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馬勃蕁麻疹
擴展閱讀
寶寶濕疹用什麼霜 2025-01-22 13:08:22
龍皰疹疫苗 2025-01-22 12:48:00
單純性皰疹症狀有哪些 2025-01-22 12:34:32

馬勃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1-02-20 17:56:45

A. 使用中醫治療好尋麻疹的進~急!!

針 灸 火罐 聽說治癒率不錯,你還是堅持治療完吧
\
沒經歷過,所以不是很清楚,不過聽說中醫的灸法很有效的.你都堅持4天了,把全部療程完事看看唄.一般治療蕁麻疹都是破毒,就是出血出膿

B. 麻疹一般什麼時候好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臨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為特徵。本病傳染性強,多流行於冬春季節。自麻疹減毒活疫苗應用以來,發病年齡推遲,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均大幅度下降。目前發病以散發為主,周期流行特徵消失,重症麻疹減少,輕型、不典型麻疹增多。

中醫因本病疹點高出皮膚,如觸麻粒,故名麻疹,屬溫病范疇。

辨證論治

1.順證

(1)疹前期

[證候] 從開始發熱到出疹3天左右。熱勢漸升,咳嗽,流涕,目赤畏光,淚水汪汪。舌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 辛涼透表,清宣肺衛。

[方葯] 宣毒發表湯。主要葯物:升麻、葛根、荊芥、防風、枳殼、薄荷、木通、連翹、牛蒡子、竹葉、前胡、桔梗、甘草。

若高熱無汗加浮萍,以助透疹散邪;咽痛明顯加馬勃、射干,以散風熱、清肺利咽;熱不高、無汗,冬季患病者可重用荊芥、蘇葉、防風辛溫解表。

(2)出疹期

[證候] 皮疹從見點到透齊3天左右。發熱不退,咳嗽加劇,疹點先見於耳後、發際、漸及頭面、胸背、腹部、四肢,最後手掌足底見疹,即為出齊,疹色呈暗紅色的斑丘疹。舌質紅,苔黃,脈洪數。

[治法] 清熱解毒,佐以透發。

[方葯] 清解透表湯。主要葯物:桑葉、菊花、金銀花、連翹、牛蒡子、升麻、葛根、蟬衣、紫草、西河柳、甘草。

若疹點紅赤、紫暗、融合成片者,加生地黃、牡丹皮清熱涼血;壯熱、煩躁、口渴者,加生石膏、山梔、黃連清熱瀉火;咳嗽甚,加桔梗、桑白皮、杏仁清肺化痰;齒衄、鼻衄,加藕節炭、白茅根以涼血止血。

(3)恢復期

[證候] 從疹點透齊至收沒3天左右。發熱漸退,咳嗽減輕,疹點依次漸回。疹退處皮膚呈糠狀脫屑,留有色素沉著。舌質紅,少津,苔少,脈細弱或細數。

[治法] 養陰益氣,清解余邪。

[方葯] 沙參麥冬湯。主要葯物:沙參、麥冬、玉竹、天花粉、桑葉、扁豆、甘草。

若余熱不清加地骨皮、銀柴胡,以清肺退虛熱;胃納不香加山葯、谷麥芽、神曲以健脾消食;大便干結加全瓜蔞、火麻仁以潤腸通便。

2.逆證

熱毒熾盛者,可出現下列嚴重證候:

(1)熱毒閉肺

[證候] 高熱煩躁,咳嗽氣促,鼻翼煽動,喉間痰鳴,疹點紫暗或隱沒,甚則面色青灰,口唇發紺。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而干,脈數有力。

[治法] 宣肺開閉,清熱解毒。

[方葯] 麻杏石甘湯加減。主要葯物:麻黃、杏仁、生石膏、甘草、蘇子、桑白皮、細辛、紫菀、款冬花。

若高熱不退者,加黃芩、魚腥草清肺熱;喘甚者,加葶藶子、射干瀉肺定喘;痰多者,加天竹黃、鮮竹瀝清熱化痰;疹點紫暗,唇紺面紫者,加丹參、紅花、川芎活血化瘀。

(2)熱毒攻喉

[證候] 身熱不退,咽喉腫痛,聲音嘶啞,或咳聲重濁,狀如犬吠,喉間痰鳴,甚則呼吸困難,面色發紫,煩躁不安。舌質紅,苔黃膩,脈數有力。

[治法] 清熱解毒,利咽消腫。

[方葯] 清咽下痰湯。主要葯物:玄參、射干、牛蒡子、桔梗、貝母、瓜蔞、荊芥、馬兜鈴、甘草。

若乳蛾腫大加山豆根、馬勃,口服六神丸加強清熱利咽的作用;大便干結者,加大黃、玄明粉瀉火通腑。

(3)毒陷心肝

[證候] 高熱,煩躁,譫語,皮膚疹點密集成片,色紫紅,或見鼻煽,甚則神昏抽搐。舌絳起刺,苔黃糙,脈數。

[治法] 平肝息風,清營解毒。

[方葯] 羚角鉤藤湯。主要葯物:羚羊角、鉤藤、桑葉、菊花、川貝母、生地黃、茯神、竹茹、白芍、甘草。

經驗方

1.疏表散

[葯物組成] 淡豆豉25克,山川柳9克,荊芥穗9克,山梔皮9克,大青葉9克,板藍根18.8克,象貝母18.8克,白茅根18.8克,天花粉18.8克,潤元參18.8克,廣陳皮18.8克,條黃芩18.8克,冬桑葉12.5克,凈蟬衣12.5克,赤芍18.8克,羚羊角粉1.6克。

[功效] 散風清熱

[適應證] 麻疹,肺衛表證。

[用法用量] 顆粒散劑,每包1.8克。一日總量,一歲一包,3歲兩包,6歲4包,分2~4次服。

2.葛根解肌湯

[葯物組成] 葛根6克,牛蒡子6克,荊芥穗 6克,前胡6克,防風6克,連翹6克,金銀花6克,桔梗 6克,甘草3克。

[功效] 辛涼宣透。

[適應證] 麻疹初期。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3.化毒清表湯

[葯物組成] 粉葛根2.1克,薄荷1.5克,地骨皮2.4克,牛蒡子(炒)2.1克,前胡2.1克,連翹 2.1克,防風1.5克,黃芩1.5克,黃連1.5克,玄參 3克,知母2.1克,白木通1.5克,桔梗2.1 克,生甘草 0.9克,天花粉2.4克,淡竹葉3克。

[功效] 辛涼宣透。

[適應證] 麻疹出疹期。

[用法用量] 水煎溫服,每日一劑,分兩次服。

4.清肺解毒湯

[葯物組成] 生石膏(先煎)10克,炙麻黃 4克,杏仁8克,甘草3克,連翹9克,板藍根15克,金銀花12克,法半夏6克。

[功效] 辛涼宣透。

[適應證] 麻疹合並肺炎。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5.牛蒡山榷飲

[葯物組成] 牛蒡子、山楂各15克,蟬蛻、青皮各5克。

[功效] 辛涼宣透。

[適應證] 麻疹疹出不透。

[用法用量] 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適宜技術

1.外擦法

麻黃、浮萍、芫荽、西河柳各50克,布包水煎,加黃酒250克,煮沸,使室內空氣潮濕溫暖,待葯液稍溫,揩額面、頸部、胸背、四肢、手背等,以助透疹。

2.推拿療法

疹前期推攢竹,分推坎宮,推太陽,擦迎香,按風池,清脾胃,清肺經,推上三關,揉肺俞。出疹期拿風池,清脾胃,清肺經,清天水河,按揉二扇門,按肺經,推天柱。疹回期補脾胃,補肺經,揉中脘,揉肺俞,揉脾胃俞,揉足三里。

3.針灸療法

體針選肺俞、大椎、曲池。配穴:疹前期加列缺、合谷;出疹期加合谷、尺澤、足三里;並發肺炎者加尺澤、豐隆;並發喉炎者加少商、魚際、內庭;並發腸炎者加天樞、大腸俞、陰陵泉;神昏抽搐者加水溝、十二井穴、印堂、神門。施瀉法留針15~20分鍾,每隔5分鍾行針一次。水溝宜久留針,風門、肺俞穴出針後加拔火罐。留罐5~10分鍾,每日1~2次。

