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小兒蕁麻疹
小兒蕁麻疹俗稱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皮膚病,大約有15%-20%的寶寶至少患過一次蕁麻疹。導致蕁麻疹的原因很多,可能是牛奶、雞蛋、母乳等。
什麼是小兒蕁麻疹
小兒蕁麻疹,俗稱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也是小兒常見的皮膚病。發病時,皮膚上會有大小不等的風疹塊(團),用手摸會發現有發硬的感覺,瘙癢劇烈。風疹塊的表面抗原看到毛孔,在皮膚上輕輕刮痕可以出現一條略高於皮膚表面的紅色痕跡,這是由於血管內的細胞和液體滲到血管外而造成。
患兒的風疹塊出現得快,消失得也快,而且在小時候不留痕跡,但容易再次發作,一天中可能會出現數次。小兒蕁麻疹可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當牽連至消化道時,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還可以引起水腫、胸悶、閉氣、窒息、支氣管氣喘等症狀,爸媽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行治療。
小兒蕁麻疹是怎麼引起的
1、內因。
(1)寶寶具有遺傳性過敏體質,或者自身的血管神經免疫功能出現障礙。如果吃進或吸入花粉、黴菌、動物皮屑等過敏原,就容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由於寶寶的皮下毛細血管很豐富,所以症狀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
(2)胃腸道系統不完善和免疫力不強。
2、外因。
引起寶寶蕁麻疹的外因最常見的是葯物和食物:
(1)食物:堅果類、海鮮類、雞蛋、草莓、蘑菇、牛奶等。
(2)葯物:青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葯物、阿司匹林、消炎通、痢特靈、血清、疫苗等。
(3)吸入物:花粉、塵土、煙霧等。
(4)感染源: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等。
(5)動物及植物刺激:臭蟲、蟎蟲、蕁麻、野葛等。
(6)物理無話因素:過冷、過熱、冷風、日光及某些護膚品刺激等。
根據寶寶年齡的不同,引起蕁麻疹的原因也可能會各異。
(1)乳食期:如嬰兒以母乳、牛奶、奶製品喂養為主,可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多與牛奶及奶製品的添加劑。
(2)添加輔食後:隨著年齡增大,嬰幼兒開始增加輔食,這時雞蛋、肉鬆、魚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為過敏的原因。
(3)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兒童:這時候的孩子往往喜歡吃零食,零食種類及正餐食品較多,因此食物過敏的機會增多,諸如果仁、魚類、蟹、蝦、花生、蛋、草莓、蘋果、李子、柑橘、各種冷飲、飲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因。
(4)2-7歲的小兒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樹叢及傍晚的路燈下,往往易被蟲咬,或與花粉、粉塵、蟎及寵物如貓和狗的皮毛等接觸,它們均易成為過敏的原因。
(5)兒童期及幼兒期的小兒抵抗力偏低,容易患各種感染,因此化膿性扁桃腺炎、咽炎、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成為蕁麻疹的誘發因素。
(6)年長兒、青少年開始對葯物尤其對青黴素容易過敏引發蕁麻疹。
小兒蕁麻疹症狀
大概有15%-20%的寶寶都出現過蕁麻疹,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皮膚症狀。患兒皮膚表面水腫、出現紅斑,寶寶會感到瘙癢,不斷用小手去抓。一般疹子持續幾分鍾到幾小時後消失,但也有時會持續幾天。
小兒蕁麻疹症狀不超過6周為急性,超過6周為慢性。慢性蕁麻疹是對特定抗原發生過敏反應。蕁麻疹以在身體的各部位循環出現為特徵。有時白天好好的,一到晚上就會變得嚴重。吃了特定的食物、被螞蟻等昆蟲叮咬後,或者因為心理上興奮後皮膚的一部分發紅、發脹、瘙癢,就有可能是蕁麻疹。
