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眼上長了個小疙瘩怎麼辦
眼睛上出現小疙瘩或者硬結一樣的東西,這類情況多見於兩種原因:
第一、為眼瞼局部的炎症,包括霰粒腫和麥粒腫,對於霰粒腫在早期可以不予處理或者給予局部熱敷,促進腫塊自行吸收,如果長期無法自行吸收或者吸收困難,可以考慮手術切除。麥粒腫屬於感染性的炎症,在早期表現為紅、腫、熱、痛,需要給予抗感染對症治療,形成膿腫以後再考慮手術切開引流。
第二、為眼瞼腫瘤性疾病,比如皮樣囊腫,對於這類疾病建議一旦確診需要及早手術治療。如果為惡性腫瘤,如基底細胞癌或者鱗狀細胞癌,手術切除以後還需要給予化療治療。
2. 一歲半的寶寶上眼瞼起了一個小疙瘩怎麼回事
麥粒腫又叫「針眼」,是眼瞼的一種急性化膿性炎症。在開始的時候,局部會有紅腫、病痛,隨後眼瞼會隆起一個比米粒小的皰,觸壓時會感到疼痛。紅腫後經過一段時間會化膿,數天後會穿破出膿。護理方法:在麥粒腫剛起來時,可以採用以下方法。 1、可以用干凈的熱毛巾濕敷,每次15分鍾,每天3次。 2、可用一根線扎在孩子患眼對側的中手指指根處,即:當孩子右眼患病後,扎左手的食指根部,左眼患病扎右手。注意,線不能太緊,以防影響孩子手指的血液循環。 3、在患處塗眼葯膏或滴眼葯水。 4、當膿腫成熟時,小膿腫的自行破潰後,用消毒紗布拭去膿液;大的需要到醫院切開排膿。膿出後再塗上抗生素眼葯水或眼膏。 患了麥粒腫後要及時治療,因為早期症狀輕微,通過局部治療往往就能控制其發展,炎症可很快消退而治癒。治療時一般白天滴消炎眼葯水,如利福平、托白士、泰力必妥等,每3~4小時1次。晚上入睡前塗消炎眼膏,如金黴素、紅黴素眼膏等。如果患兒能很好配合,還可輔以溫水熱敷治療。熱敷能擴張血管,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對促進炎症吸收、縮短病程很有幫助。具體的做法是,用清潔毛巾浸熱水後稍擰干直接敷在患眼皮膚上,每天2~3次,每次20~30分鍾。熱毛巾的溫度約45˙C左右,家長可先用手背或自己的眼瞼皮膚試溫,以患兒能接受為度。如治療不及時,除局部出現紅腫外,還伴有發熱、怠倦等全身症狀時,應該加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紅黴素,或肌肉注射青黴素等。對已經出現膿頭的麥粒腫,可待膿腫成熟後,進行切開排膿治療。那麼,怎樣預防麥粒腫呢?由於麥粒腫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所以,首先要注意眼部衛生,告訴孩子不可用臟手揉眼;其次要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還要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的睡眠,避免過度疲勞。最後,值得提醒的是,如果反復發生或出現多發性麥粒腫,也就是一隻眼睛上長2~3個麥粒腫,應當全面檢查身體,查明病因,要知道因眼部的慢性炎症,如結膜炎、瞼緣炎或屈光石正面造成的眼疲勞都可成為麥粒腫的重要誘因。此外,因糖尿病或消化道疾病時,因血糖升高或身體抵抗力弱,細菌在人體內容易繁殖,這也是易引起眼部化膿性感染的因素。 治療麥粒腫需要注意什麼問題:麥粒腫是一種常見的眼病,有關防治方法前面已經提到了。但是在治療過程中還有一些值得家長注意的問題。大多數家長知道,患麥粒腫時大約在3~4天後,在紅腫的中央往往出現量白色的膿頭,隨後可形成膿腫。這時應該到醫院進行膿腫切開引流,膿液引流干凈後,麥粒腫就會很快疹愈。有時麥粒腫可能自行破潰,但最好還是請醫生治療,以利於充分引流。由於膿液引流不暢,常會形成肉芽組織,使麥粒腫經久不愈,最後在皮膚上留下癲痕,影響孩子的外貌,嚴重的還會造成眼瞼畸形,如瞼外翻診眼瞼閉合不良。有一部分人認為,麥粒腫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大病,只要將膿頭挑出來,讓它自己出膿就會好。在此我們要提醒家長:麥粒腫成熟後出現膿頭時,千萬不要用手擠它或用針挑膿頭,這是十分危險的行為。為什麼這么說它,因為面部的血管十分豐富,向上互相交通,眼部的血管又與顱內的血管相通;另外,面部的靜脈血管沒有瓣膜,不能阻止血液返流,所以,如果擠壓或用針挑麥粒腫,很容易將含有大量細菌的膿腋擠入血液並流入顱內,引起腦膜炎,腦逐腫以及敗血症等,嚴重者常可危及生命。醫學上將眼瞼、鼻翼以上唇邊一三角原稱為「危險三角」,所以,盡管麥粒腫是眼部的小疥腫,也不可疏忽大意,千萬不要用手擠壓或用針挑膿頭。祝寶寶早日恢復健康!