4.熏洗法

西河柳500克,水煎熏洗全身。

5.中成葯

(1)小兒紫草丸:口服,每次一丸,一日兩次。有透疹解毒、清熱活血的功效,適用於見形期。

(2)六神丸:口服,每次2~6粒,每日3次。用於麻疹逆證時並發咽喉炎。

(3)銀翹解毒丸或銀翹解毒液:每次一丸或一支,每日2~3次。用於疹前期、出疹期之初,功能辛涼解表透疹。

C. 皮膚瘙癢用葯治療,吃什麼葯好

你這是過敏了。
抗過敏葯代表葯物有撲爾敏、非那根、息斯敏、開瑞內坦等。雖說抗過敏容葯所致過敏現象較少見到,但對於有些人來說,各種抗過敏葯都有可能引起過敏反應,尤其以撲爾敏、苯海拉明最為常見,嚴重的可發生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若對葯物過敏原因判斷失誤或置之不理,而照樣服葯乃至長時間連續服葯,很有可能發生嚴重後果。

一旦發生抗過敏葯導致的過敏反應,須立即停止用葯,並及時去醫院治療。一般情況,過敏症狀在停葯幾天後可消失,症狀較重者應由醫生採用其他抗過敏葯治療。此外任何一種抗過敏葯都存在耐葯性,有些患者僅僅服葯3~4個月,就出現了極強的耐葯性。因此,抗過敏葯最好換著吃。如果發現某種葯物服用後效果不如以前好,必須馬上停服。

D. 麻疹的表現症狀

麻疹是以往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為特徵。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始廣泛應用減毒活疫苗以來,麻疹發病率已顯著下降。

【病因】

麻疹病毒屬副粘病毒科,呈球形顆粒,直徑約100-250nm,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在人胚胎或猴腎組織中培養5-10天時,細胞出現病理改變,可見多核巨細胞伴核內嗜酸性包涵體。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病毒不耐熱,對日光和消毒劑均敏感,但在低溫中能長期保存。

【流行病學】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患兒從接觸麻疹後7天至出疹後5天均有傳染性,病毒存在於眼結膜、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飛沫傳播。本病傳染性極強,易感者接觸後90%以上均發病,過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麻疹減毒活疫苗使用後,發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發病年齡後移。目前發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學齡前兒童、免疫失敗的十幾歲兒童和青年人中多見,甚至可形成社區內的流行。

嬰兒可從胎盤得到母親抗體,生後4-6月內有被動免疫力,以後逐漸消失;雖然絕大部分嬰兒在9個月時血內的母親抗體已測不出,但有些小兒仍可持續存在,甚至長達15個月,會影響疫苗接種。易感母親的嬰兒對麻疹無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後得病。

【發病機制】

當易感者吸人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有病毒的飛沫後,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時有少量病毒侵人血液;此後病毒在遠處器官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中復制活躍,大約在感染後第5~7天,大量進人血液,此即為臨床前驅期。在此時期,患兒全身組織如呼吸道上皮細胞和淋巴組織內均可找到病毒,並出現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體液中,此時傳染性最強。皮疹出現後,病毒復制即減少,到感染後第16天,僅尿內病毒尚能持續數日。出疹後第2天,血清內抗體幾乎100%陽性,臨床症狀也開始明顯改善。由於此時全身及局部免疫反應尚受抑制中,故部分病人常繼發鼻竇炎、中耳炎和支氣管肺炎。10%的患兒腦脊液中淋巴細胞明顯增多,50%在病情高峰時有腦電圖改變,但僅0.1%有腦炎的症狀和體征,其出現常在急性起病數天後,此時血清中抗體已增高,且已找不到病毒,因此考慮為自身免疫性腦炎。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又稱 Dawson encephalites。 在患麻疹之後若干年發生,曾提出病毒突變、病毒株特殊毒力或是第二個病毒感染促進慢性麻疹腦炎等發病機制,但都不能證實。最近研究發現SSPE病人系腦細胞的M蛋白(matrix)合成過程中翻譯受阻所造成。由於此蛋白是病毒裝配所必需,M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體或免疫細胞清除,從而導致本病。

【病理】

麻疹是全身性疾病,其病理改變可出現於全身各個系統,其中以網狀內皮系統和呼吸系統最為明顯。全身淋巴系統出現增生,在淋巴結、扁桃體、肝、脾和胸腺等處可見多核巨細胞。在皮膚、眼結合膜、鼻咽部、支氣管、腸道粘膜特別是闌尾等處可見有單核細胞增生及圍繞在毛細血管周圍的多核巨細胞,淋巴樣組織肥大。頰粘膜下層的微小分泌腺發炎,其病變內有漿液性滲出及內皮細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麻疹引起的間質性肺炎為Hecht巨細胞肺炎,而支氣管肺炎則是繼發的細菌感染。SSPE病變早期可見腦膜輕度炎症,全腦炎累及皮質和皮質下灰質及白質,在血管周圍有漿細胞和淋巴細胞圍繞,膠質細胞常增生。疾病後期有神經元退行性變、神經元缺失和髓鞘缺失,在神經元、星狀細胞的核內可見核內包涵體。在電鏡下,包涵體呈管狀結構,是副粘病毒核衣殼的典型表現。這些損害在腦內分布不均勻,且在病程早、晚期的改變也不一致,故腦活檢無診斷意義。

【臨床表現】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潛伏期 一般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 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這一期的主要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①發熱,見於所有病例,多為中度以上發熱;②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狀,以眼症狀突出,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Stimson線),對診斷麻疹極有幫助。③Koplik斑,在發疹前24~48小時出現,為直徑約1.0mm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開始僅見於對著下臼齒的頰粘膜上,但在一天內很快增多,可累及整個頰粘膜並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現後即逐漸消失 可留有暗紅色小點;④偶見皮膚蕁麻疹,隱約斑疹或猩紅熱樣皮疹,在出現典型皮疹時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異症狀,如全身不適、食慾減退、精神不振等。嬰兒可有消化系統症狀。

3、出疹期 多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開始為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始見於耳後、頸部、沿著發際邊緣,24小時內向下發展,遍及面部、軀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嚴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膚水腫,面部浮腫變形。大部分皮疹壓之褪色,但亦有出現瘀點者。全身有淋巴結腫大和脾腫大,並持續幾周,腸系膜淋巴結腫可引起腹痛、腹瀉和嘔吐。闌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變可引起闌尾炎症狀。疾病極期特別是高熱時常有譫妄、激惹及嗜睡狀態,多為一過性,熱退後消失,與以後中樞神經系統合並症無關。此期肺部有濕性羅音,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多。

4、恢復期 出疹3~4天後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並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慾、精神等其他症狀也隨之好轉。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

(二)其他類型的麻疹

1、 輕症麻疹 多見於在潛伏期內接受過丙種球蛋白或成人血注射者,或<8個月的體內尚有母親抗體的嬰兒。發熱低上呼吸道症狀較輕,麻疹粘膜斑不明顯,皮疹稀疏,病程約1周,無並發症。

2、 重症麻疹 發熱高達40℃以上,中毒症狀重,伴驚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藍色者,常有粘膜出血,如鼻出血、嘔血、咯血、血尿、血小板減少等,稱為黑麻疹,可能是DIC的一種形式;若皮疹少,色暗淡,常為循環不良表現。此型患兒死亡率高。

3、 無疹型麻疹 注射過麻疹減毒活疫苗者可無典型粘膜斑和皮疹,甚至整個病程中無皮疹出現。此型診斷不易,只有依賴前驅症狀和血清中麻疹抗體滴度增高才能確診。

4、 異型麻疹 為接種滅活疫苗後引起。表現為高熱、頭痛、肌痛,無口腔粘膜斑;皮疹從四肢遠端開始延及軀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腫及肺炎。國內不用麻疹滅活疫苗,故此類型少見。

5、成人麻疹 由於麻疹疫苗的應用,成人麻疹發病率逐漸增加,與兒童麻疹不同處為:肝損壞發生率高;胃腸道症狀多見,如惡心、嘔吐、腹瀉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關節和背部痛;麻疹粘膜斑存在時間長,可達7天,眼部疼痛多見,但畏光少見。