有過敏反應的寶寶還會腹瀉或嘔吐,而且打噴嚏、流鼻涕。有的寶寶還會感到頭暈或者呼吸困難。
小兒蕁麻疹如何診斷
根據蕁麻疹的臨床表現,醫生診斷不難,關鍵在於明確孩子患蕁麻疹的病因(過敏原)。
小兒蕁麻疹的有效治療方法
小兒蕁麻疹也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蕁麻疹治療相對容易,而慢性蕁麻疹治療時間則需要延長。小兒出現蕁麻疹之後,應先找出原因,避免接觸過敏原,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葯品和食物,孩子癢得厲害可以外塗爐甘石洗劑等葯水,以防患兒搔抓皮膚,還可用其他辦法分散患兒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總注意皮膚瘙癢。
驗方一
組成:當歸20克,黃芪30克,艾葉10克,大棗10枚,香附15克,荊芥20克,麻黃10克,細辛5克,黃芩20克,陳皮20克,沙棘果25克,黨參25克。
用法:此為成人劑量,兒童酌減。日服3次,每次服葯量約200毫升左右。
功用:養血,祛風,止癢。
主治:蕁麻疹,丘疹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症。
驗方二
組成:麻黃,連翹,荊芥,僵蠶,桑白皮,赤小豆,生甘草。
用法:各味葯物均予常規劑量,小兒一般用1/3-1/2成人量,麻黃生用,煎時後下,全葯先用水浸泡30分鍾,再煎煮30分鍾,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葯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服1次。
主治:丘疹性蕁麻疹。
加減:若風盛癢劇,風團多,要酌加祛風葯如防風、鉤藤、蟬脫;若濕盛皰多且大,可酌加苡仁、車前子以加強利濕之效,若熱盛皮疹紅赤,可酌加梔子、黃芩以長清熱之能;若平素血虛,面白舌淡,脈濡細,可酌加當歸、生地、白芍、丹參以益其不足;若搔破皮膚,繼發感染而生膿瘡、糜爛,則本方宜去麻黃、僵蠶,加蒲公英、苡仁、敗醬草等,重在清熱解毒。
驗方三
組成:路路通10-20克,烏梅6-10克,地龍6-10克,北防風6-10克,蟬衣3-6克,丹皮6-10克,甘草3-10克。
功用:疏風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通絡,透疹止癢。
主治:過敏性皮膚病風熱型,症見皮損為丘疹、紅斑或風團,伴有輕度發熱、口渴、瘙癢等症,舌苔薄黃,脈象浮數。
加減:血虛者加當歸;氣虛者加黨參、黃芪;有表證者加荊芥。
非驗方類:荊芥6克,防風6克,大胡麻9克,威靈仙9克,何首烏9克,白蘚皮12克,水煎前服。
小兒蕁麻疹吃什麼葯
1、氯雷他定糖漿
主要用於緩解過敏性鼻炎有關的症狀,也適用於緩解慢性蕁麻疹、瘙癢性皮膚病。
服用方法:2-12歲兒童:體重>30公斤:每天一次,每次兩茶匙(10毫升)。體重≤30公斤:每天一次,每次一茶匙(5毫升)。
2、鹽酸左西替利嗪片
主要用於緩解變態反應性疾病的過敏症狀,如:變應性鼻炎(包括眼睛的過敏症狀)、蕁麻疹等等。
服用方法:2-6歲兒童,每日一次,每次半片。
3、鹽酸西替利嗪片
適用於季節性或常年性過敏性鼻炎、由過敏原引起的蕁麻疹及皮膚瘙癢。
服用方法:口服:成人或12歲以上兒童,一次10mg,一日1次或遵醫囑。如出現不良反應,可改為早晚各5mg。6-11歲兒童,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不同,推薦起始劑量為5mg或10mg,一日1次。2-5歲兒童,推薦起始劑量為2.5mg,一日1次;最大劑量可增至5mg,一日1次,或2.5mg每12小時1次。
如果不放心西葯,也可以選用傳統中葯麻黃、白鮮皮、地膚子、金精草、龍戟草治療,能清熱祛風,除濕止癢,可徹底根治不復發。治療期間一定要大量飲用開水,保持大便通暢。這些葯物都是葯店可以買到的,省錢方便,療效確切。
小兒蕁麻疹偏方
1、急性蕁麻疹: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偏方一
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偏方二
麻黃1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2、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偏方一
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黑芝麻30克,黃酒15-30克。芝麻打碎,放杯中,加入黃酒,加蓋。放鍋中隔水蒸15分鍾。每晚睡前1次服食芝麻酒。每日1劑, 連食1周。
