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輸血漿蕁麻疹
擴展閱讀
外陰長了很多小疙瘩圖片 2024-10-23 02:06:35
雀斑和麻子的區別 2024-10-23 02:05:09
陰莖上張疙瘩 2024-10-23 01:52:24

輸血漿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4-10-22 21:57:05

① 輸血後為何會有不良反應

輸血是急救和防治疾病的重要措施,但輸血也可引起不良反應,有時甚至非常嚴重,帶來了一定危險性。輸血不良反應是指在輸血中或輸血後,受血者發生了用原來的疾病不能解釋的新的症狀或體征。輸血不良反應按發生的時間分即發型和遲發型,即輸血時或輸後24小時內發生的和輸後幾天至幾十天發生的。 一、過敏性反應和蕁麻疹 輸血後可發生輕重不一的過敏反應,輕者只出現單純的蕁麻疹;中型為過敏性反應;重度可發生過敏性休克和死亡。這些反應屬於血漿蛋白免疫性反應,即抗原抗體反應。 1、原因: (1)IgA抗體:有些受血者缺乏IgA,當輸血或其他刺激後產生抗IgA抗體(可不一定有輸血或妊娠史),當輸入相應IgA時便發生IgA的抗原抗體反應。 (2)過敏體質:對普通變應原(如花粉、塵埃等)敏感的人,易發生中度至嚴重蕁麻疹,這可能由於IgE抗特應性變應原所致。 (3)被動獲得性抗體:獻血者的抗體(如青黴素)通過輸血傳給受血者,當受血者接觸相應抗原時可發生過敏反應。 (4)低丙種球蛋白血症:此種患者當注射免疫球蛋白時易發生過敏反應。 2、症狀和體征 (1)輕度:痛癢、局部紅斑、蕁麻疹、血管性水腫和關節痛。血液中嗜酸性細胞增多。 (2)重度:支氣管痙攣,發紺、呼吸困難、肺部有喘鳴、脈快、低血壓、胸骨下痛、胸部壓迫感、休克、喉頭水腫以至窒息。有的患者易伴有發熱、寒戰、咳嗽、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 二、發熱反應 在輸血期間或輸後1-2小時內體溫升高1攝氏度以上並有發熱症狀者。 1、原因 (1)熱原:熱原是由細菌和不潔物產生的,如蛋白質、死細菌及細菌產物。 (2)免疫反應:多次輸血或妊娠後受血者產生白細胞抗體(也可以是血小板或血漿蛋白抗體),當再次輸入血細胞(也可是全血)時可產生抗原一抗體反應,激活補體,進一步引起白細胞溶解,而釋放熱原。 2、症狀和體征 常表現為畏寒、寒戰、發熱、出汗,體溫可達38-41攝氏度。反應出現的時間不盡相同,一般在輸血開始後15-120分鍾內發生,當患者白細胞凝集素效價高時,可在開始輸血5分鍾就出現面潮紅、熱感,輸血後1小時出現高熱。某些患者可伴有惡心、嘔吐、皮膚潮紅、心悸、心動過速和頭痛,反應持續30分鍾至數小時後完全消退。 三、溶血性輸血反應 溶血性輸血反應是輸血後紅細胞受到破壞而引起的一系列反應,有急性溶血性輸血反應和遲發型溶血性輸血反應之分。 1、原因 (1)免疫性溶血反應:一、ABO血型不合:抗體為IgM抗體,為天然完全抗體,主要是血管內溶血。二、Rh血型不合:抗體為IgG抗體,為免疫性不完全抗體,主要是血管外溶血。三、其他血型系統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如MNSs、Lewis、Kell、Di等等,發生的溶血有血管內或血管外溶血。四、獻血者間血型不合:見於大量輸血或短期內輸入多個獻血員的血。 (2)非免疫性溶血反應:此類反應較少見,包括低滲液體輸注;冰凍、過熱或機械操作作破壞紅細胞;某些葯物的混入;獻血或受血者紅細胞有缺損(如某些紅細胞缺陷性疾病) 2、症狀和體征 (1)這類反應多半在輸血過程初期,輸入數十亳升後發病,表現為寒戰、面潮紅、呼吸困難、低血壓、創面滲血,出現血紅蛋白尿,尿少,尿閉以至發展成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常於反應後1-2周變得明顯)。 (2)患者可突發休克,可發生廣泛滲血及凝血障礙而一步引起DIC。 (3)遲發性溶血反應:主要屬於血管外溶血。常見於Rh血型不合,偶見於其他血型系。在經產婦或有輸血史者,輸血後數天或周發生原因不的發熱、貧血、黃疸,症狀輕微,網織紅細胞增多,球形紅細胞增多,結體球蛋白降低,可有肝脾腫大,血紅蛋白尿少見。 四、細菌污染的反應 在現代設備和技術條件下,基本上可以做到血液不受細菌污染,但實際上,由於各種原因,細菌污染仍然或多或少地發生。 1、原因 (1)血袋、采輸血器具消毒不嚴、破損。 (2)開放式采血和制備血液成分、輸血。 (3)獻血者皮膚消毒不嚴,采血部位有化膿病灶。 (4)血液保存、管理不嚴。 2、症狀和體征 輕者以發熱為主。重者於輸少量血(10-20毫升後突然病情加重,極度不安,發生劇烈寒戰、高熱、大汗,惡心、嘔吐、呼吸困難、乾咳、發紺、面部潮紅,皮膚粘膜出血,腹痛、腹瀉,血壓下降、脈細弱等,嚴重者可發生休克、DIC和急腎衰而死亡。可發生血紅蛋白尿和肺部並發症。 一般情況下,高熱休克和皮膚充血是常見特徵。休克為溫暖型,皮膚潮紅而乾燥。體全麻患者可能只有血壓下降和創而滲血,而無寒戰與發熱。 五、循環系統負荷過重 大量輸血或受血者心功能不全時,輸血可致心衰、肺水腫,嚴重者則可在數分鍾內死亡。這是由於輸血過多過快、超過患者的正常血容量所致。 1、原因 (1)老年心功能較差、兒童血容量少,這都不能耐受大量輸血。 (2)原有心肺功能不全者,慢性嚴重貧血者。 (3)大量快速輸血輸液,或輸注高濃度白蛋白(20-25%)而引起大量組織間隙水分進入血管內,引起心臟負擔過重。 (4)血漿膠體壓下降(如低蛋白血症)或肺血管滲透性增加(如大面積肺炎)時輸入量雖不多,但只要血管內壓升高,即易引起肺水腫。 2、症狀 早期的信號是全身靜脈壓升高,伴肺血管內血量增加和肺少量減少。輸血中或輸血後1小時內患者突然心率加快、心音變弱、脈搏微弱、呼吸困難、胸緊、頭痛、頭脹,發紺、咳出大量血性泡沫痰,直坐時頸靜脈怒張、肺部出現濕性羅音,可發生心房顫或心房撲動,嚴重可於數分鍾內死亡。臨床症狀加上收縮壓迅速增加6.7kPa以上時,可作此診斷。 六、高血鉀 全血和紅細胞在保存期間,隨著庫存時間的增長,其血漿中的鉀含量也逐漸增多,這是由於紅細胞中K+的外溢,大量輸血可引起鉀中毒,患者血漿中鉀濃度達到8毫摩爾/L時,可引起心電圖顯著改變,約為10毫摩爾/L時,可認為是即刻死亡的原因。 七、枸櫞酸鹽中毒 臨床輸血中的血液大多數是用ACD或CPD抗凝,當大量輸血或換血時,血漿中的枸櫞酸鹽鹽很容易達到中毒水平(約1g/L),這是由於過量的枸櫞酸鹽同血鈣結合成整合物,而引起低血鈣。 八、氨血症與酸鹼失衡 隨著血液貯存時間的增長,血中氨的濃度將逐漸增加,貯存到3周的血中氨的濃度可約等於新鮮血中氨濃度的8-9倍,所以肝功能不全的患者不應給大量貯存血。 臨床醫師在考慮輸血或輸成分血時,應權衡對患者的利弊,在患者具有明確適應證,並考慮到輸血的價值大於可能的危險性和採用必要的預防措施時,才能決定輸血;檢驗科和輸血科(或血庫)人員應做好實驗室檢查;護理人員應格執行各種操作規程,做好觀察和護理工作,以減少或避免輸血治療的危險性。

