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隱型蕁麻疹
擴展閱讀
耳朵有個小疙瘩很疼 2024-07-01 01:25:35
全身長滿疙瘩是什麼病 2024-07-01 00:40:28

隱型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4-06-23 22:25:30

1. 皮膚偶爾會出現好像是蕁麻疹,怎麼辦

蕁麻疹它是一種過敏,由個人體質決定的,容易反復發作,可能與精神因素,運動,冷,熱刺激等過敏因素有關的。還要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可以減少發作的次數。平時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和易過敏食物

2. 尋麻疹屬於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嗎

普通型蕁麻疹不會遺傳,特殊類型的蕁麻疹,如寒冷性蕁麻疹家族性的,較為罕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普通型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病因:
蕁麻疹的病因非常復雜,約3/4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主要有:食物及食物添加劑;吸入物;感染;葯物;物理因素如機械刺激、冷熱、日光等;昆蟲叮咬;精神因素和內分泌改變;遺傳因素等。
疾病於短期內痊癒者,稱為急性蕁麻疹。若反復發作達每周至少兩次並連續6周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除了上述普通型蕁麻疹,還有以下特殊類型的蕁麻疹。
1、皮膚劃痕蕁麻疹/人工蕁麻疹
患者對外來較弱的機械刺激引起生理性反應增強,在皮膚上產生風團。患者在搔抓後,或在緊束的腰帶、襪帶等出局部起風團,瘙癢。
2、延遲性皮膚劃痕症
皮膚劃痕在刺激後6~8小時出現風團與紅斑,風團持續24~48小時。遲發性皮損不只一條,沿劃痕形成小段或點,損害較深或寬,甚至向兩側擴展成塊。局部發熱,有壓痛。
3、延遲性壓力性蕁麻疹
皮疹發生於局部皮膚受壓後4~6小時,通常持續8~12小時。表現為局部深在性疼痛性腫脹,發作時可伴有寒戰、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和輕度白細胞計數增多。局部大范圍腫脹似血管性水腫,易發生於掌跖和臀部皮損發生前可有24小時潛伏期。
4、膽鹼能性蕁麻疹
皮疹特點為除掌跖以外發生泛發性1~3mm的小風團,周圍有明顯,其中有時可見衛星狀風團,也可只見紅暈或無紅暈的微小稀疏風團。有時惟一的症狀只是瘙癢而無風團。損害持續30~90分鍾,或達數小時之久。大多在運動時或運動後不久發生,伴有癢感、刺感、灼感、熱感或皮膚刺激感,遇熱或情緒緊張後亦可誘發此病。
5、寒冷性蕁麻疹
可分為家族性和獲得性兩種。前者較為罕見,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在受冷後半小時到4小時發生遲發反應,皮疹是不癢的風團,可以有青紫的中心,周圍繞以蒼白暈,皮疹持續24~48小時,有燒灼感,並伴有發熱、關節痛、白細胞計數增多等全身症狀。後者較為常見,患者常在氣溫驟降時或接觸冷水之後發生,數分鍾內在局部發生瘙癢性的水腫和風團,多見於面部、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也可以累及。可發生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甚至昏厥。
6、日光性蕁麻疹
皮膚暴露在日光數分鍾後,局部迅速出現瘙癢、紅斑和風團。風團發生後約經1至數小時消退。發生皮疹的同時,可伴有畏寒、疲勞、暈厥、腸痙攣,這些症狀在數小時內消失。
7、接觸性蕁麻疹
其特點是皮膚接觸某些變應原發生風團和紅斑。可分為免疫性機制和非免疫性機制2類。非免疫性是由於原發性刺激物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物質而引起,幾乎所有接觸者均發病,不須物質致敏。而免疫性屬Ⅰ型變態反應,可檢出特異性IgE抗體。
另外,還有熱蕁麻疹、運動性蕁麻疹、震顫性蕁麻疹、水源性蕁麻疹、腎上腺素能性蕁麻疹、電流性蕁麻疹等更少見的類型的蕁麻疹等。
診斷:
本病根據臨床上出現風團樣皮疹,即可確診。診斷一般不困難,但引起蕁麻疹的原因比較復雜,確定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常很困難,因此,必須通過詳細採取病史,詳細體格檢查,以及有關的實驗室檢查,盡可能的明確蕁麻疹的原因。

