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單純皰疹是什麼
相信很多媽媽們都想知道,單純皰疹是什麼。其實,這種病由單純皰疹病毒引起,分為兩種,Ⅰ型引起單純皰疹,Ⅱ型引起生殖器皰疹,可通過呼吸道、口腔、眼和生殖器黏膜以及破損的皮膚傳入身體。
什麼是單純皰疹
其實很多人都見過單純皰疹,那麼,單純皰疹是什麼?其實,單純皰疹是由一種名為單純皰疹病毒(HSV)的DNA病毒所致的病,可以根據抗原性的差別目前把該病毒分為兩種,Ⅰ型和Ⅱ型,Ⅰ型主要感染口、唇的皮膚粘膜及中樞神經系統,而Ⅱ型與外生殖器感染和新生兒感染有關。它是一種全身性疾病,病毒可以經口腔、呼吸道、生殖器粘膜或破損皮膚入人體,可潛於人體正常粘膜、血液、唾液以及局部感覺神經節和多數器官內。
單純皰疹的臨床特徵為皮膚黏膜成簇出現單房性的小水皰,主要發生於面部或生殖器等局部,並且容易復發。單純皰疹病毒在全球廣泛分布,人群中極為普遍,其中潛伏和復發感染者較多。患者和帶毒者是該病的傳染源。病毒可通過皮膚、粘膜的直接接觸或性接觸等的途徑進入人體。
人單純皰疹病毒對外界抵抗力不強,56℃加熱30分鍾、紫外線照射5分鍾、乙醚等脂溶劑均可使之滅活。但是在-70℃環境卻可以長期保存其生物學活性。在體外培養環境中,單純皰疹病毒幾乎可以感染各種胚胎和新生動物來源的成纖維細胞及上皮細胞,並很快產生肉眼可見的病變,故體外培養分離病毒可被用於臨床診斷。
單純皰疹的症狀
很多人都想知道,單純皰疹的症狀是什麼。其實,它可以根據發病情況分為初發性皰疹和復發性皰疹。
初發性皰疹大多呈局部皮膚黏膜的皰疹糜爛性損害伴有明顯疼痛感。在紅斑基底上出現飽滿的小水皰,每簇水皰大小不等,約O.5—1.5cm.可連成片狀。這些水皰持續數日,後逐漸變干,形成淡黃色的薄痂。初發性皰疹皮膚黏膜損害常需2—3周癒合,單個皰疹病損常能完全癒合。初發性皰疹一般全身症狀相對較輕,但往往比復發性皰疹明顯,持續時間也更長。
初發性皰疹經治療或自行緩解後,病毒仍能長期蟄伏於體內,可因發熱、紫外線照曬、風吹等激惹因素而活化,表現為復發性皰疹。其症狀與初發性皰疹相像。但是復發性皰疹症狀一般較原發症狀輕,患者的病損大多可於1周內消失。
此外,按照皰疹病損部位可有如下不同的臨床表現類型:包括可發生於人體任何部位的皮膚痘疹、口腔皰疹、生殖器皰疹及皰疹性直腸炎、眼皰疹、濕疹樣皰疹、皰疹性甲溝炎、單純皰疹病毒性胸炎以及全身播散性皰疹感染。
單純皰疹怎麼感染
既然單純皰疹那麼普遍,那麼,單純皰疹怎麼感染?其實,這種病的感染是主要是通過健康人與病人的接觸。從發生後四個月到數年被感染的人數可達人口總數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種病毒,但在臨床僅有一部份發病。
傳染源HSV存在於感染者(包括患者、感染後恢復者及慢性帶毒者)的皰疹液、病損部位分泌物、唾液及糞便中,因此急性期及恢復期患者及慢性帶毒者均為傳染源。HSV在體內可經血液或神經通路播散,並以某種形式潛伏於局部感覺神經節細胞中,成為復發此病的來源。
這種病主要通過患者病損部位直接接觸健康人黏膜或皮膚微小破損處而傳播。而通過空氣飛沫傳播則是HSV一1型感染的另一重要途徑。還有,性交、接吻是傳播本病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生殖器皰疹被列人性傳播疾病范疇。其次,患病孕婦也可導致胎兒宮內感染。新生兒早期的病毒感染主要分為病毒經胎盤垂直傳播胎兒的先天性感染,及分娩和圍產期短時間內的感染。此外,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也可經消化道傳播,但是此途徑較為少見。
單純皰疹的治療
單純皰疹是一種可傳染的疾病,那麼單純皰疹的治療應該怎麼進行呢?