② 輸血不良反應怎麼辦

.輕度反應是由於輸入的血漿中含有某種蛋白所引起的輕度超敏反應,組胺在局部皮膚過多釋放。
【臨床表現】患者在輸血數分鍾內出現局部皮膚反應,最常見的是皮疹和蕁麻疹,常常伴有皮膚瘙癢。
【處理方法】 ①減慢輸血速度。②給予抗組胺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如果經以上處理,30分鍾內症狀緩解,可繼續以正常速度輸注,如30分鍾內無臨床改善或有惡化,則按照中重度反應處理。
【預防】 一般在輸血前30分鍾預防性給予抗組胺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肌注或靜注,或異丙嗪50mg,口服[3]。
2.中重度反應 是由於庫存的血液成分釋放出細胞因子和(或)所輸血中的白細胞與患者血清中的抗體發生反應導致致熱原釋放引起的。又被稱為非溶血性發熱反應。在需要定期輸血的患者中,發生率約為1~2%。
【臨床表現】患者一般在輸注血製品30~60分鍾內出現發熱、寒戰、面色潮紅、蕁麻疹、皮膚劇烈瘙癢、煩躁、心跳加快,可以出現輕微呼吸困難及頭痛。
【處理方法】 ①立即停止輸血,更換輸注器械,以生理鹽水保持靜脈通路通暢;②通知患者的主治醫師和血庫;③將輸血器械及剩餘血液、新鮮的尿樣及從另一隻手臂採集的血樣(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庫和檢驗部門分析。④肌肉注射抗組胺葯物(如氯苯那敏0.1mg/kg或與之相當的其他葯物)。口服(對乙醯氨基酚10mg/kg)或肛塞退熱葯物(如吲哚美辛栓50~100mg)。⑤若出現過敏反應症狀,如支氣管痙攣和哮喘等,靜注皮質類固醇葯物。⑥一般經以上處理15分鍾後症狀改善,可換一袋血液重新緩慢輸注,密切觀察;如15分鍾內無臨床改善或有惡化趨勢,則按照有生命危險的反應處理。
預防】對於反復定期輸血患者、或者曾有兩次以上輸血相關的非溶血性發熱反應者,應減慢輸血速度(每單位紅細胞3~4小時,濃縮血小板每袋2小時),並且可在輸血前60分鍾預防性給予退熱葯物,但如果有血小板減少,應避免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條件允許,可採用去除白細胞或過濾的紅細胞和血小板。
3.有生命危險的反應包括急性血管內溶血、細菌污染及敗血症休克、液體超負荷、過敏性休克和輸血相關肺損傷。
(1)急性血管內溶血:是由於輸注血型不合紅細胞導致。患者血漿中抗體與輸注的異型血紅細胞發生溶血反應。主要見於ABO血型不合,其他的血型不合也有發生,如Rh血型等。即使少量異型血(5~10ml)輸注也可以引起嚴重的溶血[4]。
【臨床表現】發熱、寒戰、心率增快、低血壓休克、呼吸急促或呼吸窘迫、頭痛、煩躁焦慮、腰背疼痛、少尿、血紅蛋白尿,甚至可以出現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如果患者意識清楚,急性血管內溶血的症狀可以在輸血開始後幾分鍾內出現,而對於意識不清或處於麻醉狀態的患者而言,因DIC引起的低血壓和出血不止可能是急性溶血的唯一表現。
【處理方法】 ①立即停止輸血,更換輸注器械,以生理鹽水保持靜脈通路通暢。②保持呼吸道通暢,並給予高濃度面罩吸氧。③循環支持:輸注生理鹽水20~30mg/kg,保持血容量和收縮壓;如果需要可用強心劑及升壓葯支持血循環,如腎上腺素、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④預防腎功能衰竭,在保持血容量及血壓穩定前提下用利尿劑,如速尿1~2mg/kg。⑤監測凝血狀態,預防及糾正DIC。⑥核查血液標簽及送檢樣本:將輸血器械及剩餘血液、新鮮的尿樣及從另一隻手臂採集的血樣(一份抗凝,一份不抗凝)送血庫和檢驗部門。核查交叉配血及血型,監測腎功能及血常規變化,檢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血氣分析、尿潛血、血紅蛋白尿及膽紅素水平。⑦如出現過敏反應症狀,如支氣管痙攣和哮喘等,靜注皮質類固醇葯物。
【預防】①正確填寫輸血申請單;②交叉配血;③標簽管理系統,正確標示血樣和血製品;④輸血開始前嚴格進行「三查七對」;⑤對於曾經有不明原因輸血後血管內溶血的患者,應篩查少見血型抗原的抗體,如Kidd、Kell及Duffy系統抗原。

