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腳氣用什麼葯好
1、趾間有糜爛、滲液者
不可以外用刺激性強的葯,最好先使創面收斂乾燥再用葯。可以用1∶8000高錳酸鉀溶液濕敷,然後外用油劑或粉劑,待皮膚乾燥後改用鹽酸特比萘芬等霜劑或軟膏。
2、如果皮膚角化增厚嚴重,抗真菌葯物很難滲透吸收
可以先用10%水楊酸軟膏或復方苯甲酸軟膏等使角質軟化,再用抗真菌葯。皮膚乾裂明顯者,可以每次溫水浸泡,使角質軟化,再用抗真菌葯。皮膚乾裂明顯者,可以每次溫水浸泡後局部塗油膏,然後用塑料薄膜封包,外纏綳帶,24~48小時後除去,然後再用抗真菌葯。
3、足部起小水泡,未破潰者
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然後選用聯苯苄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劑。
4、足癬合並細菌感染,原則上應先局部抗細菌感染
可以用呋喃西林溶液或1:2000黃連素溶液濕敷,嚴重感染者,可以口服抗生素,如頭孢氨苄膠囊、紅黴素等。
5、全身治療
對於頑固的足癬,在沒有禁忌症的情況下,可以給予口服葯。如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氟康唑等。這些口服葯物效果好,但應注意其可能帶來的副反應,肝功能不良者忌用。
6、要堅持用葯
足癬是一種慢性感染,真菌寄生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葯才能徹底去除。因此,足癬的症狀緩解後,仍需堅持用葯,皮膚的代謝周期為28天左右,用葯時間一定要堅持四周以上。最好進行真菌檢查及培養,連續三星期都是陰性才算治癒。
7、不要亂用葯
足癬用葯最關鍵的是應按照分型進行連貫正規的治療。切勿自行盲目治療,常常使病情延誤和加重。
8、用葯要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
破潰處不能用酊劑,皮膚變厚,裂口應該用軟膏。
9、足癬發生繼發感染時,局部出現急性炎症
就不能按一般足癬治療,應該先處理繼發感染。如有紅腫,局部可外用硼酸水或呋喃西林液冷溫敷,必要時還要全身應用抗生素。
❷ 什麼是異位性皮炎,皮膚太乾燥, 原來患異位性皮炎!
什麼是異位性皮炎,皮膚太乾燥,小伙也塗保濕霜 原來患異位性皮炎! 保濕霜要一刻不停地塗,否則全身皮膚乾裂、干痛、脫屑。昨天,在江西省中醫院皮膚科,一位20歲的小夥子痛苦不堪地向醫生求助。該科陳力主任醫師表示,該病人患的是異位性皮炎,這種皮膚病天氣乾燥輕易發作,但這么嚴峻的在臨床中較罕見。 李冰主任醫師告訴記者,這名患者患的是異位性皮炎,該病是具有遺傳傾向的一種過敏反應性皮膚病,多數患者由嬰兒濕疹反復發作遷延而成,70%的患者家族中有過敏、哮喘或過敏性鼻炎等遺傳過敏史,是一種具有慢性、復發性、瘙癢性、炎症性特點的皮膚病。研究表明,有60%~90%患者受季節因素影響,如天氣乾燥、嚴寒刺激,加上陽光照射時間少等。 異位性皮炎發病原因: 異位性皮炎(Afodic dermafifis)又名異位性濕疹或遺傳過敏性濕疹。異位性皮炎這一病名為1933年由瓦也斯(Wise)及蘇茲伯格(Sulzberger)最早提出的。而「異位性」一詞為柯卡(coca)於1925年首先倡議,其含義是:患者或家族成員易罹患哮喘病、枯草熱、過敏性鼻炎、蕁麻疹、濕疹等疾病史;對異種蛋白過敏;病人血青中lgE值增高;患者血青中嗜酸性白細胞增多。 [病因及發病機制] 異位性皮炎病因和發病機制頗為復雜,至今為止尚未完全闡明。 該病原因之一遺傳性過敏素質格外惹人注重,患者本人及其家族中成員對某些體內外物質的敏感性往往高於正常人。據統計表明:雙親皆有「異位性」表現者約70%後代也可呈「異位性」;若父母中僅一方見「異位性」則子女大致半數可見有「異位性」;然而在「異位性」病人中還有40%的父母未發現「異位性」。 本病的變應原以食物,特殊是蛋白質食品尤為常見。另外,通過呼吸道吸入的各種物質,如屋塵、花粉、動物之毛及皮屑等亦不能忽視。通常認為嬰兒期好像是以食物過敏為主,而兒童期後卻對吸入物過敏居多。 除上述以外,季節氣候變化、精神緊張、強烈搔抓刺激、出汗等均易使本病病情加劇。 異位性皮炎發病機制既可以是變態反應,也有非變態反應。其中有許多問題尚未獲得一致結論,而且有些是相互矛盾的。對此需要今後努力實踐,積極去探討研究。 [臨床表現] 異位性皮炎可分為嬰兒期、兒童期和成人期三個階段。 一、嬰兒期異位性皮炎 本型臨床表現與嬰兒濕疹相同,兩者難於區分(詳見本章第二節)。患兒可在2歲左右症狀逐漸緩解,甚至自愈。其中有些患者至兒童期或成人期可再次復發;還有部分病人遷延不愈,可持續發展到兒童期,直至成人期。 二、兒童期異位性皮炎 此型多見於嬰兒濕疹愈後,到6~10歲時再次發病;也可以自嬰兒期持續演變而來;還有少數患者至兒童時期方始發病。 兒童期異位性皮炎又可分二型,即濕疹型和癢疹型。 濕疹型多發於四肢屈側,特殊是肘窩和腘窩。皮損表現與成人的亞急性或慢性濕疹酷似。常見為多數密集小丘疹、丘皰疹和小水皰,往往相互融合成片,部分呈苔蘚樣變。 癢疹型好發於四肢伸側及背後,皮疹表現為全身性疏散分布的米粒至黃豆大丘疹、損害處乾燥,陳舊皮損小而硬。病變處抓痕累累,往往伴有局部淋巴結腫大。 兒童期異位性皮炎自覺奇癢,以癢疹型尤甚,可因搔抓以至繼發細菌感染。病程呈慢性經過,常反復發作,可逐漸痊癒或發展遷延為成人期異位性皮炎。 三、成人期異位皮炎 本期病人多有嬰兒期或兒童期異位性皮炎之病史。皮損慣發於四肢屈側、頸部、也可發生於前額、眼瞼、手背等處。還偶有全身泛發者。病變較局限,皮疹多呈苔蘚樣變或淡紅色丘疹性片塊,表面可見細鱗屑附著和色素沉著。 患處瘙癢非常,往往因瘙癢劇烈而繼發感染。病程為慢性經過,病性時輕時重,最終亦可逐漸痊癒。 異位性皮炎典型患者要經歷上述三個階段的表現,即嬰兒期,兒童期和成人期。但也可不出現嬰兒期而直接進入兒童期或成人期異位性皮炎。有些患者僅有異位性皮炎表現,某些病人除有鼻炎外,還可伴發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等。個別患者可伴發白內障和視網膜剝離,此外,本病患者往往伴有皮膚乾燥、毛囊角化、掌紋增多及皮膚白色劃痕征現象。異位性皮炎易引起細菌感染或並發病毒性皮膚病。 [實驗室檢] 本病患者血液中嗜酸性白細胞計數增多;病人血液清中lgE升高,用被動轉移試驗可測知;用特異抗原做皮試可呈陽性即發反應。 [診斷與鑒別診斷] 根據臨床表現對嬰兒期異位性皮炎可以作出診斷,而其它期異位性皮炎,還須結合輔助檢查方能作出診斷。 本病同嬰兒濕疹鑒別,要害為於前者有「異位性」,而後者無此表現。 異位性皮炎還應與嬰兒脂溢性皮炎相鑒別,後者多為生後第3~4周開始發病。皮疹為紅斑和油性鱗屑,缺乏多形性特點。好發於頭部,亦可累及眉部、鼻唇溝、耳後、頸部等處。自覺輕癢或不癢。預後良好,往往於數月之內可痊癒。 異位性皮炎的泡湯族注重以下幾點原則: 1. 皮膚正在發炎時千萬不要泡湯。 2. 