【並發症】

(一)喉、氣管、支氣音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導致整個呼吸道炎症。由於<3歲的小兒喉腔狹小、粘膜層血管豐富、結締組織鬆弛,如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氣管切開術。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及三凹征,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二)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常在出疹及體溫下降後消退。支氣管肺炎更常見,為細菌繼發感染所致,常見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桿菌等,故易並發膿胸或膿氣胸。AIDS病人合並麻疹肺炎,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三)心肌炎 較少見,但一過性心電圖改變常見。

(四)神經系統

1、 麻疹腦炎 發病率約為1‰~2‰,多在出疹後2-5天再次發熱,外周血白細胞增多;出現意識改變、驚厥、突然昏迷等症狀。腦脊液改變為:輕度單核細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達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運動、智力或精神上的後遺症。

2、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是一種急性感染的遲發性並發症,表現為大腦機能的漸進性衰退,發病率約為百萬分之一;在神經系統症狀出現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並完全恢復。85%起病在5~15歲,開始症狀很隱匿,有輕微的行為改變和學習障礙,隨即智力低下,並出現對稱性、重復的肌陣攣,間隔5~10秒;隨疾病進展,肌陣攣消失,出現其他各種異常運動和神經功能障礙,有共濟失調、視網膜冰、視神經萎縮等;最後發展至木僵、昏迷、自主功能障礙、去大腦強直等。病程快慢不一,大部分病人在診斷後l~3年死亡,個別能存活10年以上。

3、 其他 格-巴綜合征、偏癱、大腦血栓性靜脈炎和球後視神經炎均少見。

(五)結核情惡化 麻疹患兒的免疫反應受到暫時抑制,對結核菌素的遲發性皮膚超敏反應消失,可持續幾周,使原有潛伏結核病灶變為活動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結核或結核性腦膜炎者不鮮見。

(六)營養不良與維生素A缺乏症 麻疹過程中由於高熱、食慾不振,可使患兒營養狀況變差、消瘦;常見維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濁、軟化,且發展極迅速,最後導致失明。

【治療】

(一)一般治療 卧床休息,房內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有畏光症狀時房內光線要柔和;給予容易消化的富有營養的食物,補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膚、粘膜清潔。

(二)對症治療 高熱時可用小量退熱劑;煩躁可適當給予苯巴比妥等鎮靜劑;劇咳時用鎮咳祛疾劑;繼發細菌感染可給抗生素。麻疹患兒對維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維生素A缺乏區的麻疹患兒應補充維生素A,<l歲者每日給 10萬單位,年長兒20萬單位,共兩日,有維生素A缺乏眼症狀者 I~4周後應重復。

【預防】

(一)被動免疫 在接觸麻疹後5天內立即給於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預防麻疹發病;0.05ml/kg僅能減輕症狀;超過6天則無法達到上述效果。使用過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臨床過程變化大,潛伏期長,症狀、體征不典型但對接觸者仍有潛在傳染性。被動免疫只能維持8周,以後應採取主動免疫措施。

(二)主動免疫 採用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預防效果可達90%。雖然5%~15%接種兒可發生輕微反應如發熱、不適、無力等,少數在發熱後還會出疹,但不會繼發細菌感染,亦無神經系統合並症。國內規定初種年齡為8個月,如應用過早則存留在嬰兒體內的母親抗體將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於免疫後血清陽轉率不是l00%,且隨時間延長免疫效應可變弱,1989年美國免疫咨詢委員會提出:4~6歲兒童進幼兒園或小學時,應第二次接種麻疹疫苗;進人大學的青年人要再次進行麻疹免疫。急性結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應同時進行結核治療。

(三)控制傳染源 早期發現患者,早期隔離。一般病人隔離至出疹後5天,合並肺炎者延長至10天。接觸麻疹的易感者應檢疫觀察3周。

(四)切斷傳播途徑 病人衣物應在陽光下曝曬;病人曾住房間宜通風並用紫外線照射,流行季節中做好宣傳工作,易感兒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E. 麻疹是一種什麼樣的病

麻疹是以往兒童最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之一,其傳染性很強,臨床上以發熱、上呼吸道炎症、麻疹粘膜斑(Koplik斑)及全身斑丘疹為特徵。我國自20世紀60年代始廣泛應用減毒活疫苗以來,麻疹發病率已顯著下降。

麻疹病毒屬副粘病毒科,呈球形顆粒,直徑約100-250nm,有6種結構蛋白;在前驅期和出疹期內,可在鼻分泌物、血和尿中分離到麻疹病毒。在人胚胎或猴腎組織中培養5-10天時,細胞出現病理改變,可見多核巨細胞伴核內嗜酸性包涵體。麻疹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抗原性穩定。病毒不耐熱,對日光和消毒劑均敏感,但在低溫中能長期保存。

麻疹患者是惟一的傳染源,患兒從接觸麻疹後7天至出疹後5天均有傳染性,病毒存在於眼結膜、鼻、口、咽和氣管等分泌物中,通過噴嚏、咳嗽和說話等由飛沫傳播。本病傳染性極強,易感者接觸後90%以上均發病,過去在城市中每2~3年流行一次,l-5歲小兒發病率最高。麻疹減毒活疫苗使用後,發病率已下降,但因免疫力不持久,故發病年齡後移。目前發病者在未接受疫苗的學齡前兒童、免疫失敗的十幾歲兒童和青年人中多見,甚至可形成社區內的流行。

嬰兒可從胎盤得到母親抗體,生後4-6月內有被動免疫力,以後逐漸消失;雖然絕大部分嬰兒在9個月時血內的母親抗體已測不出,但有些小兒仍可持續存在,甚至長達15個月,會影響疫苗接種。易感母親的嬰兒對麻疹無免疫力,可在分娩前、後得病。

當易感者吸人麻疹患者鼻咽部分泌物或含有病毒的飛沫後,麻疹病毒在局部粘膜短期繁殖,同時有少量病毒侵人血液;此後病毒在遠處器官的單核巨噬細胞系統中復制活躍,大約在感染後第5~7天,大量進入血液,此即為臨床前驅期。在此時期,患兒全身組織如呼吸道上皮細胞和淋巴組織內均可找到病毒,並出現在鼻咽分泌物、尿及血液等分泌物和體液中,此時傳染性最強。皮疹出現後,病毒復制即減少,到感染後第16天,僅尿內病毒尚能持續數日。出疹後第2天,血清內抗體幾乎100%陽性,臨床症狀也開始明顯改善。由於此時全身及局部免疫反應尚受抑制中,故部分病人常繼發鼻竇炎、中耳炎和支氣管肺炎。10%的患兒腦脊液中淋巴細胞明顯增多,50%在病情高峰時有腦電圖改變,但僅0.1%有腦炎的症狀和體征,其出現常在急性起病數天後,此時血清中抗體已增高,且已找不到病毒,因此考慮為自身免疫性腦炎。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又稱 Dawson encephalites。 在患麻疹之後若干年發生,曾提出病毒突變、病毒株特殊毒力或是第二個病毒感染促進慢性麻疹腦炎等發病機制,但都不能證實。最近研究發現SSPE病人系腦細胞的M蛋白(matrix)合成過程中翻譯受阻所造成。由於此蛋白是病毒裝配所必需,M蛋白的缺乏使不完整的麻疹病毒聚集,它不能被抗體或免疫細胞清除,從而導致本病。

麻疹是全身性疾病,其病理改變可出現於全身各個系統,其中以網狀內皮系統和呼吸系統最為明顯。全身淋巴系統出現增生,在淋巴結、扁桃體、肝、脾和胸腺等處可見多核巨細胞。在皮膚、眼結合膜、鼻咽部、支氣管、腸道粘膜特別是闌尾等處可見有單核細胞增生及圍繞在毛細血管周圍的多核巨細胞,淋巴樣組織肥大。頰粘膜下層的微小分泌腺發炎,其病變內有漿液性滲出及內皮細胞增殖形成Koplik斑。

