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濕疹在中醫叫什麼病名
擴展閱讀
皰疹積液 2024-10-11 09:28:16
lol海獸祭司皮膚好看嗎 2024-10-11 09:25:19
後天的雀斑 2024-10-11 09:25:13

濕疹在中醫叫什麼病名

發布時間: 2024-10-11 05:53:23

濕疹的中醫辨證是什麼意思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中醫認為濕疹是由外邪入侵而導致機體內濕邪積聚所致,屬於「濕毒瘙癢」范疇。中醫辨證分析濕疹的病因病機,需要結合患者的年齡、病程、發病部位、症狀表現等多種因素進行綜合分析,以確定疾病的具體辨證。
根據中醫辨證理論,濕疹可分為不同的證候類型,如濕熱證、濕毒證、濕熱夾毒證、濕毒瘀滯證等。每種證候類型表現出不同的症狀和體征,臨床上需要進行辨證分析,對症治療,以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中醫治療濕疹的過程中,除了外治法和內服葯物之外,還需要調整患者的生活方式,避免過度疲勞和飲食不合,以免加重濕邪的侵襲。同時,中醫葯也提倡食療,飲食上應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油膩等,同時加強自身體質,提高抵抗力,逐漸達到治癒的效果。

Ⅱ 西醫 濕疹 中醫叫什麼

濕疹在中醫中相當於「濕瘡」,「濕瘍」,也屬於「侵淫瘡」、「血風瘡」、「粟內瘡」等病的范容疇。
可用中葯來改善濕疹:
(1)熱重於濕: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10克,黃芩10克,白茅根30克,生地15克,大青葉15克,生石膏30 克,車前子10克,白鮮皮10克。
(2)濕重於熱:除濕胃苓湯加減。白術10克,茯苓皮15克,薏苡仁15克,黃芩6克,梔子6克,陳皮6克,澤瀉10克,苦參10克。
(3)血燥證:當歸飲子加減。當歸10克,雞血藤15克,赤芍10克,白芍10 克,生地15克,刺蒺藜10克,陳皮6克,白術10克,丹參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
在這個基礎上想要很快去掉濕疹的話可以在外塗蘊磯霜,堅持一段時間就會好的。

Ⅲ 中醫上濕疹什麼意思

濕疹、可能有人知道它現代的叫法、但中醫很早就對濕疹什麼意思做了詳細解釋、而且對其病因以及治療方法等研究多年、為濕疹的治療提供了一大方法。 中醫文獻中記載的「浸淫瘡」、「旋耳瘡」、「綉球風」、「四彎風」、「奶癬」等類似西醫學的急性濕疹、耳周濕疹、陰囊濕疹、異位性皮炎及嬰兒濕疹等。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炎症、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以後復發或加劇。 通過上面的介紹、我們了解了對濕疹什麼意思這個問題中醫是如何解釋的。中醫針對不同的濕疹類型、為患者提出了解決良方。 中醫在臨床上將濕疹分:濕熱症、血虛風燥症。中醫建議、濕熱症:一般瘙癢、丘疹型以止癢抑菌為主、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血虛風燥症:血虛風燥症應注意肝火旺盛、在飲食盡量清淡為主、多吃青菜、芹菜、胡蘿卜;一定注意避免面煙酒、同時可以用一些調理氣血的葯物止癢潤燥、清熱利濕進、修復皮損進行治療。保持心情舒暢、不要便秘等、最重要是過敏的患者盡量不要接觸過敏原。 了解等相關知識、對我們利用中醫方法治療濕疹有很大的指導作用。

Ⅳ 求救,濕氣重腳起濕疹,中醫外擦黃色砒霜,他說以毒攻毒,但午飯後我頭暈睡8小時,是什麼現象,我該怎麼辦

濕疹為常見皮膚病。它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古人稱之為「浸淫瘡」、「旋耳瘡」、「綉球風」、「奶癬」等,其症狀均為濕疹表現。中醫認為本病主要與濕邪有關,濕可蘊熱,發為濕熱之證,久之濕則傷脾,熱則傷陰血,而致虛實夾雜之證。急性濕疹多見濕熱之證,慢性濕疹多為虛實夾雜之證。治療應內服葯和外用葯同用。患濕疹病人可常食用有祛濕或清熱祛濕的食品,如苡米和冬瓜煮湯食用,或飲用青瓜、絲瓜湯亦有輔助治療作用。本病中醫治療效果較好,濕疹表現以紅斑、水泡、滲出、糜爛、瘙癢、丘疹為特點。由於濕邪存在,故反復發作。