偏方二
當歸15克、丹皮9克、赤芍9克、生地20克、荊芥6克、防風6克、薄荷3克、蟬衣4.5克、紅花9克、麻仁15克、生甘草3克。
偏方三
葯用黃芪、首烏、白術各15克,當歸、白蘚皮、丹參(後下)各12克,赤芍、防風、蟬蛻各10克,鳥梢蛇(研沖)9克,川芎、甘草、全蠍(研沖)各6克。蜈蚣(研沖)2條。兒童用葯酌減。
風寒勝加麻黃、桂枝、透骨草,去丹參、赤芍;風熱勝加青蒿、牛蒡子、薄荷,去當歸;濕熱勝加黃芩、苦參、地膚子,去黃芪;熱毒甚加金銀花、大青葉、黃連,去川芎;血瘀重加桃仁、紅花、澤蘭,偏血熱加紫草、槐花、丹皮,去白術;氣血兩虛加黨參、白芍、熟地、大棗,去全蠍、蜈蚣;瘙癢劇烈加白蒺藜,浮萍、荊芥、蒼耳子;疹塊難消加皂角刺、秦艽、路路通;病程冗長加三棱、莪術;反復發作加地龍、僵蠶、水蛭;久治不愈加白花蛇、穿山甲、地鱉蟲。每天1劑,水煎4次,分早中晚及睡前溫服。葯渣加水濃煎,濾液擦洗患部再浸泡15分鍾,早晚各1次。3周1個療程,直至疹消癢除。
避風寒、忌生冷、香燥、煎炸、海鮮、蛋品、牛奶、飲料、酒類、辛辣之品。
功能:祛風散寒,清熱除濕。涼血解毒、活血通絡、化瘀消腫、益氣固表、養血和營、去癢止癢。
療效:輕者1個療程即風團消、瘙癢止;重者2-3個療程疹塊及瘙癢消失,皮膚劃痕試驗陰性,血常規復查嗜酸性粒細胞降為正常。
偏方四
皂麻黃、甘草各6克,桂枝、杭芍、杏仁各9克,生薑3片,紅棗5枚。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早晚分服。
療效:1-2劑即愈,未見復發。
偏方五
荔枝14個,紅糖30克。
用法:將荔枝加水適量,煎沸15分鍾,加入糖,喝湯吃荔枝,連用7日。
偏方六
當尿素30克。
用法:冷開水浸化,塗患處。
療效:即刻見效,1次痊癒。
偏方七
蒜苗30克,雞蛋皮20克。
用法:共入鍋中,加水煎煮,熏洗患處,每日1-2次。
偏方八
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
溫馨提示:患兒應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發體內的熱性反應的食物少吃。
小兒蕁麻疹的護理
1、遠離過敏原。寶寶出現蕁麻疹之後,爸媽要注意觀察引起小兒蕁麻疹的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可疑過敏原,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葯品和食物。
2、塗抹止癢葯水。孩子癢得厲害可以外塗爐甘石洗劑等葯水,以減緩瘙癢症狀。
3、剪短指甲。把寶寶的指甲剪短,防止寶寶抓破皮膚引起感染;還可以用其他方法分散患兒的注意力,不要讓他總注意皮膚瘙癢。
4、保持皮膚清潔。要保持寶寶的皮膚清潔、乾燥,預防繼發感染。
5、注意室內通風、干凈。寶寶活動的室內要保持通風、整潔、乾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過敏的花卉,也不要噴灑殺蟲劑、清香劑等化學葯物,以免致敏。
6、加強身體鍛煉。寶寶要加強鍛煉,參加各項有利於健康的運動。如夏季可以從用冷毛巾擦身逐漸過渡到用冷水沖澡,以便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
7、飲食清淡,忌食魚、蝦、蟹、羊肉等發物,以及辣椒、咖喱、蒜等辛辣刺激類調料。
8、保持生活規律,讓寶寶保持精神愉快,積極治療胃腸及內分泌疾病。
小兒蕁麻疹影響
1、水腫。
蕁麻疹是由各種因素導致人體過敏,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炎性充血與大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
2、劇癢。
風團塊邊緣不整齊,可以相互融合成片,並引起劇癢。
3、反復發作。
蕁麻疹發作大多少於24小時,但會經常反復發作,影響患兒正常生活作息。
4、嚴重過敏。
如果過敏嚴重,殃及消化道後,可以發生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累及咽喉部,可以引起喉頭水腫、呼吸急促,甚至窒息死亡;累及氣管及肺部,可以出現咳嗽、呼吸困難、胸悶等。
所以,小兒蕁麻疹也不是一件小事,應該引起爸媽的重視。
⑵ 小兒常見幾種皮疹,寶媽值得收藏
指的是小兒皮膚在口水的刺激下產生的皮膚炎症。
1、小兒在2個月後進入了磨牙口欲期,愛亂咬東西,愛吃手,導致唾液不停分泌。
2、剛好處於寶寶萌牙期,也會分泌過多唾液,不停地流口水。