麻疹引起的間質性肺炎為Hecht巨細胞肺炎,而支氣管肺炎則是繼發的細菌感染。SSPE病變早期可見腦膜輕度炎症,全腦炎累及皮質和皮質下灰質及白質,在血管周圍有漿細胞和淋巴細胞圍繞,膠質細胞常增生。疾病後期有神經元退行性變、神經元缺失和髓鞘缺失,在神經元、星狀細胞的核內可見核內包涵體。在電鏡下,包涵體呈管狀結構,是副粘病毒核衣殼的典型表現。這些損害在腦內分布不均勻,且在病程早、晚期的改變也不一致,故腦活檢無診斷意義。

(一)典型麻疹可分以下四期

1、潛伏期 一般為10~14天,亦有短至1周左右。在潛伏期內可有輕度體溫上升。

2、前驅期 也稱發疹前期,一般為3~4天。這一期的主要表現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狀:①發熱,見於所有病例,多為中度以上發熱;②咳嗽、流涕、流淚、咽部充血等卡他症狀,以眼症狀突出,結膜發炎、眼瞼水腫、眼淚增多、畏光、下眼瞼邊緣有一條明顯充血橫線(Stimson線),對診斷麻疹極有幫助。③Koplik斑,在發疹前24~48小時出現,為直徑約1.0mm灰白色小點,外有紅色暈圈,開始僅見於對著下臼齒的頰粘膜上,但在一天內很快增多,可累及整個頰粘膜並蔓延至唇部粘膜,粘膜疹在皮疹出現後即逐漸消失 可留有暗紅色小點;④偶見皮膚蕁麻疹,隱約斑疹或猩紅熱樣皮疹,在出現典型皮疹時消失;⑤部分病例可有一些非特異症狀,如全身不適、食慾減退、精神不振等。嬰兒可有消化系統症狀。

3、出疹期 多在發熱後3~4天出現皮疹。體溫可突然升高至40~40.5℃,皮疹開始為稀疏不規則的紅色斑丘疹,疹間皮膚正常,始見於耳後、頸部、沿著發際邊緣,24小時內向下發展,遍及面部、軀干及上肢,第3天皮疹累及下肢及足部,病情嚴重者皮疹常融合,皮膚水腫,面部浮腫變形。大部分皮疹壓之褪色,但亦有出現瘀點者。全身有淋巴結腫大和脾腫大,並持續幾周,腸系膜淋巴結腫可引起腹痛、腹瀉和嘔吐。闌尾粘膜的麻疹病理改變可引起闌尾炎症狀。疾病極期特別是高熱時常有譫妄、激惹及嗜睡狀態,多為一過性,熱退後消失,與以後中樞神經系統合並症無關。此期肺部有濕性羅音,X線檢查可見肺紋理增多。

4、恢復期 出疹3~4天後皮疹開始消退,消退順序與出疹時相同;在無合並症發生的情況下,食慾、精神等其他症狀也隨之好轉。疹退後,皮膚留有糠麩狀脫屑及棕色色素沉著,7~10天痊癒。

(二)其他類型的麻疹

1、 輕症麻疹 多見於在潛伏期內接受過丙種球蛋白或成人血注射者,或<8個月的體內尚有母親抗體的嬰兒。發熱低上呼吸道症狀較輕,麻疹粘膜斑不明顯,皮疹稀疏,病程約1周,無並發症。

2、 重症麻疹 發熱高達40℃以上,中毒症狀重,伴驚厥,昏迷。皮疹融合呈紫藍色者,常有粘膜出血,如鼻出血、嘔血、咯血、血尿、血小板減少等,稱為黑麻疹,可能是DIC的一種形式;若皮疹少,色暗淡,常為循環不良表現。此型患兒死亡率高。

3、 無疹型麻疹 注射過麻疹減毒活疫苗者可無典型粘膜斑和皮疹,甚至整個病程中無皮疹出現。此型診斷不易,只有依賴前驅症狀和血清中麻疹抗體滴度增高才能確診。

4、 異型麻疹 為接種滅活疫苗後引起。表現為高熱、頭痛、肌痛,無口腔粘膜斑;皮疹從四肢遠端開始延及軀干、面部,呈多形性;常伴水腫及肺炎。國內不用麻疹滅活疫苗,故此類型少見。

5、成人麻疹 由於麻疹疫苗的應用,成人麻疹發病率逐漸增加,與兒童麻疹不同處為:肝損壞發生率高;胃腸道症狀多見,如惡心、嘔吐、腹瀉及腹痛;骨骼肌病,包括關節和背部痛;麻疹粘膜斑存在時間長,可達7天,眼部疼痛多見,但畏光少見。

(一)喉、氣管、支氣音炎 麻疹病毒本身可導致整個呼吸道炎症。由於<3歲的小兒喉腔狹小、粘膜層血管豐富、結締組織鬆弛,如繼發細菌或病毒感染,可造成呼吸道阻塞而需行氣管切開術。臨床表現為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吸氣性呼吸困難及三凹征,嚴重者可窒息死亡。

(二)肺炎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間質性肺炎常在出疹及體溫下降後消退。支氣管肺炎更常見,為細菌繼發感染所致,常見致病菌有肺炎鏈球菌、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嗜血性流感桿菌等,故易並發膿胸或膿氣胸。AIDS病人合並麻疹肺炎,伴有皮疹,常可致命。

(三)心肌炎 較少見,但一過性心電圖改變常見。

(四)神經系統

1、 麻疹腦炎 發病率約為1‰~2‰,多在出疹後2-5天再次發熱,外周血白細胞增多;出現意識改變、驚厥、突然昏迷等症狀。腦脊液改變為:輕度單核細胞及蛋白增多;糖正常。病死率達10%~25%;存活者中20%~50%留有運動、智力或精神上的後遺症。

2、 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 是一種急性感染的遲發性並發症,表現為大腦機能的漸進性衰退,發病率約為百萬分之一;在神經系統症狀出現前若干年有典型麻疹史,並完全恢復。85%起病在5~15歲,開始症狀很隱匿,有輕微的行為改變和學習障礙,隨即智力低下,並出現對稱性、重復的肌陣攣,間隔5~10秒;隨疾病進展,肌陣攣消失,出現其他各種異常運動和神經功能障礙,有共濟失調、視網膜冰、視神經萎縮等;最後發展至木僵、昏迷、自主功能障礙、去大腦強直等。病程快慢不一,大部分病人在診斷後l~3年死亡,個別能存活10年以上。

3、 其他 格-巴綜合征、偏癱、大腦血栓性靜脈炎和球後視神經炎均少見。

(五)結核情惡化 麻疹患兒的免疫反應受到暫時抑制,對結核菌素的遲發性皮膚超敏反應消失,可持續幾周,使原有潛伏結核病灶變為活動甚至播散而致粟粒型肺結核或結核性腦膜炎者不鮮見。

(六)營養不良與維生素A缺乏症 麻疹過程中由於高熱、食慾不振,可使患兒營養狀況變差、消瘦;常見維生素A缺乏,角膜呈混濁、軟化,且發展極迅速,最後導致失明。

(一)一般治療 卧床休息,房內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有畏光症狀時房內光線要柔和;給予容易消化的富有營養的食物,補充足量水分;保持皮膚、粘膜清潔。

(二)對症治療 高熱時可用小量退熱劑;煩躁可適當給予苯巴比妥等鎮靜劑;劇咳時用鎮咳祛疾劑;繼發細菌感染可給抗生素。麻疹患兒對維生素A需要量大,世界衛生組織推薦,在維生素A缺乏區的麻疹患兒應補充維生素A,<l歲者每日給 10萬單位,年長兒20萬單位,共兩日,有維生素A缺乏眼症狀者 I~4周後應重復。

(一)被動免疫 在接觸麻疹後5天內立即給於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預防麻疹發病;0.05ml/kg僅能減輕症狀;超過6天則無法達到上述效果。使用過免疫血清球蛋白者的臨床過程變化大,潛伏期長,症狀、體征不典型但對接觸者仍有潛在傳染性。被動免疫只能維持8周,以後應採取主動免疫措施。