3. 眼皮上長疙瘩怎麼回事
眼部周圍的皮膚是需要好好護理的,很多人眼角都會出現疙瘩,但是不同的人出現疙瘩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人可能是脂肪粒,還有人可能是麥粒腫,當然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皮膚問題,那眼皮上長疙瘩怎麼回事?眼皮上長了個小肉粒是什麼?
1、脂肪粒
眼皮上長疙瘩考慮是脂肪粒,脂肪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大約針頭般大小,一般長在眼睛周圍。
脂肪粒形成的起因是皮膚上的微小創口在皮膚的自行修補過程中產生的白色小囊腫。也存在是由於皮脂被角質所覆蓋,從而堆積在皮膚內而形成的白色顆粒。
建議:平時多注意眼部的清潔,適當進行眼部去角質,保證皮膚的吸收與排放,注意眼部衛生,防止感染。在洗臉之後,注意眼部的按摩與保養,選擇適合的眼霜。
2、麥粒腫
眼皮上長疙瘩考慮是麥粒腫,麥粒腫俗稱針眼,是由於眼睫毛的毛囊發炎化膿引起眼睫毛底部的周圍眼瞼出現黃膿的疙瘩,膿頭周圍皮膚腫脹、發炎,並且出現疼痛的情況。人人可以罹患,多發於青年。
注意:注意飲食,避免因辛辣刺激性食物引起發炎。注意眼部衛生,避免用不幹凈的毛巾、手帕等擦眼睛。健康人的眼臉有較強的抵抗力,適當鍛煉身體可減少麥粒腫的發病。
3、散粒腫
眼皮上長疙瘩還可能是散粒腫。散粒腫又稱瞼板腺囊腫,眼皮內側呈現暗紅色,不痛不癢。有自愈傾向,也可緩慢增大。
注意:注意眼部的清潔,若是出現症狀不要輕易用手去擠,應及時就醫。
4、眼息肉
眼皮上長疙瘩可能是眼息肉。息肉是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多餘腫物,通常把生長在人體粘膜表層上贅生物統稱為息肉。而眼息肉則是眼部長出的多餘腫物。多發生在老年人或者戶外工作者。
注意:避免眼睛長期收到不良刺激(如風沙、紫外線等),避免眼疲勞。
5、去除脂肪粒的方法
(1)甘油去除
甘油可以溶解皮膚表面的油脂,從而減少油脂在毛孔中的堆積,因此去除脂肪粒。將甘油塗在脂肪粒上,然後輕輕揉搓即可,堅持一段時間即可見效。但是由於甘油的特性,這種方法比較適合乾性皮膚。
(2)維生素E去除
使用維生素E能夠補充皮膚所需營養,從而加快皮膚中的血液循環,從而有效的去除脂肪粒。因此只需要將維生素E油塗抹在有脂肪粒的地方,並且堅持按摩,大概1個月之後就會起作用。
(3)粉刺針去除
如果脂肪粒的形成已經比較成熟,那麼就可以用粉刺針將其挑出。不過要注意的是,粉刺針在使用之前要用酒精消毒,脂肪粒被挑出之後也要用鹽水稍微清洗一下,以免感染發炎。