這種偏酸性含消化酶的口水會破壞掉小兒的皮膚保護層,讓寶寶皮膚保護層受損。
護理方法:
小兒流口水以後,及時清潔,盡可能使用干凈柔軟並且吸水性強的棉布、方巾輕輕蘸干或用清水清洗。
保濕護理:
有輕度的皮膚損傷時,塗抹保濕潤膚霜或凡士林、橄欖油等。
用葯治療:
嚴重的則需要及時、短期使用激素類葯膏。
如果發生繼發感染,則需要抗感染治療。
二、間擦疹,稱擦爛紅斑
是皺褶部位的皮膚由於潮濕、溫暖、摩擦等引起的急性皮膚炎症。
好發於腹股溝、腋下、頸部等皺褶部位,尤其是偏胖的小兒。皮疹特徵為鮮艷的紅斑、丘疹,部分呈水皰,繼而糜爛、滲出,邊界清楚,常懸附著花邊樣的浸軟發白的鱗屑。
護理方法:
保持局部乾燥透氣是最首要的措施。
用葯治療:
如果有皮膚損傷,外塗爐甘石洗劑或氧化鋅軟膏可起安撫和乾燥作用。
嚴重時需短期使用激素類葯膏。
如果發生繼發感染,則需要抗感染治療。
三、嬰兒濕疹(奶癬)
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炎症,大多數寶寶在2-6個月時開始出現,父母有特應性體質的小兒更容易發生。
濕疹的典型特徵就是皮疹多樣(一般先從兩頰開始,會逐漸擴散到頸部、耳後、軀干及四肢)、對稱分布,有明顯瘙癢,反復發作。
護理方法:
洗澡水溫控制在35-39攝氏度左右,時間5-10分鍾。
保濕護理:
濕疹小兒的皮膚屏障是受損的,水分流失會比較嚴重,需要加強皮膚潤膚霜保濕。
用葯治療:
普通的可以外用爐甘石洗劑、氧化鋅乳膏安撫和乾燥作用等;
如果有滲液的,可以用3%硼酸控制住滲液後才能塗葯膏。
嚴重可以局部短期外用弱效或中效糖皮質激素。
如果局部破潰感染,需要抗感染治療;
四、新生兒痤瘡
其主要原因是嬰兒體內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所致。
發生在出生後數天至4周以內,主要發生在面頰、額及頦部,以丘疹和膿皰為主,偶見黑頭粉刺,少見結節和囊腫。
一般在數周內自行消退,無須治療。
五、尿布疹,又稱尿布皮炎
是指在嬰幼兒的肛門附近、臀部、會陰部等尿布部位的皮膚發生邊界清楚的大片紅斑、丘疹或糜爛滲液。
主要由於嬰兒尿布更換不勤或洗滌不幹凈,尿液長時間接觸、刺激皮膚,或者尿布質地較硬,發生局部摩擦而引起,
護理方法:
保持嬰兒外陰和臀部的皮膚乾燥、清潔。尿布和尿不濕要用吸水性強、質地細軟的,並勤洗勤換。寶寶大小便後應及時用溫開水將臀部洗凈,並用細軟布擦乾。
用葯治療:
糜爛滲液時,先用3%硼酸溶液濕敷,待滲液停止後再塗擦氧化鋅油或含抗菌葯物的爐甘石洗劑。
嚴重時需短期使用激素類葯膏。
如發生繼發感染,則需要抗感染治療。
六、熱疹(痱子)
夏天比較常見,在悶熱環境下,出汗後汗液停留在皮膚表面,刺激皮膚後出現熱疹,繼發感染的話還會形成膿皰疹
熱疹的特點是一般長在出汗多的部位,比如頭皮、前額、頸部、胸部、背部。受熱後出現,為密集、大小均一的小顆粒狀丘疹,皮疹消退後有輕度脫屑。
護理方法:
使用風扇和空調,降低室內的溫度。
寶寶新陳代謝旺盛,愛出汗,尤其是在剛剛入睡的前半個小時內,常常會出一身汗,要及時用干毛巾或手帕及時擦乾汗液。
寶寶每天最好都要洗一次澡,水溫比體溫高一點,35-39攝氏度,但也不要太熱。洗完澡,換上干凈舒適、純棉材質的衣服。
洗完澡可以外用一些收斂、消炎的葯物,如爐甘石洗劑。
七、蕁麻疹俗稱風疹塊
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有時也會反復發生。爸爸媽媽有反復發作的蕁麻疹病史的寶寶更容易發生。
常先有皮膚瘙癢,抓撓後出現風團,風團大小形態不一,高出皮膚,周圍常有紅暈,可相互融合成片,一般可持續數分鍾至數小時,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用葯方法:
局部症狀:避免搔抓,以保持涼爽乾燥為宜,切忌用熱水燙洗。夏季可使用薄荷止癢液、爐甘石洗劑、鋅氧洗劑等塗抹病變部位;冬季可使用苯海拉明霜等塗抹病變部位,都可以減輕瘙癢。
全身症狀,發生喉頭水腫,出現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窒息等嚴重狀況,這樣的情況必須及早就醫。
八、蟲咬皮炎,稱丘疹性蕁麻疹
是嬰幼兒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常因節肢動物,如臭蟲、跳蚤、蚊子、蠕類等叮咬而誘發。多見於夏秋季節,好發於四肢等暴露部位。
特點為散在的、稍堅硬、頂端有小皰的丘疹, 皮損中央常有刺吮點,周圍常有紅暈,瘙癢嚴重。
用葯方法:
已經發生的皮膚損傷,可以塗用含有薄荷等清涼止癢作用的葯膏。
嚴重可以使用中效、弱效激素的葯膏、抗過敏葯。
下面是一種總結表
⑶ 怎麼診斷和鑒別兒童蕁麻疹
蕁麻疹抄如何診斷與鑒別?
