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水痘的組成
擴展閱讀
変異性濕疹 2024-12-05 09:42:13
帶狀皰疹生過還會得嗎 2024-12-05 09:41:40
吃維生素皮膚會變白嗎 2024-12-05 09:41:34

水痘的組成

發布時間: 2024-12-05 01:59:27

Ⅰ 治水痘的草葯有哪些

從中醫上認為水痘屬於外感水痘時邪所導致的疾病,病理因素方麵包括外感熱邪,與濕邪也有一定的關系。中草葯方面的選擇,首先是清熱解毒的葯物,比較常用的有板藍根、大青葉、金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魚腥草、敗醬草、穿心蓮等等,這都是比較常用的清熱解毒類別的葯物,可以選擇其中的一、兩種或者兩、三種。水痘的患者如果熱象比較明顯,也可以選擇清熱瀉火的葯物,比如知母、石膏、黃芩、黃連、梔子等葯物,這些葯物清熱的效果要稍微好一些。水痘患者也應當適當選擇化濕的葯物,比如選擇車前子、滑石等葯物。水痘患者主要是選擇以上葯物進行適當的配伍,組成方劑,然後進行治療。水痘不同病程的時間之內,相應的證型也會有所不同,應該根據當時的辨證進行葯物加減。

Ⅱ 水痘怎麼用偏方治療

水痘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出疹性傳染病。臨床以皮膚和粘膜相繼出現斑丘疹、水皰疹和結痂,且上述各期皮疹同時存在為主要特徵。傳染性強,病情輕,預後好。學齡前兒童發病率高,6個月以下小嬰兒少見。孕婦妊娠後期如患水痘,則可從胎盤傳給胎兒致新生兒發病。一次患病可獲終身免疫。水痘病毒亦可致帶狀皰疹,是脊神經後根神經節或腦神經髓外神經節的病毒性疾病。多數病人白細胞計數正常。水痘,中醫又稱「水皰」、「水花」、「水瘡」。其病因為外感時行邪毒,病邪深入,郁於肺脾,時邪與內濕相搏,外透於肌表,則發為水痘。治療以清熱解毒利濕為主。以下所列方劑大多具有清熱解毒的功用,故每一方中不再重復論述。
【方一】清痘解毒湯【來源】孫鋼。陝西中醫,1997,18(11):481。
【組成】連翹、白鮮皮各15克,銀花、赤芍、丹皮各10克,薄荷、蟬衣各5克,生苡仁、大青葉各30克【加減】水痘初起,紅色斑丘疹稀疏,衛分症狀明顯者,去赤芍、生苡仁,加粉葛根10克,牛蒡子10克;發熱重者加玉泉散30克(包煎),並加服紫雪散,3歲以下每次1/3~1/2支,3歲以上每次1/2~1支,均每日3次;咳嗽甚者加前胡10克;水痘盤根緊挫加重赤芍、丹皮用量,還可加用紫草20克;痘漿清稀加用六一散15克(包煎)痘漿稠黃並潰爛去丹皮,加野菊花、苦參各15克,紫黃地丁各30克;腹瀉者去丹皮、赤芍,加煨葛根、炒黃芩各10克;納少泛惡者減赤芍、丹皮量,加蘇梗、霍香、竹茹各10克,陳皮5克;皮膚瘙癢甚者加炙僵蠶10克;因搔抓水痘破潰繼發感染,可用龍膽紫外塗患處。
【功用】疏表透邪,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滲濕止癢。
【主治】水痘。
【方解】方中蟬衣、薄荷辛涼透邪以疏在表之風熱;銀花、連翹、大青葉清熱解毒以泄蘊里之熱毒;赤芍、丹皮涼血活血;白鮮皮清熱燥濕而兼祛風止癢;生苡仁淡滲利濕。
【用法】水煎服。
【療效】86例患兒經上述治療,全部治癒。療程最短3d,最長7d,平均4d。
【注意事項】同時應囑病兒忌食魚蝦辛辣等發物,剪短患兒指甲,進行隔離至皰疹結痂。如在夏季,沐浴後一定要拭乾肌膚。
【方二】水痘飲【來源】楚華,魏毅。四川中醫,1999,17(6):39。
【組成】大青葉、銀花、連翹、牛蒡子、紫草、茯苓、薏苡仁各9克,防風、蟬蛻、莪術、雞內金各6克,黃芩、生甘草各3克【加減】高熱者加柴胡、葛根、鉤藤各9克;咳甚加炒杏仁、桔梗各9克;癢甚加僵蠶6克;輕型水痘苔無黃膩或大便稀者去黃芩;重型水痘漿液混濁,不欲飲水,舌紅苔黃膩等濕熱偏重者,黃芩加量或酌加黃連;若伴煩渴、高熱舌紅苔黃而欠潤等熱毒偏盛者,加生石膏18~24克、公英12克,同時利濕葯茯苓、薏苡仁減量或不用。