(二)主動免疫 採用麻疹減毒活疫苗是預防麻疹的重要措施,其預防效果可達90%。雖然5%~15%接種兒可發生輕微反應如發熱、不適、無力等,少數在發熱後還會出疹,但不會繼發細菌感染,亦無神經系統合並症。國內規定初種年齡為8個月,如應用過早則存留在嬰兒體內的母親抗體將中和疫苗的免疫作用。由於免疫後血清陽轉率不是l00%,且隨時間延長免疫效應可變弱,1989年美國免疫咨詢委員會提出:4~6歲兒童進幼兒園或小學時,應第二次接種麻疹疫苗;進入大學的青年人要再次進行麻疹免疫。急性結核感染者如需注射麻疹疫苗應同時進行結核治療。

(三)控制傳染源 早期發現患者,早期隔離。一般病人隔離至出疹後5天,合並肺炎者延長至10天。接觸麻疹的易感者應檢疫觀察3周。

(四)切斷傳播途徑 病人衣物應在陽光下曝曬;病人曾住房間宜通風並用紫外線照射,流行季節中做好宣傳工作,易感兒盡量少去公共場所。

[預防]
(一)管理傳染源:對病人應嚴密隔離,對接觸者隔離檢疫3周;流行期間托兒所、幼兒園等兒童機構應暫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兒入所。
(二)切斷傳播途徑:病室注意通風換氣,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線照射;醫護人員離開病室後應洗手更換外衣或在空氣流通處停留20分鍾方可接觸易感者。
(三)保護易感人群:
1.自動免疫:麻疹活疫苗的應用是預防麻疹最有效的根本辦法。可在流行前1個月,對未患過麻疹的8個月以上幼兒或易感者皮下注射0.2ml,12天後產生抗體,1個月達高峰,2~6個月逐漸下降,但可維持一定水平,免疫力可持續4~6年,反應強烈的可持續10年以上;以後尚需復種。由於注射疫苗後的潛伏期比自然感染潛伏期短(3~11天,多數5~8天),故易感者在接觸病人後2天接種活疫苗,仍可預防麻疹發生,若於接觸2天後接種,則預防效果下降。但可減輕症狀和減少並發症。對8周內接受過輸血、血製品或其它被動免疫制劑者,因其影響疫苗的功效,應推遲接種。有發熱、傳染病者應暫緩接種。對孕婦、過敏體質、免疫功能低下者、活動性肺結核均應禁忌接種。
2.被動免疫:有密切接觸史的體弱、患病、年幼的易感兒應採用被動免疫。肌注丙種球蛋白0.1~0.2ml/kg,胎盤球蛋白0.5~1.0ml/kg,接觸後5天內注射者可防止發病,6~9天內注射者可減輕症狀,免疫有效期3周。

F. 中獸醫處方臨床應用及分析案例,急用!!!!謝謝啦!!!

(我也是復制的,你最好去下個相關的電子書看看,查查)

處方用葯必須根據理法的原則處方用葯是衡量一個從事診斷工作理論水平的尺度。處方用葯的目的是為了防治疾病。動物發病後由於品種、年齡、體質、季節以及致病的因素不同,其病狀也十分復雜,所以,必須在中獸醫理論指導下,進行辨症論治,審因論治,依法選方,據方議葯。在處方用葯時,首先應當考慮的是方與症是否相符,葯與葯的配合是否恰當,以及葯量的輕重、用葯秩序。

(一)針對病因、病位、病狀三個方面處方用葯 針對三個方面用葯時,應相互呼應。例如:白虎湯證,症見高熱口渴、出汗、脈洪大,陽明經證。但未見陽明腑實,故不宜改下,宜用甘寒滋潤,清熱生津。白虎湯證,病因為熱,病位為陽明經,病狀則為口渴、高熱、出汗、脈洪大。立法:清法。處方用葯:石膏、知母、粳米、甘草。

(二)分析葯物功效應用,根據症狀不同加減1.動物發病後,由因高熱津液己傷,上方則加天花粉、蘆根以養胃生津。

2.動物發病後,如出現氣虛,則上方加黨參、以補氣。

3.如邪熱未清,氣津兩傷,熱淫於內,發熱出汗則宜用竹葉石膏湯。即白虎湯去知母,加竹葉、半夏、麥門冬、黨參。白虎湯與竹葉石膏湯雖均為清氣分熱劑,則竹葉石膏湯為清補之劑,故知母易麥門冬,加黨參。據《醫宗金鑒》記載:「從大寒之劑,易為清補之方」,為兩方區別的要點。

4.如果動物出現口渴津傷,脈象變細,則去甘草,加生地、玄參,雖然加生地、玄參仍以清氣分熱為主,但具有生津止渴作用。如動物舌質紅絳,則熱邪已入營分,選用清營湯。熱邪從氣分轉入營分,症狀上除氣分熱為主要症狀外,舌質紅絳,脈細數為其主要特徵,此時宜選清營湯。如果過早選用清營湯,則有引熱邪入里之慮,清營湯即使熱邪從營分轉出氣分而解。

熱邪轉為陽明腑熱,熱結胃腸、腹痛、口乾舌燥、苔黃,治宜改下,選用大小承氣湯之類。

處方用葯必須在理法指導下,掌握中獸醫的基本方,還要掌握基本葯物,全面掌握基本方和基本葯物,在處方時才能靈活、成熟應用。

二、成方的靈活運用和對有效方劑的採納所謂「成方」,是歷代醫家經過長期醫療實踐,總結流傳下來的具有良好效果的方劑。而且,對於一個長期從事動物疾病診斷工作者來說,也需要積累較多的成方作為資本,才能在臨證時靈活運用。

(一)成方 根據歷史時期不同,分經方和時方1.經方:系指《黃帝內經》所載為13首,多為單方形式。《傷寒論》載方113首,《金匱要略》載方262首,其中有60首是重復的,其中還有1方只有方名,卻無葯物組成。經方組成原則是:主、輔、佐、使,區分明確,炮製煎服,劑量的輕重,加減比較周密。所以,經方具有法度嚴謹,配合周密,製法精當等特點。如麻黃湯:由麻黃、桂支、杏仁、甘草組成,要求麻黃去節,煎時去沫,服後食少量熱粥或熱水,以助發汗。經方做到了方與法的統一,證治明確,是病必用其方,用方必守其法,專病專方,所以,至今經方仍在臨床上廣泛應用和採納。

2.時方:是在經方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到唐朝後代,方劑學開始向前演變。時方的組成少則一兩味葯,多則十幾味葯,治病的范圍有廣有專,即有一病而處數方的,也有一方而治多病的。方劑的組成、組方的宗旨、葯量的輕重權衡、配伍變化等均發展了經方,而且補充了經方的不足。例如:⑴《元亨療馬集》中的潤肺散,則為汗、下、清三法並用,表裡雙解之劑;⑵李東垣著《脾胃論》中補中益氣湯,用於中氣不足的下陷症,陽虛外感,母畜陰吹等症;⑶局方中「四君」、「四物」;⑷清。關鞠通著《溫病條辨》中「銀翅散」;⑸清。王清任著《醫林改錯》中「血府通瘀湯」、「補陽還五湯」,皆為時方中的代表方。

3.土單驗方:指流傳在民間的經驗方、秘方、單方以及相傳的特效方。

選用方劑必須根據動物病情需要,宜補則補,宜瀉則瀉,經方合適用經方,時方合適用時方,用方時防止偏執傾向,如善用補葯的,凡病皆補(八珍湯、十全大補湯、六味地黃湯);喜用瀉葯的,處方即攻(承氣湯之類);善用經方的不用時方,喜用時方的不用經方。但在用方時,應吸取眾家之長,靈活運用,才能提高療效。

(二)成方的靈活運用1.必須分清成方中的通治方和主治方:一病必有一方,專治者名曰主方,而上病又有幾種,每種亦有主方,專治一病為主方,如一方而所治之病甚多者,則為通治方。

通治方和主治方各有特點,通治方也有主病,但一般治療范圍比較廣泛,如對通治方能做到加減運用,在處方用葯上則是基礎,不然遇到病例都去套用原方,就顯得呆板,而且不易收到顯著的效果。

如六味地黃湯(棗皮、山葯、熟地、丹皮、澤瀉、茯苓)是以腎陽虧、腰胯痛等為主治病症,或肝腎不足,也有三陰並治,也治盜汗、遺精等症。為治陰虛的通用方,但不能認為所有的陰虛症都用六味地黃湯,必須分清主症、主用、主臟加減用之。