盡量選擇中性泉質或弱酸性泉質的溫泉來泡。 3. 泡湯時間不要太長,每15分鍾要起來休息一下。 4. 泡完湯務必要以清水沖洗干凈,注重勿讓泉水殘留在皮膚皺折處,特殊要注重腳趾縫、手指縫、肚臍、腋下等處。 5. 泡湯前後切忌以手用力搓抓皮膚。 6. 假如泡完湯之後覺得皮膚很乾燥,應立刻薄薄塗抹凡士林或其它潤滑劑。 [治療] 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但較困難;注重調整飲食,切忌過飽,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餵食牛乳、雞蛋白、柑桔等;哺乳母親以清淡飲食為好,貝類食物及酒類應禁用;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本品忌種牛痘,避免接觸新近種過牛痘或單純皰疹患者,以防發生牛痘樣疹或水痘樣疹。 一、內用療法 (一)抗組胺類葯:可選用1~2種抗組胺葯內服,對嬰兒期異位性皮炎可用0.2%苯海拉明糖漿,2~4mg/kg .d ,分三次服用。 (二)鎮定劑:為加強止癢效果,可應用鎮定劑、常用魯米那(小兒劑量為0.5~1mg.次)或冬眠靈,(小兒劑量是0.5~1mg/kg.、次)。往往與抗組胺葯伍用,可能提高療效。 (三)助消化葯:可酌選酵母片、乳酶生、維生素B1等口服以幫助消化,對促進本病好轉或康復有裨益。 (四)皮質類固醇激素:僅適用於頑固、重症的成人期異位性皮炎,使用小劑量短療程的治療,如強地松20~30mg/日,可獲較滿足效果。對其它期的異位性皮炎,不主張採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療法。 (五)抗生素:若有繼發細菌感染者必要應用抗生素,可選擇麥迪黴素、紅黴素等,但最好不用青黴素,因本病患者青黴素過敏的發生率較高,故應予重視。 (六)中醫中葯治療:可參考本章第二節。 二、外用療法 對症處置,治則和用法與濕疹相同。 三、異位性皮炎泡湯時應注重的事項 1. 皮膚正在發炎時千萬不要泡湯。 2. 盡量選擇中性泉質或弱酸性泉質的溫泉來泡。 3. 泡湯時間不要太長,每15分鍾要起來休息一下。 4. 泡完湯務必要以清水沖洗干凈,注重勿讓泉水殘留在皮膚皺折處,特殊要注重腳趾縫、手指縫、肚臍、腋下等處。 5. 泡湯前後切忌以手用力搓抓皮膚。 6. 假如泡完湯之後覺得皮膚很乾燥,應立刻薄薄塗抹凡士林或其它潤滑劑。 知識來源: http://www.herb6.cn/
❸ 水痘人人都長一回嗎
是的
水痘
水痘是春天的流行傳染病,患者多是一至十四歲的孩子,在學校和托兒所較易受感染得病。
病原體:水痘-帶狀瀄疹過濾性病毒
潛伏期:10至21天
發病前徵狀:輕微發燒、不適、食慾欠佳
過程:
患者身上出現小紅點,由胸部、腹部,再擴展至全身。小紅點變大,成為有液體的水泡。
一兩天後,水泡破裂、結成硬殼或疙瘩。
新的小紅點再次在同一位置上出現,重復同一過程。
二至六天期間,新紅點出現二至四次。
十至十四後,紅點脫落,完全康復,不會留有疤痕。
並發症 :
水痘通常屬較溫和的病,不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症,不過,成年人若罹患水痘,病情往往較嚴重,發燒溫度較高、頭痛、肌肉疼痛等。另外,慢性病患者,特別是白血球過多症或癌症病人,或正在服用類固醇葯物的人,亦要加倍小心,因為水痘會引致肺炎、腦炎等並發症,甚至招致死亡。
護理 :
避免小孩因痕癢難耐而抓破水泡,引致發炎,同時細菌亦會蔓延至其他皮膚破損的部位。