(1)濕熱證:多見於急性濕疹。表現為皮膚發紅,出現丘疹,或小米粒狀紅疹,頂端起水泡,癢,抓破後流水,浸淫成片,可結痂,伴口乾少飲,小便色黃,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治宜清熱祛濕,可從下列方中選用:①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②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③苦參50克,蛇床子30克,蒼耳子15克,水煎取葯液洗患處。④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葯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⑤鮮馬鞭草100克,水煎取葯液,放冷後洗患處。⑥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後取葯液,濕敷患處。對皮膚糜爛流黃水者用之。

(2)虛實夾雜證:多為血虛脾弱與濕熱夾雜,見於慢性濕疹。本證表現為濕疹日久不愈,皮膚粗糙變厚,抓破可流黃水,患處皮膚色暗滯,身倦乏力,苔膩,舌質淡嫩且胖,脈緩。治宜健脾養血,兼以清利,可選用:①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②松香、枯礬、雄黃、黃丹各等份,共研細末,過篩,將葯粉用麻油調勻,外敷於患處。
參考資料:http://www.fx120.net/JBZT/PIFUXING-1/PIFU-1/SHIZHEN/200407301622198750.htm

家庭治療措施

濕疹又癢又乾燥,讓你極不舒服。濕疹是皮膚炎的一種,每年都有很多人患此症。治療濕疹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滋潤皮膚及止癢。下面介紹的一些方法你不妨參考。

家庭治療措施
●提防乾燥的空氣
干空氣使皮膚炎更加惡化,尤其當冬天室內使用暖氣時。保持室內空氣的濕度應該是患者及其家人首先考慮的事項。所以這時你應考慮使用濕氣機,而且每一個房間都應該有一個。
●用溫水泡澡
皮膚炎患者可以洗澡,但需用溫水洗,這樣能減少感染的機會,並有助於軟化皮膚。但應避免過熱或過冷的水。
●使用潤膚產品
每次洗完澡後,都應塗上潤膚乳液,以保留水分,防止水分流失。注意不要太常洗澡。
●避免使用止汗劑
止汗劑所含的活性成分會刺激敏感性的皮膚,容易導致皮膚過敏,所以應避免使用止汗劑。
●穿棉質衣眼
棉質的衣服比較柔軟,不會引起皮膚搔癢。應避免合成的衣料以及緊身衣物。這些衣物不但粘身體,而且可能會導致皮膚發癢。
●冰 敷
冰敷有助於緩解接觸性皮膚炎所引起的皮膚癢。將牛奶倒入一杯冰塊巾,靜置數分鍾。將此牛奶倒在一塊紗布墊上或薄棉布上,敷在皮膚癢的部位,2—3分鍾。如此重復10分鍾。如果此方法無效,應盡快看醫生。
●避免快速的溫度變化
快速的溫度變化可能是引起濕疹的原因。從熱乎乎的屋內踏入冰冷的戶外,或從冷氣房中進入熱水浴,都可能引發皮膚病。多穿幾層棉質衣物,是保護你避免快速的溫度變化的最佳方法。
●提防嬰兒乳液
嬰兒乳液並非治療小孩濕疹的最佳選擇。這些產品含高量水分,當水分蒸發時,反而使皮膚更乾燥、更癢。
●多用水沖洗你的衣物
洗衣服時,應多用水將你衣物卜的洗衣粉沖干凈,以免引發皮膚過敏。
●危險訊號
*如果你臉上出現一片紅色的疹子,形似蝴蝶,患部發癢,且產生鱗狀物。
*嚴重關節痛、發燒、肺炎等症狀。如果你有這些症狀,應立刻去醫院檢查治療。