中醫認為患有單純皰疹的原因有如下幾個。一是因為外感風熱濕毒,攻竄頭面。二是因為腸胃濕熱積滯,上蒸於唇周面頰。三是因為沖任不調,肝經郁熱。反復發作的人多數為氣陰不足,虛熱內擾。而現代醫學則認為單純皰疹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所致。
一般治療小范圍淺表處皮膚黏膜的單純皰疹病損可以只採用局部用葯抗感染治療,腸溶阿司匹林口服可用於皮膚黏膜皰疹部位疼痛較為明顯的人,還有,生殖器皰疹患者患病期間應禁止性生活。而對於症狀較重,尤其重要臟器受累的患者,則應該給予全身性抗感染用葯及相應的對症支持治療,對某些患者而言,需要與容易被感染的人群實行必要的隔離。對局部用葯沒有效或病情較重的患者(特別是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需要採用抗病毒葯物進行全身性用葯。給予患者抗病毒治療可以減少嚴重初發感染的病毒擴散和症狀以及復發病例的病毒擴散和症狀,治癒免疫受損病人的慢性感染。
單純皰疹會傳染嗎
很多人都會想問,由單純皰疹病毒導致的單純皰疹會傳染嗎?事實上,單純皰疹病毒是人類病毒性疾病中較為常見感染的病毒,可通過很多途徑進行傳播,而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導致的單純皰疹,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人是惟一的傳染源。所以說,單純皰疹是會傳染的。
單純皰疹的感染者(包括患者、感染後恢復者及慢性帶毒者)的皰疹液、病損部位分泌物、唾液及糞便中均存在有HSV傳染源,因此急性期及恢復期患者及慢性帶毒者均為傳染源。病毒經皮膚黏膜破損處進入,在入口處構成原發感染灶後,病毒由感覺神經傳遞到感覺神經節,復制且以潛伏狀態存在。當機體過度疲勞、發熱、月經及應用免疫抑制劑時,潛伏的HSV被激活而發病。
單純皰疹可以通過口腔、呼吸道、生殖道黏膜、皮膚破損等密切接觸或性接觸而傳染給他人。事實上,感染了單純皰疹病毒的人不一定都會發病,但是他們會變成傳染源,將病毒傳給其他人。據調查,人群中90%以上的人曾感染過HSV,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體內潛伏的HSV會被激活而導致發病。
② 人類皰疹病毒的人體皰疹病毒
1.. 血清型:HSV-1和HSV-2。
2. 動物模型:小鼠、豚鼠、家兔等,多種原代人胚細胞、二倍體細胞以及動物細胞。HSV感染細胞後很快導致受染細胞的病變,表現為細胞腫大、變圓、折光性增強,可見有核內嗜酸性包含體。HSV的增殖周期短,約需8~16小時
3. 抵抗力:較弱,易被脂溶劑滅活。 1.流行病學特點:人是HSV唯一的自然宿主,主要通過直接密切接觸和性接觸傳播。病毒可經口腔、呼吸道、生殖道粘膜和破損皮膚等多種途徑侵入機體,孕婦生殖道皰疹可在分娩時傳染新生兒。HSV的感染十分普遍,呈全球性分布。
2.感染類型:
1)急性感染:引起感染部位的皰疹
2)潛伏感染與復活感染:HSV-1潛伏於三叉神經節、頸上神經節和迷走神經節,偶可潛伏在S2-3背側感覺神經根;HSV-2則潛伏感染於骶神經節,當受到刺激時,病毒可被激活並沿神經纖維軸索至末梢,從而進入神經支配的皮膚和黏膜重新增殖,再度引起病理改變,導致局部皰疹的復發。
3.臨床症狀:初次感染雖多無臨床症狀,但常轉變為潛伏感染。
1)口咽部皰疹:多為HSV-1感染所致,常發生於兒童,僅少數感染者出現臨床症狀,表現為發熱、咽痛、口腔黏膜皰疹和潰瘍等。復活感染常發生於口唇皮膚與黏膜交界處,初有疼痛、燒灼感,繼後局部出現水皰並破潰形成潰瘍,一周左右病癒。
2)生殖器皰疹:多系HSV-2感染所致,多發生在成人。急性感染時臨床症狀較重,感染部位出現斑疹或丘疹,進而形成水皰、膿皰和潰瘍,可伴有發熱和淋巴結腫大等臨床表現,病程約3周。生殖器皰疹易復發,但症狀較輕,甚至無臨床表現。此類疾病可通過性接觸傳播。
3)HSV-2與子宮頸癌的關系密切,其依據為:患過生殖器皰疹的婦女子宮頸癌的發生率高;子宮頸癌患者HSV-2抗體陽性率高;子宮頸癌組織細胞內可檢出此型病毒的抗原;細胞培養中的HSV-2核酸可使地鼠細胞向癌細胞轉化。