【功用】清熱解毒,祛風除濕。
【主治】水痘。
【方解】大青葉、銀花、連翹清熱解毒;防風、蟬蛻、牛蒡子疏散風邪而止癢;紫草清熱涼血透疹;黃芩清內里濕熱;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以上9味葯及莪術臨床均有報道,都具有抗病毒消炎作用。茯苓、薏苡仁淡滲助黃芩利濕;雞內金、莪術消積化滯,以絕濕熱再生之源。諸葯配伍,內外兼治,切合病機,使內里濕熱除,外表邪毒清,故水痘得早愈。
【用法】水煎服。以上用量為2~4歲一般小兒量,臨床運用可根據不同年齡和體質適當增減。煎葯前先用溫水泡半小時左右,水量以沒過葯為宜,開鍋後文火再煎10分鍾即可。每日1劑分3次服。
【療效】68例全部治癒。其中見疹4天內痊癒者59例,5~7天內痊癒9例。服3~4劑痊癒者約佔4/5,有1/5的患兒服5~6劑痊癒。無並發症者。
【注意事項】飲食要給以充分的水分及富有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忌腥辣厚味。
【方三】銀連外洗液【來源】黃俊勇。四川中醫,2005,23(2):69。
【組成】銀花、連翹各40克,野菊花、蛇床子、地膚子、千里光、苦參、蒼術、板藍根、貫眾各30克,黃柏20克【功用】清熱解毒、利濕。
【主治】水痘。
【方解】方中銀花清氣血熱毒為主,連翹瀉火解毒,野菊花、千里光、板藍根、貫眾均有清熱解毒之功,配合使用,其清熱之力尤強。蛇床子、地膚子、黃柏、苦參、蒼術五葯合用達到清熱燥濕止癢之效,使熱去濕除。現代葯理研究表明:銀花、連翹、野菊花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和(或)抗內毒素作用,對皰疹病毒有抑製作用;千里光、苦參、蒼術、板藍根、貫眾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用法】每天1劑,水煎外洗,每日洗2次。每天觀察皮疹變化情況。體溫38.5℃以上者,臨時給予小兒泰諾林滴劑或美林混懸劑口服。
【療效】用葯3天判定療效。結果:痊癒46例,有效13例,無效7例,總有效率為89.4%。
【方四】蘆根薏苡湯【來源】《實用偏驗方精選》【組成】蘆根、生薏苡仁各15克,淡竹葉6克【主治】用於輕型水痘。
【用法】水煎取液,加冰糖飲用。每日1劑,分2次服,連服3~5天。
【方五】銀花石膏湯【來源】《偏方驗方500首》【組成】銀花、生石膏各30克,元參、紫草、荊芥、防風、扁蓄各10克,蘆根20克【主治】小兒水痘。
【用法】煎湯,分多次服。
【療效】可減輕症狀,使水痘早日結痂,不感染。
【方六】水痘方【來源】雍懷生。四川中醫,1993,(12):47。
【組成】苡仁15克,黃柏9克,萆薢10克,金銀花、板藍根各12克,蒼術、甘草各6克【主治】水痘。
【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3次服。
【療效】此方治療小兒水痘療效頗佳。
【方七】芫荽荸薺湯【來源】《草葯偏方治百病》【組成】芫荽90克,荸薺60克,風栗30克,紅蘿卜120克【主治】水痘。
【用法】水煎服。
【方八】銀甘湯【來源】《除害滅病手冊》【組成】金銀花18克(或忍冬藤30克),甘草1.8克【主治】水痘。
【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連服2~3日。
【方九】茜草根茶【來源】《除害滅病手冊》【組成】鮮茜草根9克【主治】預防水痘。
【用法】水煎代茶,連服5天。
【方十】地榆大黃散【來源】《中國民間名醫偏方》【組成】地榆、生大黃、紅花根各等份【主治】適宜於當痘起漿之時,忽然便血之症。
【用法】共為末,燒酒調勻。敷尾脊骨,約3小時為度,連用3次,其血自止。如痘夾有斑症或夾丹症,形如斑點,用土珠紫草為末,敷之即愈。

