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蕁麻疹的「蕁」字的讀音應該是怎麼讀的呀
讀音:[ xún ]
② 為什麼蕁麻念(qian),而蕁麻疹要念(xun)
「蕁」以前是念qian的,但是有太多人認為它是從艹音尋的字,所以錯念,以後就約定俗成了。就像姓「蓋」(gě)的,有的自己都念「gài」了。
《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釋例》(語文出版社,1997年)有這么一段話:
蕁
(一)qián(文)~麻
(二)xún(語)~麻疹
1963年的《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總表初稿》審「蕁麻」一詞,定「蕁」qián音,並註:「也作『艹_麻』。」「蕁,不取xún音。」此字審議中頗有爭議。據雲西北地方有這種植物,人如觸之,皮膚刺癢,起疹。當地人也稱「火麻」。
皮膚病「蕁麻疹」即因此得名《審音表·訂本》(指1985年公布的《普通話異讀詞三次審音表》)採取變通辦法,因「蕁麻」是自古即有之物,用「文讀」qián音;「蕁麻疹」是現代病名,用「白讀(語音)」xún,以適應現代大多數人的念法。
(2)蕁麻疹念什麼擴展閱讀:
古代有專門的書籍對漢字的讀音進行標識,這種標識法稱之為反切。用前一個字「切」剩的聲母和後一個字「切」剩的韻母組成發音。比如「尋」是徐林切,徐心切。就是用「徐」的聲母x和「林/心」的韻母in,組合成xin為「尋」的發音。
xin這發音不是「尋」的今天發音,這是因為今天普通話的「尋」和古代漢語發音不同。而且,「尋」在古代也不讀xin,因為作為反切的「徐、林、心」古代發音也和今天普通話發音不同。
所以要研究古漢語發音,個人認為就應當從保留相應時間段古漢語發音最多的地方語言入手(這里主要是考慮宋明的古漢語發音),不能用今天的普通話來做基準研究古漢語發音。
③ 蕁麻疹的蕁怎麼讀
蕁:
在蕁麻這個詞語中念qian ,
在蕁麻疹這個詞語中念xun(兩者均為第二聲)。
這個字的讀音,只有「qian」,但是在「蕁麻疹」里似乎是特例……
蕁麻疹 :
qián má zhěn
1.(蕁xún)一種皮膚病。又稱風疹塊。症狀是局部或全身性皮膚上突然成片出現紅色腫塊,甚癢。乍發乍退,不留痕跡,日或反復數次。急性的旬日可愈,慢性的往往持續數月。致病因素復雜,某些食物、葯品、蟲咬、細菌感染、接觸刺激性物質及冷熱過敏等,均可能引起此種病症。
④ 蕁麻疹到底讀qian還是xun
蕁讀作tán或者qián、xún。蕁在特指「蕁麻」這種植物時,「蕁」讀作qián,在口語讀「蕁麻疹」時,讀作xún。
「蕁麻疹」之蕁字念qián(錢)但誰都錯讀為「尋」,連醫生護士也不例外,那時我經常以老師的姿態告訴別人,此字讀qián,蕁麻乃一種植物,碰之即癢。誰知這幾年字典居然改了,就按大眾的講法,改叫「尋」麻疹了,但在植物上仍讀「蕁(qián)麻」,我感到匪夷所思,把一個單音字改為雙音字,成心給大家增添麻煩。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⑤ 蕁麻疹的「蕁」字的讀音應該是怎麼讀的呀
對於「蕁」字在不同詞語中的讀音,其在「蕁麻」中的確念作qian(第二聲)。然而,在「蕁麻疹」這個詞中,它的讀音卻發生了變化,變為xun(也是第二聲)。這似乎是個例外,因為在「蕁麻」中,「蕁」字的標准讀音並沒有改變。蕁麻疹,醫學術語為「qián má zhěn」,是一種皮膚病,又名風疹塊。其特徵是皮膚突然出現紅色腫塊,瘙癢難耐,時發時消,不留痕跡,可能每日數次。急性蕁麻疹通常數日即可恢復,但慢性病程可能持續數月。該病的引發因素多樣,如食物、葯物、蟲咬、細菌感染、接觸過敏原或溫度變化等都有可能成為誘因。
⑥ "蕁麻疹"蕁字的正確讀音
應該讀作qian的,但是2002年漢語大字典改為xun了,原因很讓人崩潰:大多數人都讀錯為xun,所以改成xun了
⑦ 蕁麻疹的蕁到底念什麼
確實讀XUN
◎ 蕁麻疹 xúnmázhěn
一種過敏性皮疹,俗稱風疹疙疸
但是其除了這個片語,都讀QIAN
◎ 蕁
(1) 蕁、 qián
(2) 另見 xún(蕁麻疹)
常用片語
◎ 蕁麻 qiánmá
(1) 蕁麻科,尤其是蕁麻屬的植物,遍體多刺或接觸它們會感到針刺般疼痛
(2) 該植物的纖維
⑧ 這個「蕁」字明明念「qian」,為什麼是「xun」
拼音:xún 注音:ㄒㄩㄣˊ
原讀:qián 注音:ㄑㄧㄢˊ
.※ 用於植物名「蕁麻」時讀qián,用於病名「蕁麻疹」時讀xún
常用片語
◎ 蕁麻 qianmá
(1) [nettle]∶蕁麻科,尤其是蕁麻屬的植物,遍體多刺或接觸它們會感到針刺般疼痛
(2) [nettle fibre]∶該植物的纖維
◎ 蕁麻疹 xúnmázh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