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濕疹中醫療法
擴展閱讀
加里奧那個皮膚特效好看 2024-11-30 10:32:52
流浪貓疙瘩 2024-11-30 10:27:24

濕疹中醫療法

發布時間: 2024-11-03 02:18:55

Ⅰ 寶寶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有哪些

濕疹在中醫學稱之為「濕毒瘡」或「濕氣瘡」。「毒」,是指一些熱毒,令身體產生排斥及敏感反應,而這些熱毒可能是由食物、葯物或日常用品導致。「濕」,是指身體機能受濕阻以致呆滯。運用中醫療法可以從根本上去除寶寶的濕疹。嬰兒的皮膚比較嫩,出現濕疹的情況家長不想讓寶寶吃葯,總擔心會有其他的副作用,下面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寶寶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有哪些。
1、用生山香750克、銀花60克、蒲公英60克、九里明60克、黃柏20克、五倍子6克、白鞏3克、蛇床子20克、蒼耳子20克、川椒5克、孩兒茶15克、荊芥20克,水煎湯,每天先熏後洗2-3次,連續熏洗至病癒。
2、用白鮮皮30克、苦參30克、土茯苓30克、紫草10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30克、赤芍12克、連翹30克、金銀花3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蟬蛻6克、甘草10克,紗布包好,水煮沸15-20分鍾,將葯湯倒於盆中,先熏後洗患處,每天2次。每天1劑,3劑為1療程。
3、用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紫草15克、土槿皮20克、白鮮皮20克、石榴皮15克、生黃柏30克、赤石脂20克、苦參30克,裝於紗布袋中,水煎湯,先熏後洗肛門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
4、也可以直接外擦濕癢停中葯乳膏。適合任何部位的濕疹。
5、皇菴堂·利珍霜(兒童型)。功效:適用於小兒濕疹、奶癬等各類皮膚瘙癢問題的調理養護。
寶寶濕疹吃什麼
1、金銀花蜜汁米酪。原料包括杏仁、綠豆、糯米、金銀花、蜂蜜及白礬少許。寶寶發生膿包瘡、濕疹吃此品,能清熱利濕,養血祛風,抑制多種細菌和病毒對人體皮膚的侵害,能祛瘙癢、燥濕等。
2、將軍蛋。原料是雞蛋和生大黃。大黃能清熱解毒潤燥,雞蛋可和中調味。
3、苦參雞蛋。原料是雞蛋、苦參、紅糖。苦參可清熱解毒,雞蛋潤燥。
4、綠豆粥。原料綠豆,粳米,冰糖少許。綠豆性涼味甘,有較強的葯力,故本粥能清熱涼血,利濕去毒,適於患濕疹的寶寶食用。
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寶寶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有哪些的常識都了解了吧,另外本網還有很多關於兒童疾病方面的知識,感興趣的可以繼續關注,讓孩子可以健康的成長。

Ⅱ 中醫解釋濕疹的病因是什麼呢

生活中,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皮膚病、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
生活中,熱盛型患者,應該要清熱利濕,佐以涼血。龍膽草,黃芩,黃連,澤瀉,梔子,生地,車前草,木通,連翹,槐花,生甘草。
通常的,中醫可以將該病分為不同的類型,對於內熱盛,大便干結者,加川軍、枳殼,下焦濕盛者,加黃柏,滲液多者,加滑石塊、茵陳,發於面部者,加菊花,發於頭部者,加藁本,發於腰背者,去膽草,加杜仲,發於上肢者,加姜黃,發於下肢者,加牛膝或木瓜,瘙癢明顯者,加白鮮皮、地膚子、苦參。
同時,對於濕盛型,應該要健脾利濕,佐以清熱。可用厚朴,陳皮,澤瀉,炒黃柏,茯苓,豬苓,炒枳殼,炒薏米,炒白術,車前子(包)。濕象明顯者,加用蒼術;若濕熱郁結日久者,則加用驅風解毒止癢葯物或用全蟲方加減。
。在使用中醫治療該病的時候,應該首先要辨清類型,再者就是一定要有耐心,堅持的治療,切不可治療的時候,半途而廢。