3. 蕁麻疹怎麼治

蕁麻疹,俗稱風疹團,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也是小兒常見的皮膚病。發病時,皮膚上會有大小不等的風疹塊(團),用手摸會發現有發硬的感覺,瘙癢劇烈。小兒蕁麻疹的病因十分復雜,約一半的患者找不到原因,特別是慢性小兒蕁麻疹。

蕁麻疹的原因主要有五點:
1、免疫力低下
免疫力不足,補體含量不足,導致免疫復合物清除能力弱。結果B細胞不停製造免疫蛋白,也就是血清IGE高。如果免疫復合物不斷產生和持續存在,會形成並加劇炎症反應。
2、食物
無論動物性食物,如魚、蝦、蟹、雞蛋、牛羊肉、奶製品等,還是植物性食物,如菠蘿、蘑菇、蠶豆、大蒜、草莓、番茄等均可引起蕁麻疹,但以動物性食物和奶製品誘發蕁麻疹為多。
3、消化酶缺乏
當食物進入消化道後,應當被消化和分解成氨基酸、甘油和單糖水平,這樣才能完全轉化為能量提供人體所需。然而,許多食物因為缺乏相應的酶而無法被機體消化切底,會以多肽或其他分子形式進人腸道,被機體作為外來物質識別,從而導致免疫反應的發生。
4、腸道發育不完善
腸粘膜是嬰兒抵禦外界有害物質侵害的天然屏障,成熟的腸道粘膜上皮細胞排列緊密,就像沒有任何縫隙的「牆壁」。但腸壁發育不完善的小嬰兒腸粘膜上皮細胞排列不緊密,存在間隙,通透性增加,一些食物顆粒的大分子營養素也會被吸收。
5、過敏體質
寶寶具有遺傳性過敏體質,或者自身的血管神經免疫功能出現障礙。如果吃進或吸入花粉、黴菌、動物皮屑等過敏原,就容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由於寶寶的皮下毛細血管很豐富,所以症狀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
如何診斷小兒蕁麻疹
1、不規則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或繞有紅暈,一般在24小時內消退,消退後不留鱗屑和色素沉著。
2、突然發作,皮損為大小不等、形狀不一的水腫性斑塊,境界清楚。
3、皮疹時起時落,劇烈瘙癢,發無定處,退後不留痕跡。
4、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瀉,或有發熱、關節痛等症。嚴重者可有呼吸困難,甚至引起窒息。
5、皮疹經過3個月以上不愈或反復間斷發作者為慢性隱疹。
小兒蕁麻疹的治療辦法
1、補充維生素C
VE是體內最好的天然抗氧化劑維生素;C可以增強血管韌性;必需脂肪酸亞油酸和α-亞麻酸是是細胞膜的主要結構成份,與細胞膜的結構穩定和功能強弱直接相關。
2、兒童抗過敏益生菌腸道免疫療法
針對小兒蕁麻疹的發病因素:過敏體質IgE增高——皮膚破損感染——皮膚屏障功能障礙,這三個與小兒蕁麻疹發病,發展緊密相關的病因,專家匯總治療蕁麻疹的必要條件:補充兒童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不少於3個月),可以降低血清IgE 過敏抗體,建全兒童腸道屏障功能 ,調整過敏體質。抗過敏益生菌與兒童蕁麻疹等微生態研究成果發現,對於過敏性疾病,不再是停留在抗過敏葯和激素霧化的治療層面,人類是一個「超級生物體」一些難治性疾病在不久的將來有望在人體免疫學的研究上起到治療性突破,人類基因組與微生物組共同作用,影響人體的免疫,營養和代謝過程。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採用了具有增強抗過敏能力的、生理上可接受的益生菌組合物通過促進白介素質12(IL-12)和干擾素γ的分泌增加,可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型免疫反應過度的方法,活化細胞內的轉移蛋白移至核內而釋放大量細胞激素,屬於先天免疫的一個環節。因此,藉由其細胞壁多糖尿病類物質如肽聚糖、脂多糖、多糖等,經先天免疫系統,確實能活化T細胞的發育,可以有效的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
小兒蕁麻疹的護理要點
1、加強身體鍛煉。寶寶要加強鍛煉,參加各項有利於健康的運動。如夏季可以從用冷毛巾擦身逐漸過渡到用冷水沖澡,以便增強皮膚的抗病能力。
2、遠離過敏原。寶寶出現蕁麻疹之後,爸媽要注意觀察引起小兒蕁麻疹的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可疑過敏原,停服、停用引起過敏的葯品和食物。
3、注意室內通風。寶寶活動的室內要保持通風、整潔、乾燥,不要放置可能引起過敏的花卉,也不要噴灑殺蟲劑、清香劑等化學葯物,以免致敏。