Step1:是否是襲蕁麻疹?
風團
血管性水腫
中央水腫,圍繞血管擴張性紅斑
突然發生於真皮或皮下的明顯腫脹,好發於粘膜下
瘙癢或燒灼感
有時疼痛,而非瘙癢
自行消退(1~24 h)
消退比風團慢,可達72 h
蕁麻疹和蕁麻疹樣皮疹的區別
蕁麻疹
蕁麻疹樣皮疹
典型風團:
紅色腫脹皮損
暫時性(<24~36 h)
分布不對稱
消退後不留痕跡
不伴其他原發皮疹:
丘疹,水皰、紫癜、結痂
瘙癢
常伴有血管性水腫
不典型風團:
浸潤性斑塊
持續性(>24~36 h)
分布對稱
消退後遺留:色沉 /色減
伴有其他原發皮疹:
丘疹、水皰、脫屑,結痂
瘙癢、燒灼、疼痛
通常被不伴有血管性水腫
⑷ 小兒丘疹性尋麻疹
小孩子是比較容易出現皮膚過敏等情況的。丘疹性蕁麻疹是小孩子比較容易出現的一種情況。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就意味著小孩子的身體上出現了問題,一定要積極尋找過敏原今年,及時採取措施切斷過敏源才行。本文將詳細介紹一下小兒丘疹性蕁麻疹。
小兒丘疹性蕁麻疹是怎麼回事?
1、小兒丘疹性蕁麻疹的特點是: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因年齡不同,飲食種類不同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各異,如嬰兒以母乳、牛奶、奶製品喂養為主,可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多與牛奶及奶製品的添加劑。隨著年齡增大,嬰幼兒開始增加輔食,這時雞蛋、肉鬆、魚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為過敏的原因。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兒童,往往喜歡吃零食,零食種類及正餐食品較多,因此食物過敏的機會增多,諸如果仁、魚類、蟹、蝦、各種冷飲、飲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因。
2、從病程看,小兒丘疹性蕁麻疹多為急性蕁麻疹,但是隨著年齡增大,兒童及青少年過敏性濕疹和哮喘加重,或服葯物,(如青黴素類、磺胺類葯物),引發的蕁麻疹,可逐漸由急性蕁麻疹轉變為慢性蕁麻疹,成人則慢性蕁麻疹、葯物所致蕁麻疹較兒童多。一些特殊類型蕁麻疹的病程也較成人短,從防治來看:兒童蕁麻疹較容易查找原因,病程又短,因此與成人相比,用葯簡單,治療時間短,容易防治。
注意事項
1、進行根本的抗過敏治療
專家所說的最傳統的治療方法就是服用抗組胺葯,同時還要配合著維C一起吃。但是家長門要知道,這么做只會暫時的控制病情。隨之過後又會復發,就這樣反復發作,最終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
2、進行徹底的排毒
這一點需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引起小孩子癢痛一般是由於血毒。血毒就是血熱、血瘀以及血燥等等。那麼這樣就會導致皮膚表皮細胞分化失控,速度是正常皮膚的7倍,分化不全的皮膚功能出現障礙,血毒很容易滲出血管,顯於肌膚,形成出血點,伴隨癢痛。
3、阻斷過敏原
因為孩子比較貪玩,所以這就需要更加細心的照顧了。為了避免孩子患有此症,家長們應該找出兒童發病的原因,並且立即將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羽毛,避免接觸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對機體過敏的葯物或食品等。
本文詳細介紹了丘疹性蕁麻疹是怎麼回事,也介紹了丘疹性蕁麻疹需要注意的一些問題。作為一名患上了丘疹性蕁麻疹的小孩的家長,你最好是知道小孩子到底對什麼過敏,之後積極採取措施切斷過敏源才好哦。
⑸ 小兒丘疹性蕁麻疹怎麼治的方法
丘疹性蕁麻疹是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很多寶寶在夏季的時候就很容易患上這種疾病,下面就由我來告訴你小兒丘疹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小兒丘疹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皮膚瘙癢可局部外用爐甘石洗劑,或糖皮質激素乳膏,癢得厲害可以吃一點抗組胺葯,如撲爾敏等;
如果寶寶把皮膚都抓破了,合並感染,可以用一些抗生素乳膏,如百多邦、紅黴素軟膏。
丘疹性蕁麻疹的症狀特徵
1.丘疹性蕁麻疹多發於春夏季節,每年到此季節即可發病,兒童可反復發作多年。