Ⅲ 【治療水痘的偏方】治療水痘最簡單的偏方

治療水痘的偏方:雙花連翹治水痘

偏方組成:

含雙花、連翹、六一散包、車前子各6~10克,紫花、黃花、地丁各10~15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分2~3次服。葯渣煎湯洗患處。

治療水痘的偏方:芫荽湯

偏方組成:

1、鮮芫荽150克 鮮胡蘿卜200克 風栗(干板栗)150克 鮮荸薺100克

2、先分別將芫荽、胡蘿卜、風栗、荸薺洗凈,然後切碎。把上4味一同放入搪瓷鍋或砂鍋內,加水適量,煎沸後取湯2碗,去渣即可。

用法用量:

以上為1日量,分作2次溫熱飲用,連用3~5天。

治療水痘的偏方:荊芥連翹治水痘

偏方組成:

荊芥、連翹、赤芍、白蒺藜、牛蒡子、淡竹葉、木通各10克,蟬衣3克,燈草1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諸葯先浸泡半小時,沸煎5~6分鍾後,取汁300毫升,4歲以下患兒頻頻飲服,4歲以上患兒於上、下午各分2次服完。

治療水痘的偏方:板藍根銀花糖

偏方組成:

板藍根100克、銀花50克、甘草15克、冰糖適量。將上3味加水600克,煎取500克,去渣加冰糖適量。

用法用量:

每服10~20克,每日數次。清熱涼血解毒。適用於水痘及一切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發熱。

治療水痘的偏方:黃芩丹皮治水痘

偏方組成:

黃芩、法夏、丹皮、杏仁各10克,桔梗、蟬衣各6克,六一散、連翹各15克,板藍根30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取汁適量,7~10月患兒每日服3~5次,每次半匙;2歲以上患兒每日服3次,每次3湯匙,服時可加少許冰糖調味。

治療水痘的偏方:甘草三豆飲

偏方組成:

1、綠豆10克,赤小豆10克,黑豆10克,生甘草3克。

2、先把三豆洗凈,浸泡1小時後,同甘草一並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煮沸後改用文火煨燉,煮至熟透當作飲料。

用法用量:

以上為1次量,每日2~3次,連用5~7天。清熱,利溼,解毒。適用於小兒水痘。

治療水痘的偏方:石膏知母治小兒水痘

偏方組成:

石膏、知母各12克,牛蒡子、升麻、葛根、浮萍各10克,水牛角、丹皮、紫草、甘草各6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分4~5次內服。皰疹癢用棉簽蘸葯液塗患處。

治療水痘的偏方:清痘解毒湯

偏方組成:

蟬衣15克,丹皮10克,金銀花10克,白鮮皮10克,生地黃10克,生薏苡仁10克,玄參10克。

用法用量:

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各服1次。一般用3~7日。

Ⅳ 一生會長幾次水痘 為什麼會長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 吊針、塗葯對水痘根本無效!是錯誤的方法。 只有在並發了感染的時候才打吊針。水痘是由病毒引起,不是皮膚病,塗葯簡直多此一舉。 西醫會告訴你:水痘沒有特效葯。 中醫則會告訴你:中葯就是特效葯。 方用宣毒發表湯去升麻加金銀花,如果沒有並發感染3...劑(3天)可愈。 【組成】薄荷3克,生甘草2克,升麻3克,葛根5克,前胡5克,桔梗3克,枳殼3克,荊介3克,防風3克,木通3克,連翹5克,淡竹葉3克,牛蒡子5克,芫荽3克。 【功用】疏風解表,清熱透疹。 【主治】麻疹初期,感受風寒。證見發熱惡寒,疹點隱而不發,煩悶躁亂,苔薄白,脈浮數。 一生只會長一次

