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慢性濕疹服用什麼中葯
擴展閱讀
慢性濕疹服用什麼中葯 2024-12-22 22:54:26
鼻子皰疹病毒 2024-12-22 21:26:39
熬夜會長皰疹 2024-12-22 21:25:25

慢性濕疹服用什麼中葯

發布時間: 2024-12-22 22:54:26

① 慢性濕疹中葯方

濕疹,一種常見且反復發作的皮膚病,其症狀多樣,治療需對症下葯。針對不同類型的濕疹,中醫提供了多種中葯方劑。

首先,針對「風濕蘊毒」型濕疹,其主要症狀為皮損肥厚,乾燥,瘙癢無度。治療時需熄風止癢,除濕解毒,採用全蟲方,包括全蟲、皂刺、豬牙皂角、苦參、刺蒺藜、炒槐花、威靈仙、黃柏、白蘚皮、川軍等葯材,每日一劑,分兩服,忌食辛辣。

其次,「陰虛濕盛」型濕疹,濕疹日久,膚色暗褐,表皮粗糙,乾燥,舌質紅絳而少津。治療上需滋陰除濕,選用生地、當歸、丹參、玄參、茯苓、澤瀉、白蘚皮、蛇床子等葯材,每日一劑,分兩次服用,忌辛辣腥發之物。

再者,「濕熱浸淫」型濕疹,表現為皮損潮紅,水皰,糜爛,流液,瘙癢,口乾飲水不多。治療以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方葯包括地膚子、白蘚皮、赤小豆、蠶砂、紫花地丁、黃花地丁、金銀花、大青葉、川萆解、土茯苓、硫黃、蟬蛻等葯材,每日水煎一茶杯,分四次涼服,忌食辛辣。

在面對濕疹時,中醫提供了多種治療方案,旨在根據濕疹的具體類型,對症下葯,以達到治療效果。同時,濕疹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注意葯物選擇,避免使用激素類葯物,以防止病情加重或引發其他皮炎

中葯治療濕疹的方劑,不僅在理論基礎上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在實踐中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充分體現了中葯的獨特魅力。從風濕蘊毒到陰虛濕盛,再到濕熱浸淫,不同的濕疹類型對應不同的方劑,體現了中醫辨證施治的特點。

綜上所述,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多樣,根據濕疹的不同類型,採用相應的方劑,能夠有效緩解濕疹症狀,幫助患者恢復皮膚健康。在治療過程中,患者應遵醫囑,合理選擇和使用中葯,以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1)慢性濕疹服用什麼中葯擴展閱讀

慢性濕疹常由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不愈轉變而來;亦可開始不明顯,因經常搔抓、摩擦或其他刺激,以致發病開始時即為慢性濕疹。病程慢性,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也可因刺激而急性發作。慢性濕疹比較頑固,要及早治療。慢性濕疹其表現為患處皮膚浸潤肥厚,表面粗糙,呈暗紅色或伴色素沉著,皮損多為局 限性斑塊,常見於手足、小腿、肘窩、乳房、外陰、肛門等處,邊緣清楚。