2.起初皮疹僅為米粒大小,經數小時後發展為橢圓形、梭形的紅色質硬丘疹,約花生米大小,搔抓後成風團樣水腫。丘疹頂端可有小水皰,有時也可出現大皰或血皰。皮疹多成批發生,約1-2周左右消退,有時候會留下短暫的色素沉著。
3.丘疹奇癢,孩子會忍不住去抓,抓破後可引起細菌感染。好發於四肢、面部等暴露部位,亦可發生於胸腹部。
4.倘若患兒長期反復受叮咬可發生脫敏,故本病可隨著年齡增加或復發次數增多而病情逐漸緩解,其發病率也逐漸降低,直至不再發病。
丘疹性蕁麻疹患者的注意事項
1、進行根本的抗過敏治療
專家所說的最傳統的治療方法就是服用抗組胺葯,同時還要配合著維C一起吃。但是家長門要知道,這么做只會暫時的控制病情。隨之過後又會復發,就這樣反復發作,最終導致身體的免疫力下降。
2、進行徹底的排毒
這一點需要引起家長們的注意,引起小孩子癢痛一般是由於血毒。血毒就是血熱、血瘀以及血燥等等。那麼這樣就會導致皮膚表皮細胞分化失控,速度是正常皮膚的7倍,分化不全的皮膚功能出現障礙,血毒很容易滲出血管,顯於肌膚,形成出血點,伴隨癢痛。
3、阻斷過敏原
因為孩子比較貪玩,所以這就需要更加細心的照顧了。為了避免孩子患有此症,家長們應該找出兒童發病的原因,並且立即將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羽毛,避免接觸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對機體過敏的葯物或食品等。
⑹ 小孩身上起的這個是什麼
孩子應該是起丘疹性蕁麻疹了,最好可以到醫院詳細檢查確診一下。丘疹性蕁麻疹又稱蕁麻疹性苔蘚、嬰兒苔蘚或小兒蕁麻疹性苔蘚、急性單純性癢疹,是嬰幼兒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特點為散在性、性質稍堅硬、頂端有小皰的丘疹。周緣有紡錘形紅暈,自覺瘙癢。一般來說,丘疹性蕁麻疹的症狀有以下幾個方面:1.本病好發於嬰幼兒童,秋季多見。有時一家數個兒童同時發病。2.典型皮損為綠豆或稍大淡紅色丘疹,性質堅硬,頂端常有小皰,搔破後結痂,周圍有紡錘形紅暈,經搔抓後呈現風團,風團消退後仍恢復原形。3.好發於軀干及四肢近端,損害數目不定,常分批出現,散在發生或少數簇集,常伴有胃腸障礙,少數患者有時亦有呈現水皰者。4.病程長短不一,一般1周左右多自行消退,遺留暫時性色素沉著,但新的皮疹又可陸續出現,因而新舊皮損同時存在,至天氣轉涼後逐漸痊癒。 5.自覺劇烈瘙癢,夜晚特甚,往往影響睡眠,患兒精神不安。搔抓後表皮剝脫,易致繼發感染。 冬季氣候轉換、溫差懸殊大或溫熱潮濕時,許多人常會發生皮膚過敏的現象,不少人在發病初期,不了解蕁麻疹病情,僅以為是蚊蟲叮咬所致,隨著病情加重,瘙癢反復,多部位發作才引起注意,這個時候可外用敏芙本草集抑菌膏抑菌止癢,防止蕁麻疹加重而導致繼發感染,同時配合補充抗過敏益生菌台敏樂,修復皮膚因子能夠全面修復受損細胞,提高皮膚抵抗力,由內而外改善小兒丘疹性蕁麻疹過敏症狀,防止過敏反復發生。
⑺ 兒童各種皮膚病對照圖)
友情提示:本文圖片較多,有些圖片可能引起閱讀不適,但對准確描述皮疹特點大有裨益,建議收藏。
作者 |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兒科蠟筆小新
來源 | 醫學界兒科頻道
在《收藏丨我見過最全的皮疹描述圖庫(非醫慎點)》我們通過圖文解析簡要介紹了兒童常見皮損特點,如能熟練掌握,相信對臨床准確描述兒童皮損特點有所幫助,對進一步認識和診斷兒童常見皮膚病也奠定一定基礎。本文將繼續通過圖文解析,介紹兒童常見的皮膚病特點。
一、濕疹(Eczema)
濕疹(Eczema),是一種兒童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是由於內外因素引起的一種真皮及表皮炎症,屬於IV型變態反應,患者多有過敏性體質。過敏原可來自外界,也可來自體內,兒童常見的過敏原包括牛奶蛋白、雞蛋、魚蝦等。皮損具有多形性、對稱性、瘙癢及易反復發作等特點。
圖一:
濕疹嬰兒,急性期皮疹以丘皰疹為主(左圖),有滲出傾向(右圖),慢性期以苔蘚樣變為主,易反復發作。
二、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
特應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稱之為「異位性皮炎」、「遺傳過敏性皮炎」,是一種與遺傳過敏體質有關的慢性炎症性皮膚病,表現為瘙癢、多形性皮損並有滲出傾向,常伴發哮喘、過敏性皮炎。
圖二:
特應性皮炎患兒,60%於1歲內發病,以頰面部瘙癢性紅斑,繼而在紅斑的基礎上出現針尖大小的丘疹、丘皰疹,密集成片,界限不清,搔抓、摩擦後很快形成糜爛、滲出和結痂。
那麼,特應性皮炎和濕疹有什麼區別呢?