Ⅳ 從中醫角度看什麼是皮炎濕疹

中醫和西醫對皮炎濕疹的致病機理、命名、治療都有著不同的見解。濕疹在中醫中內相當於濕瘡,濕容瘍,也屬於侵淫瘡、血風瘡、粟瘡等病的范疇。又據其發病部位不一而名稱各異。如生於小腿者曰臁瘡,生於肘窩或胭窩部則稱四彎風,生於陰囊即為綉球風,其名不下十餘種。本病發病,我們認為大體有三個原因,一是稟賦不耐,風、濕、熱客於肌膚所致、一是因為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魚腥動風之品,或嗜酒傷及脾胃,脾失健運,濕熱內生,復感風濕熱邪,內外合邪,兩相搏結,淫侵肌膚而發;或素體虛弱,脾為濕困,肌膚失養,或濕熱蘊久,耗傷陰血,血虛風燥,肌膚失養所致。分類治療中醫在臨床上將濕疹分:濕熱症,血虛風燥症。濕疹患者應避免喝酒、咖啡、辛辣刺激與油炸的食品,飲食應清淡,多吃水果蔬菜。榴槤、芒果、龍眼、荔枝等屬熱性水果少吃,以免病情火上加油。患者可多吃綠豆、冬瓜、蓮子、苦瓜等清熱利濕食品。 以上就是從傳統中醫角度對皮炎濕疹的致病機理和治療方法的見解,權威皮膚病專家提醒患者朋友要選擇正規的醫院治療,希望大家能夠對它有所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最其提到的事項多加註意。在治療中中西結合也許會對治療起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Ⅵ 濕疹從中醫角度看是什麼原因

濕 疹(中醫解釋):

【概述】:鍵敏

濕疹是一種常見皮膚病,分急性、慢性兩種,任何性別,年齡均可發生,也可能發生於全身任何部位,其特徵常對稱發作,有劇烈瘙癢的感覺。由於患病部位的不同而有各種各樣的特點與病名。

濕疹(eczema)是近代的病名,雖古代文獻中未見此名,但依據部分的「癬」、「瘡」、「風」等說狀,如嬰兒發生於面部的奶癬(胎癬瘡),發生於鼻部的鼻 瘡,發生於耳部的旋耳瘡,發生於陰囊部的腎囊風,發生於四肢彎曲處的四彎風等,皆屬本病范圍。

【病因病機】:

一般由於風濕熱客於肌膚而成,但急性濕疹以濕熱為主,慢性者多伴有血虛所致。

【辯 證】:

一急性濕疹:初期在局部皮膚上焮紅作癢,很快的出現丘疹和水泡,搔抓破之後,變成糜爛,滋水淋漓,以後焮紅漸退,滋水減少,結痂脫屑而愈。

二慢性濕疹:大多由急性濕疹反復發作轉變而來,但也有初起時就為慢性。症狀和急性的相似,病程可能延續幾個月到幾年,或者更久。由於病程緩慢,皮膚可變厚粗糙,呈暗紅或帶灰色,皮紋加深,呈席狀,一般無滋水,間或因騷抓後亦可引起紅腫糜爛出水,但范圍是比較局限的。

濕疹因發生部位的不同,故具有一下的特點:

1、奶癬(嬰兒濕疹):見於1個月至2個月的小兒,好於面頰及前額。初期皮膚發紅,乾燥脫屑,奇癢,夜間更甚,吵鬧不安,騷抓後或衣領枕頭摩擦後,則在原先乾燥處發生丘疹和水泡,破後糜爛;滋水淋漓,滋水干後,漸漸結痂,甚至可蔓延之頸項,胸腋條處。每當肥皂或熱水洗臉後,病變增劇,雖經治癒,可以反復發作,往往拖延一、二年自行消失。