③ 輸血反應有哪些

輸血反應是指在輸血過程中或結束後,因輸入血液或其製品或所用輸注用具而產生的不良反應。建議對有過敏史者在輸注血液製品前半小時可口服抗組胺葯或皮質激素;選擇無過敏史的供應者,反復有過敏反應者可選擇洗滌紅細胞或冰凍紅細胞、洗滌濃縮血小板,禁用血漿及血漿製品,去除白細胞或微聚物並不能防止過敏反應,因為血漿蛋白可透過濾器。
1.過敏反應
過敏反應包括: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關節痛、胸悶、氣短、呼吸困難、低血壓休克,獲得其中的1項以上者確診為過敏反應。一旦出現上述反應應立即減慢輸血速度,給予地塞米松入壺,非那根肌注,重者立即停止輸血,並給予1/1000腎上腺素皮下注射,並給予補液、升壓、吸氧治療,所有患者均治療有效。
2.非溶血性發熱反應
輸血後短期內或輸血過程中即發生寒戰、發熱,發熱者體溫可達38~41℃,患者均出現惡心、嘔吐、皮膚潮紅,反應持續1~2小時,然後出汗、退燒。發熱的高低與輸血速度計輸入白細胞計數及熱源量成正比,有時可在輸血後幾小時後才反應。反應發生時應立即停止輸血,密切觀察病情。寒戰時給予保暖、鎮靜劑,發熱時可用退熱葯。
3.輸血後紫癜
均在輸血後7天左右發病,發病急劇,有明顯的畏寒、高熱、蕁麻疹;時有頭痛、胸痛、呼吸困難。有不同部位的出血、皮膚廣泛的瘀點與淤斑、齒齦出血、鼻出血、黑便;均伴血小板降低,患者血漿和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體IgG,做骨髓細胞血檢查:增生明顯活躍,巨核細胞增多,間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給予甲強龍靜點,免疫球蛋白靜點。
4.移植物抗宿主病
發熱、皮膚潮紅、皮疹、嚴重腹瀉、肝脾腫大等。最高體溫達40℃,給予甲氨蝶呤靜點,環孢素、強的鬆口服。復查血常規及轉氨酶直至正常。
5.輸血性血色病
臨床上出現皮膚色素沉著、肝功能損害、糖尿病、心律不齊、心功能不全、性功能減退。臨床上輸用新鮮紅細胞,口服祛鐵劑後症狀好轉。
6.大量輸血後反應
(1)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腫等 主要表現為:輸血過程中或後1小時,出現心率加快、呼吸急促、頭痛、頭脹、咳嗽、先咳白痰,以後咳粉紅色泡沫痰,頸靜脈怒張等,嚴重者在短期內死亡,如有上訴症狀應立即停止輸血,患者取半卧位,兩腿下垂以減少靜脈迴流,減輕心臟負擔;加壓給氧,同時給予20%~30%酒精濕化吸氧,減低肺泡內泡沫的表面張力,使泡沫破裂消散,從而改善肺部氣體交換,減輕缺氧症狀,遵醫囑給予鎮靜、擴血管、強心、利尿葯物。必要時進行四肢輪流結扎。此外,對無貧血的患者可通過靜脈放血200-300ml減少靜脈回心血量。
(2)枸櫞酸鈉中毒 患者可發生肌肉震顫、手足抽搐;嚴重者血壓下降、出血、心室纖顫等。治療可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10ml。大量快速輸血還應注意高鉀血症。
(3)出血 如創面滲血不止,傷口持續出血、皮膚淤斑,甚至胃腸道出血,應檢測血小板數,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測定,並根據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缺乏情況補充有關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為預防大量輸血可能引起的凝血異常者,可輸用保存5天內的較新鮮血,或根據醫囑間隔輸入新鮮血或血小板懸液。
(4)血管微栓塞 由於血液儲存1周後白細胞和血小板可以形成微小凝塊,輸大量這種血時,有大量微小凝塊循環到肺,堵塞肺毛細血管,引起肺功能不全。若用於心臟手術做體外循環,則微小凝塊可直接引起腦栓塞。因此,當大量輸血時,可採用5天內的血液或採用微孔濾器。
(5)低溫反應 由於快速大量輸入從冰櫃中取出的冷血液,如每5分鍾輸入量達1升時,正常體溫將降至30℃以下,可發生心室纖顫。一般搶救輸血常不須達到上述程度,如確實需要時,則稍加溫後輸注為宜。
(6)細菌污染反應 其反應的程度因細菌的種類、輸血量和受血者的抵抗力不同而不同,嚴重者可出現中毒性休克、DIC、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死亡率高。一旦發現此類反應立即停止輸血,通知醫生,將剩餘血與患者血標本送化驗室檢查、作血培養和葯敏試驗,高熱者按高熱患者處理。
(7)溶血反應 輸入異型血,造成血管內溶血,一般輸入10~15ml即可產生症狀。發生溶血反應立即停止輸血與醫生聯系,並保留余血。採集患者血標本重做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試驗,安慰患者,以緩解其恐懼和焦慮;維持靜脈輸液以備搶救時給葯;口服或靜脈滴注碳酸氫鈉,以鹼化尿液;雙側腰部封閉,並用熱水袋敷雙側腎區,防止腎血管痙攣、保護腎臟;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和尿量,並記錄。對少尿、無尿者,按急性腎功能衰竭護理,如出現休克症狀即配合抗休克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