Ⅲ 濕疹不能吃什麼食物三個治療濕疹的中醫療法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症,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有多種形態,容易減輕、加重和復發。因此,在飲食上需要特別注意,以免加重病情。以下是濕疹患者應避免的三類食物。
1. 忌食致敏食物
濕疹與過敏密切相關,因此,患者應避免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如魚、蝦、蟹、牛肉、羊肉、雞、鴨、鵝等。
2. 忌辛辣刺激食物
蔥、大蒜、生薑、辣椒等辛辣刺激食物會耗損陰氣助長陽氣,加重濕疹症狀,應避免食用。
3. 忌發濕、動血、動氣食物
根據中醫理論,濕疹患者應避免發濕氣的食物,如竹筍、芋頭、梨等;動血的食物,如慈姑、胡椒等;以及動氣的食物,如蓮子、羊肉等。
如果是嬰兒濕疹,母親在哺乳期間應避免以上食物,同時避免飲酒。含有濕毒的水果,如芒果,應避免食用,因為濕疹多由風濕熱引起,食用芒果會助熱化濕,加重病情。
此外,不宜食用富含細菌的食品,如死魚、死蝦和不新鮮的肉類;不易消化的富含蛋白質的食品,如魷魚、烏賊類;以及花生、芝麻、豆類等。生蔥、生蒜、生西紅柿以及杏仁、栗子、核桃、葡萄、荔枝、香蕉、菠蘿、桂圓、草莓等也不宜食用。
濕疹的治療方法眾多,中醫療法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因為相比西葯,中醫治療濕疹的副作用較小。中醫治療濕疹有三個有效方法:
一、外洗除濕湯
根據濕疹的不同類型,可加減葯物。主要葯方組成為:龍膽草、苦參、蛇床子、黃柏、地膚子、車前草、黃芩、生地、丹皮、赤芍、馬齒莧、板藍根、六一散。根據不同症狀,可適當加減葯物。
二、中葯內服方
術苓除濕湯,主要葯物包括:炒白術、蒼術、茯苓、澤瀉、豬苓、薏苡仁、厚朴、陳皮、滑石、地膚子、白鮮皮、甘草。根據症狀,可適當加減葯物。
三、中葯熏洗方
黃柏百部湯,主要葯方組成為:黃柏、百部、土茯苓、蛇床子、蒼術、荊芥、地膚子、白鮮皮、苦參、藿香、明礬或桔礬。煎煮後,溫水洗凈患處,然後熏蒸患處,葯液適中後用紗布蘸葯液洗患處。
濕疹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應做好日常護理,以防濕疹反復發作。

Ⅳ 濕疹中醫辯證治療

濕疹是個很頑固的病,很多人都有,尤其是在脖子和四肢、關節處易生,中醫治療的方法一般是疏風散邪,涼血化淤。這是一般的思路,我治療了一些患者,卻總是發現疏風之路不是很順暢。

後來我反思發現是自己忘記了辨證施治,中醫不是用一個套方來針對所有患者的,一定要結合病人的情況來治療,所以我就仔細總結這些患者,最後發現,很多人都是情緒波動後才發的病,於是我就採用調和肝膽的小柴胡湯類方,或者是四逆散等方子,稍微配合點走皮膚的葯物如白蘚皮,結果這些女士的肝氣疏開以後,病情居然就逐步好轉了,最後有很多就痊癒了。

當時我看這位朋友,她的患處也在脖子的兩側,還有四肢的關節處,這如何分析呢?

中醫認為,人體的兩側為陰陽交接的部分,所以脖子側面的問題,可以從肝膽論治;而關節處,為筋之所聚,中醫認為肝主筋,肝病也會引起關節處的問題,所以,我判斷這個患者的情況跟肝膽不和有關。

中醫認為,肝升膽降,都主氣機的疏泄、如果肝膽失和,疏泄不利,那我們的身體就會出現各種問題,而引起肝膽失和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情志失調。

肝膽不能疏泄會導致水濕停滯,出現濕疹等問題,這個時候,單純利水濕效果不好,因為得把根源問題調理過來才能一勞永逸啊!

想要顏值高,舒肝很重要 | 生活妙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