4. 什麼是風疹塊和風疹不一樣么

這兩個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卻是兩種不同的病症。
蕁麻疹(Urticaria)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表現為時隱時現的、邊緣清楚的、紅色或白色的瘙癢性風團,中醫稱「癮疹」,俗稱「風疹塊」。
而它的發病機制呢則是這樣的:
過敏、自身免疫、葯物、飲食、吸入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蟲叮咬等原因引起肥大細胞依賴性和非肥大細胞依賴性導致的炎症介質(組胺、5-羥色胺、激肽及慢反應性物質等)的釋放,造成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細胞浸潤。
臨床表現:
一、皮疹為發作性的皮膚黏膜潮紅或風團,風團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蒼白或鮮紅,時起時消,單個風團常持續不超過24~36小時,消退後不留痕跡。
二、自覺瘙癢劇烈,少數伴發熱、關節腫痛、頭痛、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氣憋、呼吸困難、心悸等全身症狀。
而風疹呢:則是風疹(rubella,German measles)是由風疹病毒(rubella virus)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特徵為上呼吸道輕度炎症、發熱、全身紅色斑丘疹、耳後、枕後及頸部淋巴結腫大,病情較輕,預後良好。孕婦在懷孕早期感染風疹,易引起胎兒先天性畸形。
並且風只有一個致病原因就是風疹病毒,你到不妨試試桑竹風疹消當然說的是風疹。
這是風疹的臨床表現,可以參考一下:
潛伏期
此期間患兒沒有不適,時間長短不一,一般為2~3周。
前驅期
出疹前1~2日,症狀輕微或無明顯前驅期症狀。可有低熱或中度發熱,伴頭痛、食慾減退、乏力、咳嗽、噴嚏、流涕、咽痛和結合膜充血等輕微上呼吸道炎症;偶有嘔吐、腹瀉、鼻衄、齒齦腫脹等。部分病人在咽部和軟齶可見玫瑰色或出血性斑疹。
出疹期
發熱第l~2天後出疹,皮疹最先出現於面頸部,24小時內布滿軀干及四肢,但手掌和足底無皮疹:皮疹為淡紅色細點狀斑疹、斑丘疹、或丘疹,直徑2~3mm ,疹間皮膚正常。面部、四肢遠端皮疹較稀疏,部分融合後類似麻疹。軀干、背部皮疹密集,融合成片,類似猩紅熱皮疹。皮疹一般持續1~4天消退,出疹期常伴低熱、輕度上呼吸道炎症。同時全身淺表淋巴結腫大,以耳後、枕後和頸後淋巴結腫大最明顯,腫大淋巴結輕度壓痛、不融合、不化膿。脾臟輕度腫大。疹退時體溫恢復正常,全身症狀消失.而脾臟及淺表腫大的淋巴結消退較慢,常持續3~4周。皮疹消退後一般不留色素沉著,亦不脫屑。無皮疹性風疹指部分風疹病人只有發熱、上呼吸道炎症、淋巴結腫大而無皮疹。感染風疹病毒後亦可無任何症狀和體征,血清學檢查風疹抗體陽性,即所謂隱性染病或亞臨床型病人。