2、鼻 瘡(鼻孔口濕疹):好發於兒童。因經常流涕,刺鼻孔皮膚,一致發生糜爛結痂現象。亦可繼發於熱瘡。

3、旋耳瘡(耳部濕疹):好發於耳後。容易糜爛,滋水甚多,致耳後折系逢如刀割之狀。

4、腎囊風(陰囊濕疹):急性者皮色潮紅,水泡糜爛,滋水浸淫,慢性者皮膚肥厚,皮紋加深,顏色變白或變黑,均有劇癢。

5、肝門圈癬(肝門濕疹):起初時在肛門周有銅元大小的損害,皮色潮紅,流滋作癢,日後往往轉變為慢性,皮膚色褐,亦可蔓近會陰部,多凱亮拍繼發於痔瘡、蟯蟲病之後。

6、四彎風(四肢濕疹):好發於四肢兩側,往往對稱發作,皮膚變厚粗糙,乾燥瘙癢。如用熱水燙洗或抓後,亦有出水現象。

【治 療】:

一、急性濕疹一般宜清熱利濕為主。

二、慢性濕疹一般於清熱利濕發中佐以養血祛風,營血不足、 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祛風】是利用葯物疏散風邪的作用,以疏散經絡,肌肉、關節間留盯羨滯的風邪的方法。風有外風、內風的區別。內風應平熄,外風應祛散。祛風法適宜於外風。分為「祛風除濕」、「疏風泄熱」、「祛風養血」、「搜風逐寒」等法)

【護 理】:

急性者忌水洗,不論急性,慢性,均忌食辣酒雞鴨海鮮等都火發物。

中醫治療濕疹的方針:

中醫醫治濕疹的方針,是把體內積聚的熱毒引發出來而予以排除,同時要改善體質,令機能回復正常,採用的方法包括健脾、化濕、活血、清瀉等,視乎病者的體質而定。中葯醫治濕疹是可以根治的,但由於醫治的重點不是把表面的皮膚病病徵消除,而是要徹底改變體質,因此醫治需時,並非一兩個星期便能見效。此外,病者需有心理准備,因為用葯初期可能因要引發熱毒排出以致病情更為嚴重。不過,這只是復原過渡期的短暫反應,無須過慮。
另一方面,要根治濕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須和醫師配合,從日常飲食入手,因為若一面吃葯排毒,一面又吃進帶毒食物,試問又怎能痊癒。濕疹病患者應戒吃能加劇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蝦、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質豐富的食物令人體難以分解,如牛奶、豆類等,應少吃為佳。病者亦應避免各種刺激皮膚的因素,例如搔抓、用鹼性強的肥皂或過熱的水洗浴、不要讓陽光直曬著患濕疹的地方等。
濕疹之類的皮膚病,即使根治後若飲食不當或身體狀態欠佳可能又會復發。因此,最重要的是把身體調理好,以及進食與體質相配合的食物,避免發病,而非到病發後才求醫治。
根據清熱、化濕和活血的原則以中醫中葯治療濕疹,臨床療效非常顯著。

中醫對濕疹的命名:

中醫對本病的命名因部位不同而不同, 如 「 痼瘡 」 相當於急性濕疹, 「 燥痼瘡 」 相當於慢性濕疹, 「 浸淫瘡 」 相當於泛發性濕疹, 「 面游風 」 相當於面部濕疹, 「 旋耳瘡 」 相當於耳部濕疹, 「 乳頭風 」 相當於乳頭濕疹, 「 臍瘡 」 相當於臍部濕疹, 「 綉球風 」 、 「 四彎風 」 相當於肘窩與膝窩濕疹, 「 鵝掌風 」 相當於掌部濕疹, 「 濕臁瘡 」 相當於小腿濕疹, 「 肛門圈癬 」 相當於肛門濕疹。 祖國醫學認為濕疹是由於稟性不耐,風熱內蘊, 外感風邪,風濕熱邪相搏, 浸淫肌膚而成。其中 「 濕 」 是主要因素。由於濕邪粘膩、重濁、易變,故病多遷延,形態不定。而慢性濕疹是由於營血不足、 濕熱逗留,以致血虛傷陰,化燥生風,風燥濕熱郁結,肌膚失養所致。

參考資料:www.pifu120.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