若嬰兒染上水痘,可為他套上棉手套,避免他用手揉眼,令病毒感染眼睛,形成角膜炎,以致眼角膜上留下疤痕,影響視力。
水痘的症狀之一,是溫和的發燒。水痘擴散期間開始發燒,水痘消失時便退燒。發燒期間,不要服用阿斯匹靈來退燒,因為這樣會增加發生並發症的機會。容易引起一種腦炎,雷氏癥候群(Reye's Syndrome)。
用溫水(不是熱水)洗澡,保持皮膚清潔,減少感染危險。
食療
雖然罹患水痘後,可以終身免疫,但同樣的過濾性病毒,會潛伏體內,日後會引致帶狀匐行疹(俗稱生蛇)。為免後患,應小心飲食,將病毒徹底消除。
忌吃燥熱和滋補性的食物。
出疹期間,應每天用下列材料煲湯:紫草、芫荽、馬蹄(荸薺)、白茅根、竹蔗、紅蘿卜。(若小孩有氣喘、咳嗽等問題,不要用馬蹄(荸薺)和紅蘿卜)
出疹過後,應用:
(a) 膨魚腮煲粥;
(b) 青天葵(或稱烏青葵)加瘦肉、少量南北杏煲湯,以清肺熱。
水痘:是由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 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於小兒,全身症狀較輕,皮膚粘膜分批出現斑疹、丘疹、皰疹與結痂並伴有發熱。
(1)臨床表現
水痘病毒存在於早期病人的呼吸道內,主要通過唾液飛沫傳播,亦可由於接觸病人的衣物、玩具、用具等而得病。一般自出疹前一日至出疹後五日或至皮疹全部結痂、乾燥前均具有傳染性。本病潛伏期大約2-3周。
開始時患者可有微熱、全身不適、食慾不振、咳嗽或輕度腹瀉等症,常不被重視。發熱的同時或於發熱1-2天後開始出疹,皮疹先見於軀干、頭部、逐漸延及面部,最後到達四肢。皮疹分布以軀干為多,呈向心性分布,而且從斑疹->丘疹->水皰->開始結痂,短者約6-8小時,皮疹發展快是本病的特徵之一,水皰稍呈橢圓形,大小不一,表淺,似浮在表面,常伴癢感使患者煩躁不安。一般1-3日內,皰疹從中心開始枯乾、結痂,再經數日後,痂蓋自行脫落,脫落後不留疤痕。因皮疹分批出現,故在病根中可見各期皮疹同時存在,此起彼伏,參差不齊。成人患水痘,其症狀較兒童嚴重,表現為高熱持續不退,全身症狀嚴重,皮疹融合成片,並發症易見如肝炎、肺炎等,應加以注意。
(2)實驗室檢查
本病臨床症狀典型,無用特殊檢查。
(3)治療
西醫治療
主要是對症處理,如搔癢較著者可口服非那根,局部擦塗爐甘石洗劑。皰疹破裂者可塗1%龍膽紫,如有皮膚繼發性細菌感染,可適當選用四環素軟膏局部塗抹或抗菌素等。
中醫治療
銀花12克,甘草3克,水煎連服三天。皮膚抓破者,可用青黛散外敷。
(4)護理
水痘傳染性很強,必須早期隔離患兒,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發熱期患兒應卧床休息,給予高熱量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修剪患兒指甲、防止抓破水瘡,勤換衣服,保持皮膚清潔衛生。
(5)預防
早期隔離患者,對易感人群,需嚴密觀察三周,並可口服板藍根沖劑,予以預防,對患嚴重濕疹或正在應用激素治療的小兒,應特別注意保護,切勿與水痘患兒接觸,如已接觸,則可肌肉注射胎盤球蛋白或兩種球蛋白,同時對正在應用激素治療的小兒需及時減量或逐漸停用激素。此外,對水痘患兒的用具等要暴曬或煮沸消毒。
得過水痘的,由於體內已經有了抗體(獲得性免疫),就不會再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