濕疹是一個很泛的概念,特應性皮炎可以看成是特殊類型的濕疹。二者區別在「特應性」: 1.病程及嚴重程度:特應性皮炎相對嚴重,病程長;2.家族史及疾病傾向:常有易患哮喘、過敏性皮炎、濕疹的家族傾向;3.過敏體質:對異種蛋白過敏;4. 免疫狀態:血清中IgE水平升高,外周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診斷多採用1994 Williams制定的標准:
圖三:
特應性皮炎的1994 Williams診斷標准(來自:人衛八版皮膚性病學)
三、蕁麻疹(urticaria)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 「風疹塊」,是皮膚黏膜由於暫時性血管通透性增加而發生的局限性水腫。根據病因、病程,本病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物理性蕁麻疹和其他特殊類型蕁麻疹。
(1)急性蕁麻疹:
起病急,先有瘙癢感,隨後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或蒼白色風團,數分鍾至數小時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逐漸消退,皮損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風團可此起彼伏,不斷發生。
圖四:
急性蕁麻疹:起病急,突然覺得癢,很快於瘙癢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有時風團可呈蒼白色。有時可融合成片,表面凹凸不平,呈現橘皮樣外觀。
(2)慢性蕁麻疹:
皮損反復發作超過6周以上,且每周發作次數至少兩次者稱為慢性蕁麻疹,可長達數月或數年之久。常和感染及系統性疾病相關,阿司匹林、NSAID、青黴素、ACEI降壓葯、乙醇等會加劇蕁麻疹。
(3)物理性蕁麻疹:
包括皮膚劃痕症(人工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壓力性蕁麻疹、熱性蕁麻疹、震顫性蕁麻疹等。
圖五:
皮膚劃痕症屬於物理性蕁麻疹,是蕁麻疹的一種。
四、膿包瘡(impetigo)
膿包瘡(impetigo),俗稱「黃水瘡」,是兒童常見的接觸傳染性的淺表皮膚感染性疾病,以發生水皰、膿皰,易破潰結膿痂為特徵。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鏈球菌感染引起。
圖六:
膿皰瘡皮疹特點:起初為水皰,一天後由於膿液沉積於皰底部,變成半月形膿皰,皰壁薄而鬆弛,破潰後露出糜爛面,乾燥後形成黃色膿痂。
五、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葡萄球菌性燙傷樣皮膚綜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4S),好發於新生兒或小嬰兒,又稱新生兒剝脫樣皮炎、金黃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鬆解症、細菌性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症、Ritter氏病。本病是發生在新生兒的一種嚴重的急性泛發性剝脫型膿皰病,是在全身泛發紅斑基底上,發生鬆弛性燙傷樣大皰及大片表皮剝脫為特徵。
圖七:
SSSS皮膚呈燙傷樣,某些葡萄球菌也可產生表皮鬆解毒素,此毒素在血清中含量增高而引起皮膚損害和剝脫。初在口周或眼瞼四周發生紅斑,後迅速蔓延到軀乾和四肢近端,甚至泛發全身,在紅斑基礎上發生鬆弛性大皰,1~2天內在口周和眼瞼四周出現滲出結痂,可又大片痂皮脫落,其他部位的表皮淺層起皺,稍用力摩擦,即有大片表皮剝脫,露出鮮紅水腫糜爛面,類似燙傷。
由於4S因皮膚如燙傷樣而得名,在醫學上還曾因誤以為燙傷而發生醫鬧。2013年7月中國青年報、騰訊等媒體在未查名病因情況下報道發生在福建省泉州市兒童醫院的一起「女嬰疑被醫院保溫箱烤死」的消息,後來證實為4S可能性大。
六、尿布皮炎(diaperdermatitis)
尿布皮炎(diaper dermatitis),又稱新生兒紅臀,是指在新生兒肛門附件、臀部、會陰處等皮膚發紅,有散在的斑丘疹或皰疹。
圖八:
在尿布部位發生邊界清楚的大片紅斑、丘疹或糜爛滲液,甚至繼發細菌或念珠菌感染。可因嬰兒尿布更換不勤或洗滌不幹凈,長時間接觸、刺激嬰兒皮膚;尿布質地較硬,發生局部摩擦而引起。
七、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
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又