Ⅳ 水痘疫苗的制備

水痘疫苗由水痘-帶狀皰疹減毒活病毒Oka株組成。水痘病毒疫苗經凍干並在再組成時,0.5毫升疫苗含有Oka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超過1350個空斑形成單位。每0.5毫升劑量還含有12.5毫克水解明膠、微量新黴素和牛胎血清、25毫克蔗糖以及MRC-5細胞的微量殘留成份(包括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該疫苗不含防腐劑(CDC,1996)。

Ⅵ 民間偏方:兒科皮膚病小兒水痘中葯方劑

中葯處方(一)
【辨證】內蘊濕熱,外感時邪病毒,時邪與濕熱相搏,留於脾肺二經,邪從氣泄,擾於氣分,發於肌表。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
【方名】銀翹二丁湯。
【組成】銀翹6-10克,連翹6-10克,六一散(包)6-10克,車前子6-10克,紫花銀好地丁10-15克,黃花地丁10-15克。
【用法】水煎50-100毫升,分2-3次服,第二煎外洗患部。
【出處】姜正納潤林方

提醒您:小兒水痘中葯方劑 此民間偏方來源於網路,使用前請遵醫囑。舉搏沒

Ⅶ 哪些葯方有益於治療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1~4歲小兒多見,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常見於冬春兩季,傳染性強。中醫稱「水花」、「水喜」、「水赤豆」等。

【方一】桑菊飲加減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桑葉10克,野菊花10克,銀花10克,薄荷(後下)6克,牛蒡子6克,桔梗3克,滑石(包煎)15克,苡仁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解毒,疏風滲濕。

【主治】水痘風熱夾濕。

【方解】桑葉、菊花疏散風熱,桔梗、牛子清利咽喉,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薄荷利咽喉、清頭目,蘆根清熱生津,滑石、苡仁利水滲濕。

【葯理】銀花有抗病毒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鎮痛止癢之功。桑葉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其煎劑在體外試驗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乙型鏈球菌及白喉桿菌有較強的抑製作用,另外還有解痙、利尿作用。桔梗含桔梗皂苷、桔梗酸等成分。具有祛痰、抗炎、降膽固醇等作用。滑石所含硫酸鎂有吸附和收斂功效,內服能保護腸壁。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銀翹散。犀角地黃湯加減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銀花10克,連翹10克,水牛角(先煎)30克,赤芍10克,牡丹皮10克,生石膏30克,知母6克,生地黃10克,苡仁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涼血,解毒祛濕。

【主治】水痘邪熱熾盛。

【方解】銀花、連翹清熱解毒;赤芍、牡丹皮、水牛角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石膏、知母清熱瀉火;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苡仁利水滲濕;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有抗病毒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赤芍、牡丹皮具有擴張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石膏能抑制發熱時過度興奮的體溫調節中樞,抑制汗腺分泌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從而阻斷斑疹丘疹形成皰疹,同時促進皰疹迅速結痂乾燥。知母含有多種皂苷、煙酸、黏液質,有抗菌、解熱、鎮靜等作用。生地黃具有降壓、鎮靜、抗炎、抗過敏、強心、利尿、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水牛角有強心、降血壓、抗炎、鎮靜、解熱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銀花10克,蘆根3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解毒生津。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清熱解毒;蘆根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止嘔,利尿;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有抗病毒作用;蘆根具有解熱、鎮靜、鎮痛、降血壓、降血糖、抗氧化、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

【用法】水煎內服,日1劑,連服3~4日。

【方四】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野菊花10克,銀花10克,紫草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

【主治】水痘。

【方解】菊花、銀花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紫草清熱涼血活血;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菊花、紫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多種致病性桿菌及皮膚真菌均有一定抗菌作用,並具有降壓、縮短凝血時間、解熱、抗炎、鎮靜作用;銀花有抗病毒作用。