5. 怎麼治療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是指病程大於六周的蕁麻疹,就叫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一般很難查到過敏原,做過敏原檢查往往是隱性的。治療慢性蕁麻疹首選是二代抗組胺葯,選擇西替利嗪、氯雷他定、依巴斯汀、非索非那定葯物,都是可以的,選擇其中的一種口服,看能不能達到完全控制。

完全控制就是說一點不起皮疹,而且還沒有瘙癢的症狀,達到控制以後可以維持一段時間,比如說維持一個月。維持一個月以後控制的比較好,可以逐漸的減量,可以把每天一次,一次一片的葯變成隔天一次,一次一片,逐漸的減量,達到最低的維持量。比如說有些人可能是兩天吃一片,就能維持得挺好,一點不癢,一點不起皮疹,就用兩天吃一片的維持量,維持3-6個月再停葯。這時候有一些慢性蕁麻疹就可以恢復了,停葯以後也不復發了,所以療程是需要足夠的。

另外在治療期間也需要做一些改善,比如要適當的運動,充分的休息,保持心情愉快,讓免疫系統來充分的恢復,才能夠達到停葯以後不復發的效果。

6. 濡備綍娌葷枟鎱㈡ц崹楹葷柟

鎱㈡ц崹楹葷柟鏄鎸囩棶紼嬪ぇ浜庡叚鍛ㄧ殑鑽ㄩ夯鐤癸紝灝卞彨鎱㈡ц崹楹葷柟銆傛參鎬ц崹楹葷柟涓鑸寰堥毦鏌ュ埌榪囨晱鍘燂紝鍋氳繃鏁忓師媯鏌ュ線寰鏄闅愭х殑銆傛不鐤楁參鎬ц崹楹葷柟棣栭夋槸浜屼唬鎶楃粍鑳鴻嵂錛岄夋嫨瑗挎浛鍒╁棯銆佹隘闆蜂粬瀹氥佷緷宸存柉奼銆侀潪緔㈤潪閭e畾鑽鐗╋紝閮芥槸鍙浠ョ殑錛岄夋嫨鍏朵腑鐨勪竴縐嶅彛鏈嶏紝鐪嬭兘涓嶈兘杈懼埌瀹屽叏鎺у埗銆

瀹屽叏鎺у埗灝辨槸璇翠竴鐐逛笉璧風毊鐤癸紝鑰屼笖榪樻病鏈夌槞鐥掔殑鐥囩姸錛岃揪鍒版帶鍒朵互鍚庡彲浠ョ淮鎸佷竴孌墊椂闂達紝姣斿傝寸淮鎸佷竴涓鏈堛傜淮鎸佷竴涓鏈堜互鍚庢帶鍒剁殑姣旇緝濂斤紝鍙浠ラ愭笎鐨勫噺閲忥紝鍙浠ユ妸姣忓ぉ涓嬈★紝涓嬈′竴鐗囩殑鑽鍙樻垚闅斿ぉ涓嬈★紝涓嬈′竴鐗囷紝閫愭笎鐨勫噺閲忥紝杈懼埌鏈浣庣殑緇存寔閲忋傛瘮濡傝存湁浜涗漢鍙鑳芥槸涓ゅぉ鍚冧竴鐗囷紝灝辮兘緇存寔寰楁尯濂斤紝涓鐐逛笉鐥掞紝涓鐐逛笉璧風毊鐤癸紝灝辯敤涓ゅぉ鍚冧竴鐗囩殑緇存寔閲忥紝緇存寔3-6涓鏈堝啀鍋滆嵂銆傝繖鏃跺欐湁涓浜涙參鎬ц崹楹葷柟灝卞彲浠ユ仮澶嶄簡錛屽仠鑽浠ュ悗涔熶笉澶嶅彂浜嗭紝鎵浠ョ枟紼嬫槸闇瑕佽凍澶熺殑銆