4) 皰疹性角膜結膜炎:兩型HSV均可引起,以HSV-1為多見。急性和復活性感染發生在眼部,表現為樹枝狀角膜炎或角膜潰瘍。重者炎症波及結膜基層,導致角膜混濁影響視力。新生兒可在患有HSV-2感染的孕婦分娩時獲得感染,發生HSV-2皰疹性結膜角膜炎或新生兒皰疹。
5) 皮膚感染與皰疹性甲溝炎:HSV-1皮膚感染發生於皮膚破損者,如濕疹、燒傷或外傷,引起皰疹性濕疹、皰疹性甲溝炎等。皰疹性甲溝炎系手指皮膚破損後,HSV感染手指或指甲部位,出現疼痛性皰疹並形成膿皰,常被誤診為細菌感染。
6) 此外,HSV-1感染尚可感染免疫功能缺陷的個體,其病變可擴散至呼吸道、消化道、腸黏膜等,症狀更為嚴重。HSV-1感染引起的散發性致死性腦炎,病程進展快、病死率高。免疫性強,可以持續多年。 病毒分離培養:水皰液、唾液、腦脊液、眼角膜刮取物、陰道棉試子等標本接種人胚腎、人羊膜或兔腎 等易感細胞,也可接種於雞胚絨毛尿囊膜和乳鼠或小白鼠腦內。
快速診斷:將宮頸粘膜、皮膚、口腔、角膜等組織細胞塗片後,用特異性抗體作間接免疫熒光或免疫組化染色法檢測病毒抗原;Wright-Giemsa染色鏡檢,如發現核內包涵體及多核巨細胞,可考慮HSV感染。 1. 避免與患者接觸或給易感人群注射特異性抗體,可減少HSV傳播的危險。
2. 由於新生兒感染的危險性高,在某些情況下(如羊膜未破時)可採取剖腹產,以減少新生兒與病損生殖器的接觸。
3. 分娩後給新生兒注射特異性抗體或丙種球蛋白也可作為緊急預防措施。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 1. 所致疾病:水痘和帶狀皰疹
2. 流行病學特點:
1)季節性:好發於冬春季節
2)傳播途徑:呼吸道,也可通過與水痘、皰疹等皮膚損傷部位的接觸而傳播,可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
3)傳染源:患者
3. 感染類型與臨床特點:
原發感染:兒童多見,水痘的出疹突發,紅色皮疹或斑疹首先表現在軀干,然後離心性播散到頭部和肢體,繼續發展為成串水皰、膿皰,最後結痂。病情一般較輕,但偶可並發間質性肺炎和感染後腦炎。免疫功能缺陷、白血病、腎臟病及使用皮質激素、抗代謝葯物的水痘患兒,易發展成為嚴重的、涉及多器官的VZV感染。成人水痘症狀較重且常伴發肺炎。
繼發感染:老年人、腫瘤患者、接受骨髓移植者等免疫功能低下者,潛伏的病毒易被激活,帶狀皰疹多見。兒童感染的病毒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節等部位,當機體受到某些刺激,如外傷、發熱、受冷、機械壓迫、 X線照射時,可誘發VZV的復活引起帶狀皰疹。一般在軀干,呈單側性,成串的皰疹水皰集中在單一感覺神經支配皮區,皰液含大量病毒顆粒。 標本:皰疹病損基部的塗片、皮膚刮取物、水皰液、活檢組織和血清。
分離培養:水皰液接種於人二倍體成纖維細胞 在接觸傳染源72~96小時內,高滴度免疫球蛋白對預防感染或減輕可能發生的臨床症狀有一定效果,對免疫功能低下的兒童,這種緊急免疫預防的措施尤為必要。一種有效的減毒活疫苗已由日本學者研製成功,並推薦應用於1~12歲健康兒童的預防接種。
EB病毒(Epstein-Barrvirus,EBV) EB病毒的核心由172Kb核酸序列組成,應用免疫熒光染色技術研究轉化細胞表達的病毒抗原顯示,EBV抗原包括兩組
1.病毒潛伏感染時表達的抗原:EBV核抗原(EBNA):存在於核內,出現在病毒核酸指導下的蛋白合成之前,這類抗原的存在表明有EBV 基因組。
潛伏感染膜蛋白(LMP),
2.病毒增殖性感染相關的抗原:
EBV早期抗原(EA):病毒增殖早期誘導的非結構蛋白,它標志著病毒增殖活躍和感染細胞進入溶解性周期
EBV衣殼抗原(VCA):病毒增殖後期合成的結構蛋白,與病毒DNA組成核衣殼
EBV(MA):是病毒的中和性抗原,存在於病毒感染的轉化細胞表面,能誘導產生中和抗體。 1.所致疾病:
1)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是一種急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多系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後發病。典型症狀為發熱、咽炎和頸淋巴結腫大。隨著疾病的發展,病毒可播散至其他淋巴結;可導致肝、脾腫大,肝功能異。
2)非洲 Burkitt淋巴瘤和EBV相關性淋巴瘤:洲Burkitt淋巴瘤多見於5~12歲兒童,在中非新幾內亞和美洲溫熱帶地區呈地方性流行。好發部位為顏面、齶部。
3) 鼻咽癌:我國南方及東南亞是鼻咽癌高發區,多發生於40歲以上中老年人。
2.病毒感染類型:
增殖性感染:EBV在受感染的B細胞內,其基因組在少部分宿主細胞內得以復制和完全表達,隨著子代病毒的形成和釋放,宿主細胞溶解死亡。
非增殖性感染:
1)潛伏感染:在EBV感染的B細胞中,病毒的基因組不能完全表達而於感染早期即處潛伏狀態,不能表達病毒的結構蛋白和其他晚期蛋白。
2)惡性轉化:系指少數EBV感染的B細胞在不斷分裂增殖的過程中,因受某些因素的影響而發生染色體異常改變,轉變為腫瘤細胞。 病毒的分離培養:採用唾液、咽漱液、外周血細胞和腫瘤組織等作為標本,接種人新鮮的B細胞或臍帶血淋巴細胞
病毒抗原及核酸檢測:多採用免疫熒光法。核酸雜交和PCR或RT-PCR是臨床常用的微生物基因診斷方法,分別可測定病變組織內的病毒核酸和病毒基因轉錄產物,PCR法比核酸雜交更具敏感性。
血清學診斷包括特異與非特異性抗體檢測兩類:
1)特異性抗體的檢測:用免疫熒光法或免疫酶法檢測病毒VCA-IgA抗體或EA-IgA抗體,滴度≥1:5~1:10或滴度持續上升者,對鼻咽癌有輔助診斷意義。
2)非特異性抗體的檢測:即應用嗜異凝集試驗檢測患者血清中的嗜異性抗體,以作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輔助診斷。 1)95%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患者均能恢復,僅少數病人可發生脾破裂,為此應限制急性期時作劇烈運動。
2) EBV可通過人與人的直接接觸而傳播。應用病毒特異性抗原作主動免疫,有可能預防Burkitt淋巴瘤和鼻咽癌的發生,這一方法正處探索階段。
人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 1.所致疾病:巨細胞包涵體病
2.流行特徵:人是CMV的唯一宿主,感染非常普遍,初次感染多在2歲以下,大多呈隱性或潛伏感染,但在一定條件下侵襲多個器官和系統產生嚴重疾病。
3.感染類型:
先天性感染:初次感染的母體可通過胎盤傳染胎兒,患兒可發生黃疸,肝脾腫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及溶血性貧血,脈絡膜視網膜炎和肝炎等,少數嚴重者造成早產、流產、死產或生後死亡。存活兒童常智力低下,神經肌肉運動障礙,耳聾和脈絡視網膜炎等。
圍生期感染:分娩時胎兒可經產道感染,多數症狀輕微或無臨床症狀,偶有輕微呼吸障礙或肝功能損傷。CMV還可通過哺乳傳播給嬰兒,此類產後感染通常也是良性的。
新生兒後感染:兒童和成人的CMV感染多是無症狀的。在成人可引起單核細胞增生樣綜合征;在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潛伏的病毒可以復活並導致非常嚴重的感染
4.細胞轉化與可能的致癌作用:CMV和其他皰疹病毒一樣,能使細胞轉化,具有潛在的致癌作用。 1)病毒分離培養:用人成纖維細胞分離培養,但通常需要3~14天方可觀察到CPE,一般需觀察28天,病變組織標本塗片的常規 HE染色,也可直接觀察CPE和核內嗜鹼性包含體。
2)抗原檢測:應用特異性抗體作免疫熒光,直接檢測白細胞、活檢組織、組織切片、支氣管肺泡洗液等臨床標本中的CMV抗原。
3)病毒核酸檢測:應用PCR與核酸雜交等方法,可快速、敏感地檢測CMV特異性的DNA片段。
4)抗體檢測:特異性IgG類抗體需測雙份血清以作臨床診斷,同時了解人群感染狀況;IgM抗體只需檢測單份血清以確定活動性CMV感染。 1) 在輸血或器官移植時,應避免CMV傳播。