【用法】水煎內服,日1劑,連服3日。

【方五】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苦參30克,浮萍15克,芒硝30克。

【功用】清熱燥濕,透疹止癢。

【主治】水痘。

【方解】苦參清熱燥濕;浮萍發汗解表,透疹止癢,利尿消腫;芒硝清熱消腫。

【葯理】苦參有抑制細菌和真菌、利尿、抗炎、抗過敏、鎮靜、平喘等作用;浮萍有利尿、解熱及抑菌作用;芒硝所含主要成分為硫酸鈉,能使腸道引起機械性的刺激,促進腸蠕動而致泄。

【用法】煎水外洗,每日2次。

【方六】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銀花藤10克,車前草15克,板藍根15克,蒲公英15克。

【功用】清熱解毒,滲濕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藤、板藍根、蒲公英清熱解毒;車前草利水滲濕。

【葯理】銀花藤、板藍根、蒲公英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車前草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

【用法】煎湯外洗。

【方七】驗方

【出處】《實用中醫兒科手冊》

【組成】薏苡100克,綠豆100克。

【功用】清熱解毒,滲濕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薏苡滲濕利水;綠豆清熱解毒利水。

【葯理】薏苡仁具有解熱、鎮靜、鎮痛、抑制骨骼肌收縮作用;綠豆有解毒作用。

【用法】加水熬熟,加少許糖,每日2次服用。

【方八】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銀花9克,連翹9克,牛蒡子9克,薄荷9克,桔梗6克,甘草3克,竹葉3克,滑石6克。

【功用】疏風清熱解毒。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桔梗、牛蒡子清利咽喉;薄荷利咽喉、清頭目;竹葉清熱瀉火,除煩生津利尿;滑石利水滲濕;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有抗病毒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桔梗含桔梗皂苷、桔梗酸等成分,具有祛痰、抗炎、降膽固醇等作用;滑石所含硫酸鎂有吸附和收斂功效,內服能保護腸壁;薄荷含有薄荷醇、薄荷酮等成分,具有鎮痛止癢之功;竹葉有抑菌、退熱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九】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銀花5~15克,淡竹葉5~10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解毒利尿。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清熱解毒;淡竹葉清熱瀉火,除煩利尿;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竹葉有抑菌、退熱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忍冬藤15克,車前草15克,板藍根15克,千里光15克。

【功用】清熱解毒,滲濕利水。

【主治】水痘。

【方解】忍冬藤、板藍根、千里光清熱解毒;車前草利水滲濕。

【葯理】銀花藤、板藍根、千里光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車前草有利尿、祛痰、抑菌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對化膿的水痘,亦可用本方清洗消毒。

【方十一】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銀花9克,連翹9克,蟬蛻9克,甘草3克,紫花地丁6克,赤芍4克,板藍根4克。

【功用】清熱解毒,涼血透疹。

【主治】水痘。

【方解】銀花、紫花地丁、板藍根、連翹清熱解毒;蟬蛻疏散風熱,透疹;赤芍清熱涼血、活血祛瘀;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紫花地丁、板藍根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赤芍具有擴張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蟬蛻有抗驚厥、解熱的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十二】驗方

【出處】《兒科應用必備》

【組成】升麻6克,黃連6克,黃芩9克,石膏15克,生地黃9克,牡丹皮6克,銀花9克,連翹9克,赤芍6克,甘草3克。

【功用】清熱涼營解毒。

【主治】水痘。

【方解】升麻解表透疹,清熱解毒;黃連、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赤芍、牡丹皮清熱涼血、活血祛瘀;銀花、連翹、石膏清熱解毒;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甘草調和諸葯。

【葯理】銀花、升麻有抗細菌和病毒、抗炎、解熱作用;石膏能抑制發熱時過度興奮的體溫調節中樞,抑制汗腺分泌並能降低血管通透性,減少滲出,從而阻斷斑疹丘疹形成皰疹,同時促進皰疹迅速結痂乾燥;生地具有降壓、鎮靜、抗炎、抗過敏、強心、利尿、調節免疫功能等作用;連翹濃縮煎劑在體外有抗菌作用,可抑制傷寒桿菌、副傷寒桿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白喉桿菌及霍亂弧菌、葡萄球菌、鏈球菌等;赤芍、牡丹皮有擴張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黃連、黃芩具有廣泛抗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均有抑製作用。

【用法】水煎服,日1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