鍙﹀栧湪娌葷枟鏈熼棿涔熼渶瑕佸仛涓浜涙敼鍠勶紝姣斿傝侀傚綋鐨勮繍鍔錛屽厖鍒嗙殑浼戞伅錛屼繚鎸佸績鎯呮剦蹇錛岃╁厤鐤緋葷粺鏉ュ厖鍒嗙殑鎮㈠嶏紝鎵嶈兘澶熻揪鍒板仠鑽浠ュ悗涓嶅嶅彂鐨勬晥鏋溿

7. 我有蕁麻疹 前幾天大腿內側開始癢 我也當是蕁麻疹 吃了葯後半夜還是非常癢

蕁麻疹也叫風疹塊,皮膚表現為風團,風團為境界清楚的鮮紅色或蒼白色的水腫性損害,大小不等 ,一般1到24小時消退,反復發作,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慢性蕁麻疹的常見病因有食物過敏,葯物過敏,感染(隱性感染是慢性蕁麻疹的重要病因之一,包括細菌、真菌、病毒等 ,季節性蕁麻疹發病多與花粉過敏有關,還有物理因素如冷熱、壓力、日光照射、運動等 。過敏反應多與IgE抗體有關。
蕁麻疹之症狀特徵:
1、風團為境界清楚的呈鮮紅色和蒼白色的水腫性損害;
2、大小不等,呈圓形、環形或向周圍擴散形成不規則形,可融合成片;
3、驟然發生,一般在1~24h內消退,反復發作,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4、伴有劇烈瘙癢或燒灼感;
5、風團可發生在任何部位,黏膜受累時出現腹痛、腹瀉、喉頭水腫等,後者如發生在嚴重患者身上可出現窒息而威脅生命;
6、部分患者還伴有發熱、惡心、嘔吐、胸悶、心悸、頭痛、頭暈、血壓下降等全身症狀。嚴重者可出現過敏性休克的症狀。
蕁麻疹之診斷方法與檢查:
根據病史和臨床表現可做出蕁麻疹的診斷,但要確定病因比較困難,需要依靠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和必要的實驗室檢查來進行。病史的詢問應包括以下方面:起病時間,風團持續時間和頻率,晝夜變化規律,風團大小、形狀和分布,是否伴有血管性水腫,伴隨症狀,家族性過敏疾病史,是否患有內科疾病、感染性疾病,用葯史,手術史,治療效果,個人愛好,飲食,吸煙習慣,居住環境和工作類型,蚊蟲叮咬,女性患者和月經周期的關系,物理因素和運動,精神因素,生活質量。另外檢測抗核抗體與IgE抗體的測定,IgE抗體升高是診斷蕁麻疹也很有幫助。
蕁麻疹之治療方法:
蕁麻疹一般採取全身治療,肥大細胞釋放介質是蕁麻疹發病的重要環節,因此,抑制肥大細胞釋放介質在治療蕁麻疹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酮替芬是較強的肥大細胞穩定劑,其次就是抗組胺葯物,抗組胺葯物是蕁麻疹的一線治療葯物,對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可用糖皮質激素控制過敏症狀。血清學顯示免疫球蛋白E(IgE)增高的,在用葯同時補充 抗過敏益生菌降低血清IgE抗體以減少蕁麻疹復發率,其它治療如因感染因素引起,則選用有效抗生素治療;酮替芬對膽鹼能性蕁麻疹有療效;非甾體類抗炎葯對部分寒冷性蕁麻疹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