稱川崎病
,本病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為主要病變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小兒疾病。高發年齡為5歲以下嬰幼兒,男多於女,臨床多表現為發熱、皮疹、頸部非膿性淋巴結腫大、眼結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彌漫充血、楊梅舌、掌跖紅斑、手足硬性水腫等。
圖九:
川崎病典型的皮膚黏膜改變
八、小兒感染性出疹性疾病
小兒感染性出疹性疾病在臨床上多見,病種多,皮疹特點復雜,出疹性順序及與發熱有一定關系。包括風疹、水痘、猩紅熱、麻疹、斑疹傷寒、傷寒、幼兒急疹、手足口病等。兒科蠟筆小新將在醫學界兒科頻道及醫學界感染頻道發文《我看過最好的小兒感染性出疹性疾病記憶策略》及《我看過最好的小兒感染性出疹性疾病皮疹圖庫》有詳細介紹,可以參考看看。
九、其他特殊皮損
兒科病種繁多,許多疾病都可表現出不同皮損,有些皮損極具特徵性,甚至見過一次就終身不忘,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幾種特殊的皮損。
(1)獸皮痣(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i):
獸皮痣(Congenital Melanocytic Nevi),先天性黑色素細胞痣,是神經皮膚黑變病系神經皮膚綜合征的一種罕見類型,皮膚損害多在出生時即有,表現為多處大片輕度浸潤的伴有少量毛發的黑色素痣,有時甚至遮蓋整個軀干,或似帽子、肩墊、衣袖或長襪狀,故又稱為「獸皮痣」。為皮膚和腦膜的先天性異常色素沉著所致,表現為原發性腦膜黑色素病變伴有先天的巨大或多發的皮膚黑色素痣。
圖十:
獸皮痣典型皮損
(2)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
色素失禁症(Incontinentia pigmenti),也稱Bloch-Sulzberger病,主要見於女性,是一種X連鎖顯性遺傳性疾病。有特徵性皮膚改變,可伴眼,骨骼和中樞神經系統畸形和異常。
圖十一:
本病徵皮膚損害臨床可分3期,第Ⅰ期:紅斑和大皰;第Ⅱ期:角化過度的疣狀皮疹和斑塊組成的損害。第Ⅲ期:為奇特的網狀色素沉著(左圖明顯),以軀幹部損害最顯著。典型者乳頭處色素沉著過度,腹股溝和腋部色素沉著最有特徵性。
(3)白化病(albinism)
白化病(albinism)是由於黑色素合成減少或缺乏而導致的遺傳性疾病,主要表現為皮膚、毛發極易眼部色素減退。
圖十二:
白化病患兒典型皮膚、毛發及眼部色素減退
(4)Stevens-Johnson 綜合征/中毒性表皮壞死鬆懈症(Stevens-Johnson syndrome/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SJS/TEN)
SJS/TEN是一種嚴重的皮膚黏膜反應,最常由葯物引發,以表皮的廣泛性壞死和剝脫為特點。總死亡率約為30%,其中SJS患者的死亡率約為10%,TEN患者的死亡率超過30%。
SJS/TEN進展迅速、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本症主要有葯物引發,最常見的包括別嘌醇、芳香族抗癲癇葯、磺胺類抗生素、拉莫三嗪、奈韋拉平昔、康類非甾體類抗炎葯等。在兒童中,最常與SJS/TEN有關的葯物是磺胺類抗生素、苯巴比妥、卡馬西平和拉莫三嗪。磺胺類抗生素在兒科應用不多,筆者在臨床上接觸過的2例SJS都是由抗癲癇葯拉莫三嗪引發。
圖十三:
SJS/TEN的症狀和體征包括發熱超過38°C、黏膜炎、皮膚壓痛和水皰形成;隨著疾病進展,水皰和大皰形成,數日內皮膚開始脫落(左上圖);口腔黏膜和唇紅緣幾乎均會累及,表現為疼痛的出血性糜爛,其上附有灰白色膜(右上圖);80%的患者中有眼部受累,最常見的改變是重度結膜炎伴膿液排出(左下圖);尼氏征,即輕輕側向推壓外觀正常部位皮膚的表面從而使該淺表脫落區延伸的能力可能呈陽性,最終的皮膚外觀類似於大面積熱燒傷患者的皮膚外觀(左上圖及右下圖)。
【參考文獻】
1.張學軍.皮膚性病學.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8-21
2.William L. Weston, Alfred T. Lane, Joseph Gmorelli. Color Text of Pediatric Dermatology,4th edition. Elsevier
3.圖片來源於網路及其他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