如治療肺腎兩虛的咳嗽,加麥門冬、五味子。

如治療肝腎兩者的目疾,加枸杞子、菊花。

如治療腎虛腰胯痛,加杜仲、牛夕。

如治療腎虛小便頻數,加益智仁、桑螵蛸去澤瀉。

臨床上處方用葯,當選一個成方依據,但具體使用時,必須通過獨立思考,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創新。

2.根據動物症情需要,善於組織新方。

在治療過程中,根據患病動物證情變化,治法的要求,在前人留下的方劑中,一時選不出符合要求的方子時,或雖已用過前人的方劑但不理想時,要善於按處方的組成原則和葯物配伍的關系,吸取前人的經驗,選擇適合的葯物,組織新方。

在防治動物疾病中,借鑒前人的經驗,將有效方劑通過加減,廣泛用於防治動物疾病,取得了可喜成績。如茵陳蒿湯、補中益氣湯、參苓白術散、銀翅散、黃連解毒湯、逍遙散等已廣泛用於臨床。

在獸醫實踐中,吾等用大承氣湯加減治療豬便秘症效果較好,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治療母畜子宮脫垂效果十分顯著。用疥癬散治療動物疥癬效果也十分明顯。

三、重視葯物配伍和熟悉加減變化的方法(一)重視葯物配伍關系 葯物配伍是處方的基礎。葯物通過有機的配合成為方劑,可以提高葯物的療效,符合病情的需要,發揮葯物的綜合作用,即所謂「葯有個性之特長,方有合群之妙用」。

1.兩種相同性質和不同氣味、不同功能葯物配合後,取得相輔相成的新療效。桂枝與白芍配合,調合營衛,如桂枝湯;石膏與細辛配合治牙病;乾薑與五味子配合,化痰飲,如小青龍湯;麻黃與檳榔配合,瀉下破結。

2.兩種葯物相輔而行,互相發揮特長,提高療效。黃柏與知母配合,清濕熱,如知柏地黃湯;黃芪與防己配合,利水消腫,如防己黃芪湯;半夏與陳皮配合化痰,如二陳湯;3.兩種葯物性質、功效相同提高療效。山葯與扁豆配合補脾止瀉,如參苓白術散;柏子仁與棗仁配合,養心安神,如天王補心丹;附子與肉桂配合,溫腎回陽,如桂附地黃湯。

(二)處方加減變化的方法 前人在處方加減變化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可歸納為以下幾種方法。

1.加:即在原方的基礎上加一二味葯物或加重一二味葯物用量稱為加。

2.減:即在原方中減去一二味葯物或減輕一二味葯物用量稱為減。

3.化:即是方劑靈活運用的一種方法。其含義為:(1)經過變化的葯方,再次與證、法、動物體質、氣侯、飼養管理等進行分析,考慮處方葯物配伍、葯物力量大小、用量多少、製法等,發揮處方的特長,糾正其不足。

(2)方劑組織與症情、治法達到統一,而不是一些葯物單獨的羅列。

(3)可組成許多新方。

4.裁:如裁衣,即在原方上裁去目前不需要的一部分葯物。

5.合:把兩個以上的方子合並使用,以治療比較復雜的病症。

如治療動物腦炎的石膏湯,是由白虎湯、犀角地黃湯、黃連解毒湯加減化裁合並而成的一個方子。

如十全大補湯:是由四君子湯、四物湯、當歸補血湯合並而成的。

四、處方與葯物用量的關系方葯的用量恰當與否,與療效關系極大,用量不及,方雖中病,而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反之,用量太過,損傷正氣,加重病情。所以,葯量的輕重必須根據患病動物病情的輕重緩急,動物個體大小,方子葯味的多寡,處方劑型而定。

中葯常用劑量,是長期防治動物疾病過程中總結出來的。

當前,有人認為:劑量愈大愈好,認為劑量大,患畜恢復得快。也有人認為:現在的葯物,不十分地道,質量差,劑量小達不到目的……等等。中葯治病,是通過中葯氣味、升降沉浮的葯性之偏來調整畜體的陰陽之偏,調整有機體的陰陽平衡,使其恢復健康。例如:表寒證,用麻黃湯發汗解表,以微微汗出為度,達到解表祛邪的目的。用葯劑量過大,則出現汗出不止,表證雖解,但患畜又呈現津液耗失、正氣不足的症狀。

也有人認為:西葯易產生過敏性,中草葯無產生過敏性,劑量加大也無妨,但經有關資料記載,有些中草葯也含有過敏源,能夠引起動物過敏。如有人服用麥門冬而出現紅斑、尿血等;服用馬勃而出現頭暈、胸悶、丘疹等;服用熟地而出現奇癢、蕁麻疹等。

經試驗證明:穿心蓮、板蘭根、魚腥草、大青葉、鴉膽子、烏賊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過敏性。

中草葯質量下降,與中草葯的採集、收購、儲存、加工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如今不按季節采購的現象較為普遍,影響了葯物的質量。如馬齒莧、柴胡、竹葉等採集過早,葯材未成熟,葯物中的有效含量不足,葯材的質效就相當差。如保管儲存不當,霉爛變質,蟲蛀現象也比較嚴重,應該引起中獸醫界高度重視,但絕不能因此而把中葯劑量無限量的加大。

處方劑量既要根據方劑的組成原則「主、輔、佐、使」的內在聯系,又要考慮病情的緩急和虛實、畜別、體質、年齡大小等來決定。李東垣說:「君葯分量最多,臣葯次之,佐葯又次之,不可令臣過於君,君臣有序,相與宜攝,則可予邪除病矣」。以「生化湯」為例:生化湯為去瘀生新之劑,治產後瘀血停滯,肚腹疼痛,具有良好功效,原方劑量比例為:當歸八錢、川芎三錢、桃仁十四粒、黑姜五分、灸甘草五分,用黃酒童尿各半煎服。

方中以當歸補血潤燥,川芎行血中之氣,桃仁活血化瘀,炮姜溫經止痛,灸甘草調和諸葯,黃酒童便為引。亦取其活血行瘀之義。值得研究的是此方取得如此效果和方中各葯用量有很大關系。方中所有五葯、當歸超過四葯的總和數,本方是以補虛為主,行瘀為輔佐,符合產後虛中夾實的病機。

臨床治病,除辨證要精細,用葯要恰當外,對葯物用量也不可忽視,它關系著全方所起的作用。如生化湯之重用當歸和當歸補血湯之重用黃芪(黃芪重於當歸五倍)都是具有特殊意義的。

再如《傷寒論》中的厚朴三物湯和小承氣湯,雖用葯相同和所治之症也都為大便秘結,但厚朴三物湯治腹中脹滿為主,故厚朴的用量比大黃多一倍,小承氣湯以治大便硬結為主,故厚朴之量比大黃少一半。總之,在中獸醫處方用葯時,要靈活掌握運用,才能收到滿意的效果。