2) 人抗CMV免疫球蛋白已應用於改善肝、腎移植相關的CMV感染症狀。
3) 避孕套的使用可以減少CMV性接觸性傳播。
CMV 疫苗正處在臨床試驗評價階段。
③ 皰疹真的那麼可怕么
單純性皰疹亦稱為發熱性水皰,是由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疼痛性感染,他可以在全身出現,但最常見於牙齦上、口腔外側、嘴舌外側、鼻子、頰或手指上。水皰形成後,破損產生滲出液,其後產生黃白色的痂殼最終脫落。在痂殼的下面產生新的皮膚。潰瘍通常持續7~10天。
症狀:單純皰疹常見齡口炎,起病時局部先呈充血,隨即發生圓形小泡,破裂後成淺表潰瘍,內含微量纖維性滲出物。
單純皰疹病毒構成
單純皰疹病毒直徑約為120-150微米,由含有DNA的核於中間,向外依次由包膜、體被、衣殼三種同心結構組成,衣殼表面為162個殼微粒組成的3:3:2軸對稱的20面體,體被由纖維質構成,包膜有時來自細胞核,有時來自細胞膜,細胞膜內含有脂成份,所以單純皰疹病毒對乙醚及脂溶劑特別敏感。對高溫和低PH都不穩定,在低溫下可生存數月,濕熱50℃及乾燥90℃30分鍾滅活。
[編輯本段]單純性皰疹的病因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單純皰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所致。人類單純皰疹病毒分為兩型,即單純皰疹病毒Ⅰ型(HSV-Ⅰ)和單純皰疹病毒Ⅱ型(HSV-Ⅱ)。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腦)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感染。此兩型可用熒光免疫檢查及細胞培養法相鑒別。人是單純皰疹病毒的唯一自然宿主。病毒經呼吸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破損皮膚進入體內,潛居於人體正常粘膜、血液、唾液及感覺神經節細胞內。原發性感染多為隱性,大多無臨床症狀或呈亞臨床表現,僅有少數可出現臨床症狀。原發感染發生後,病毒可長期潛伏於體內。正常人群中約有50%以上為本病毒的攜帶者。HSV在人體內不產生永久免疫力,每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發熱、胃腸功能紊亂、月經、妊娠、病灶感染和情緒改變時,體內潛伏的HSV被激活而發病。研究證明,復發性單純皰疹患者可有細胞免疫缺陷。一般認為HSV-Ⅱ型與宮頸癌發生有關。
單純皰疹診斷要點
1、損害為密集成群的針尖大小的水皰,常為一群,亦有2-3群,破裂後露出糜爛面,逐漸乾燥結痂.自覺燒灼和癢感。
2、多發生於皮膚、粘膜交界處、以顏面及生殖器為多見,如口角、唇緣、眼瞼、包皮、龜頭、尿道、陰唇、及外陰陰道等部位。
3、重者常引起附近淋巴結腫大。
4、歷時1周左右自愈、可反復發作。
皰疹患者的自我保健
1.不要過分緊張。有的患者皮膚上可能會出現大皰、血皰,甚至糜爛,但是請不要緊張,如果治療得當10天左右即可痊癒,治癒後一般不會復發。
2.多休息,給以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
3.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要摩擦患處,避免水皰破裂。可外用中草葯或雷夫奴爾濕敷,促使水皰乾燥、結痂。
4.老年重症患者,尤其發生在頭面部的帶狀皰疹,最好住院治療,以防並發症的發生。
5.患「帶狀皰疹"提示患者身體免疫力處於低狀態,應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
6.某些患者在皮損完全消失後,仍遺留有神經痛,這時可採取針灸、理療等緩解疼痛。
④ 身上長出了一片紅色的疙瘩
可能是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