根皮、木香、茯苓、山楂、神曲、白術、甘草。
(3)用葯加減:胃脘疼痛、飲食難進,加炒枳殼、厚朴;脘腹脹痛、煩躁不寧,加炒枳殼、生大黃。

6. 請問艾草對蕁麻疹有效果嗎

艾草是不可以治療蕁麻疹的,它外用有一定的止癢作用,可以減輕蕁麻疹專瘙癢的症狀,但是它不能屬控制蕁麻疹的再發。
蕁麻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皮膚過敏性的疾病。臨床上首先要明確引起蕁麻疹的病因,去除病因並對症治療。
如果是接觸外界致敏原而引起的,應避免再次接觸致敏原後再抗過敏治療,是可以有效的治療蕁麻疹的。如果是感染引起的,應積極抗感染治療,感染消退後,蕁麻疹也能得到有效的治療。僅用艾草是治不好蕁麻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