G. 冷空氣過敏,身上起疹子怎麼辦

寒冷性蕁麻疹 寒冷性蕁麻疹分為兩型,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和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接觸寒冷後, 於接觸部位發生風團,嚴重者可發生低血壓和休克。 【病因和發病機理】獲得性冷性蕁麻疹的發病機理尚不清楚。病人經冷刺激後30分鍾血中組織胺含量增加5倍以上,表明組織中肥大細胞、血中嗜鹼性細胞和他們的化學介質在該病的...發病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被動轉移陽性,主要抗體是IgE,少數病人中也有IgM和IgG。近來還有人認為炎性介質與本病發生有關。因為給予抗組織胺葯物仍不能抑制一些病人的臨床症狀。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I臨床表現】 1.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是暴露在冷環境中引起的過敏反應,在暴露處發生水腫和風團。常見於浸入冷水或接觸寒冷物質部位,多見於面部、手部,嚴重者也可累及其它部位。自覺瘙癢。這種過敏體質的人,若在冷水中游泳或冷水浴時可有頭痛、皮膚潮紅,低血壓等全身症狀,嚴重者可發生休克。此類病人經數年後,其症狀可自行消失。 2.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本病常發生於嬰兒期,最早可見於生後1周內。患者在接觸寒冷半小時~4小時時發生皮疹,自覺燒灼感,不癢,皮疹為紅斑和風團,伴有發熱、怕冷,關節痛,頭痛等全身症狀。隨著年齡的增長,病情逐漸減輕。本病多持續終身。 3.實驗室檢查 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冰塊試驗陽性,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多為陰性。白細胞增多見於後者,前者病人少見。20%的寒冷性蕁麻疹患者的冷球蛋白增加。 【治療】 1.中醫治療 寒冷性蕁麻疹多屬風寒證。可見發熱、惡寒、無汗、遇冷加重,風團為淡紅或淡白色,脈浮緊,苔薄白。治以麻黃桂枝各半湯。無汗者重用麻黃,有汗怕冷者重用桂枝。日久反復發作者,可用玉屏風散加減(黃芪、桂枝、白術、防風、炙附子)。 2.西醫治療 給予抗組織胺葯:賽庚定對寒冷性蕁麻疹有效。2~4毫克,每日3~4次。有人報道青黴素1百萬單位,肌肉注射,2~3天1次,10次為1療程,對汗多病人有效。冷脫敏療法,可適用於對抗組織胺葯無效的病人,將1支胳膊浸於15。C水中5分鍾,最初1小時1次,逐漸延長至24小時1次,可防止皮疹的發生。