② 治療濕疹的36種常用中葯

一、祛風類葯物
1. 防風:味辛甘,性溫,歸膀胱、肺、脾經。具有祛風解表、勝濕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濕疹伴瘙癢者。
2. 刺蒺藜: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祛風止癢的功效,常與防風、荊芥、地膚子等配伍使用。
3. 全蠍:味辛咸,性平,歸肝經。具有祛風止癢、通絡止痛、解毒散結的功效,適用於慢性濕疹伴皮膚瘙癢者。
4. 僵蠶:味辛咸,性平,歸肝、肺、胃經。具有祛風解痙、化痰散結的功效,適用於濕疹伴皮膚瘙癢者。
二、祛濕類葯物
1. 蒼術:味辛苦,性溫,歸脾、胃、肝經。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濕盛型的亞急性、慢性濕疹。
2. 厚朴: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大腸經。具有燥濕消痰、溫中下氣除滿的功效,適用於濕疹證屬脾虛濕盛者。
3. 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脾、腎經。具有滲濕健脾的功效,適用於亞急性、慢性濕疹。
4. 薏苡仁:味甘淡,性涼,歸脾、胃、肺經。有利水消腫、滲濕健脾、清熱排膿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濕盛型的濕疹。
5. 車前子:味甘,性微寒,歸肝、腎、肺、小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的功效,適用於濕疹水皰明顯,皮膚濕爛者。
6. 茵陳:味苦辛,性微寒,歸脾、胃、肝、膽經。具有利濕退黃的功效,適用於濕熱內蘊的濕疹。
7. 萆薢:味苦,性平,入肝、胃、膀胱經。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濕濁不化的急性、亞急性濕疹。
8. 藿香:味辛微,性溫,入脾、胃、肺經。具有芳香化濕、祛暑辟穢、和中止嘔的功效,適用於濕困脾陽、倦怠無力、飲食不甘、舌苔濁垢者。
三、清熱類葯物
1. 黃芩:味苦,性寒,歸肺、膽、脾、胃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濕熱證的濕疹。
2. 黃連:味苦,性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中焦濕熱證的濕疹。
3. 黃柏:味苦,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濕熱下注、瘀阻經絡而引起的濕疹。
4. 龍膽草:味苦,性寒,歸肝、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肝膽火的功效,適用於濕熱為主證的急性濕疹。
5. 苦參:味苦,性寒,歸心、肝、胃、大腸、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祛風殺蟲的功效,適用於濕熱所致的急性濕疹、皮炎。
6. 玄參:味甘苦,性寒,歸肺、胃、腎經。具有養陰生津、清熱解毒的功效,適用於慢性濕疹遷延日久,證屬陰傷有虛熱者。
7. 白鮮皮:味苦,性寒,歸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燥濕的功效,適用於風熱濕毒所致的濕疹、外陰濕疹、陰囊腫痛。
8. 金銀花:味甘,性寒,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適用於急性濕疹、葯疹、接觸性皮炎等濕熱而熱象明顯者。
9. 青黛:味咸,性寒,歸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適用於血熱引起的皮膚紅斑、熱痛。
10. 土茯苓:味甘淡,性平,歸肝、胃經。具有解毒除濕的功效,適用於濕熱瘡毒以及濕熱久郁的濕疹。
11. 馬齒莧:味酸,性寒,歸肝、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散血消腫的功效,適用於急性濕疹,有滲出糜爛者。
12. 地膚子:味苦甘,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濕清熱止癢的功效,適用於濕疹伴瘙癢者。
四、理血類葯物
1. 生地黃:味甘,性涼,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滋陰、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血熱毒盛型濕疹。
2.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適用於血虛證的慢性濕疹。
3. 赤芍:味苦,性涼,歸肝經。具有化瘀、止痛、涼血、消腫的功效,適用於血熱型濕疹皮炎等皮膚病。
4. 紫草:味甘,性寒,歸心、肝經。具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的功效,適用於麻疹及其他熱病發斑疹而斑疹紫暗,色不紅活或疹出不暢等。
5. 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心包、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癰、除煩安神的功效,適用於慢性濕疹,濕熱久郁而致血瘀者。
6. 白茅根: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生津止渴的功效,適用於熱證而有陰津不足者。
7. 莪術:味辛、苦,性溫,歸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積止痛的功效,適用於病情遷延日久,濕熱毒邪瘀熱互結於肌膚的慢性濕疹。
五、補益類葯物
1. 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適用於脾虛濕盛型的亞急性、慢性濕疹。
2. 黨參:味甘,性平,歸脾、肺經。具有補中益氣、健脾養血的功效,適用於濕疹屬脾虛濕盛證。
3. 熟地黃:味甘,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補精益髓的功效,適用於濕疹遷延日久,有血虛證候者。
4. 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肺化痰、養陰潤燥、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慢性濕疹後期,陰傷有熱者。
5. 何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歸肝、腎經。具有養血祛風、補益肝腎、烏須黑發的功效,適用於慢性濕疹而血虛風燥見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