H. 蕁麻疹有什麼金方

蕁麻疹是常見過敏性皮膚病,內因稟賦不耐,人體對某種外來物質過於敏感而發生的一種皮膚病。中醫稱之為癮疹、風疹塊等。可因食物、葯物、生物製品、感染等導致,或因精神因素、內分泌系統疾病、外界寒熱刺激等誘發。臨床表現:皮膚突然出現風團,鮮紅或蒼白或皮膚顏色,大小不一,可相互融合,時隱時現,此起彼伏,消退後不留痕跡。伴劇癢、燒灼感。本病常因季節、體質、接觸物質、發生部位不同而表現不同。嚴重者呼吸道、消化道黏膜也可被累及,出現咽喉發堵、胸悶;腹痛、腹瀉或便秘等,甚至出現窒息或過敏性休克表現。病程長短不一,部分反復發作,變為慢性。(一)內治方【方一】桂枝麻黃各半湯【來源】《傷寒論》【組成】桂枝9克,芍葯、生薑、炙甘草、麻黃各6克,大棗4枚,杏仁6克。
【功效】疏風解表。
【製法】先煮麻黃去上沫,再入余葯同煎。
【用法】日1劑,分3次服。
【方二】麻黃加術湯【來源】《金匱要略》【組成】麻黃(去節)9克,桂枝(去皮)6克,甘草(炙)3克,杏仁(去皮尖)6個,白術12克。
【功效】發汗解表,除寒祛濕。
【製法】上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二升半,去滓。
【用法】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方三】補中益氣湯【來源】《脾胃論》【組成】黃芪、炙甘草各15克,人參、白術各9克,當歸身6克,陳皮、升麻、柴胡各6~9克。
【功效】升陽益氣。
【製法】為細末。
【用法】水煎去渣,食遠稍熱服。
【方四】當歸飲子【來源】《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組成】當歸、白芍、川芎、首烏、黃芪、荊芥、防風、白蒺藜各9克,熟地黃12克。
【功效】養血熄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五】四物消風飲【來源】《外科證治全書》【組成】生地黃12克,當歸身、赤芍各6克,荊芥、薄荷、蟬蛻各4.5克,柴胡、川芎、黃芩各3.6克,生甘草3克。
【功效】養血祛風清熱。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六】清癢湯【來源】《仙拈集》【組成】黃芪、防風、荊芥、苦參、蟬蛻、蒺藜、僵蠶、當歸、生地黃、赤芍葯、川芎、何首烏各1.5克。
【功效】益氣養血,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頻繁服之,每日1劑。
【方七】蕁麻疹湯【來源】《臨證醫案醫方》【組成】生地黃15克,牡丹皮9克,白茅根30克,赤芍9克,金銀花15克,連翹15克,當歸尾3克,山梔子9克,蒼耳子9克,薏苡仁15克,谷芽15克,麥芽15克,白鮮皮15克。
【功效】涼血清熱,活血祛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八】疏風清熱飲【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防風、牛蒡子、白蒺藜、丹參、赤芍、山梔子、黃芩、金銀花、連翹各9克,蟬衣4.5克,生地黃15克,生甘草各6克。
【功效】疏風清熱。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九】消風清熱飲【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防風、浮萍、蟬衣、赤芍、當歸、大青葉、黃芩各9克。
【功效】疏風清熱。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祛風勝濕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防風、羌活、茯苓皮、金銀花各9克,蟬衣、陳皮、甘草各6克。
【功效】祛風勝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一】止癢永安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防風、桂枝、羌活、當歸、赤芍、桃仁、紅花各9克,麻黃、白芷、蟬衣各6克。
【功效】祛風散寒,活血和營。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二】固衛御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炙黃芪、防風、炒白術、桂枝、赤芍、白芍各9克,生薑3片,大棗7枚。
【功效】調營固衛。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三】活血祛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當歸尾、赤芍、桃仁、紅花、荊芥、白蒺藜各9克,薄荷、甘草各6克。
【功效】活血祛瘀,和營消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四】涼血消風散【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生地黃、生石膏各30克,當歸、荊芥、苦參、白蒺藜、知母各9克,甘草、蟬蛻各6克。
【功效】涼血清熱,消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五】養血消風散【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熟地黃15克,當歸、荊芥、白蒺藜、蒼術、苦參、麻仁各9克,甘草6克。
【功效】養血滋陰,消風止癢。
【製法】為粗末。
【用法】每服6克,水煎服。
【方十六】搜風流氣飲【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荊芥、菊花、僵蠶、當歸、赤芍、烏葯各9克,防風、白芷、川芎、陳皮各6克。
【功效】疏風達邪,和營理氣。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七】健脾祛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陳皮6克,茯苓、蒼術、澤瀉、烏葯、荊芥、防風、羌活各9克,木香3克,生薑3片,大棗5枚。
【功效】健脾理氣,祛風散寒。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八】烏蛇驅風湯【來源】《朱仁康臨床經驗集》【組成】烏梢蛇、荊芥、防風、羌活、黃芩、金銀花、連翹各9克,黃連、蟬蛻、白芷、甘草各6克。
【功效】搜風清熱,敗毒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十九】薄荷牛蒡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牛蒡子、焦馬勃、焦山梔子、炒僵蠶、連翹殼各9克,京玄參、西赤芍葯、薄荷葉、大青葉各12克,板藍根15克,玉桔梗6克。
【功效】疏風清熱涼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麻黃蟬蛻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麻黃、槐花各6克,蟬蛻、浮萍各9克,黃連、甘草各3克。
【功效】祛風散寒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一】浮萍地膚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浮萍、地膚子、白僵蠶、白蒺藜、豨薟草、白鮮皮各9克,凈麻黃、凈蟬蛻、生甘草各2克,苦參片、粉牡丹皮各4克。
【功效】疏風散寒,祛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二】加味四物湯【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川芎、當歸各31克,熟地黃、黃芩、懷山葯、白術、首烏各15克,白芍、浮萍各12克,紅棗6克。
【功效】清營健脾,養血消風。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三】蠶砂飲【來源】《中醫皮膚病學簡編》【組成】蠶砂、丹參各31克,重樓15克,白鮮皮、地膚子、蟬蛻各9克。
【功效】祛風除濕,化瘀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四】麻黃方【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麻黃、乾薑皮、浮萍各3克,杏仁4.5克,白鮮皮、丹參各15克,陳皮、牡丹皮、白僵蠶各9克。
【功效】開腠理,和血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五】荊防方【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芥穗、防風、僵蠶、紫背浮萍各6克,金銀花12克,牛蒡子、牡丹皮、乾地黃、黃芩各9克,薄荷、蟬蛻各4.5克,生甘草6克。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六】多皮飲【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地骨皮、五加皮、大腹皮、粉牡丹皮、川槿皮各9克,桑白皮、白鮮皮、赤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各15克,乾薑皮6克。
【功效】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七】止癢合劑【來源】《簡明中醫皮膚病學》【組成】防風、當歸各9克,苦參、首烏藤、白鮮皮、刺蒺藜各30克。
【功效】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早晚分服。
【方二十八】通腑祛風湯【來源】《古今名方》【組成】柴胡、黃芩、半夏、生大黃(後下)、炒枳殼、薤白、荊芥、防風、白芷各9克,赤芍葯、蟬蛻各12克,白蒺藜15克,苦參18克,全瓜蔞24克。
【功效】通腑瀉熱,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二十九】養血祛風湯【來源】《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皮膚病》【組成】生地黃15克,當歸、川芎、白芍、防風、荊芥、蒼術、黃柏各9克,甘草6克。
【功效】疏風養血,燥濕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永安止癢湯【來源】《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皮膚病》【組成】麻黃、僵蠶、防風、荊芥、薄荷、甘草各6克,蒼術、桃仁、當歸尾、赤芍、紅花各9克。
【功效】疏風活血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一】徐長卿煎劑【來源】《皮膚科外用葯物手冊》【組成】徐長卿根或全草(陰干)10~15克。
【功效】疏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二】黃參芍桂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炙麻黃10克,桂枝、炙甘草、五味子各6克,白芍葯、代赭石、制何首烏各20克,麥門冬、黨參、當歸、黃芪各12克。
【功效】辛溫解表,益氣固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三】十味羌活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生地黃、羌活各10克,防風、炒蒼術、川芎、白芷、炒黃芩、甘草各6克,北細辛1.5克,生薑2片、蔥白頭3枚。
【功效】辛溫發汗解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四】紫銀湯一【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紫草根、金銀花、土茯苓、赤小豆各15克,連翹、白鮮皮、赤芍葯各9克,荊芥7克,蟬蛻5克,甘草3克。
【功效】疏風清熱,和營理濕。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五】四皮飲一【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地骨皮、白蒺藜、蟬蛻各6克,桑白皮、茯苓、夏枯草、連翹、牛蒡子各10克,地膚子6克,生地黃、赤芍葯各12克,生薑皮3克。
【功效】瀉熱消疹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反復發作者加地龍、蜈蚣、全蠍;並發胃腸道症狀者加白芍葯、白術、蒲公英、厚朴。
【方三十六】浮萍蟬防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浮萍20克,蟬蛻、防風各20克,白鮮皮、胡麻仁各15克,甘草10克。
【功效】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備注】偏風熱者加牛蒡子、苦參、連翹;偏風寒者加麻黃、桂枝;奇癢難忍發作頻繁者加地龍、蒼耳子、白蒺藜。
【方三十七】多味大補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黃芪、地膚子各30克,熟地黃15克,肉桂、制附子各6克,黨參2克,白術、茯苓、白芍葯、赤芍葯、當歸各12克,川芎、烏梢蛇、炙甘草各9克。
【功效】益氣養血,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八】復方蟬蛻丸【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蟬蛻6克,生地黃炭12克,牡丹皮12克,白芷9克,白蒺藜9克,當歸6克,赤芍葯9克,大力子9克,桑白皮15克,黨參9克,荊芥、麻黃、防風、薄荷各4.5克,紫花地丁9克,川黃連3克,黃芩9克,蒲公英15克,黃芪9克,淡豆豉12克。
【功效】祛風解表,清熱涼血,益氣養血。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三十九】葛麻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葛根12克,麻黃6~9克,生薑5~9克,桂枝、甘草、白芍葯各6克,大棗4~6枚。
【功效】解肌發表。
【用法】水煎服,日1劑。
【方四十】升陽益胃湯【來源】《中國中醫秘方大全》【組成】黃芪12克,半夏、人參、羌活、白芍葯、防風、白術、獨活、茯苓、澤瀉各9克,陳皮、柴胡各6克,炙甘草、黃連各3克。
【功效】益氣健脾。
【用法】水煎服,日1劑。
(二)外治方【方一】茺蔚浴湯【來源】《外台秘要》【組成】茺蔚、蒺藜、楊桃、蒴藋草、漏蘆蒿各500克,鹽1500克。
【功效】疏風止癢,祛濕。
【製法】水3石同煮取2.5石,去滓。
【用法】納鹽待溫入浴。
【方二】百部洗方【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百部、苦參各120克,蛇床子60克,雄黃15克,狼毒75克。
【功效】疏風止癢,祛濕。
【製法】研粗末。
【用法】以紗布溻洗,或溻洗後再熱水浸浴。
【方三】楮桃葉洗劑【來源】《簡明中醫皮膚病學》【組成】楮桃葉500克,水5升。
【功效】疏風止癢。
【製法】煮沸30分鍾。
【用法】溻洗,浸浴。
【方四】茵陳甘草湯【來源】赤腳醫生雜志,1976:(11)
【組成】茵陳、地膚子各30克,黃柏15克,甘草12克。
【功效】清熱利濕,透疹止癢。
【製法】上葯用水1.5升,煎至1升,過濾。
【用法】盛於干凈盆內溫洗全身。日1劑,每日1~2次。
【方五】交藤鮮皮散【來源】中醫雜志,1983:(2)
【組成】夜交藤200克,蒼耳子、白蒺藜各100克,白鮮皮、蛇床子各50克,蟬蛻20克。
【功效】疏風透疹,解毒利濕。
【製法】加水7大碗(約5升),煎開20分鍾。
【用法】乘熱先熏,候溫用舊巾布浸葯液外洗患處。
【方六】苦參外洗湯【來源】雲南中醫雜志,1986:(1)
【組成】蛇床子20克,明礬12克,花椒6克,土茯苓30克,白鮮皮15克,苦參30克,荊芥12克,食鹽30克。
【功效】疏風透疹,燥濕止癢。
【製法】上葯加水2毫升煎至1升。
【用法】將葯液傾入盆內加適量溫水,然後將小兒泡入盆內浸浴,用毛巾邊擦邊洗,尤其有疹塊須多擦洗,至葯液漸涼為度。洗後小兒身體不必用清水洗凈,以保持葯力。每日1次。
【方七】浮萍蠶沙散【來源】廣西中醫葯,1988:(1)
【組成】紫背浮萍150克(鮮品加倍),蠶砂100克。
【功效】活血透疹。
【製法】上葯包煎至沸後約10分鍾取葯汁3~5升。
【用法】待溫度能耐受時,用干凈毛巾蘸葯汁,從頭部向下肢搽洗,日1~2次,每次10~15分鍾。
【方八】百部酒【來源】《趙炳南臨床經驗集》【組成】百部180克,75%酒精或白酒360克。
【功效】疏風止癢殺蟲。
【製法】浸泡7天,過濾去渣。
【用法】用棉棒或刷蘸塗。
【方九】徐長卿酊【來源】《皮膚科外用葯物手冊》【組成】徐長卿(研細)適量,75%酒精適量。
【功效】疏風止癢。
【製法】調為糊狀。
【用法】塗敷患處,日2~3次。
【方十】止癢靈【來源】《皮膚病方劑葯物手冊》【組成】蛇床子30~60克,白酒或75%酒精360克。
【功效】燥濕止癢。
【製法】浸泡7天過濾去渣。
【用法】外塗。
【方十一】參桃酊【來源】北京中醫,1987:(5)
【組成】苦參、鮮桃葉、膽礬、冰片各6克。
【功效】利濕解毒,涼血止癢。
【製法】製成酊劑。
【用法】每日塗患處4次。
【方十二】枳實膏【來源】《幼幼新書》【組成】枳實30克,茺蔚子、防己各37.5克,升麻45克,竹葉40克,石膏60克,芒硝90克。
【功效】瀉熱疏風止癢。
【製法】上葯用麻油1.2升,煎四五沸,去渣。
【用法】塗患處。
【方十三】羌活散【來源】《證治准繩·瘍醫》【組成】羌活、獨活、明礬、白鮮皮、硫黃、狼毒各30克,輕粉7.5克,白附子、黃丹、蛇床子各15克。
【功效】祛風燥濕止癢。
【製法】為細末,油調成膏。
【用法】敷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